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圈內流行說「一低遮百醜」。在給自己愛車換上一套輕量化、高強度的輪轂後,望著輪胎與翼子板之間一拳有餘的空洞,這時絕大多數車主會想到改避震,在降低車身的同時彌補這個空洞。沒錯,今天的話題就是避震器。一套好的避震器所帶來的好處,絕對大大超出你的想像,而胡亂改動所帶來的後果也很嚴重!
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車輛底盤,一旦進行了任何細微的改動,都會導致車輛整體性能的改變。所以一般改裝玩家在決定更換避震之前,最好先向專業的人諮詢,並結合實際的改裝需求進行綜合考量。
常見的汽車避震套裝,主要是由彈簧和減震器組成的。而彈簧的作用是給車身提供濾震。那麼減震器的作用是什麼呢?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汽車的四個輪子僅僅只靠四條彈簧支持的話,走在顛簸的路面,此時車身就會上下左右不停的擺動。這個時候就需要減震器了,它是給彈簧提供阻尼的一個部件,能夠有效的抑制彈簧在吸震回彈時的來回震動以及來自地面的衝擊力。簡單的說就是過濾掉車身多餘的彈跳,把多次彈簧的彈跳控制在一次完成。
本文會考慮從實際出發,所以接下來的內容也會比較實用。那麼在市面上有哪些知名的避震器品牌和型號值得推薦呢?各有什麼特點?分別適合以何種目的為出發點的改裝?接下來為大家儘可能詳細的講解。
短彈簧
短彈簧是成本最低的避震改裝項目,也是最立竿見影的,只需要更換原車彈簧,避震器是保留原廠原件的。更換了比原廠更短,K值更大、簧身更粗的彈簧,以達到降低車身的效果。非常適合有改裝需求,但是資金不足的車主。
上面說到了「K值」,彈簧的K值指的是彈簧本身的彈性係數,是單位形變量時產生的彈力大小,K值越大,彈性越大,彈簧越硬。例如4K、4.5K、5.8K,這裡拿4K舉例,指的是向彈簧施加4KG的力,此時彈簧會壓縮或者伸出1mm。其他K值可照此類推。要選擇一條合適的短彈簧,K值非常重要,一般建議車主根據自己的取向和避震桶的阻尼數據來選擇。K值若是選擇不當,會對避震桶造成損害。並且需要注意,K值越高,此時彈簧越硬,會嚴重影響舒適性;K值越低,彈簧越軟,會比較容易用盡避震桶的行程,從而縮短避震桶的壽命。
而短彈簧又分為直卷彈簧和漸進式彈簧。直卷彈簧的圈徑、螺距、螺旋的方向從頭到尾部都一樣,所以它的K值是恆定的,多見於絞牙避震所配套的彈簧;那麼漸進式彈簧又可以稱為可變彈性係數彈簧,和直卷彈簧不同,它採用了螺距不等、圈徑不等、彈簧粗細不一的設計。K值會隨著壓縮力度的大小而發生改變。原廠車的彈簧和市面上常見的改裝短彈簧一般都是這種類型。
如圖所示,當下圖的漸進式短彈簧受到較小的衝擊力時,會被彈簧兩端小圈徑的部分吸收掉,保證了舒適性,而在需要激進過彎或者緊急剎車,彈簧的壓縮力度較大時,彈簧中段K值較大的部分則會發生作用,因為K值大,硬度高的原因,會提供給車輛足夠的支撐力度,從而抑制車身擺動。
市面上的短彈簧要如何選擇呢?不同的車型以及不同車主的需要,所選擇的產品也是不相同的。在這裡我告訴大家一個原則,在不知道如何挑選時,只要記住大廠正品原則。大廠正品都進行過與原車減震桶配合過長時間不斷的壓縮耐久測試,以保證其長時間使用後,彈性不會明顯衰減,發生斷裂,具有安全性高、抗疲勞性強等特點。
改裝短彈簧的同時,也會改變了原廠車由車企工程師所精細調教的底盤幾何數據,車輛滾動中心會下移,四輪定位參數發生改變,操控也會隨之改變。對於日常家用車來說,這些改變並不一定全是有利的,改裝之前一定要權衡一下利弊!
給大家推薦三款市面上常見的,性價比高的避震產品(適用飛度、思域等車型):
1. Buddyclb
這是一個來自日本的改裝品牌,旗下有完整的改裝產品線,包括電子整流器、輕量化競技輪轂等等。這這個品牌很注重駕駛操控性能,能夠在提升硬度的同時,大幅度提升彎道的側向支持力。
2. EDDY
EDDY短彈簧是根據原裝避震桶的吸震數據所設計的,所以只要選擇對應車型對應型號,無需擔心安裝後避震桶壽命縮減等不良影響。EDDY這個品牌的獨特之處是採用了用不疲勞的SAE9254V金屬材質打造,耐金屬疲勞性極強。
3. 愛巴赫
來自德國的愛巴赫 pro-Kit系列的短彈簧,能夠與原車減震器完美匹配,或者可以搭配Blisten B8減震桶組成B12套裝。這個系列的短彈簧,對未改裝更換高阻尼減震器的原廠車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減震桶
1. KYB Excel-G 雙桶充氣式減震器(也叫KYB黑桶)
日本KYB自然不用多說,是全球最大的液壓設備生產製造商,為多個汽車品牌提供減震產品,以高性能而聞名。我推薦的這款KYB黑桶,採用了低壓氣體注入式雙桶設計,能有效改進操控性能,並提供更好的路面響應。是市面上A級車型以舒適為主,性能為輔的避震升級理想的選擇,除了配套短彈簧使用,用原廠彈簧也行,性價比非常高,也是我非常推薦的一款減震桶。
2. KYB New SR Special(也叫KYB藍桶)
一套平衡了舒適性和運動性的減震器,按照廠商所宣傳,假設原車減震器的吸震力為100%,KYB藍桶在反彈的行程為125%,在壓縮行程為原車的115%。不用說所帶來的是更強的吸震性能和支持力度,是兼顧日常駕駛和運動的改裝利器。
減震器套裝
KYB Lowfer Sports (也叫KYB黃桶)
黑桶和藍桶,一般都會搭配原車彈簧使用。而對於有想降低車身,又想提升運動性能的車主,想換短彈簧,但是又憂於不能保證完美匹配,那麼KYB黃桶必然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這款套裝是減震桶+彈簧的一個組合。經過在思域上實測我可以很負責的說,換上黃桶後,能夠明顯感覺到車身重心下移,車身動態的反應會更靈活,並且與之配套的短彈簧比思域原廠的彈簧K值更大,避震的阻尼也更大。原車過彎側傾的現象會得到非常明顯的改善,用脫胎換骨來形容,我覺得一點不為過。
絞牙避震
當上訴產品都不能滿足你的需求的時候,我想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絞牙避震了。絞牙避震是指能夠調節彈簧伸縮度、避震桶身以及避震阻尼的避震產品。因為調節這些數據是需要通過絞牙環來完成的,所以被稱為絞牙避震。用了絞牙避震最大的好處就是,你的避震一切都是可調的。
絞牙避震具備軟硬、高低、阻尼可調等等特點,可以根據個人需求,不同的駕駛環境,在一定範圍內調節符合需求的設置。最早是應用在賽車,因為克滿足賽車能夠適用各種不同賽道,需要更改彈簧和減震的設定。
1. TEIN Street Advanced Z(SAZ)
這個品牌在圈內可謂是如雷貫耳,中文名叫「天域」,由兩個拉力車手創立的TEIN公司,已如當初混到現在的如日中天。我推薦的TEIN Street Advanced Z是TEIN入門級絞牙避震 Street Advanced 的升級版本,採用復桶式結構,具有彈簧高低和減震阻尼可調功能,通過彈簧座鎖的上下移動來調節車身高度。相比單桶式的設計,復桶結構行程更大,低速過顛簸路面時韌性更強,高速行駛更穩定的特性。
並且這款絞牙避震,不帶塔頂,可對原車塔頂使用,通過旋轉減震頂部的 調節旋鈕,可以分16段調節減震的阻尼,以適應不同的駕駛環境。個人認為這款絞牙非常適合喜歡日常跑街和跑山的車主選擇。如果覺得太貴,可以選擇旗下更為入門的產品TEIN Street Advanced Basic,但是阻尼是不可調的。
2. TEIN FLEX Z
和上款一致,都是採用了復桶式的結構設計,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桶身全長可調的功能,通過調節桶身長度調整車高的同時,還能保證行駛品質和舒適感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在Street Advanced等產品上,調節車身高度是通過調節彈簧長度來實現,壓縮了的彈簧必須會導致避震系統變「硬」,彈跳加大,影響乘坐感受。而筒身全長可調的FLEX Z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配備了前4.0K,後2.7K彈簧,標準降低車高前後-40mm,車高可調範圍前-73mm-18mm,後-59mm-26mm。
3. CUSCO Street R
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款產品,由於零件是由日本生產,國內組裝的原因,相比進口成品相比,已經相當接近臺產品牌。前後40段可調,桶身全長可調,前4.5K漸進式,後2.9K直卷彈簧,通過對比同性能水準的其他品牌產品,競爭力一下就能體現出來。另外這款絞牙避震還有阻尼電調系統e-con2,有點類似於TEIN的EDFC系統,可玩性還是比較高的。
產品太多,我就不一一推薦了,這裡說一下,絞牙避震前後阻尼對操控的影響,以便大家在使用絞牙避震時能夠合理的調節:
前後硬度高=彎中側向支持好,操控更精準。但是舒適性降低,起伏後循跡性變差。
前後硬度低=舒適性佳,彎中支持力減弱,側傾會增大。
前硬度高后低=前輪循跡性強,增加轉向不足特性。
後硬度高前低=後輪循跡性強,會增加轉向過度特性。
偏心螺栓
很多車主在改裝了大J值,但ET值較小的競技輪轂,甚至玩Hella Flush風格的負ET值的輪轂時,降低車身後肯定會面對刮輪眉的問題。這種類似爆龜外凸的輪轂,輪胎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受到地面衝擊時,輪胎會經常擦碰到輪眉。
以路上最多的前驅車來說,前輪的輪軸一般會大於後輪,所以四個車輪在更換同樣規格的改裝輪轂後,前輪會向外凸出更多,更容易發生輪胎刮擦輪眉的現象。這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改變車輪的傾角,把外傾角調成負值,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車輪頂部向車內擺,而車輪底部向外擺(想像一下八字的傾角。),所帶來的優點最明顯的就是能解決刮擦輪眉的問題。
想要改變市面上常見車型的前輪買佛遜懸掛的外傾角,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使用偏心螺栓,偏心螺栓是車輛在四輪定位時常用的零件。適用於減震器託架上有兩個螺栓的買佛遜式懸掛。在車輛懸掛系統的傾角無法用正常方法調整到正常範圍時,會用到這個螺栓,大概能夠改變外傾角1.75°正負。另外說一下,後輪適用扭力梁而非獨立懸掛的車型,想調整傾角,可以用傾角墊片實現。
波子塔頂
波子塔頂也叫可調塔頂,利用改裝圈內慣稱的波子塔頂,可以實現連帶避震器和車輪一起方便可調的Camber(車輪面與垂直面的夾角)。
可調式塔頂由上下兩塊避震器固定座而組成,下固定座以球籠固定,上固定座由螺絲和塔頂部分連接固定。通過滑軌的軌跡,下固定座是與上固定座移動的,目的是改變避震器的角度,一些高端的波子塔頂還能由內軸心的前後移動,提供後傾角的調節。
改裝波子塔頂,能夠使得駕駛操控更加精確,路感會因為塔頂內部鋼製的圓形波子連接避震芯而傳遞得更清晰,路面上的細小波動都會悉數傳遞並被駕駛員感知,這意味著什麼自然不用多說。
氣動避震
以低為美,是以八為信念的Hella Flush風格改裝車的追求,這就多要啟動避震來實現。氣動避震雖然比較高端,但是原理非常簡單,通過控制氣壓來改變車身高度,包括氣壓控制系統、儲氣罐、電子控制系統和橡膠氣囊減震器等等。
在此簡單的推薦一下我自認為比較可靠的產品:
AIRLIFT,美國品牌。
臺灣D2代工的air force,性價比高。
臺灣air rex。
Accuair,資質最老的啟動避震生產商,同樣是美國品牌。
說了那麼多,最後來說一下我個人的改裝經驗,在上訴多種避震改裝項目中,大多數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車身,在車身降低的同時,懸掛的幾何結構和原廠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最明顯會體現在車輪傾角、方向拉杆的角度和下擺臂的角度上。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改變了車輛本身的受力力矩,在沒有經過專業諮詢,自行改裝會使震動和彈跳加大,導致車身和懸掛系統的壽命縮減,反而還會降低操控性能,方向拉杆上擺也會因此而改變受力方向,會影響指向,同時下擺臂的球頭和方向拉杆球頭壽命也會隨之縮短。
所以,我們做改裝的會常說的車身下降不宜超過兩指。如果有超過兩指的需求,那就肯定要向專業的技師諮詢,一般我們會建議更換上下可調的擺臂,加裝傾角調整器、束角調整器、可調式拉杆(多連杆買佛遜懸掛)、可調式止推桿(扭力梁非獨立懸掛),進行底盤的幾何數據修正。由於篇幅原因,本文就不再贅述,所說的只是避震知識的冰山一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另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