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火星!託「洞察」號的福,26萬中國人免費「遊太空」

2020-12-08 央視網

登陸火星!託「洞察」號的福,26萬中國人免費「遊太空」

原標題:

  中新網11月27日電(劉丹憶)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尤其對「近鄰」火星,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CEO馬斯克還提出了把人類送上火星的「火星計劃」。雖然移民火星不知何日能實現,但有一位火星探測「新兵」,剛剛把「你的名字」帶到這顆紅色星球,讓你「火星留名」!

  來源:央視視頻截圖

  北京時間27日凌晨,在飛行了近7個月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InSight)」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隨身攜帶存有逾200萬名太空粉絲姓名的微晶片,其中至少20多萬人來自中國。

  【26萬中國人免費「遊」太空】

  別看現在「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風光無限,實際上,它最初的發射並非一帆風順。

  它原計劃在2016年3月發射,但由於攜載的科研儀器出現了密封性問題,發射拖到了2018年,「身價」也由原本的6.75億美元飆升至9.93億美元。

  美國小學生手持火星「登機牌」。圖片來源:NASA官網。

  這一推遲,倒成全了更多太空愛好者。因為NASA老早就發起了「徵集姓名上火星」的活動,當時有80多萬人報名。而在推遲發射的那段時間裡,NASA再次徵名,搭車奔赴火星的粉絲姓名也增加到了240萬個。

  其中包括26萬名來自中國的太空粉絲,他們的名字都存在一張小小的晶片上,由「洞察」號帶到火星。這些幸運兒也以這種免費的方式實現了「太空旅行」的夢想。

  【量體溫,測脈搏——火星將全面「體檢」】

  探測火星的任務聽上去十分深奧,但實際上「洞察」號只是承擔了類似「老中醫」的工作,聽一聽火星的心跳,量一量火星的脈搏,測一測火星的溫度。

  火星誕生45億年來,還是第一次進行這樣詳細的身體檢查。

  而實施「體檢」的設備,主要有三臺:

  -----「內部結構地震實驗儀」(SEIS)測 「脈搏」,對火星地震和地質活動進行監視。

  -----「熱流和物理學特性探頭」(HP3)量 「體溫」。這枚「體溫計」長46釐米,將在大約5米深的火星土壤深處測量內部熱量等。

  -----「自轉和內部結構實驗儀」(RISE)測量火星運動。RISE利用火星與地球之間的無線電傳輸檢測火星自轉的晃動,這種晃動將為研究火星內核的大小提供線索。

  NASA計劃把SEIS和HP3永遠安置在火星上,屆時會用機械臂將設備從探測器著陸器艙內取出,安在火星表面。整個過程被形容像是「抓娃娃」。

  火星遭沙塵暴侵襲前後對比。圖片來源:NASA官網。

  當然,為火星「把脈」並不是件容易事。想要探聽火星的「心聲」,「洞察」號需要承受巨大的晝夜溫差變化。它還要對抗遮天蔽日的沙塵暴,此前沙塵暴曾造成有著15年探測經驗的「機遇號」失聯。

  【安靜搞研究的「時光機器」】

  自從1960年前蘇聯發射「火星1號」探測器,人類已經對火星探索了58年,但無論是「勇氣號」拍攝的照片,還是「好奇號」採集的樣本,人們對火星的了解始終「浮於表面」,「洞察」號將首次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內部結構。

  雖然要深入探究火星,但與它的前輩相比,「洞察」號會表現得更為「深沉」。這是因為,為了精確地了解火星內核的大小與構成、火星內部溫度、地震活動等,大部分時候「洞察」號會「原地不動」搞研究。

  地球與火星的體積對比。圖片來源:NASA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在執行探測火星的任務外,「洞察」號還承載著「時光機器」的使命。火星就像是一個「化石」星球,探測它「內心」的奧秘有助探索太陽系中類地行星的起源與演化過程,從而推動對地球、金星和水星,甚至月球的研究。

  NASA還表示,「洞察」號團隊的研究可能有助於人類搜尋與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縮小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範圍。

  【人類離移民火星更近了嗎?】

  幾十年來,人類一直對火星充滿好奇,這顆紅色星球的神秘並沒有阻止人們對它浪漫的想像。

  NASA曾發表計劃,在本世紀30年代讓人類登陸火星。今年7月,科學家在火星觀測到液態水湖。電影《火星救援》中「上火星種土豆」的情節似乎離我們不遠了。

  雖然「洞察」號的壽命並不長,只有一個火星年(兩個地球年)。但兩年後,人類將迎來探測火星的一個小高潮:

  NASA的2020火星探測任務登陸地點:傑澤羅隕石坑。圖片來源:NASA官網。

  -----美國將發射「2020火星車」,尋找古代火星存在生命的跡象;

  -----歐洲空間局計劃發射ExoMars 漫遊車,研究火星地質學;

  -----中國計劃發射火星探測器「螢火二號」, 包含一個可以移動的火星漫遊車和在軌運行的軌道器;

  NASA舉辦的火星住宅設計比賽的入圍作品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移民火星能否實現?也許,那時,我們會有更明確的答案。

相關焦點

  • NASA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攜帶26萬中國人名字微晶片
    美國宇航局工作人員在「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著陸後歡呼雀躍。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中新網11月27日消息,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尤其對「近鄰」火星,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CEO馬斯克還提出了把人類送上火星的「火星計劃」。
  • NASA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攜帶26萬中國人名字微晶片
    美國宇航局工作人員在「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著陸後歡呼雀躍。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尤其對「近鄰」火星,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CEO馬斯克還提出了把人類送上火星的「火星計劃」。雖然移民火星不知何日能實現,但有一位火星探測「新兵」,剛剛把「你的名字」帶到這顆紅色星球,讓你「火星留名」!
  • 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 傳回首張照片遭吐槽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在經歷了近7個月的飛行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InSight)」號探測器在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登陸火星。包括26萬名中國人在內的200萬名「太空粉絲」的信息,也存在微晶片中隨「洞察號」一起上了火星。
  • 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原標題: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 美國「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搭載26萬中國人名字
    首頁 > 外聞 > 關鍵詞 > 洞察號最新資訊 > 正文 美國「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搭載26萬中國人名字
  • NASA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還帶去了26萬中國人的名字
    在此之前,「洞察」號已經在太空飛行了半年多,行程超過4.84億公裡,這個路程即便讓宇宙中速度最快的光去跑,也要27分鐘。「洞察」號降落到火星什麼地方?如果說「好奇」號火星車是地質學家和化學家的化身,那麼「洞察」號就是研究火星全局結構的物理學家。
  • 全球熱點:「洞察」號登陸火星 首次「交心」意義深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全球熱點)「洞察」號登陸火星 首次「交心」意義深  新華社記者  經歷6個月航行、近5億公裡徵程,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26日成功在火星著陸並傳回首張照片。這是人類首個致力於研究火星深層結構的探測器。
  • 外媒:「洞察」號安全度過「恐怖7分鐘」 成功登陸火星
    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導外媒稱,美國火星探測器「洞察」號於美國東部時間11月26日14時54分許(北京時間11月27日3時54分許)成功登陸火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控制室內一眾人員顯得格外興奮,更在「洞察」號的推特帳號形容探測器成功「回家」。
  • 「洞察」號探測器即將著陸火星 面臨恐怖7分鐘
    經過6個多月的飛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26日15時在這顆紅色星球降落。但對於「洞察」號而言,著陸階段將經歷「恐怖7分鐘」,而此前人類太空飛行器登陸火星的成功率不足50%。 「洞察」號是繼2012年「好奇」號登陸火星後,首個抵達火星的探測器。「洞察」號於今年5月5日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開始了超過6個月的太空旅程。
  • NASA重金打造「洞察號」,為何身上寫有26萬中國人名字?
    「洞察」號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向火星發射一顆火星地球物理探測器,它的機身設計繼承先前的鳳凰號探測器,著陸火星之後將在火星表面安裝一個火震儀,並使用鑽頭在火星上鑽出迄今最深的孔洞進行火星內部的熱狀態考察。
  • 「洞察號」傳回登陸火星後首張高清照片 可見塵粒和火星地平線
    此次「洞察號」經歷了六個多月的航行,跋涉了大約4.81公裡,終於抵達了最終目的地——火星,並發回了登陸後的首張高清照片。「洞察號」在火星的艾麗西平原著陸,全部過程在大約七分鐘內完成。降落過程中,它先以每小時大約2.1萬公裡的速度進入火星大氣層外緣,在距離火星表面大約16公裡的高空,「洞察號」頂部的巨大超音速降落傘打開,隨後六個點火裝置同時啟動,使著陸器與隔熱罩分離,之後「洞察號」的三條腿展開並鎖定,同時雷達系統啟動,開始向火星表面發射脈衝信號,以測量探測器的高度和下降速度,而「洞察號」的機載計算機通過運算指導其下降並著陸。
  • 洞察號攜240萬人「火星留名」,其中還有26萬中國人的名字!
    文/ 小宋同學北京時間27日凌晨,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InSight)無人探測器確認成功登陸火星。這臺探測器於今年5月5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被發射升空,耗時六個半月飛行4.8億公裡來到火星。
  • 「洞察」號著陸器在火星放置「溫度計」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消息,當地時間12日,該機構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已將地下熱量探測儀成功設置在火星表面,距離此前設置的地震計約1米遠。  報導稱,接下來,這個溫度測量裝置的熱探頭將從火星表面下探至5米左右深度。
  • 這塊隕石花了60萬年從火星來到地球,不料中了大獎:火星免費遊
    尷尬的是,儘管經歷的重重險阻,儘管曾經乘風破浪、漂洋過海,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從火星「移民」到地球,但人類竟然決定:將它「遣返」!誰能想到,一顆隕石花了60萬年的時間,從火星來到地球,卻中了個大獎:火星免費遊……你可能會想:科學家瘋了嗎?好不容易有一個免費的火星隕石被送到地球給我們研究,為何不好好地用來分析火星,卻要把它送回去呢?
  • 美「洞察」號在火星表面放置溫度測量裝置
    新華社洛杉磯2月12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團隊12日表示,「洞察」號已成功把溫度測量裝置放置在火星表面,這是「洞察」號在火星上部署的最後一部科學儀器。  據任務團隊在社交媒體推特上透露,繼地震測量儀之後,溫度測量裝置現在也已被安放在火星表面上。
  • NASA的火星探測遊客照被玩壞了!同期抵達的還有26萬中國人的名字
    可能是最近娛樂圈和科技界的信息量太大,以至於我們都忽略了一件大事:11月27日,NASA的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成功登陸火星
  • 洞察號:火星,我來了!你的名字即將登陸火星
    在經過6個多月的飛行後,洞察號探測器正在快速靠近火星,如果一切順利,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洞察號就要登陸火星啦!此前登陸火星的鳳凰號(2008),好奇號(2012),獵戶座載人飛船(2014)都有徵集姓名上火星的活動。   今年,「洞察號」發射時,攜帶有你的名字的微晶片和探測器一起飛往火星啦!   對「洞察號」任務來說,在2015年,NASA已經開展了一次徵名活動了,在不到30天的時間裡,全世界共有80多萬人參加了這次活動。
  • 人類火星接力:好奇、洞察、天問
    比如2003年發射的火星車機遇號,迄今已經向地球傳回超過 21.7 萬張火星照片,更在漫漫火星探索徵途中發現了在水中形成的礦物質赤鐵礦(hematite)等,為人類研究火星提供了大量的基礎素材。 現在,輪到中國航天人為這一事業助力了。
  •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的任務是什麼?
    想要改造火星,必須要對火星有足夠的了解,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往火星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有火星外太空軌道衛星探測器,也有登陸探測器,想要足夠了解火星,自然還是登陸探測器更有優勢,科學家也通過這些火星陸地探測器的探索,對火星有了很多的了解。
  • 嫦娥四號探測機登陸月球背面 中國太空探索取得裡程碑式突破
    中國「嫦娥四號」探測機昨天(1月3日)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造訪月球背面,堪稱中國太空探索戰略的重大裡程碑,也被視為中國在國際太空競賽中跨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