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個人,從小拿獎拿到手軟,最後一個差點讓我下巴都掉了

2020-11-22 騰訊網

拿獎拿到手軟的

五個少年

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界的「奧運會」,這是每個數學熱愛者中學時代的夢想舞臺。

今天超模君就來聊一聊,那些年挑戰「IMO」,用實力徵服世人的少年們。

1.惲之瑋

惲之瑋,中國數學家

惲之瑋從小就喜歡數學,他的數學成績也還不錯,但他也不至於與平常人拉開太大的差距。

惲之瑋真正開始發力是在四年級之後,也許是小學前四年的積累,也可能是他的數學天賦不允許他再這麼低調下去了。他在短時間內瘋狂斬獲各種市級、省級和國家級數學競賽的一等獎。

高中的惲之瑋就更誇張了,蟬聯兩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蘇賽區的一等獎後,於1999年7月正式成為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隊隊員。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曹新躍、袁懋、惲之瑋、周敏澤

同年,惲之瑋作為中國國家隊的一員,奔赴韓國大田參加第4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並且獲得了滿分金牌(當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計82支代表隊、461名選手,共4人獲滿分)。

即便如此,他卻謙虛地把金牌歸功於運氣:

「我至今仍覺得我能夠被選拔到國家隊是個奇蹟,能夠在IMO取得滿分更是一個奇蹟。我之前參加的數學競賽從來沒有像這次這樣順利過,我以前甚至都不敢想像自己能在全國排上名次。」

話音剛落,這位金牌少年就被會保送到了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大學期間,每年的績點都是年級第一。

這一次,惲之瑋不再為自己的成就「找藉口」了,而是分享了他的學習經驗:

「做題的技巧是數學的必要一部分,不能說題技巧性強就可以做不出來。如果你學完一門課,還有一些習題做不出來,那說明你這門課沒有學好,應該再重新學一遍,我學過的課習題都是要做一遍的。」

聽完這番話,超模君想起前段時間做小學題都做到頭涼,小天別攔著我,我要回去讀小學。

惲之瑋大學畢業後,選擇去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繼續深造,最後也是拿下了碩士、博士學位。

2012年12月,惲之瑋憑藉在「表示論、代數幾何和數論等方向諸多基本性的貢獻」榮獲拉馬努金獎

2015年4月,任史丹福大學副教授;

2016年,任耶魯大學教授;

2017年12月3日,「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揭曉,惲之瑋獲得「新視野獎」

2018年,任麻省理工大學教授。

2017年12月3日,「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惲之瑋、張偉

此時,超模君的心聲正如他的朋友所說的,「我知道他很強,但沒到他這麼強,最後我才發現是我對「強」的定義太局限了。」

2.韋東奕

韋東奕,中國數學家

韋東奕,人稱「韋神」,受父親(數學教授)的影響,自幼就鍾愛數學,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無時無刻都在學習數學,在飯桌上、操場上他手裡永遠都拿著一本數學書,甚至還有人說從未見過韋神洗澡。

此時,韋東奕現實中的同學便出來澄清道:「韋神這個人真的沒有什麼不正常的,除了他的數學真的太強了。

那韋東奕的數學到底有多強呢?

韋東奕連續獲得兩屆(第49屆、第5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滿分金牌,然後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直接把韋東奕提前錄取了。與此同時,他的中學老師也不再要求他寫數學作業了,即便如此,他從未停止過前進的腳步。

2013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華羅庚獎金獎獲獎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陳省身獎金獎獲獎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周煒良獎銀獎獲獎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林家翹獎金獎獲獎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許寶騄獎金獎獲獎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個人全能獎,即丘成桐獎金獎獲獎者。

2013年,應該是令「丘賽」的考官們最難忘的一年,在決賽中,韋東奕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獨攬各項大獎。許多美國名校的考官當場向韋東奕發出邀請,「只要你來我們學校讀書,你連英語都不用學。」

不過,韋東奕全都拒絕了,但是超模君覺得絕對不是因為韋神文科不好的原因。

3.聶子佩

聶子佩,中國數學家

聶子佩,人稱「聶神」,2008年就讀於上海中學,高二那年他「三戰成名」:

斬獲第3屆羅馬尼亞大師杯唯一滿分金牌;

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唯一滿分金牌;

CMO(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又是第一,可以說是「連中三元」。

2011年高中畢業,聶子佩直接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讀本科,之後又進入普林斯頓(Princeton)大學數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除了過硬的數學實力之外,聶子佩還是一個極具幽默感的一個人,還曾經一度活躍在百度貼吧和知乎上幫人們解答各種問題,人們對聶神的呼聲也很高,算得上是「最親民的數學家」了。

看來超模君和「聶神」一樣,都是數學界的「搶手貨」,不過,據說聶神在讀博期間已經結婚了,至於超模君...還年輕,不著急~

韋東奕曾還給聶子佩出過一道題目,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神仙打架」?

不過這根本就難倒不「聶神」,為難的只不過是我們而已(手動狗頭)。

4.彼得?舒爾茨

彼得?舒爾茨,德國數學家

舒爾茨從小就是個成績優異的孩子,後來因為成績實在是太優秀了,直接進入「柏林名校」——海因裡希-赫茨-強化高中(Heinrich-Hertz-Gymnasium)。

與前三者一樣,舒爾茨在中學時代也是狂攬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的獎牌:

2004年銀牌,

2005年滿分金牌,

2006、2007年金牌。

雖然超模君對此已經佩服地五體投地了,但對於舒爾茨來說只不過是「熱身運動」而已。

高中畢業後,舒爾茨作為新生進入波恩大學到碩士畢業期間,僅僅花了五個學期而已(3個學期完成本科課程,2個學期完成碩士研究生課程)。碩士畢業之後,24歲的舒爾茨便成為了德國最年輕的正教授。

就在今年,在這個帥氣的數學家身上還發生了兩件大事。

2018年8月份,在裡約熱內盧舉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ICM)上,公布了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獲獎的四位數學家,其中之一就是舒爾茨。

就在舒爾茨獲得菲爾茲獎後的一個月,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對外號稱已完成「ABC猜想」的證明過程。如果事情屬實,那這就表明基礎學科又出了個愛因斯坦般的人物啊!

望月新一,日本數學家

正當眾多的數學家還在嘗試去理解望月新一如「天書」般的論文時,舒爾茨便寫了一篇文章《為什麼abc依舊是猜想》。

5.柳智宇

柳智宇,中國著名的「數學天才」,在華師一附中上學期間就兩次奪得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的滿分金牌。

而且,柳智宇在中學的時期,就已經是華師一附中學生科學院的院長了,任職期間他寫過一篇名叫《冪數列求和縱橫引論》的論文。

這可不是一篇簡單的論文,因為在評獎的時候,這篇論文一登場,全場的評委都沉默了,即便柳智宇講解了半天,仍沒有一個人能理解這位天才所寫的文字含義和這些「奇奇怪怪」的數學符號。

最後,評委們就只問了一個問題:「你是如何想到去解這個世界性的難題呢?」

柳智宇回答:「我從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想了。」

對於這樣的人才,北京大學怎麼可能「輕易放過」呢,高中畢業後,柳智宇也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學數學系。

但是,在柳智宇進入學不久,便有了個信仰——佛教,並且加入了北大的禪學社和耕讀社。

「佛學」對他的人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以至於大學畢業後,他果斷地放棄了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全額獎學金,選擇來到北京西山腳下的龍泉寺,出家為僧,法名賢宇。

雖然他們已經離開江湖,但江湖還流傳著他們的故事。

最後來個彩蛋!

前幾天超模君發過一篇文章

17張圖描述你和數學的愛恨情仇

,許多模友對文章末尾的衣服都比較感興趣!

一個個都嚷嚷著要連結。感覺你們對衣服的熱愛,都要超過對超模君我的喜歡!

在其他模友的建議下,超模君決定發起【數學好難】數學經典文化衫預售活動,不過數量有限,購買從速。

另外將會從購買者中抽取20名,免費獲超級數學建模的第一本書(附超模君親筆籤名)!

本次預售活動

超模君還準備了意外驚喜

請添加驚喜君了解詳情

選購數學科普正版讀物

超模君嚴選「數學思維好物」

送給孩子的閱讀禮物|辦公室神器

有益孩子一生的玩具|居家高科技

走進數學:人物、趣談、科技、發展史

超模君精品課程推薦: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分享、轉發請隨意

轉載請在公眾號中,回復「轉載」

相關焦點

  • 哪些品牌拿獎拿到手軟?
    儘管新冠疫情的影響在義大利和歐洲依然沒有消除,但本屆大賽通過官網、社交媒體和在500家義大利香水店中放置的QR碼,依然收穫了超過13萬張選票,由此可見這一歷史悠久的香水大獎的號召力。通過本文,《華麗志》將向大家介紹這個大獎背後的主辦方 Accademia del Profumo,細數那些「拿獎拿到手軟」的香水品牌。
  • 又一個中國男人榮獲巨獎!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這不是我個人的工作,是整個團隊的成就。」Coulter講學獎盧煜明在血漿DNA診斷技術的貢獻,尤其是他開創革命性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方法。中國的科研未來充滿希望看到這你可能會問,盧煜明在國際上不僅拿了這麼多大獎,身邊的人也對他讚許有加,現在還留在中國嗎?
  • 又一個中國男人榮獲巨獎!拿獎拿的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對於獲得該榮譽,盧煜明教授向記者表示:「我衷心感激大會肯定我們團隊的工作,這不是我個人的工作,是整個團隊的成就。」他指出,此次獲得這項國際性科學大獎,證明血漿DNA診斷科技能推進國際醫學發展和惠及人類健康,得到世界認同,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投身創新科技行列,一起努力改變和影響世界。下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留學37年,穿旗袍搞原子彈,獎拿到手軟,晚年回憶:沒空去談戀愛
    很刻苦,很少參加舞會,總是回來很晚」 在同學們眼裡,她是一個穿旗袍的學霸,在老師眼裡,她是一位「明星」。當初指導吳健雄做實驗的正是大物理學家勞倫斯——發明全球第一臺高能粒子加速器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曾評價吳健雄「她是一位會使任何實驗室都生輝的人。」
  • 他曾是重度「網癮少年」,卻在高一被保送清華,如今拿獎拿到手軟
    而在我國有一位90後學生,曾經也是一名重度「網癮少年」,可以玩遊戲兩三天不睡覺,卻最終卻成為了計算機大神,拿大獎拿到手軟,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他的名字就是陳立傑,在初中的時候陳立傑無論是成績還是能力在班上都很不起眼,唯獨痴迷的就是計算機。甚至佔用了他大量的時間,因此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在父母眼裡不好好學習就是不務正業,老師也勸陳立傑應該把時間花在學習上。
  • 拿獎到手軟,卻坦言「我對諾獎沒有興趣」
    ,這不是我個人的工作,是整個團隊的成就。」中國的科研未來充滿希望看到這你可能會問,盧煜明在國際上不僅拿了這麼多大獎,身邊的人也對他讚許有加,現在還留在中國嗎?盧煜明認為:中國香港科研的未來充滿希望,尤其近年不少香港科學家入選國際科學院,加上政府積極鼓勵科研創業,各界慷慨捐助,這都有利於中國香港整體科研事業發展,培育科研人才。
  • 【CF】節日限定、源皮膚拿到手軟,真不知該拿啥槍打你
    【CF】節日限定、源皮膚拿到手軟,真不知該拿啥槍打你 2020-11-18 22:12  穿越火線官方號
  • 那些科學家的另一面,看完我的下巴掉地上了
    好在最後研製失敗,被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反超。戰後他為了洗白,託詞是故意拖慢進度,好阻止納粹的非人道行為。但是,從後來玻爾的回憶,以及在英國戰俘營的監聽來看,他可能真的是在為納粹做事,只是,他輕視了原子彈的製造難度,算錯了一個數據。本是科學家的一顆巨星,卻投錯了方向,站在了人類的對立面。
  • 居裡小傳:諾貝爾獎拿到手軟的科學家族,不幸被馬車撞死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老驥伏櫪)【1859年5月15日】居裡小傳:諾貝爾獎拿到手軟的科學家族,不幸被馬車撞死1859年5月15日,居裡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一位醫生。他從小聰明伶俐,天資出眾,父親認為學校教育太死板,決定自己親自培養,後來請了一位學識淵博的家庭教師。
  • 兩位奧數冠軍的不同人生:一個拿了數學諾獎,一個在中國當了和尚
    我們中國少年,能拿下59%的國際奧數冠軍,這說明智商、天賦都是在國際領先的。但是為什麼在成年之後,都漸漸的沒落了呢?丘成桐是菲爾茲獎的獲得者,而菲爾茲獎,4年才在國際上頒發一次,也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這麼多年過去了,唯一獲得過這個獎項的2位華人,一個在美國長大,一個在德國長大,我們泱泱大國,至今還沒有一個出生在中國本土的中國人拿到這個獎項......
  • 強如科比竟然也差點被交易?多支球隊報價,未成交原因讓人意外
    在他20年的職業生涯中,各種獎項都已經拿到手軟,科比共獲得5次總冠軍,2次FMVP,2007-2008賽季常規賽MVP,4次全明星MVP,15次NBA最佳陣容,12次最佳防守陣容以及曠古震今的單場81分等等。說起科比偉大,這點沒有人會質疑,但即使強如科比當年都差點被交易,但最終因為某些原因交易擱淺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謝耳朵果然從小就是奇葩!
    美劇《生活大爆炸》作為CBS電視臺的臺柱子,自2007年開播至今,共拍攝了12季,季季好評如潮,拿獎拿到手軟。謝耳朵的扮演者吉姆·帕森斯,更是靠角色的魅力和演技多次獲得了個人獎項,比如三次獲得艾美獎最佳男主角、個人貢獻獎、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等。
  • 把韓國三大電影獎都拿遍,這個小眼睛男人是怎麼做到的?
    接下來,他接的電影都是顛覆自己前一部形象的電影。03求新求變的2005年,《馬拉松》2005年他出演的《馬拉松》,是一個韓國阿甘似的人物,在偉大母親幫助下,自閉症少年用運動徵服自己的故事。從愛情到人生,在電影題材的選擇上,曹承佑踏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 諾獎得主彭羅斯:滿門學霸,不得個諾獎都不好意思見親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曉瑩 編譯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分享這一獎項: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賴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
  • 拿獎拿到手軟,鯨魚外教培優幫我養出英語牛娃
    相比其他孩子,兒子的英語啟蒙算是比較晚的,到他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才跟著學校裡的英語課開始接觸英語,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在家裡給他進行同步的英語啟蒙,大概就是聽一些兒歌,看一些簡單的原版繪本,這樣半年之後,兒子的英語就有了非常明顯地進步。但是他的水平跟同班上很多啟蒙較早的孩子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就開始為他尋找專業的學習機構。
  • 【重要通知】我準備報名明年的搞笑諾獎了!請大家支持我!
    五個人在都沒通氣的情況下選擇將業務層層轉包拿10萬塊的哥們覺得不值於是反水,最後0人死亡,一作二作三作四作五作全部進了監獄。絕大多數情況下,組委會會先私下告訴獲獎者他獲獎了,如果他願意就拿獎,拒絕就取消,非常人性化。從這個角度看,最後能拿到獎項的人應該都是知情的。估計川普也很樂意拿到搞笑醫學教育獎吧
  • 他是北大數學大神,各項大獎拿到手軟,成為耶魯數學系最年輕教授
    惲之瑋也被稱之為是北大數學大神,各項大獎拿到手軟,還真是令人豔羨不已。今天小編格瑞特就給大家分享這位北大數學大神惲之瑋的故事。80後的惲之瑋在小的時候有著不少的愛好,不過在他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在數學老師的指導開始競賽學習之後,他邊深深的愛上了數學。數學不僅能夠讓他靜下心來思考,更能夠讓他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而這個愛好也成就了他。
  • 寧靜:我拿第一,不想成團,是真性情還是演劇本?
    寧靜在《乘風破浪的姐姐》9月4日的成團夜的發言,成了網上曝光度最高的娛樂看點,網友質疑寧靜的直率、真性情的人設翻車了,但深思之後卻發現,這更像是節目組提前安排好的劇本。三十位姐姐聚到一起,各自自帶的流量,也給芒果臺帶來了巨大的熱度。而成團夜寧靜的發言:我拿第一我不想成團,成了第二天早上的熱搜第一:4.4億的閱讀,5.1萬的討論。
  • 為什麼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偉大的科學家都拿不到諾貝爾獎?
    為什麼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偉大的科學家都拿不到諾貝爾獎?如果在20年前讓一個人說幾個國內科學家的名字,很多人會想到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在當時他們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因為教科書中經常會出現他們的名字。
  • 小鐵肺鄧紫棋大紅背後的故事,原來她從小就有唱歌的天賦
    鄧紫棋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原名叫鄧詩穎,出生於上海後來搬到香港居住,父親是香港人,母親是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的畢業生,外婆是教唱歌的,外公在樂團吹沙克斯風,舅父拉小提琴,從小受家人的影響和薰陶,就很喜歡音樂和熱愛唱歌。一個很喜歡唱歌而且唱歌還很特別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