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攜帶26萬中國人名字微晶片

2021-01-13 人民日報

美國宇航局工作人員在「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著陸後歡呼雀躍。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尤其對「近鄰」火星,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CEO馬斯克還提出了把人類送上火星的「火星計劃」。雖然移民火星不知何日能實現,但有一位火星探測「新兵」,剛剛把「你的名字」帶到這顆紅色星球,讓你「火星留名」!

北京時間27日凌晨,在飛行了近7個月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InSight)」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隨身攜帶存有逾200萬名太空粉絲姓名的微晶片,其中至少20多萬人來自中國。

【26萬中國人免費「遊」太空】

別看現在「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風光無限,實際上,它最初的發射並非一帆風順。

它原計劃在2016年3月發射,但由於攜載的科研儀器出現了密封性問題,發射拖到了2018年,「身價」也由原本的6.75億美元飆升至9.93億美元。

這一推遲,倒成全了更多太空愛好者。因為NASA老早就發起了「徵集姓名上火星」的活動,當時有80多萬人報名。而在推遲發射的那段時間裡,NASA再次徵名,搭車奔赴火星的粉絲姓名也增加到了240萬個。

其中包括26萬名來自中國的太空粉絲,他們的名字都存在一張小小的晶片上,由「洞察」號帶到火星。這些幸運兒也以這種免費的方式實現了「太空旅行」的夢想。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效果圖。

【量體溫,測脈搏——火星將全面「體檢」】

探測火星的任務聽上去十分深奧,但實際上「洞察」號只是承擔了類似「老中醫」的工作,聽一聽火星的心跳,量一量火星的脈搏,測一測火星的溫度。

火星誕生45億年來,還是第一次進行這樣詳細的身體檢查。

而實施「體檢」的設備,主要有三臺:

「內部結構地震實驗儀」(SEIS)測 「脈搏」,對火星地震和地質活動進行監視。

「熱流和物理學特性探頭」(HP3)量 「體溫」。這枚「體溫計」長46釐米,將在大約5米深的火星土壤深處測量內部熱量等。

「自轉和內部結構實驗儀」(RISE)測量火星運動。RISE利用火星與地球之間的無線電傳輸檢測火星自轉的晃動,這種晃動將為研究火星內核的大小提供線索。

NASA計劃把SEIS和HP3永遠安置在火星上,屆時會用機械臂將設備從探測器著陸器艙內取出,安在火星表面。整個過程被形容像是「抓娃娃」。

當然,為火星「把脈」並不是件容易事。想要探聽火星的「心聲」,「洞察」號需要承受巨大的晝夜溫差變化。它還要對抗遮天蔽日的沙塵暴,此前沙塵暴曾造成有著15年探測經驗的「機遇號」失聯。

【安靜搞研究的「時光機器」】

自從1960年前蘇聯發射「火星1號」探測器,人類已經對火星探索了58年,但無論是「勇氣號」拍攝的照片,還是「好奇號」採集的樣本,人們對火星的了解始終「浮於表面」,「洞察」號將首次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內部結構。

雖然要深入探究火星,但與它的前輩相比,「洞察」號會表現得更為「深沉」。這是因為,為了精確地了解火星內核的大小與構成、火星內部溫度、地震活動等,大部分時候「洞察」號會「原地不動」搞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在執行探測火星的任務外,「洞察」號還承載著「時光機器」的使命。火星就像是一個「化石」星球,探測它「內心」的奧秘有助探索太陽系中類地行星的起源與演化過程,從而推動對地球、金星和水星,甚至月球的研究。

NASA還表示,「洞察」號團隊的研究可能有助於人類搜尋與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縮小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範圍。

【人類離移民火星更近了嗎?】

幾十年來,人類一直對火星充滿好奇,這顆紅色星球的神秘並沒有阻止人們對它浪漫的想像。

NASA曾發表計劃,在本世紀30年代讓人類登陸火星。今年7月,科學家在火星觀測到液態水湖。電影《火星救援》中「上火星種土豆」的情節似乎離我們不遠了。

雖然「洞察」號的壽命並不長,只有一個火星年(兩個地球年)。但兩年後,人類將迎來探測火星的一個小高潮:

美國將發射「2020火星車」,尋找古代火星存在生命的跡象;

歐洲空間局計劃發射ExoMars 漫遊車,研究火星地質學;

中國計劃發射火星探測器「螢火二號」, 包含一個可以移動的火星漫遊車和在軌運行的軌道器;

移民火星能否實現?也許,那時,我們會有更明確的答案。

(來源:中新網)

相關焦點

  • NASA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攜帶26萬中國人名字微晶片
    雖然移民火星不知何日能實現,但有一位火星探測「新兵」,剛剛把「你的名字」帶到這顆紅色星球,讓你「火星留名」!北京時間27日凌晨,在飛行了近7個月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InSight)」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隨身攜帶存有逾200萬名太空粉絲姓名的微晶片,其中至少20多萬人來自中國。
  • 美國「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搭載26萬中國人名字
    首頁 > 外聞 > 關鍵詞 > 洞察號最新資訊 > 正文 美國「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搭載26萬中國人名字
  • 洞察號:火星,我來了!你的名字即將登陸火星
    在經過6個多月的飛行後,洞察號探測器正在快速靠近火星,如果一切順利,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洞察號就要登陸火星啦!圖源:NASA   著陸後,洞察號探測器將停留在一個點,通過「看」、「聽」和鑽探等手段,了解隱藏在火星地表下的歷史信息,探測火星地震情況,繪製火星內部地圖,了解地球等巖石行星的形成。   【攜帶了什麼?】
  • 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 傳回首張照片遭吐槽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在經歷了近7個月的飛行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InSight)」號探測器在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登陸火星。包括26萬名中國人在內的200萬名「太空粉絲」的信息,也存在微晶片中隨「洞察號」一起上了火星。
  • NASA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還帶去了26萬中國人的名字
    「洞察」號探測器將在火星至少工作2年,目的是為了研究火星的內部結構。它還順便帶去了240多萬人的名字,中國網友參與人數達26萬,僅次於美國。同樣,地震儀在火星也能使用,在火星上的就叫火震儀吧。「洞察」號攜帶的火震儀可以測量由於火星本身以及隕石撞擊火星產生的震動,通過對這些震動的測量,就能推算出火星的內部狀況。火震儀是由法國空間局主導,多國參與製造的設備,它能探測到低頻的火星大氣波動、火衛一對火星產生的潮汐漲落信號,以及高頻的火星震動信號。
  • 洞察號攜240萬人「火星留名」,其中還有26萬中國人的名字!
    文/ 小宋同學北京時間27日凌晨,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InSight)無人探測器確認成功登陸火星。這臺探測器於今年5月5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被發射升空,耗時六個半月飛行4.8億公裡來到火星。
  • NASA的火星探測遊客照被玩壞了!同期抵達的還有26萬中國人的名字
    可能是最近娛樂圈和科技界的信息量太大,以至於我們都忽略了一件大事:11月27日,NASA的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成功登陸火星
  • NASA重金打造「洞察號」,為何身上寫有26萬中國人名字?
    「洞察」號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向火星發射一顆火星地球物理探測器,它的機身設計繼承先前的鳳凰號探測器,著陸火星之後將在火星表面安裝一個火震儀,並使用鑽頭在火星上鑽出迄今最深的孔洞進行火星內部的熱狀態考察。
  •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展開探測
    火星剛剛接收了最新的機器人居民「洞察號」。美國宇航局裝備了地震調查,大地測量和熱傳輸著陸器的探測器「洞察號」在距離地球近7個月,3億英裡(4.58億公裡)的旅程中成功降落在紅色星球上。「洞察號」的為期兩年的任務將是研究火星的內部深處,學習如何與巖石表面,包括地球和月球以及所有的天體形成。 「洞察號」於5月5日從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
  • NASA「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開啟首次火星內部探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今年5月發射的無人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再次向紅色星球發起挑戰。這個造價9.93億萬美元的無人探測器於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抵達火星登陸點,並順利傳回首張照片。「洞察號」正在開啟歷史上首次勘探火星內部的探索任務。
  • NASA將直播「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登陸
    然而,在這一點上,幾乎沒有大規模的公布數據顯示Excelsius(每個單位花費超過100萬美元)要比外科醫生自己動手做得更好。Rocket Lab 上一輪融資發生在 2017 年 3 月,當時該公司完成了7500 萬美元的 D 輪融資,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一舉成為「獨角獸」。就在幾天前的 11 月 11 日,Rocket Lab 完成了該公司的首次「商業發射」任務,這次發射完成之後,等待它的還有 12 月份的 NASA ELaNa XIX 項目,11 顆小型研究衛星的發射任務以及明年的 16 次發射任務。
  • 登陸火星!託「洞察」號的福,26萬中國人免費「遊太空」
    託「洞察」號的福,26萬中國人免費「遊太空」 原標題:   中新網11月27日電(劉丹憶)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尤其對「近鄰」火星,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CEO馬斯克還提出了把人類送上火星的「火星計劃」。
  •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原標題:「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 一年前的今天,洞察號是如何成功著陸火星的?
    洞察號順利著陸火星。從1960年人類第一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以來,到洞察號之前,一共有14次火星著陸任務成功進入了火星大氣層,但只有7次任務成功著陸並順利開展探測工作——成功率只有50%。從進入火星大氣層到著陸火星表面,洞察號的這一著陸過程大約會持續6分45秒(比花了7分12秒的好奇號要短一點點,除了著陸策略的差異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好奇號的著陸點的地勢比洞察號要低上近2000米[2])——這也是傳說中的「恐怖7分鐘」(7 Minutes of Terror)[3],因為這一過程的上千個複雜操作都只能在預先設置好參數之後完全由探測器自主完成
  • NASA洞察號探測器將在北京時間27日清晨登陸火星
    經過6個月4.8億多公裡的飛行之後,NASA最新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已經抵達火星,將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26日下午2點54分左右進入火星大氣層(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03:54),降落在火星赤道北方的: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距離好奇號探測車目前所在的位置不遠。。
  • NASA:洞察號探測器準備將其「錘」進火星地下
    為了確認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也為了探索火星成為我們人類第二家園的潛力,科學家發射了一些探測器對火星進行探索。目前,既有環繞火星飛行的軌道飛行器,也有登陸到火星表面進行搜尋的火星車。這些探測器的到來,將火星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曝光在我們人類面前。當然,從這些探測器所發回的數據及照片中,我們看到的只是火星表面極為荒涼的景象,暫時還沒發現火星生命的跡象。
  • 洞察號:「我到火星啦!」
    北京時間今天(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NASA的新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順利著陸火星。【前情提要連結】洞察號順利完成了預定的著陸計劃。/ NASA至此,從1960年人類第一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以來,一共有15次火星著陸任務成功進入了火星大氣層,8次任務成功著陸並順利開展探測工作——8次任務全部都是NASA的。
  • NASA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照片
    Credits: NASA/JPL-Caltech 圖片來源: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來自火星的最新消息
  • 黑暗中航行六個月後,「洞察號」探終於登陸火星了!
    美國西部時間周一中午,NASA 發射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完美著陸了。在這次驚險的著陸前,洞察號已經在黑暗的宇宙中航行了漫長的六個半月,旅程長達 4.58 億公裡。作為 NASA 發射到火星的第 8 個探測器,洞察號的使命比「前輩們」更加艱巨:它要做的不僅是拍拍照片,收集土壤樣本,觀測火星氣候這樣的「簡單工作」,更要鑽入火星的地層之下,探索火星的內部結構,讓人類了解真正的火星。洞察號將從本周起,在火星服役至少兩年,並用它傳回的數據,為我們揭示火星「內心深處」,甚至是整個太陽系行星演化的秘密。
  • 你好火星,我們將進入你的身體內部!美國NASA洞察號登陸火星
    美國宇航局(NASA)一個名為洞察號(InSight)的新機器人已成功在火星登陸。這款探測器旨在研究火星的深層內部,並使其成為除了地球之外唯一一個以這種方式進行檢測的星球。洞察號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019年11月26日19:53確認著陸成功,此後向地球發送了一系列關於其著陸後的更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