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每個人的性格都是獨特的,我們通常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所以很少能夠了解別人的內心在思考什麼。
社會中,有的人更能表現出親社會行為,而有的人卻極度自私自利,只喜歡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幾乎沒有人想要跟這樣的人交朋友,跟他們打起交道,只會傷心又不討好。
雖然人都應該為自己而活,但我們也是群體中的一份子,極度自私的人能夠活得很開心,但往往以傷害身邊的人為代價,通常擁有以下三個特徵。
一、說話不經大腦審視
這類人,好聽一點說叫做為人直爽,心裡有什麼說什麼,客觀一點評價這類人,就屬於情商低的表現,也是給予別人痛苦的根源。
他們只會第一時間滿足自我的想法,想到什麼就立刻表達出來,不會思考自己的話語是否具備殺傷性,生活中,相信沒有人喜歡遇到一個愛出口傷人的朋友。
我們對朋友的需求都建立在彼此有共同興趣和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沒人喜歡花費一大把的時間與精力去交一個滿嘴都是損話的人。
當然,只有極度自私的人,才不會考慮他人,以滿足表達欲望為主,全然忽視身邊人的感受。
例如,面對身邊朋友沒有做對的事情,情商高的人絕對不會當著眾人的面指出問題,而是會選擇私下與對方單獨探討,並以一種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
但極度自私的人就不會想那麼多,會選擇當著眾人的面就指出對方的錯誤,而言語方式也比較直接。當別人因為他們的話語感到痛苦時,他們也不能感同身受。
生活中跟這樣的人在一起,無論是做朋友還是建立其他關係都很痛苦,他們太以自我為中心,只會在意自己的感受,會做出不尊重人的行為。
或許他們自己也無法意識,為何身邊老是有人對他們產生不滿,因為在他們的身上往往缺乏共情能力,性格中冷漠的成分居多。
將自己的事情特別當事,卻直接漠視他人的情感,無法在生活中主動去承擔不屬於自己範疇的事,即使向這類人提出需求,他們也要先看能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二、喜歡將情緒表達給親近的人
不知道你身邊是否存在這樣的人,在群體中,他是一個謙謙君子,你會對其有無限遐想,因為他所表達出來的都是最好的一面。
但在不為人知的背後,他卻是個對親近之人肆意散布脾氣的人,自己無法在外界宣洩,便將情感轉移到能夠包容自己的人身上。
這樣的人其實是極度自私的,比第一種人還要可怕,他們太會為自己著想了。
第一種人雖然自私,但在他們的世界觀看來是不自知的,甚至無法斷定哪些話對他人具備殺傷力。
可這類人能在陌生人面前留足面子,證明是有判斷認知的,但仍舊選擇將壞的一面帶給身邊人。
這也是一種極度自私的表現,無法體恤愛自己的人,卻渴望得到周圍人的包容與寵愛,自以為將周圍人帶入愛就能得到無限體諒,所以會道德綁架周圍的人,成為情緒的接受器。
這樣其實是不正確的,沒有人會一味地接受負能量,特別是來自同一個人的負面情緒,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重要。
三、固執且死板
想要改變一個極度自私的人的想法,簡直比登天還難。因為他們骨子裡自帶的思想觀念,早已經紮根到骨子深處,成為固化產物了。
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做決定時,總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說什麼都是正確的,總希望將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別人,卻不會採納別人的意見。
要是遇到有人提出與其思想相悖的觀點,第一反應便是憤怒,很快調動自己的思維去反駁對方。
他們有很強的領域意識,可以肆無忌憚侵佔別人的範圍,卻絕對捍衛自己所處的維度,典型的雙標主義。
同一件事,自己出錯會將原因歸因於外環境不穩定,但別人出錯,絕對會認為是對方的錯誤。
- The End -作者 | 湯米參考資料:《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