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
在中秋、國慶雙節到來之際,武警普洱支隊支隊長熊漢深入西盟縣勐卡鎮莫美村,向村民贈送了中秋月餅、大米、食用油、水果等慰問品。
秋日的雲南西盟,陽光明媚,碩果盈枝。「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 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在這片司崗裡的故鄉,木鼓與神對話的地方,再次唱出了佤族人民感謝共產黨、感謝解放軍那種歡天喜地的真實場景。
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這個《阿佤人民唱新歌》誕生地,是全國僅有的2 個佤族自治縣之一,由於特殊的歷史和地理原因,是「國家重點扶持縣、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自治縣、典型的民族直過縣、地處邊境一線的邊疆縣、民族跨境而居的特殊縣」。在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莫美村是出了名的窮山溝,該村地處山區,是一個傳統的佤族聚居村落,被稱為「直過民族」,即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現代社會的民族,祖祖輩輩居住在大山深處的杈杈房和石棉瓦房裡。「看寨不是寨,茅草壘成堆;夏怕屋漏雨,冬懼寒風吹。」是該村的真實寫照。就在幾年前,村民巖昆一家和牲畜還擠在三四十平方米的石棉瓦房裡。
在新房前合影
「扶貧扶到根上,幫困幫到難處,一定要從老鄉需要出發,真幫實幹。」支隊長熊漢的一席話擲地有聲。自2015年以來,武警雲南總隊普洱支隊與莫美村結成了掛鈎扶貧對子,支隊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做好雙擁共建和扶貧工作的指示精神,積極響應普洱市委市政府扶貧戰略,支隊領導沉下身子逐村逐戶調研走訪慰問,詳細了解百姓需求,面對面與村民協商討論幫扶意見和辦法,協調爭取資金和建材,為莫美村村民改善居住條件,解決了安居房建設工程。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如今村裡一棟棟小樓房拔地而起。「現在新建的鋼構房,100平方米,寬敞明亮,村裡很多人奮鬥一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住上讓人舒服的房子,如今夢想終於實現了,多虧了解放軍的幫助。」佤族老鄉巖昆樸實的語言中,飽含著對子弟兵的感激之情。
支隊長熊漢與貧困村民親切座談。
「有啥困難嗎?別著急,咱們一起想辦法。」
「支隊長,有你們來幫忙,我們這日子更有奔頭啦!」
9月27日,在中秋、國慶雙節到來之際,武警普洱支隊支隊長熊漢同西盟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李傑再次深入西盟縣勐卡鎮莫美村,向村民贈送了中秋月餅、大米、食用油、水果等,並與他們親切座談,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熊漢支隊長以拉家常的方式與聯繫戶深入交流、噓寒問暖,針對每家存在的實際困難,積極想辦法、出對策,並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生活,克服當前困難,早日走上致富路。
熊漢支隊長一次次的上門問候,一回回的零距離對話,把黨的關懷及時送到了困難群眾的心中,增添了他們擺脫貧窮落後面貌的信心,使他們切實感受到了黨的溫暖。老鄉們感動地說道:「感謝共產黨!感謝武警官兵!你們就是我們的親人!」
「在這個集「老少邊窮」為一體的經濟欠發達地區,歷史欠帳多,基礎差,底子薄,自我發展能力弱。當年他們刀耕火種,用鹽巴辣椒拌飯吃,男女老少赤著腳走在山路上,主要以打獵、採野菜過生活;而如今隨著安居工程的推進,以及有了部隊的大力幫扶,一座座具有佤族特色的小樓房拔地而起,當地佤族民眾都住進了安居房。」村支書激動的說到。
近年來,在支隊長熊漢的帶領下,支隊官兵「以百姓之心為心」,積極扶貧濟困、支援地方建設,發揮戰鬥隊、工作隊和生產隊的職能作用,用真心譜寫著一曲曲戍邊富民的時代凱歌,書寫下一首首魚水情濃的動人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