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見刊快的SCI期刊破 6 分了,還不快來看看?

2020-09-05 輯思編譯SCI學術編輯

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實驗室都無法開展實驗,因此拖慢了實驗進度,特別是畢業生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數據和文章來畢業。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側重通過計算方法研究生物學過程中的分子功能和機理的雜誌,不需要開展分子生物學實驗也能快速發文章

1. 期刊基本信息

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 由瑞典創辦,現屬於 Elsevier 旗下。

雜誌主編為德國耶拿萊布尼茲天然產物研究與感染生物學研究所的 Gianni Panagiotou 教授。該刊的 ISSN 為 2001-0370,學術 H 指數為 37,從 2012 年開始開放獲取。期刊官方網址: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computational-and-structural-biotechnology-journal。

2. 期刊收錄範圍

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 主要收錄計算生物學和結構生物學相關的內容,論著、綜述、方法學文章都接收。

一般包括基礎實驗研究(蛋白質、核酸和其他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植物系統的計算和結構研究)、生信研究(微生物信息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計算機技術研究(計算機化學和藥物發現,顯微鏡和分子成像,納米技術)等,但不接收臨床類文章

3. 影響因子

這是一本較新的期刊,2017 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 4.148,之後穩步上升,2018 年為 4.72,2019 年影響因子達到 6.018。而且它保持了很低的自引率,2019-2020 的自引率僅為 1.30%,可以放心投稿。

小編分析了一下該刊今年的即時影響因子,2017 年到 2018 年發表 article 和 review 共 113 篇,2019 年引用 680 次。2018 年到 2019 年發表 article 和 review 共 203 篇,截止到 8 月 17 日 2020 年引用 698 次,未來的發展趨勢比較平穩。

4. 審稿速度

從 Elsevier 發布的數據來看,該刊的一審周期平均為 5.6 周,審稿全長為 8.2 周。由於今年投稿量的增大,審稿周期有延長的趨勢,但見刊速度一直比較平穩且迅速,保持在 1.4 周左右。

下面以近期發表的幾篇文章舉例看看:

第一篇文章於 2020 年 4 月 1 日投稿,在 5 月 31 日返修,6 月 1 日就正式接收了,6 月 9 日在線見刊。從投稿到完成返修 2 個月,返修後見刊用時 9 天。

第二篇文章於 2020 年 3 月 13 日投稿,6 月 17 日返修,6 月 19 日接收,6 月 25 日見刊,從投稿到接收 3 個多月。

第三篇文章於 2020 年 2 月 23 日投稿,4 月 25 日返修,5 月 6 日接收,5 月 18 日見刊,從投稿到接收總共不到 3 個月。

5. 國人刊文量

根據 Web of Science 的統計,該刊的年刊文量較少,但正在逐年增多。2017 年 53 篇,2018 年 60 篇,2019 年已增加到 143 篇,截止至 2020 年 8 月 17 日,今年的發文量已達到 178 篇,可見該刊發文量有繼續擴增的趨勢。

從近幾年的地區年刊文量來看,中國佔 26.108 %,其次是美國,佔 20.197 %,可見不存在灌水的情況,是一本中國友好型期刊。

從近 5 年文章下載量看,中國居第三位,可見大家對於這本雜誌也比較認可。

不過隨著影響力的增大和投稿量的增多,接收率較前有所下降。

作為一本開放獲取期刊,如果選擇 OA 的話,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 收取 2200 歐元(約人民幣 18000 元)的版面費。

6. 分區及學科排名

從中科院分區來看,該刊在大類中屬於生物學 2 區,小類屬於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3 區。

JCR 分區來看,該刊在各個分類中均從 Q4 區向 Q1 區挺進,排名也在逐年進步。在 297 本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期刊中排名第 43 位。通過期刊的排名和影響因子可以看出,該刊的影響力正逐漸增大。

7. 投稿經驗

這本期刊對稿件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要求創新性。審稿速度比較快,有投稿人 2 個月就接收了,不過有的文章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被接收。雜誌的整體效率比較高,特別是見刊速度快。雜誌的認可度也比較高,在生化與分子生物學領域是個不錯的雜誌。

8. 其他期刊

1.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1 區),影響因子:11.98.

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3 區),影響因子:4.556.

3. IEEE Access: 計算機科學(2 區),影響因子:3.745.

4. Bioinformatics: 計算機科學(3 區),影響因子:5.61.

5. BMC Bioinformatics: 計算機科學(4 區),影響因子:3.242.

6. 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 工程技術(2 區),影響因子:3.632..

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 的年刊文量正在增加,影響力也在提升,影響因子目前已破 6 分,是一本不錯的開放獲取期刊。

該刊偏重計算生物學,不需要分子生物學實驗也能發文章,且覆蓋範圍廣,審稿速度一般比較快,從返修到接收見刊的時間短。不過該刊作為一本 6 分 + 的雜誌,對文章內容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對於無法做實驗又急需發文章的同學可以一試。

來源於生物學霸

相關焦點

  • 這本5分+的SCI期刊,年發文1000篇,2個月接受
    14:08:38 來源: 美輯編譯 舉報   來源:51選刊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
  • 又一本國產的英文期刊被SCI收錄,或有實力衝擊6分
    科研工具丨作圖丨實驗丨SCI丨統計分析丨國自然SCI又收錄了一本國產的英文期刊,預計該期刊第1個影響因子將達到5分以上或有希望達到6分!這本期刊就是:Journal of Materiomics,由中國矽酸鹽學會於主辦。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從2009年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開始,期刊勤勤懇懇,影響因子逐年穩定上漲,2015-2019年的SCI影響因子分別為4.492、4.593、4.936、4.868、5.076,雖然2018年的影響因子略有下降,但這並不影響期刊整體上升的趨勢,估計明年影響因子會再攀新高。
  • 2020熱門期刊全解析,華西新刊暴漲8分!BR重回SCI!33本期刊被鎮壓!
    國自然資源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2259天如果說國產期刊現在是績優股,那被鎮壓期刊就是ST上周一,科睿唯安發布了2019年的期刊引用報告(JCR),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裡面公布了SCI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一些熱門期刊的影響因子變化。
  • 這本國產期刊2018年才被SCI收錄,短短兩年影響因子即突破5分
    今天我們來分析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TLCR),中文名稱《肺癌轉化研究》,ISSN號為2218-6751。TLCR期刊於 2012 年 3 月創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並於2018年被SCI收錄,2019年影響因子為5.132。
  • 影響因子達6分 | 這本Nature旗下英文刊被SCI收錄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Nature旗下英文期刊剛被SCI收錄!這本期刊是:npj Breast Cancer,於2015年創刊。2020年,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6分!這樣的SCI期刊,我們一起來看看!npj Breast Cancer由Nature出版社發行,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s://www.nature.com/npjbcancer/。
  • 這本去年3分+,今年突破6分的SCI,最快2周接受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Genomics,此刊是由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社發行。從現有的記錄來看,Genomics的2019年影響因子(JCR2018)是3.160,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6.205 。由3分,猛增至6分!!!
  • 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
    sci期刊相比較其他期刊來說,已經處於頂尖的地位。但sci收錄的期刊不止一本,在sci期刊這一圈子內也難免互相比較高低。那麼,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分區或影響因子。首先,sci期刊分區判斷級別高低sci期刊分為了四個區,採用的分區標準有兩種。
  • 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 這本剛入選SCI不久的英文期刊,今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 這本國產SCI期刊,院士主編,免版面費,影響因子已超10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Protein & Cell的第一個影響因子是2013年獲得(JCR2012: 3.22),從2015年起Protein & Cell的IF從3分,一路走到今天的7分多。近三年來,Protein & Cell的影響因子一直在5+以上,並呈現逐漸上升趨勢。
  • 這本國產SCI,今年影響因子超16分,連續兩年超10+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中文官網:http://engine.scichina.com其影響因子,從JCR2015的8.000開始,到JCR2016的8.843,再到JCR2017的9.408,到去年的13.222,這幾年來一直在不斷增長。還算是不錯!
  •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大多數sci論文,需要通過修改達到期刊錄用見刊的標準。修改後的sci論文,內容發生了改變,是否還符合查重標準具有不確定性,需要再次查重確認,即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作者不想sci論文因查重不合格而遲遲無法安排發表,甚至被拒稿,一定要把查重重視起來。sci論文不僅要在投稿前查重,還要在修改後查重。之所以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就是因為修改,會改變查重率。sci論文投稿發表,需要經過期刊的同意。期刊判斷一篇論文是否能在本期刊發表,是要經過審核來得出結果的。一般來說,sci論文審核後,會有錄用、拒稿和修改三種結果。
  • 這本6分+期刊發表速度快,對國人友好
    今天我們來分析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JPC),ISSN號為1948-7185。JPC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6.710。
  • 這本2分+的SCI期刊,真就容易灌水麼?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1875天替代醫學,其實基本就是中醫了~近期後臺留言期望能推薦一些醫藥類綜述期刊和中醫藥方面的期刊,那麼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這本影響因子2+分SCI雜誌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簡稱
  • 2018年被剔除37本SCI期刊,你躺槍了嗎?
    許多人在評選職時大多數都遇到過,辛辛苦苦寫了一篇sci論文,剛準備投稿卻發現雜誌被剔除SCI資料庫了!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下2018年已經被SCI剔除的37本雜誌,快來看看吧。
  • 這本6分的SCI,明年或超8+,平均兩個月可接受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Sci Total Environ)。從現有的記錄來看,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Sci Total Environ)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6.551,2019年影響因子(JCR2018)是5.589,比去年的4.61增加近1分。
  • 這本SCI期刊,平均兩個月即可接受,今年第一個IF近8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今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是7.919分,距離8分一步之遙!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s://onlinelibrary.
  • 這本 SCI 期刊影響因子翻了近一倍超 6 分,但還是請慎重選擇
    今天,筆者要說的這本期刊最新影響因子較上一年翻了近一倍,超 6 分,聽起來是不是很心動,但筆者還是提醒大家慎重選擇,為什麼呢?我們慢慢往下看。2、影響因子這可能是對 SCI 最關注的問題了,Genomic 期刊的影響因子一直以來發揮比較穩定,維持在 3 分,2013-2017 年降到 3 分以下,不過後續很快升高,今年達到了驚人的 6 分。期刊的發文量最近幾年也是比較穩定,沒有擴刊。
  • 這本SCI 期刊影響因子翻了近一倍超 6 分,但還是請慎重選擇
    今天,筆者要說的這本期刊最新影響因子較上一年翻了近一倍,超 6 分,聽起來是不是很心動,但筆者還是提醒大家慎重選擇,為什麼呢?我們慢慢往下看。2、影響因子這可能是對 SCI 最關注的問題了,Genomic 期刊的影響因子一直以來發揮比較穩定,維持在 3 分,2013-2017 年降到 3 分以下,不過後續很快升高,今年達到了驚人的 6 分。期刊的發文量最近幾年也是比較穩定,沒有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