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ICRC首次空運任務揭秘

2020-08-28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飛機是人道救援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在陸地交通受自然地理條件或人為活動影響而無法通行的地區。

1969年,奈及利亞政府軍與比夫拉的分裂主義運動分子爆發衝突期間,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開展了首次飛行任務,向南部地區運送援助物資,以緩解當地緊急的人道局勢。馬塞爾·丘丁是當時飛行任務的負責人。今天我們就請他講述這次任務背後的故事。

起飛

ICRC首次空運任務揭秘

1 你是如何與ICRC結緣的?

這絕對是個驚喜。我在瑞士巴塞爾長大,從小就對飛機情有獨鍾,長大後開始從事航空工作。1969年,我23歲,在德國工作。當時我收到一封電報,讓我聯繫我的前僱主,巴塞爾的巴萊爾航空公司(Balair)主管。當時,這家公司正與ICRC合作,向比夫拉運送援助物資。我打電話過去,航空公司說希望我幫助管理空運行動。

那時我只是聽說過ICRC,對其知之甚少。但能為這樣一個人道組織工作,我覺得非常榮幸。而且我對一些特殊的機型也非常有興趣,比如巴萊爾航空公司為這次行動準備的C-97運輸機。我非常痛快地接受了這個任務。幾天後,我回到瑞士,籤好合同,領取了ICRC的證件,於3月12日前往奈及利亞的科託努,當時ICRC的「西非空運行動」的基地所在。

1969年,奈及利亞,科託努機場等待執行任務的飛機

2 空運行動具體是怎麼開展的?你主要負責什麼?

我到科託努機場的時候,沒有人在那裡迎接我,我記得ICRC在當地的代表處花了幾天時間才確認我的角色。

我發現這次空運行動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當時飛往比夫拉只能從若干個機場出發,科託努機場是其中之一。在衝突期間,比夫拉的烏利簡易機場可以說是整個非洲最繁忙的機場,各個人道組織和慈善機構都在通過包機向當地民眾提供援助。

進入烏利被限制在夜間,以避免白天成為奈及利亞政府軍的目標。這也促使所有飛機運營商之間展開競爭,大家都力求在有限的時段內儘可能多地完成飛行任務。儘管存在風險,但我們機隊的機組人員通常每晚都會在科託努和烏利之間往返數次。

當時,ICRC對航空運營沒有真正的了解。我記得有位同事問我:」你在機場裡是如何指揮飛機飛行的?"。當時我有很多事情要做。

首先我重新設計了飛行圖,手繪了航線,調整出港、進港的航路和高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飛行中碰撞的風險。

我們還開始重新組織停機坪作業,並研究如何優化裝載流程。在空運過程中,ICRC使用了各種不同載貨量的飛機。我剛到時,每架飛機都是按卡車裝載,設定為最小的飛機有效載荷量。我們改變了這一制度,使每架飛機按其最大載重量裝載,並增加飛行次數,最終每月運送的援助總量從2000噸增加到5000噸。

馬塞爾的手繪飛行圖

3 當時的飛行環境一定很危險吧?不幸的是,ICRC也遭受了損失,你能和我們講講嗎?

對於ICRC和其他NGO而言,當時的飛行條件極其危險。非常不幸的是,在我執行任務期間,發生了兩起致命事故。

1969年5月7日,為ICRC執行任務的一架巴萊爾DC-6A/B型飛機在準備進人機場時墜毀,當時距離烏利11公裡,機上有4名機組人員。這個悲劇對我的打擊非常大。墜機事件發生時正是我的休息日,我記得一位司機跑來告訴我這個消息,並立即把我送到機場。後來我駕駛飛機將遇難同事的遺體帶回了科託努,並與運送遺體的飛機一起回到了巴塞爾。

我乘坐瑞典紅十字會的一架DC-7B飛機返回科託努。不幸的是,它的姐妹飛機,同樣為瑞典紅十字會飛行,大約一個月後被擊落,又有4人喪生。

這次事件讓大家都很震驚,我們要求所有飛機返回科託努。ICRC的航班隨後被停飛。

1969年,奈及利亞,黑夜中執行空運任務的飛機準備起飛

後來,ICRC飛往烏利的航線得以復航,但被要求在拉各斯停留,由奈及利亞政府檢查載貨量。這條路線使每架飛機每晚只能飛行一次。最終我們完全停止了飛行。

隨著任務的縮減,9月13日我返回了巴塞爾。在日內瓦,ICRC頒給我一項證書,記錄了我參與比夫拉空運的行動。在完成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任務後,我在德國取得了飛行調度員執照,繼續在商業航空公司擔任管理職務。

4 當時的情況,和如今的空中作業相比有何不同?

和當年相比,航空業有了很大的發展。今天,你幾乎可以準確地知道一架飛機的位置。當時,你能確定飛機位置的唯一時刻,就是看到它接近降落在科託努的時候。在飛行過程中,我們沒有衛星通信,所以我經常需要用無線電向距離最近的飛機機組人員傳達信息,比如說,天氣狀況或飛行路線發生的變化。如今,由於航空業的種種安全限制,這種操作是不允許的。

1969年,奈及利亞,科託努機場,令馬塞爾非常感興趣的C-97運輸機

5 這次空運任務時間不長,但意義深遠。如今回過頭去看,你有什麼感想?

我最近常常和別人談到這次行動,因為今年正好也是比夫拉衝突結束50年。當時,作為一個年輕人,突然被置於這樣的環境中,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經歷。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的生活。

在飛往烏裡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情緒是無法清楚描述的。每次的飛行過程都蘊含著風險和困難,會讓人實實在在地感到恐懼。

然而,在返回科託努的途中,特別是在飛機飛越幾內亞灣到達安全地帶時,這種緊張情緒便得到了釋放。

還有件事仍然令我記憶深刻。每天早上,當航班返回後,當知道哪些飛機和機組人員是安全的,運行正常,我就會去當地的一家咖啡館。進門時,老闆的女兒總會放上Merrilee Rush的《清晨天使》(Angel of the Morning)這首歌。時至今日,當我聽到這首歌時,我就又想起科託努,想起那些飛機和當時不可思議的挑戰。

今天,回想這次行動時,我可以說,除了我的家人外,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為此感到自豪。

01

● 看!天上有架紅十字飛機!

02

●奈及利亞|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流言

03

● 曼德拉國際日| 紅十字精神是閃耀著人道光芒的明燈

04

●一年時間,我們是怎麼花掉149億的?

關注我們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相關焦點

  • 緊急空運-中青在線
    自1月24日除夕緊急起飛以來,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4次執行支援抗擊疫情緊急空運任務,用飛向抗擊疫情最前沿近5萬公裡的航跡,書寫著「大國之翼」的使命擔當。    「運-20登機牌」溫暖人心    1月24日18時許,該團副團長路中華駕駛飛機升空飛赴上海,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在除夕夜飛行。
  • 嫦娥五號完成月球採樣任務 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嫦娥五號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圖為12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上升器飛行過程。  國家航天局供圖(新華社發)據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胡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 嫦娥五號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織物版」五星紅旗亮相月球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 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織物版」五星紅旗亮相月球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探測器在地外天體起飛。 此次上升器的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國家航天局介紹,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難題。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 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織物版」五星紅旗亮相月球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探測器在地外天體起飛。此次上升器的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國家航天局介紹,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難題。
  • 昆明航空救援支隊首次赴廣西遂行任務
    雲南網訊(記者 劉暢 通訊員 張宇)11月29日,伴隨著飛行指揮員「310,可以起飛」的指令,1架橘紅色戰鷹平穩起飛、騰雲駕霧,標誌著森林消防局昆明航空救援支隊赴廣西跨區機動靠前駐防任務正式開始。期間,任務分隊將駐防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金城江機場,按照廣西應急管理廳要求,機組重點防護廣西河池、百色、來賓和柳州四個地區,協防廣西其他地區,並根據周邊省份災情形勢和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命令,靈活實施跨省機動備勤、多省份聯防。
  • 單元裝載設備ULD:空運供應鏈的支柱
    (ULD)經常是鏡頭中的焦點,但從來不是焦點,它是空運物流的呼嘯機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齒輪自1970年第一架747飛機起飛以來,目前全世界大約有90萬個ULD在流通,供航空公司、地勤人員、貨運站和貨運代理使用,以便在運輸過程中有效地容納和保護貨物。
  • 「嫦娥」從月亮上起飛:首次掌握地外天體起飛技術 載人不是夢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嫦娥」回家 從月亮上起飛(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特別報導之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嫦娥五號月面軟著陸。  漫畫來自新華社嫦娥五號月面取土。順利完成月球上的科學任務之後,嫦娥五號要回家了。12月3日23時許,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月面點火起飛,攜帶著精心「打包」的月壤奔向環月飛行軌道,踏上了返回地球的徵程。漫漫歸途中,還有一場驚心動魄的月球軌道空間交會對接考驗著嫦娥五號。
  • 揭秘!首次閃耀月球的五星紅旗是這樣製造出來的
    嫦娥五號在完成採樣任務點火起飛前的>月面起飛前亮國旗這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五星紅旗的「獨立展示」,也是第一面在沒有溫控的嚴酷環境條件下的紡織品揭秘!
  • 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成功 國旗首次在月球表面展開
    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成功 國旗首次在月球表面展開!】今天晚上11點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啟動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橢圓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著陸器及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完成了月面採樣任務,將月壤樣品封裝在密封容器中。
  • 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在月球首次實現國旗獨立展示!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瞬間 供圖:我們的太空組圖: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 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昨天(12月3日)23點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這是中國首次實現 地外天體起飛。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而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 亞馬遜在歐洲啟用空運業務:在德國萊比錫設空運中心
    據報導,亞馬遜將在歐洲推出空運業務,這也是該公司首次將這項服務拓展到美國之外,目的是將更多貨運業務收歸公司內部運營。根據官方聲明,亞馬遜空運(Amazon Air)將在德國萊比錫/哈雷機場運營一個2萬平方米的區域空運中心,配備兩架由ASL航空公司執飛的波音737-800客機。這一空運中心將聘用200名員工。(新浪科技)
  • 任務圓滿完成,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
    IT之家12月17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北京時間 12 月 17 日 1 時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負責搜索回收任務的測控與回收系統技術人員及時發現目標,有序開展回收工作。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 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此次任務將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記者摘取二、五、六3個關鍵數字,揭秘嫦娥五號任務。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嫦娥五號任務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提升中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動中國科學技術重大進步;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中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 「嫦娥」回家 從月亮上起飛(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特別報導之二)
    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嫦娥五號月面軟著陸。漫畫來自新華社嫦娥五號月面取土。漫畫來自新華社古有嫦娥奔月傳說,今有「嫦娥」回家直播。順利完成月球上的科學任務之後,嫦娥五號要回家了。12月3日23時許,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月面點火起飛,攜帶著精心「打包」的月壤奔向環月飛行軌道,踏上了返回地球的徵程。漫漫歸途中,還有一場驚心動魄的月球軌道空間交會對接考驗著嫦娥五號。起飛離月宮載人不是夢嫦娥五號回家之旅順利開啟,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的成功。
  • 巨人直升機點對點空運急用醫療物資:今日飛湖北羅田
    今日上午10點半,巨人集團直升機再次從上海松江巨人園區起飛,滿載500公斤、38箱防護衣等急用醫療物資飛向湖北羅田縣。今天一早,急用醫療物資抵達巨人園區這是巨人這架中型雙發直升機再次出徵,點對點空運急用醫療物資。
  •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採樣 首次在地外天體點火起飛
    國家航天局供圖核心閱讀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隨後,上升器將把樣品轉移到返回器,返回器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 五星紅旗首次在月球獨立展示!嫦娥五號起飛,我們等你回家~
    五星紅旗首次在月球獨立展示!圓滿完成月球採樣任務後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回家徵程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攜帶月球樣品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 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在月球首次實現國旗獨立展示!嫦娥五號上升器進入預定軌道
    這是中國首次實現 地外天體起飛。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而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 長五送「嫦五」,揭秘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三大看點
    看點二:中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收官之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的嫦娥五號將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第一個「首次」是首次月面採樣返回。作為此次任務的核心關鍵之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