鼴鼠的日常管理很重要,要經常保持活動場地和洞穴內的清潔衛生。做到每天對網室內和每個洞穴進行清掃;每天餵清潔的飲水,餵食、餵水前對食具、飲水槽(盆)要進行清洗,夏天每3天把食具、飲具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餵鮮松針、柏葉時,一定做到當天採當天喂,冬季也只能頭天採第二天喂,不能放置時間長,採後堆積時間過長容易發生黴變,特別是夏季更容易發黴,鼴鼠吃了黴變的飼料容易引發胃腸炎;購回的松針粉、柏葉粉要放在陰涼乾燥處,防止黴變。精飼料加工配製時也要仔細檢查,不能用發黴變質的,否則也容易引發胃腸疾病。加工的顆粒飼料也不要放置太久,冬季至多放置1周,夏季至多放置3天。要經常注意關好飼養室、網室的門及房屋的紗窗,並經常檢查這些設施有無破損,發現有破損的應及時修復,防止野貓、黃鼠狼等進入傷害鼴鼠。
在清除糞便時,要注意觀察糞便的變化,一旦發現糞便不正常,要檢查該窩鼴鼠的健康狀況,如有不健康的情況出現,要及時分析原因,在發病初期及時處理,可以防止疾病加重而引起死亡。對產子後的母鼠,要提高精飼料的用量和精飼料中蛋白質的比例,以提高母鼠的產奶量,培育出健康的子鼠;子鼠斷奶前由於個體長大需要的營養物質增加,這時的母鼠奶汁分泌量又逐漸減少,單靠母乳不能滿足子鼠的營養需要,這時對子鼠要補充飼料。補充的飼料營養水平要高,易消化,以提高子鼠的健康水平。
斷奶後對子鼠先餵過渡時期的飼料,過渡時期的飼料是,餵70%補飼期營養水平高、易消化的飼料,餵30%成年鼠的飼料,以後逐漸減少補飼期的飼料比例,增加成年鼠飼料比例,最後過渡到完全使用成年鼠的飼料。剛產完子的窩內不能亂動,如果動得明顯或給窩內留有異味,母鼠會拒絕餵奶。產後15天,若清理糞便和絮乾燥、柔軟的窩草,飼養員要把自己的手洗乾淨,方能進行工作,這樣子鼠身上不會留下異味。
鼴鼠的人工飼養方法
1.鼴鼠的飼養方式:鼴鼠喜獨居,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如進行籠養,不能把雌、雄鼠放在同一籠內;同性個體也不能一個籠內放幾隻,否則會引起咬鬥,造成傷亡。常用的飼養方式是籠養、圈養和散養。
(1)籠養:妊娠母鼠可採用單籠舍飼養的方式。籠舍分兩部分,一端是供活動、採食的籠;另一端為木箱,是鼴鼠藏身、休息、產子、子鼠培育的地方。木箱隔成內、外兩個小室,內室是供斷鼠產子、休息的地方,外室連接籠子,並有開口通向籠內,是成年母鼠暫停的地方,對子鼠外爬也起到緩解作用。
(2)散養:可以利用閒置的舊房改造,加防逃設施後,把鼴鼠散放在室內,靠牆修一些窩,每個窩與另一個窩洞口之間距離為70~80釐米。鼠洞由三部分組成,最裡面為居室,是供休息、產子、哺乳的地方;前為三小室,中間一小室為過庭,向左右兩邊各再延伸一個小室,一邊的小室作為定點排便的地方,另一邊作為投食、餵水的地點。洞穴口離地面80釐米以上,也可以砌成二層,或砌成三層的洞穴,每個洞穴口斜放一個木桿,便於鼴鼠爬上爬下。洞深40~45釐米,兩側的小室酌情設定。休息室內要墊柔軟的雜草,每洞飼養2~3隻,公、母自由組合,這樣不會相互咬鬥。如果新建洞穴,建一面厚的空牆似的立體洞穴,其上修防雨設施,每排洞穴前建一個鐵絲網室作為散養鼴鼠的活動場地。
鼴鼠的配種技術
鼴鼠在野生條件下每年的2~4月是發情配種的季節。在頭一年的10~11月就要將鼠群按1:3的公、母比例配組,散放在一個飼養單元內進行飼養。這時飼料中蛋白質含量要提高,並在飼料中加入有關維生素,按每隻種鼠加入維生素A500國際單位、維生素D50國際單位、維生素E5毫克,另外加入黃芪、淫羊藿、巴戟天、鎖陽等補氣、補腎陽的中藥,促進公、母鼠早發情、早配種。
每年的1月下旬就要把母鼠作單籠飼養,到2月以後,要及時檢查母鼠的發情情況,若發現母鼠發情,即可用公鼠與其放對配種。母鼠發情時,陰部發紅、腫脹,從陰道內流出黏液。有的母鼠有擇偶性,原來放在一起飼養公鼠與母鼠放對時,還會出現咬鬥現象,這時飼養員應及時將公鼠取出,換上其他公鼠。或是將發情母鼠放回散放群中,讓其自由交配。對未產或產後子鼠死亡的母鼠應在6月以前,再投入散放室內進行自由交配,直到受孕為止,可以保證這隻母鼠在本年內產1胎。根據母鼠一年可以產2胎的特性,在11月開始,就給種鼠飼料中加入促進發情的維生素、中草藥添加劑,促進種鼠提前發情配種。2月中旬以前發情配種的母鼠,5月底以前產子,讓母鼠哺乳15~30天後把子鼠分出人工餵養,讓母鼠再行發情配種,每年這隻母鼠有希望繁殖2胎。
鼴鼠的疾病防治
鼴鼠人工飼養目前尚屬起步階段,且飼養戶分散,在人工飼養過程中沒有發現傳染性疾病,只是由於飼料品質不好使鼠有拉稀現象;洞穴潮溼的情況下有皮癬。只要加強飼養管理,這些疾病可以大大減少或杜絕,這裡不再重複介紹。平時應做好飼養管理工作,做到飼料衛生,加工要仔細,防止病從口入。同時做好飲水衛生、環境衛生、活動場地和窩舍衛生,並定期對環境、活動場地、窩舍進行消毒,可以減少疾病。一旦發生胃腸疾病、皮癬疾病,可按刺疾病防治的治療方法和用藥量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