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中國機器人市場全球增長最快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柏林10月1日電 (記者 彭大偉)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最新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工廠有78.3萬臺工業機器人在運行,同比增長21%。該聯合會指出,中國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

資料圖:9月5日,2020年服貿會展區,工作人員在中醫智能經絡導引臺演示機器人幫助「患者」按摩經絡。 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位於德國法蘭克福,代表全球工業機器人行業發聲。其代表著全球20餘個國家的全國性機器人行業協會、教育研究機構和生產商。

該聯合會日前發布的《新世界機器人工業機器人2020》(The new World Robotics 2020 Industrial Robots)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工廠有78.3萬臺工業機器人在運行,同比增長21%。其中,2019年中國新機器人的銷量仍處於高位,出貨量約為14.05萬臺。雖與2018年相比減少了9%,但仍是有史以來第三高的銷售量。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Milton Guerry表示,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這裡每年安裝的機器人數量最多,且擁有最多的可操作機器人。這種快速發展在機器人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從全球來看,亞洲和澳大利亞仍然是工業機器人最強勁的市場,該地區的運作存量增長了14%,2019年達到了約16.88萬臺。繼中國的78.3萬臺之後,日本以約35.5萬臺工業機器人(增長12%)排名第二。緊隨其後的是印度,創下約2.63萬臺的新紀錄,增長15%。在印度,工廠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在五年內翻了一番。

報告顯示,亞洲新安裝的機器人約佔全球供應量的三分之二。中國近14.05萬臺新型機器人的銷量雖低於2018年和2017年這兩個創紀錄的年份,但仍然是五年前銷量(2014年為5.7萬臺)的兩倍多。亞洲前大市場的安裝速度都有所放緩——其中中國減少9%、日本減少10%。

報告同時顯示,在中國,71%的新型機器人絕大多數是從國外供應商處進口的。中國製造商仍然主要面向國內市場,並在國內獲得了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外國供應商將約29%的產品銷往汽車行業,而中國供應商僅佔12%左右。因此,與國內供應商相比,外國供應商受中國汽車行業業務下滑的影響更大。(完)

相關焦點

  •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FX168財經網
    2020-10-05 10:15:22來源:FX168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中國蟬聯最大機器人市場】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近日在其年度報告中稱,得益於智能製造和自動化,世界各地工廠內正在運行的工業機器人數量超過270萬臺,創下新紀錄。
  • 中國是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自動化水平日益提升
    文/楊劍勇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於近日發布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在世界各地工廠有超過270萬臺工業機器人在運行,同比增長12%。世界各地工業機器部署強勁增長主要在於智能生產與自動化推動下,使得這五年內(2014-2019年)在全球範圍內增長了約85%。需要指出的是,亞洲是全球工業機器人需求最強勁的市場,而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達到78.3萬臺位居第一,其次是日本。
  • 全球工業機器人最新市場現狀分析
    12月1日,工信部發布信息,今年1-10月,全國工業機器人完成產量183447臺,同比增長21%;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機器人製造企業營業收入396.2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利潤9.2億元,同比下降58.6%。10月份,全國工業機器人完成產量21467臺,同比增長38.5%。
  • 2020年全球工業和服務機器人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協作機器人...
    目前,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處於長期穩健增長階段,但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和貿易摩擦給機器人行業帶來了一定影響。  根據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新機器人的銷量保持在較高水平,全球出貨量為37.3萬臺。與2018年相比,同比下降12%,下滑原因主要是汽車、電氣/電子兩個主要下遊行業持續低迷;但仍是有記錄以來第三高的銷售量,2014年至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11%。
  • 亞洲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迅速,在運工業機器人總量再創新高
    在運工業機器人總量再創新高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全球在運行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規模持續提升。截至到2019年,在世界各地的工廠中運行的272.2萬臺工業機器人,創下紀錄,同比增長12%。
  • 工業機器人在波蘭的銷售呈增長趨勢
    2019年全球共交付了超過37.3萬臺工業機器人,較2018年較少了12%。目前全球工業機器人數量達到270萬臺以上。與2018年相比,2019年工業機器人在歐洲的新安裝量下降了5%,尤其在汽車製造、金屬加工和化工行業。
  • 2016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 業界大咖雲集 共贏未來!|機器人|機器...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委員Jong-Oh Park在論壇上說:「2016年到2029年,整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將會達到140萬臺,在今後幾年間也會出現兩位數的增長率。個人機器人會從29萬增加到32萬,每年都會呈現兩位數的增長。
  • 從美的收購庫卡多數股份窺見中國機器人的崛起
    這筆交易是中國機器人市場爆炸式增長帶來的副作用,而這股潮流很可能塑造中國未來製造業的面貌。在短期內,中國企業在歐洲、美國和東亞機器人產業的併購活動很可能會不斷增長。從長遠來看,世界應該為中國出口的廉價機器人的崛起做好準備。
  • 2021-2025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預測分析
    從市場地區觀察,亞洲、美洲機器人銷量均同比下降13%是全球機器人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從下遊行業觀察,汽車、電氣電子行業構成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前兩大需求,分別佔比28%、24%,汽車、電氣電子分別同比下滑16%、17%,構成全球機器人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圖表 2008-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及增速情況單位:萬臺
  • 先進機器人學與機構學國際學術論壇舉行—新聞—科學網
    12月15日,首屆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先進機器人學與機構學國際學術論壇(IFARM-2020)在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瀋陽自動化所)
  •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 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機器人產業已成為「上海製造」的一張新名片。面對疫情逆勢上揚去年對於機器人行業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汽車行業下滑、新冠疫情衝擊等影響,上海工業機器人產值一度面臨下滑危機,但像新時達、中科新松等頭部企業積極化危為機,實現逆勢上揚。」上海市經信委智能製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表示。
  • 服務機器人的分類及市場規模
    服務機器人的應用範圍很廣,主要從事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保安、救援、監護等工作。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經過幾年的搜集整理,給了服務機器人一個初步的定義:服務機器人是一種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機器人,它能完成有益於人類健康的服務工作,但不包括從事生產的設備。這裡,我們把其它一些貼近人們生活的機器人也列入其中。
  • 中國成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這家提供機器人培訓的公司上半年卻虧了
    據官網顯示,神通機器人教育有兩項主營業務,一是機器人培訓課程及賽事;二是神通卡推廣及管理服務。 其機器人培訓業務主要源於四年前的一起併購。CRC是經國家體育總局唯一認可的素質機器人運動賽事,由CRC工委會管理。 機器人運動是指以機器人為比賽工具的體育運動項目。2011年,國家體育總局將機器人運動納入國家第108項的社會體育項目。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局在全國範圍內成立各級組委會。
  • 數讀機器人產業風向
    國際機器人聯盟(IFR)日前發布報告稱,2020年全球機器人市場恢復溫和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自 2018年9月起經歷長達13個月的負增長,2019年10月,國內工業機器人單月產量增速回正,2020年,新興產業提振了機器人的復甦。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全景圖譜》(附全球市場...
    全球機器人發展態勢良好  ――2019年銷售額同比增長32%  近年來,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迅速發展。根據IFR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實現銷售收入169億美元。根據IFR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專業服務機器人銷量為17.3萬臺,銷售額達112億美元,同比增長32%。隨著服務機器人的不斷滲透,預計未來行業將持續增長,至2023年銷量將超過50萬臺,銷售額預計達到277億美元。
  • 新松機器人 營業收入_新松機器人軟體 - CSDN
    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存貨為194.6萬臺,預計2018年達到232.7萬臺。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高達28.5萬臺。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還預測,未來三年內全球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保持近15%的增長速率。
  • 焊接機器人品牌齊聚天津工博會-機器人展 焊接機器人市場發展潛力大
    歷屆參展機器人企業有:ABB、KUKA、YASKAWA、FANUC、川崎、松下、OTC、西門子、優傲、廣州數控、瀋陽新松、中國航天、南京埃斯頓、安徽埃夫特、北京遨博、上海柴孚、廣東伯朗特等。近些年,伴隨著自動化生產需求的不斷釋放,以及人口紅利因素影響的持續加大,我國工業機器人迎來了迅猛發展。
  •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誰來服務機器...
    袁婧攝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經歷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特別是疫情下的逆市上揚,機器人產業已成為「上海製造」的一張新名片。未來三年,上海機器人產業將持續「爆單」,預計將新增1萬臺工業機器人,產能提升20%。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黑科技來襲!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
    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於9月17日-21日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全新高柔性解決方案工博會首發,Flexiv定義自適應機器人應用場景首次亮相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的全球AI機器人公司Flexiv非夕,正式面向國內市場發布最新一代、結合前沿的力覺控制與AI技術的自適應機器人 Rizon拂曉,以及基於自適應機器人系統的整套智能解決方案,解決現有機器人自動化無法滿足的行業痛點問題,為各行業輸出更加靈巧、智能、柔性通用的機器人方案
  • 工業機器人密度排名:韓國居首 中國增速最猛
    騰訊科技訊 4月2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工業自動化的步伐正在穩步加快,2016年全球每萬名人類員工中平均配有工業機器人77個,而2015年為66個。按區域劃分,歐洲的機器人密度為每萬名工人中部署99個,美洲為84個,亞洲為6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