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數學大神,各項大獎拿到手軟,成為耶魯數學系最年輕教授

2020-12-04 熵在奇點之上

說到惲之瑋,這個名字名字對我們而言似乎有些陌生,但在數學界卻早已是傳奇般的存在。他和張偉,將函數域Gross和Zagier的公式擴展到了高階導數。惲之瑋也被稱之為是北大數學大神,各項大獎拿到手軟,還真是令人豔羨不已。今天小編格瑞特就給大家分享這位北大數學大神惲之瑋的故事。

80後的惲之瑋在小的時候有著不少的愛好,不過在他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在數學老師的指導開始競賽學習之後,他邊深深的愛上了數學。數學不僅能夠讓他靜下心來思考,更能夠讓他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而這個愛好也成就了他。

還在讀高中的時候,他就以滿分的成績獲得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也正是這一年,他還被保送到了北大,在北大的三年時間裡,數學專業課拿到了19門滿分,7門99分的成績。最為值得一提的是,那些99分的還部分是因為當科老師出於勉勵的目的沒有給滿分。

之後他又遠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在這裡他獲得了博士學位。在之後的時間裡他相繼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工作。幾年前,他更是成為了耶魯大學數學系最年輕的教授。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當然是不可能的。

他更是榮獲2018數學「新視野獎」。該獎項由谷歌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俄羅斯富翁尤裡·米爾納夫婦、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夫婦、23andMe創始人安妮·沃希斯基和馬化騰共同捐贈,以表彰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年數學家。由此足以看出其中的含金量。

面對這樣一位數學大神,他的每一句話都被眾人關注著。網友們也根據其採訪的內容摘錄出了一些大神的做題技巧,看完覺得自己真的是弱爆了,小編格瑞特在此分享給大家。

做題的技巧是數學的必要一部分,不能說題技巧性強就可以做不出來。如果你學完一門課,還有一些習題做不出來,那說明你這門課沒有學好,應該再重新學一遍,我學過的課習題都是要做一遍的。當然了,習題都是人為編造出來的,目的是考察你的一些理解,鍛鍊你的某種能力,和真正研究時的問題沒法比(意思是說習題這個級別的都弱爆了,他不放在眼裡。)

的確,80後的他是新一代科學家的代表,正如一縷陽光,正透著窗照進來,終將點亮整個學術殿堂。

相關焦點

  • 35歲成MIT終身教授,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再獲大獎
    18歲時滿分斬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本科就讀北大數院期間19門課程成績100分、7門99分,35歲成為麻省理工(MIT)終身教授……近日,數學「大神」惲之瑋再獲國際大獎——西蒙斯學者獎,成為第4位獲此榮譽的華人數學家。
  • 35歲成MIT終身教授!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再獲大獎
    18歲時滿分斬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本科就讀北大數院期間19門課程成績100分、7門99分,35歲成為麻省理工(MIT)終身教授……近日,數學「大神」惲之瑋再獲國際大獎——西蒙斯學者獎,成為第4位獲此榮譽的華人數學家。惲之瑋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的代表性人物。除了他,還有許晨陽、張偉、朱歆文、袁新意、劉若川、肖梁等數學家。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都是國家驕傲卻全部赴美留學,至今一個沒回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都是國家驕傲卻全部赴美留學,至今一個沒回北大數學系,絕對是北大最引以為傲的「超級學系」。自建校以來,北大培養了無數在國際數學舞臺上綻放光彩的數學家。特別是2000年前後,北大數學人才井噴,出現了一大批天賦異稟的青年數學天才。其中,許晨陽、張偉、惲之瑋、朱歆文四人,年少成名,屢獲國際數學大獎,被譽為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他們結束北大的學業後,均選擇赴美留學,如今現狀如何?又有幾人回國?一:許晨陽,1981年生於重慶。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留學後卻都選擇留在美國,原因竟都高度一致
    華羅庚是我國近代以來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他曾這麼陳述數學之利: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可謂一句說到了點子上。作為最古老而實用的一門學科,數學是人類探索世界必不可少的基礎學科與前沿學科,我國近代更是湧現出一大批「數學宗師」,如陳景潤、蘇步青、華羅庚等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我國卻有很多數學人才流失,例如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出國留學後全都選擇留在美國,而他們留在美國的原因竟然都是一樣的!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留學後為何都選擇留在美國?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又一位獲得世界大獎,全成美國名校教授
    只是,排名越靠前的大學,擁有的強勢專業就越多,譬如北大,不僅擁有名滿天下的光華管理學院,還有享譽全球的數學院。就在前不久,北大數學院「黃金一代」中,又有一位獲得世界大獎,至此,這些北大培養出來的優秀數學家全部成為美國名校教授。此次獲獎的中國數學家名叫惲之瑋,從小就酷愛數學,中學時代成為奧賽界的王者,奪得過多個第一。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赴美留學卻全都一去不歸,現狀如何?
    但是到了現代社會之後,科技成為了世界的主導,一個國家的強大最重要就是在科技的發展上,所以科技類的人才是當今世界決定一個國家強盛與否的重要戰略資源。現在的中國依舊是求賢若渴的國家,每每盼望著「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怎樣才能有人才呢?關鍵是教育,教育興國,不是說說而已,良好的教育可以為一個國家儲備大量的人才。
  • 他是北大的數學天才,競賽獲獎無數,如今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作為數學系的知名人物,他被北大學子稱為「惲神」。出生於1982年的他,簡直是是個數學天才。惲之瑋開始對數學產生興趣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在數學老師的引導下,他仿佛找到了數學的神奇之處。當別的小朋友都在玩耍的時候,惲之瑋就沉浸在數學神奇的海洋中,據說他在小學就已經自學了中學的數學知識。
  • 北大培養的4位數學天才,如今卻齊聚美國,留下三句話令人深思
    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一直都是我國的強項。在國際奧林匹克賽場上,經常可以看到華裔對戰華裔的局面。要說我國數學的最高學府,那就要屬北京大學數學系。北大是我國的頂尖高校,北大的數學系更是數學教育中的王牌。
  • 北大留美年輕數學家再獲大獎,為什麼一出國這些人成就就如此大?
    近日,被稱為北大數學大神的「惲之瑋」再獲國際大獎——西蒙斯學者獎,是第四位獲此榮譽的華人數學家。惲之瑋,2000年保送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同年獲北京大學新生"明德獎學金"。本科四年期間平均學分績點排名位列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00級本科生第一,每學年皆被評為三好學生,2004年獲得"北京地區高等院校優秀畢業生"稱號。
  • 北京大學數學四大天才,拋棄母校全部留任美國,後來過得如何?
    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還在算加減乘除,他早已學會了初中的各項混合運算公式。六年級的時候許晨陽代表學校參加了國家數學競賽,這次競賽讓所有人知道了許晨陽這個名字,他一舉拿到全國數學競賽的一等獎,這是許晨陽人生中第一次國家級大獎,這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北大數學系的四大才子,去美留學卻一去不返,現狀如何?
    21世紀最不缺的是什麼,是人。21世紀最缺的是什麼,是人才。其實不管在那個時代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能夠起到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在中國清末時期,由於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導致中國在很多方面落後於西方國家,落後就要挨打,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中國飽受屈辱,受盡西方列強的壓迫和欺辱。
  • 北大數學系四大才子,赴美留學卻一去不返,如今現狀如何?
    千百年來通過教育,我國湧現出許多人才,尤其是清華和北大這樣的中國名校,更像是人才的搖籃。但可惜的是,很多名校的高材生,最後並沒有留在中國,為我國的發展而服務。就像十幾年前,北大數學系曾經叱吒風雲的四大才子,他們全都選擇赴美留學,但是卻再也沒有回來,如今他們現狀如何?一、風雲一時的四大才子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在各種高精尖人才的培養上花費了非常大的力氣。
  • 惲之瑋斬獲西蒙斯學者獎:18歲滿分獲IMO金牌,35歲成MIT終身教授
    沒錯,就是那個18歲滿分斬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IMO)金牌,35歲捧起「科學界奧斯卡獎」、成為MIT終身教授的北大數學學神惲之瑋。 從小學起,他就對數學充滿了興趣,獲得了第五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一等獎。 上了中學之後,他開始系統性的學習奧數相關知識,開始了拿獎拿到手軟的生涯,光是初中階段,就拿到了國家級、省級的6個一等獎。
  • 他比北大「黃金一代」更年輕!許晨陽之後,華人再拿大獎
    可能也就是這個原因,科學突破獎總共只設立了3個大獎:生命科學、基礎物理、數學。大獎每年舉行一次,每個獲獎席位300萬美元獎金,幾乎是諾貝爾獎的3倍。他在14歲時就參加了中考,別看年紀小,卻考了全縣第一名。學霸的光芒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耀眼,高二那年,他參加了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一舉拿下二等獎。也是在這一年,剛剛16歲,他就參加了高考。雖然優異的成績早就眾所周知,當他考上中科大少年班時,還是震驚了很多人,畢竟他才上高二啊!孫崧就這樣成為了懷寧縣考進中科大少年班的第一人。也被稱為「懷中歷史上近十幾年第一天才」。
  • 這五個人,從小拿獎拿到手軟,最後一個差點讓我下巴都掉了
    拿獎拿到手軟的 五個少年 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界的「奧運會」,這是每個數學熱愛者中學時代的夢想舞臺。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四位獲「科學界奧斯卡」,三位任教MI
    ,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的科學突破獎揭曉,華人數學家朱歆文榮獲其中的「數學新視野獎」,成為繼惲之瑋、張偉、許晨陽之後第四位獲此大獎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他表示: 「就我個人來說,是那種喜歡到處去看一看的人,MIT(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系是全世界最好的數學系之一,我還是希望去看一看,一個頂級的數學系是怎麼運行的。」 除了「傑青」、「長江特聘教授」等,許晨陽在2016年獲得了以印度天才數學家命名的拉馬努金獎。
  • 他是北大的數學天才,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為何不願意回國?
    在數學領域就有那麼一個人一直孜孜不倦地攻克數學難題,至今都不用智能機也不用微信,僅用郵箱來和外界進行信息交流。可能會有人說「這多不方便」,大家要聯繫他還要發郵件,郵件也不是能夠實時交流的工具。這可能就是他的目的,他需要一個安靜的自我鑽研的環境,而且他是業界的大佬,大佬並不怕別人覺得方不方便,這個人就是來自於北大數學院黃金一代,曾攻克世界難題的惲之瑋。
  • 天才韋東奕:免試於北大數學科學院,曾代表北大數學系力壓清華!
    那年,這個學院綜合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和概率統計系,真正讓數學科學綜合了起來。如今,這裡匯聚著我國最頂尖的數學人才力量,是數學人才濟濟一堂的地方。能在數學人才匯集的北大數學科學院,脫穎而出的韋東奕,究竟是什麼來頭?他又如何帶領北大學子,在競賽中打敗清華呢?
  • 北大數學天才,回國發展後出走美國,獲得榮譽大獎,出走原因揭曉
    在教育部第4輪學科評估中,北京大學的數學專業和山東大學的數學專業均為A+學科。北大的數學實力一直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也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優秀數學人才。許晨陽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