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實驗室都無法開展實驗,因此拖慢了實驗進度,特別是畢業生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數據和文章來畢業。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側重通過計算方法研究生物學過程中的分子功能和機理的雜誌,不需要開展分子生物學實驗也能快速發文章。
1. 期刊基本信息
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 由瑞典創辦,現屬於 Elsevier 旗下。
雜誌主編為德國耶拿萊布尼茲天然產物研究與感染生物學研究所的 Gianni Panagiotou 教授。該刊的 ISSN 為 2001-0370,學術 H 指數為 37,從 2012 年開始開放獲取。期刊官方網址: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computational-and-structural-biotechnology-journal。
2. 期刊收錄範圍
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 主要收錄計算生物學和結構生物學相關的內容,論著、綜述、方法學文章都接收。
一般包括基礎實驗研究(蛋白質、核酸和其他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植物系統的計算和結構研究)、生信研究(微生物信息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計算機技術研究(計算機化學和藥物發現,顯微鏡和分子成像,納米技術)等,但不接收臨床類文章。
3. 影響因子
這是一本較新的期刊,2017 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 4.148,之後穩步上升,2018 年為 4.72,2019 年影響因子達到 6.018。而且它保持了很低的自引率,2019-2020 的自引率僅為 1.30%,可以放心投稿。
小編分析了一下該刊今年的即時影響因子,2017 年到 2018 年發表 article 和 review 共 113 篇,2019 年引用 680 次。2018 年到 2019 年發表 article 和 review 共 203 篇,截止到 8 月 17 日 2020 年引用 698 次,未來的發展趨勢比較平穩。
4. 審稿速度
從 Elsevier 發布的數據來看,該刊的一審周期平均為 5.6 周,審稿全長為 8.2 周。由於今年投稿量的增大,審稿周期有延長的趨勢,但見刊速度一直比較平穩且迅速,保持在 1.4 周左右。
下面以近期發表的幾篇文章舉例看看:
第一篇文章於 2020 年 4 月 1 日投稿,在 5 月 31 日返修,6 月 1 日就正式接收了,6 月 9 日在線見刊。從投稿到完成返修 2 個月,返修後見刊用時 9 天。
第二篇文章於 2020 年 3 月 13 日投稿,6 月 17 日返修,6 月 19 日接收,6 月 25 日見刊,從投稿到接收 3 個多月。
第三篇文章於 2020 年 2 月 23 日投稿,4 月 25 日返修,5 月 6 日接收,5 月 18 日見刊,從投稿到接收總共不到 3 個月。
5. 國人刊文量
根據 Web of Science 的統計,該刊的年刊文量較少,但正在逐年增多。2017 年 53 篇,2018 年 60 篇,2019 年已增加到 143 篇,截止至 2020 年 8 月 17 日,今年的發文量已達到 178 篇,可見該刊發文量有繼續擴增的趨勢。
從近幾年的地區年刊文量來看,中國佔 26.108 %,其次是美國,佔 20.197 %,可見不存在灌水的情況,是一本中國友好型期刊。
從近 5 年文章下載量看,中國居第三位,可見大家對於這本雜誌也比較認可。
不過隨著影響力的增大和投稿量的增多,接收率較前有所下降。
作為一本開放獲取期刊,如果選擇 OA 的話,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 收取 2200 歐元(約人民幣 18000 元)的版面費。
6. 分區及學科排名
從中科院分區來看,該刊在大類中屬於生物學 2 區,小類屬於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3 區。
從 JCR 分區來看,該刊在各個分類中均從 Q4 區向 Q1 區挺進,排名也在逐年進步。在 297 本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期刊中排名第 43 位。通過期刊的排名和影響因子可以看出,該刊的影響力正逐漸增大。
7. 投稿經驗
這本期刊對稿件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要求創新性。審稿速度比較快,有投稿人 2 個月就接收了,不過有的文章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被接收。雜誌的整體效率比較高,特別是見刊速度快。雜誌的認可度也比較高,在生化與分子生物學領域是個不錯的雜誌。
8. 其他期刊
1.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1 區),影響因子:11.98.
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3 區),影響因子:4.556.
3. IEEE Access: 計算機科學(2 區),影響因子:3.745.
4. Bioinformatics: 計算機科學(3 區),影響因子:5.61.
5. BMC Bioinformatics: 計算機科學(4 區),影響因子:3.242.
6. 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 工程技術(2 區),影響因子:3.632..
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 的年刊文量正在增加,影響力也在提升,影響因子目前已破 6 分,是一本不錯的開放獲取期刊。
該刊偏重計算生物學,不需要分子生物學實驗也能發文章,且覆蓋範圍廣,審稿速度一般比較快,從返修到接收見刊的時間短。不過該刊作為一本 6 分 + 的雜誌,對文章內容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對於無法做實驗又急需發文章的同學可以一試。
來源於生物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