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蔚來 2020 年的 NIO Day 推遲到了 2021 年才舉辦。但這次 NIO Day 的信息量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全新純電動轎車、雷射雷達、150kWh電池、二代換電站,想要詳細了解發布會上這些重磅消息,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加微信 xchuxing02,回復 蔚來轎車,即可加入蔚來轎車交流群,與更多新老車主、廠商工程師一起互動,探討更多內幕消息;另外,在評論區聊聊你對這臺車的觀點,點讚數最高的評論用戶可獲得:Lofree洛斐薯片藍牙滑鼠1個。
目錄
蔚來 ET7 信息匯總
蔚來自動駕駛技術 NAD
150 kWh 電池包
第二代換電站
一、補貼前售價 44.8 萬起 2022 年第一季度交付
在成立的第七個年頭,相繼推出過 ES8、ES6 和 EC6 三款比較成功的量產 SUV 車型後,蔚來的第一款純電動轎車終於來了。2021 年蔚來 NIO Day 大會上,蔚來汽車正式發布旗下第一款純電動轎車,也是他們的旗艦轎車——蔚來 ET7。
作為蔚來的第一款純電動轎車,它的出現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姍姍來遲」的感覺。但,秉承著「好飯不怕晚」的節奏,成立七年才推出的 蔚來ET7 又會有怎樣的驚喜?或者說值不值得消費者的等待?
1、補貼前售價 44.8-52.6 萬元 現在預定有不同優惠
首先是售價方面,蔚來 ET7 支持 70kWh 電池包和 100kWh 電池包以及 150kWh 電池包選擇,目前僅公布了搭載 100kWh 電池的首發版、70kWh 電池包和 100kWh 電池包的價格,新車會在 2022 年第一季度開啟交付。
1、首發版搭載 100kWh 電池包 ET7 補貼前售價 52.6 萬元,採用 BaaS 方案購車價為 39.8 萬元,之後每月電池付費 1480 元;
2、搭載 70kWh 電池組的蔚來 ET7 補貼前售價為 44.8 萬元,採用 BaaS 方案購車價為 37.8 萬元,之後每月電池付費 980 元;
3、搭載 100kWh 電池組的蔚來 ET7 補貼前售價為 50.6 萬元,採用 BaaS 方案購車價為 37.8 萬元,之後每月電池付費 1480 元。
購車政策方面,現階段支付 5000 元意向金可抵 10000 元車價格;現有車主購買 ET7 可獲得 7000 元購車優惠和 30000 積分紅包;ES8 創世版車主購買 ET7 可獲得 10000 元購車優惠和 50000 積分紅包。
2、與自動駕駛功能相結合 家族設計語言再進化
對於蔚來的設計語言我想大家都比較熟悉了,特別是隨著 ES6 和 EC6 等車型的交付後,市面上蔚來汽車的車型能見度是越來越高,而作為蔚來汽車的第一款純電動轎車則延續了這種設計。
首先,前臉造型方面,蔚來 ET7 將一體式 LED 大燈和日行燈融入封閉式前臉,封閉式前臉同樣採用了 X-Bar 設計,這與貫穿式心跳尾燈前後呼應,整車風阻係數達到了 Cd=0.23。
前臉在延續 X-Bar 設計同時,蔚來 ET7 的整個外觀造型還將自動駕駛功能需求與整車設計融合,外觀設計融合了蔚來超感系統。
在這套超感系統之下,蔚來 ET7 封閉式前臉 LOGO 下方有一個前置環視攝像頭、兩側外後視鏡和尾部尾門開啟處分別有三個環視攝像頭,合計共四個環視攝像頭。同時,前臉還配有三個毫米波雷達,後方尾部有兩個毫米波雷達。
除此之外,前臉車頂上方還有一塊凸起設計,凸起中間部分則是雷射雷達裝置,雷射雷達兩側則是兩個攝像頭,車頂後部上方同樣還有一個攝像頭,傳感器視野將更加開闊。
另外,蔚來 ET7 在前方左右翼子板上分別配有一枚攝像頭,為車輛輔助駕駛功能攝像頭之一。因此,蔚來 ET7 在自動輔助駕駛方面全車是配有11 個 800 萬像素的自動駕駛攝像頭。
側面造型方面,蔚來 ET7 整個側面造型會偏圓潤一點,側面造型沒有太多的複雜線條。另外,得益於純電專屬平臺的優勢,蔚來 ET7 前/後懸非常短。所以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 5098*1987*1505,軸距為 3060mm,這樣的軸距表現是要優於特斯拉 Model S 的。
作為旗艦轎車,蔚來 ET7 全系標配智能無框車門、電吸門以及隱私玻璃和靜音玻璃。而且 ET7 還搭載全球 款基於UWB 技術的數字鑰匙,實現釐 級精準定位,可真正實現無感進出。
門把手同樣是採用隱藏式門把手,不過區別於蔚來 ES6 和 EC6 的單邊彈出隱藏式門把手,蔚來 ET7 採用的則是雙邊彈出的隱藏式門把手。
另外,側面還有一個好評,那就是蔚來 ET7 的充電口也被放置在左後方,而且 ET7 取消了交流慢充充電口只有交流快充,對於家中只有交流慢充充電樁的用戶蔚來也已經有了解決方案,充電口採用鵝頸式開啟,可智能感應開合。充電口放置在尾部對於國內用車環境來說充電會方便很多。
左後方為充電口
尾部造型方面,蔚來 ET7 採用一條貫穿式心跳尾燈,整個尾燈比較細條。
3、內飾設計 整體內飾造型更簡約
內飾造型方面,蔚來 ET7 這一次的內飾設計採用了全新的設計風格,整體造型看起來相比現款家族車型會更為簡約,不過依然可以看到 ET7 中控大屏布局和 ES6 等車型類似。
ET7 內飾
EC6 內飾
另外,ET7 新車的配色與材質也與有之前車型有很大的不同。蔚來 ET7 量產車上採用熱帶雨林的可再生材質,每塊木飾板都呈現獨特花紋,這個概念源自 EVE 概念車。
熱帶雨林的可再生材質
蔚來 ET7 還配有全新環繞式瀑布氛圍燈,可與不同光影效果和場景聯動,營造家居情緒和氛圍,氛圍燈支持 64色動態可調。在音響方面,蔚來 ET7 也搭載了 23 個揚聲器組成,可實現 7.1.4 沉浸式系統。
蔚來 ET7採用了兩幅式平多功能方向盤,亮相車型的方向盤採用的是白色+灰色的雙色搭配,與現款車型的多功能方向盤造型略有不同
方向盤前方則是10.2 英寸 HDR 全液晶數字儀錶盤,儀錶盤造型為懸浮式設計,全系標配 HUD。同時,液晶儀表屏的尺寸和解析度相較於之前的車型會有大幅提高,色彩也更豐富、顯示也會更細膩。
蔚來 ET7 中控大屏採用的則是類似於蔚來 ES6 等車型相同的豎置造型,大屏尺寸為 12.8 英寸,邊框最窄處僅 5.5 毫 ,大屏解析度為 1728*1888。
蔚來 ET7 車機系統已經採用第三代高通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8155 晶片)和高通驍龍汽車 5G 平臺了,這也是蔚來推出的第二代智能座艙。據了解它是基於業內最強智能座艙平臺和通信模塊,蔚來獨立研發智能座艙域控制器,期待最終的實際上手使用表現。
中控大屏下方則是電子換擋機構,這一換檔機構整體造型和蔚來 ES6 等車型上保持一致。電子換擋機構後方則是手機無線充電和雙杯架,整個區域設計變化並不是很多。
座椅方面,蔚來 ET7 前排座椅標配 14 向電動調節、飛航頭枕以及座椅通風,座椅支持側翼可調。後排座椅支持 27° 舒適靠背角度調節,後排座椅還配備中央扶手、座椅加熱和通風以及座椅按摩功能,旗艦該有的舒適配置在蔚來 ET7 上都有配置。
除此之外,智能香薰系統也是可以 Nomi 語音控制打開香氛,切換香味並進行濃度調節。
4、續航突破 1000km 0-100km/h 為 3.9s
動力方面,蔚來 ET7 搭載了採用全新材料打造的第二代高效電驅平臺,應用碳化矽模塊,旗艦轎車採用峰值功率 180kW 的碳化矽前永磁驅動電機和後 300kW 的感應的電機組合,這樣的組合之下蔚來 ET7 系統綜合功率 480kW、峰值扭矩 850Nm。這樣的動力系統之下蔚來 ET7 的 0-100km/h 加速可以做到 3.9s,100km/h-0 制動距離可做到 33.5 米。
續航方面,蔚來 ET7 支持不同的電池包組合,其中 70kWh 電池包續航可做到 500km、100kWh 電池包續航可做到 700km、150kWh 電池包續航可做到 1000km+。
懸架方面,蔚來 eT7 全系標配智能空氣懸架和動態懸架阻尼控制。基於高精地圖與高精度傳感器的 4D 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可提前感知路面顛簸,主動調節懸架。
二、蔚來自動駕駛技術NAD
除了讓人眼前一亮的外形設計之外,全新的蔚來自動駕駛技術NAD也是蔚來這臺全新純電動車的一個重點。在 2020 年,小鵬 P7 的 XPILOT 3.0 硬體,開創了國產新勢力自動駕駛系統的「硬體競賽」。計算平臺使用了英偉達 Xavier 晶片+智能控制器的雙組合,而且除了5 個高精毫米波雷達之外,全車共計 14 個攝像頭。
蔚來自動駕駛技術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
蔚來這次也帶來了 ET7 搭載最新的蔚來自動駕駛技術 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蔚來從感知算法到地圖定位、從控制策略到底層系統,全面自研,建立了 NAD 全棧自動駕駛技術能力,發布 NIO Aquila 蔚來超感系統和 NIO Adam 蔚來超算平臺,將逐步實現高速、城區、泊車、換電等場景,全程安全放鬆的點到點自動駕駛體驗。
輔助駕駛硬體對比表格
硬體部分,蔚來 ET7 上,採用 11 個 800 萬像素的高清攝像頭,4 個前向,3 個後向,4 個環視;1 個超遠距高精度雷射雷達,5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傳感器,兩個高精度定位單元,以及車路協同感知和增強主駕感知, 每秒能夠產生 8 個 G 的數據。
NIO Aquila 蔚來超感系統
整個超感系統具有最佳視野位置+超廣視角+超高解析度+超遠探測距離的能力。
NIO Adam 蔚來超算平臺
NIO Adam 配備四顆 NVIDIA Drive Orin晶片
NIO Adam 配備四顆 NVIDIA Drive Orin晶片,讓 ET7 成為全球第一款搭載 NVIDIA Drive Orin 的量產車。Adam 擁有 48 個 CPU 內核,256 個矩陣運算單元,8096 個浮點運算單元,共計 680 億個電晶體。
算力對比表格
NIO Adam 蔚來超算平臺的總算力高達 1016 TOPS,超過 7 個 Tesla FSD 的算力總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車的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可以融合大數據和高精地圖進行自我學習,提供舒適的駕乘體驗。
ADaaS(AD as a Service)
在價格方面,擁有 33 個高精度感知硬體的 Aquila 超感系統,擁有 1016 TOPS 算力的 Adam 超算平臺,ET7 將全部標配自動駕駛硬體。而蔚來自動駕駛技術 NAD 的完整功能將採用按月訂閱模式提供服務,即ADaaS(AD as a Service),服務費為每月680元。
NIO Aquila蔚來超感系統詳解
前面寫到,NIO Aquil蔚來超感系統,擁有先進的高精度感知硬體。有 33 個高性能傳感器的NIO Aquila蔚來超感系統。
瞭望塔式布局
視覺方面,它搭載了全球首發的 800 萬像素自動駕駛高清攝像頭,和 Tesla FSD 使用的 120 萬像素攝像頭相比,解析度提升 6 倍。800萬像素的自動駕駛攝像頭,可以檢測到 680 多米外的車輛,220 多米外的行人,和 260 多米外的錐桶,能夠探測的最遠距離,是120萬像素的 3 倍。
瞭望塔式布局與B 柱攝像頭視角對比
NIO Aquila 置於車頂的瞭望塔式布局,讓傳感器視線可有效越過遮擋,減少盲區,提升安全性,對城區的自動駕駛非常有意義。在城市場景下,傳感器視線很容易被綠化帶和車輛遮擋,相比於安裝在 B 柱和後視鏡的攝像頭,部署在車頂的 NIO Aquila 高位側前攝像頭,盲區更少。
800萬像素自動駕駛高清攝像頭,和Tesla FSD使用的120萬像素攝像頭相比
瞭望塔的布局方式,讓城區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更高。NIO Aquila 的高位側前攝像頭,不僅站得高,看得全,還大大提高了前向視覺的冗餘度。
800萬像素的自動駕駛攝像頭,可以檢測到680多米外的車輛
即使前向主攝像頭不工作,依靠兩個高位側前攝像頭,仍然可以實現前向視覺的完整感知。NIO Aquila的高位後向攝像頭,有更好的後向視野,能更好識別與預判後方車輛的行駛意圖。
雷射雷達發布
作為自動駕駛的規三大核心:就是環境感知、決策以及執行控制,而如何解決決策能力則在建立更為高效的感知系統,顯然從國內的格局中看,雷射雷達成為下半場競爭重量級存在,也有可能將復刻彼時攝像頭在市場中的地位。
對於還不太了解雷射雷達的朋友,我們在這裡也簡要的介紹一下雷射雷達幾個重要參數的意思。
1.雷射雷達的種類
首先是雷射雷達的種類:目前主要分機械雷射雷達、混合固態雷射雷達和固態雷射雷達三種。
傳統的機械雷射雷達已經應用在大量的 L4/L5 級自動駕駛的預研項目中,不過高性能的 128 線雷射雷達,價格高達幾十萬,並不適合用在大批量生產普通家用轎車;而符合車規且性能足夠的純固態雷射雷達離量產落地還有一段距離。
所以在 2020 到 2023 年內,很多使用在 L2+/L3 項目中雷射雷達都是混合固態雷射雷達,就比如我們今天看到的蔚來 ET7 的圖達通的雷射雷達。
2.垂直水平視場角(FOV)
另一個常見的技術名詞是視場角(FOV),在這個參數上,雷射雷達的視場角有水平視場角和垂直視場角。舉個例子,如果是早期的機械旋轉雷射雷達,水平視場角就是 360° 。
3.角解析度
角解析度指的是雷達的指向精度,比如雷達指向精度 0.01 弧度(換算成角度就是0.6度),那麼就可以在 100 米的距離獲得 1 米的解析度;如果雷達的指向精度是 0.001 弧度的話,那麼就可以在 1000 米的距離獲得 1 米的分辨能力。
在強光條件下的遠距離精確測量對於雷射雷達而言是一個特別大的難題,因為環境條件會產生大量的噪聲。由於自主駕駛系統需要檢測車輛前方距離內的摩託車和小型物體,所以雷射雷達系統必須提供高的角解析度能力。
4.波長
對於雷射雷達的波長來說的,目前市場上三維成像雷射雷達最常用的波長是 905nm 和 1550 nm。
1550nm 波長 LiDAR 傳感器可以以更高的功率運行,以提高探測範圍,同時對於雨霧的穿透力更強。
5.探測距離
雷射雷達的測距與目標的反射率相關。目標的反射率越高則測量的距離越遠,目標的反射率越低則測量的距離越近。
6.線束
多線雷射雷達能同時發射及接收多束雷射,市場上目前常見的有 4 線、8 線、16 線、32 線、 64 線和 128 線之分。
7.蔚來的雷射雷達參數
蔚來的雷射雷達是來自作為混合固態雷射雷達,擁有 120 度的超廣視角,等效 300 線的超高解析度,最遠可達 500米的超遠探測距離,並擁有聚焦功能,可分辨更多細節。
雷射雷達參數對比
該雷射雷達採用 1550 納米雷射,避開了人眼敏感的 900 納米波長,在性能提升的同時,更好照顧他人安全。所以官方宣稱採用了世界上看得最遠、最清晰的量產雷射雷達。從行業發展來看,長探測距離、高解析度、低成本以及集成化等方面都做的足夠優秀的雷射雷達才能成為當下階段的主流量產車上應用的雷射雷達。
三、150kWh 電池包
在兩個月前,蔚來剛剛發布了 100kWh 電池包的方案。在目前的純電車中,蔚來搭載的 150kWh 電池包算得上是電池容量最大的。同時續航能力也是最強的,在搭載 150kWh 電池包後,蔚來全系車型均大於 NEDC 850km 區間,ET7 的續航將達到 1000km+,正式開啟「後續航時代」。
1、150kWh 電池介紹
150kWh 電池包採用的是固態電池技術,固態電池對比我們常見的鋰電池,固態的電解質能夠做出更好的適配,從而獲得更大的能量密度以及提升充電效率。我們常見的 NCM811 三元鋰電池的單體電池能量密度為 270Wh/kg,而這一款固態電池的單體電池能量密度將達到 360Wh/kg。
2、續航有哪些變化
搭載 150kWh 電池後,蔚來的全系車型的續航均超過 850km。其中 ES6 性能版續航裡程為 900 km+,EC6 性能版的續航為 900km+,2018 款 ES8 的續航為 730km+ ,全新 ES8 的續航為 850km+,ET7 為 1000km+。
四、擁有 13 塊電池包的二代換電站
換電項目一直是蔚來的強項,在本次 NIO Day 上,李斌正式公布了蔚來二代換電站。相較於第一代換電站,二代換電站將大幅度縮短用戶的換電時間,並且還增加了換電站中電池包的數量,由原來的 5 塊升級到現在的 13 塊。
1、5 塊電池升級為 13 塊電池
在第一代換電站中,電池倉裡面包含有 5 塊電池包。那麼在二代換電站中,同樣也只有一個電池倉,但電池包數量增加到 13 個。
第一代換電站
第二代換電站
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出,佔地面積會比一代換電站的大。二代換電站的佔地面積大約為 40m (約為 4 個車位大小),而一代換電站的佔地面積約為 30 m (3 個車位大小)。
2、能力為一代換電站的 3 倍
在二代換電站中,整個換電的模式均有所改變,採用了全新的換電機構。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不需要將車輛大幅度舉升,僅將車輛舉升至水平位置即可。這樣也大幅度的提升了換電的效率。
二代換電站專利圖
換電位下方的滑板(專利圖)
在車輛停進換電位後,換電位下方的滑板將會打開,下邊的傳輸機構把虧電電池卸下後將運輸到電池倉。與此同時,傳輸機構會將新電池從電池倉運輸下來,節約了步驟,確實提高了換電效率。
自動泊入,無需下車
有了這些改變,換電的時間也得到了提升,在一代換電站中官方給出的換電時間為 3-5 分鐘,然而在二代換電站中,換電的能力也將提高到原來的 3 倍,時間將進一步提升。二代換電站是無人值守的方式,換電站採用 SAP 柔性加解鎖平臺,用戶可以直接在車內一鍵自動換電。在換電的同時,系統還能自檢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
3、2021 年內將累計 500 座換電站
截止到 2021 年 1 月 9 日,全國範圍內共有 177 座換電站(一代)。蔚來官方也宣布在2021 年內 累計建立 500 座換電站,也就是今年會再建立最少 323 座二代換電站。
另外,在二代換電站中,將採用 100 度電鎖 70 度電的政策。也就是說 70 度電的用戶去換電,會得到一塊 100kWh 的電池包,但這塊電池包的 SOC 將被鎖定在 70%,能用的也只有 70 度的電量。如果 100 度電的用戶換電時只有 70 度電,那麼蔚來將會有相應的積分補償政策。至於 150kWh 電池下放到換電站,或許要等到 2022 年。
總結:
今晚的 NIO Day 信息可謂是爆炸,ET7 搭載的只目前最強自動駕駛硬體,4 塊 英偉達 Orin 晶片、高達 1016Tops 的算力、雷射雷達、全新的瞭望式車頂攝像頭布置形式,都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認識。
圍繞著 ET7 的發布同時還有 150kWh 的固態電池,讓電動車續航進入 1000km 的時代。儘管 ET7 需要 2022 年第一季度才交付,150kWh 的電池或許需要更久,但這已經足夠讓人興奮了。幾年前那些說出對純電動車續航短的嘲諷言論「電動車續航超過 1000km 我就買」的人應該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李斌曾說過,當造車進入淘汰賽,比的是成長必須能夠超過行業平均速度,讓自己迅速壯大。另外一方面,是給將來的決賽儲備足夠的產品和技術積累。從 2020 NIO Day 來看,蔚來已經拿出了相對終極的產品形態,我們也期待早日能夠體驗到量產版本的蔚來 E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