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不動!「洞察」號發回火星表面第一張照片

2020-12-05 央視網

原地不動!「洞察」號發回火星表面第一張照片

國際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1月27日 16:18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歷經六個多月的航行,跋涉了大約4.8億公裡,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點53分左右,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抵達最終目的地——火星,執行人類首次探究火星「內心深處」奧秘的任務。

  目前,「洞察」號已經發回了火星表面的第一張照片。

  「洞察」號在火星的「艾利希平原」著陸,全部過程在大約七分鐘內完成。

  降落過程中,它先是以每小時大約2.1萬公裡的速度進入火星大氣層外緣;在距離火星表面大約16公裡的高空,「洞察」號頂部的巨大超音速降落傘打開,隨後,六個點火裝置同時啟動,使著陸器與隔熱罩分離——這樣確保了「洞察」號在短時間內急劇減速,具體來說,是在差不多兩分鐘內將時速降至大約1600公裡;在與隔熱罩分離後,「洞察」號的三條腿展開並鎖定——此時,雷達系統啟動,開始向火星表面發射脈衝信號,以測量探測器的高度和下降速度;而「洞察」號的機載計算機則對雷達系統反饋的高度、速度等信息加以運算,指導「洞察」號下降,並最終著陸。

  【新聞連結】「洞察」紅色星球的「內心」

  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指出,「洞察」號的科學研究已經掌握了火星現有的地表、大氣層、電離層狀態等「外表信息」,而『洞察』號的使命是通過探索火星的內核,從而分析星球早期形成的歷史,增加人類對地球起源的認識。

  「洞察」號今年5月5號從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中部的范登堡空軍基地升空。

  這個有著「三條腿、一根手臂」的新訪客抵達火星後,展開兩個圓形可摺疊太陽能板,伸展機械臂,開始探測火星的地質構成。

  它攜帶有三大「法寶」,分別是地震測量儀、溫度測量裝置以及「旋轉和內部結構實驗儀」——這些儀器將幫助人們探究火星這顆「紅色星球」的核心深處,包括內核大小、成分、物理狀態、地質構造,以及火星內部溫度、火星震活動等情況。

  與「勇氣」號和「機遇」號這些火星探測器「前輩」不同,「洞察」號是固定式探測器,大部分科學任務將通過原地的鑽探實驗完成。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解釋說,「原地不動」正是「洞察」號的獨特之處,因為移動的火星車無法執行探測星球內核的任務,只有探測器長時間固定在同一個位置,才能準確搜集大量科學數據。

相關焦點

  • 「洞察號」傳回登陸火星後首張高清照片 可見塵粒和火星地平線
    此次「洞察號」經歷了六個多月的航行,跋涉了大約4.81公裡,終於抵達了最終目的地——火星,並發回了登陸後的首張高清照片。「洞察號」在火星的艾麗西平原著陸,全部過程在大約七分鐘內完成。降落過程中,它先以每小時大約2.1萬公裡的速度進入火星大氣層外緣,在距離火星表面大約16公裡的高空,「洞察號」頂部的巨大超音速降落傘打開,隨後六個點火裝置同時啟動,使著陸器與隔熱罩分離,之後「洞察號」的三條腿展開並鎖定,同時雷達系統啟動,開始向火星表面發射脈衝信號,以測量探測器的高度和下降速度,而「洞察號」的機載計算機通過運算指導其下降並著陸。
  • 全球熱點:「洞察」號登陸火星 首次「交心」意義深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全球熱點)「洞察」號登陸火星 首次「交心」意義深  新華社記者  經歷6個月航行、近5億公裡徵程,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26日成功在火星著陸並傳回首張照片。這是人類首個致力於研究火星深層結構的探測器。
  • 美「洞察」號在火星表面放置溫度測量裝置
    新華社洛杉磯2月12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團隊12日表示,「洞察」號已成功把溫度測量裝置放置在火星表面,這是「洞察」號在火星上部署的最後一部科學儀器。  據任務團隊在社交媒體推特上透露,繼地震測量儀之後,溫度測量裝置現在也已被安放在火星表面上。
  • 「洞察」號著陸器在火星放置「溫度計」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消息,當地時間12日,該機構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已將地下熱量探測儀成功設置在火星表面,距離此前設置的地震計約1米遠。  報導稱,接下來,這個溫度測量裝置的熱探頭將從火星表面下探至5米左右深度。
  • 登陸火星!託「洞察」號的福,26萬中國人免費「遊太空」
    想要探聽火星的「心聲」,「洞察」號需要承受巨大的晝夜溫差變化。它還要對抗遮天蔽日的沙塵暴,此前沙塵暴曾造成有著15年探測經驗的「機遇號」失聯。  【安靜搞研究的「時光機器」】  自從1960年前蘇聯發射「火星1號」探測器,人類已經對火星探索了58年,但無論是「勇氣號」拍攝的照片,還是「好奇號」採集的樣本,人們對火星的了解始終「浮於表面」,「洞察」號將首次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內部結構。  雖然要深入探究火星,但與它的前輩相比,「洞察」號會表現得更為「深沉」。
  • 站在火星看地球是什麼樣子?好奇號發回照片,來看看不一樣的地球
    在一千多年前,人類通過航海證明了地球是圓的,但那時的人類還不知道地球是什麼樣子的。而如今,相信大家都能看到地球的照片。玩過微信的朋友一定會知道,微信最初使用登錄的圖片就是人類第一張地球的照片,它拍攝於1972年。我們不禁感嘆道:地球是如此美麗的星球!眾所周知,人類渴望探索宇宙,且渴望找到第二個地球,所以人類在宇宙中的觀測活動每天都在進行著。
  • 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中新社休斯敦11月26日電 歷經6個多月的飛行,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於26日成功登陸火星。美國宇航局消息,無人火星探測器「洞察」號於美國東部時間11月26日下午2時52分59秒,成功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登陸,成為美國第八個在火星登陸的太空飛行器。著陸過程用時六分半鐘。著陸後,「洞察」號拍下第一張火星照片:一個平坦、光滑而廣闊的地表。
  • 著陸恐怖七分鐘,洞察號的使命是什麼,能否「洞察」火星內部奧秘
    火星洞察號從地球出發,歷經205天的旅程終於抵達火星。在本次發射之前,人類屢次向火星(和火衛一)發射探測器的記錄顯示成功率僅僅41%——這數字並不樂觀,但今天如果一切運轉正常的話,美國宇航局將與火星表面親密接觸。
  • 「好奇」號火星車發回「自拍照」
    新華社洛杉磯9月9日電美國航天局日前在其網站上發布了「好奇」號火星車最近發回的「自拍照」。照片記錄了火星上沙塵漫天、冷酷無比的景象。美航天局介紹說,「好奇」號的「自拍照」是8月份拍攝的,拍攝地點是一個叫「薇拉-魯賓」山脊的地方。
  •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原標題:「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 「洞察號」傳回火星日出日落照片 「藍色日落」和地球大不一樣
    「洞察號」傳回火星日出日落照片 「藍色日落」和地球大不一樣  黃琨 • 2019-05-04 08:54:11
  • 萬家燈火┃「好奇」號火星車 發回「自拍照」
    據新華社洛杉磯9月9日電 美國航天局日前在其網站上發布了「好奇」號火星車最近發回的「自拍照」。照片記錄了火星上沙塵漫天、冷酷無比的景象。  美航天局介紹說,「好奇」號的「自拍照」是8月份拍攝的,拍攝地點是一個叫「薇拉-魯賓」山脊的地方。當時「好奇」號剛剛鑽取了一份新的巖石樣本,「幹活兒」的間隙順便「自拍」。
  • 真實的太陽系中每個行星的第一張照片
    它要研究火星的大氣和輻射,還拍攝了第一張紅色星球的照片。顆粒狀特寫圖像顯示了,框架中間的對角坡度實際上是彎曲的火星邊緣。儘管這張照片沒什麼好看的,但是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這是人造太空飛行器第一次傳回,另一顆行星的放大肖像。水手4號繼續拍攝了21張火星圖像。火星表面有很多隕石坑,其中一個直徑為94英裡。
  • 探測器發回照片,火星發現形似「士兵」的物體,是真的嗎?
    在今年夏季,有3個新的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開啟火星之旅。其中的一些探測器的目的就是要在火星上面搜尋火星生命的跡象。雖然這些探測器還沒到達火星,但是此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已經將火星的照片、數據發回了地球。從這些火星照片中,有一些愛好者、研究人員表示看到了疑似生命的景象。
  • 美國探測器回傳照片:火星表面出現異象,專家:或是火星生命活動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和技術上的突破,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已經不滿足僅僅研究地球了,很多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廣袤的宇宙,想著人類科技什麼時候能發展到宇宙當中。並且人類科學家們也是一直在向這方面努力著。是美國宇航局發射的火星探測去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面拍攝的。
  • 機遇號探測器最後一張火星照片曝光,人類什麼時候才能登陸火星
    雖然我們人類還沒登陸火星,這些探測器還是發回了大量的數據,將火星的一些細節曝光在我們人類面前。其中,機遇號探測器或許是這麼多個火星探測器中,比較經典的一個,因為它在火星上面運行的時間很長。從2003年7月7日發射升空,經過數月的長途跋涉,機遇號探測器終於在2004年1月25日登陸到火星表面。
  • 探測器發回照片,火星上發現形似「魚化石」物體,是真的嗎?
    之所以有這樣的推測,是因為火星表面的環境相對惡劣,沒有磁場、濃密大氣層的保護,來自宇宙深處的各種輻射可以直達火星地表,如果生命生活在火星表面,會直接暴露在這些強輻射中。但是,如果火星生命生活在地下,地面可以為這些生命提供一個天然的屏障。
  • 「天問一號」的前輩「好奇」號登陸火星後都做了什麼?
    目前,美國三個探測器在火星上的前景並不樂觀:「勇氣」號在完成5年多的任務後被困在鬆軟的土壤中;「鳳凰」號已徹底失聯,因為太陽能電池板難以抵禦嚴寒天氣,其供電能力急劇下降,與地球失去聯繫,「機遇」仍在探索中火星表面,正期待著新夥伴的到來。「好奇」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飛行8個半月,抵達火星。現如天問一號將在未來加入探測火星的隊伍。
  • 「好奇號」第一次從火星看到地球,從宇宙不同的地方看地球
    在我們未離開地球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地球的樣子,哥倫布的環球之旅告訴我們地球是圓的,可是我們並不知道具體的樣子,直到43年前我們利用人造衛星得到了第一張地球的全景圖,我們才真正地了解了地球的模樣。早先NASA公布了一張「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捕捉拍攝到的一張地球照片。照片中,地球只是火星夜空上一顆普通的亮星,月球在旁邊暗淡發光。好奇號火星車利用自己左眼相機拍攝到了這一圖像,拍攝之初,正是火星日落之時,好奇號靜靜地看著日落,思念著地球,在日落80分鐘後,得到了這張火星看地球的照片。
  • 科技日曆|第一批火星照片傳回地球 火星真實面目震驚世界
    > 1964年11月28日,水手四號發回第一批拍攝的火星表面的照片美國發射到金星、火星和水星附近的不載人的航天探測飛船系列被稱作「水手號」(Mariner),它是20世紀60-70年代,按照美國太空總署的「水手計劃」要求而陸續發射的一系列行星探測器。水手號探測器前後一共發射了十顆,其中七顆成功、三顆失敗。原本計劃的水手11號及水手12號演變成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