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業界|特種機器人:荷蘭IDS為ExRobotics提供「機器人眼睛」
ExRobotics是一家荷蘭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遠程控制系統製造商,因其成本,硬體和軟體功能而使用IDS產品。在某些工業領域,在極端條件下工作至關重要。機器人越來越多地被用來最小化員工的風險。根據與多國石油和天然氣集團多年合作的經驗,ExRobotics開發了一系列機器人,專門用於危險區域的檢查和監控。該公司非常重視確保所有機器人組件級別通過IECEX 1區或ATEX認證,因此符合國際或歐洲防爆指令。因此,ExRobotics可以更快地生成模塊化系統,而無需為每種可能的配置創建新證書。
2、業界|「星球大戰」型機器人Gita訪問美國伊利諾州國會大廈
本周,美國州議員和國會大廈的遊客目睹了一個機器人原型似乎直接來自「星球大戰」電影。本周,丹尼爾戈夫在斯普林菲爾德的國會大廈走動時,緊隨其後的是一個引起很多關注的兩輪機器人。這個被稱為Gita的機器人是由Piaggio Fast Forward建造的。公司高管說,雖然機器人還沒有銷售,但它將在明年初的某個時候出售。它的價格尚未最終確定。
3、業界|雙足機器人:谷歌關閉雙足機器人開發團隊
谷歌搜尋引擎的母公司Alphabet已經關閉了日本機器人團隊Schaft,因為該公司在被美國科技巨頭收購後五年未能將其出售給技術集團SoftBank。東京大學助理教授Yuto Nakanishi和其他人在2012年建立了Schaft,他們開發了雙足機器人,旨在拯救災難現場的生命。源自東京大學的JSK機器人實驗室,Schaft於2013年底被谷歌收購,並贏得了首屆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機器人技術挑戰,其中包括一個帶雙臂的雙足機器人。
4、業界|人形機器人:本田公司開發人形機器人原型HRP-5P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形機器人原型HRP-5P,旨在自主地進行繁重的勞動或在危險環境中工作。作為一個182釐米,101公斤的人形機器人,HRP-5P採用HRP系列技術,採用了新的硬體技術。在該系列中,它具有無與倫比的物理功能。其機器人智能包括環境測量和物體識別,全身運動規劃和控制,任務描述和執行管理,以及高度可靠的系統化技術。使用HRP-5P作為開發平臺,在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合作中,有望加速研發人工機器人在建築工地的實際應用以及飛機和輪船等大型結構的組裝。預計日本出生率下降將導致建築業和許多其他行業嚴重的勞動力短缺。使用機器人技術解決這個問題勢在必行。在HRP系列的開發中,AIST與包括KawadaIndustries Inc.(現為Kawada Robotics Corp.)在內的多家私營公司合作,開發了實用的基礎技術。HRP-2能夠進行雙足行走,躺下,站立,在狹窄的小路上行走以及其他行動。HRP-3可以在光滑的路面上行走,並通過遙控器在橋梁上擰緊螺栓。
5、前沿|醫療機器人:脊柱手術機器人將企業家戴維·保羅變成了億萬富翁
戴維·保羅2013年看到了脊柱手術的未來:一個叫Excelsius GPS的機器人原型。機器人的發明者之一是尼古拉斯·西奧多(Nicholas Theodore)。「這將改變一切,」保羅說。幾個月後,保羅收購了西奧多的公司。自2014年以來,保羅的公開交易設備製造商Globus Medical的股票已經翻了一倍多。自機器人於2017年8月獲得FDA批准以來,該股票已上漲65%。保羅擁有該公司近四分之一的股份。這些股份和最近的股票銷售額增加了13億美元。Excelsius GPS是市場上僅有的兩種脊柱手術機器人之一,它可以幫助外科醫生通過更快,更準確地放置螺釘來進行脊柱融合。然而,在這一點上,幾乎沒有大規模的公布數據顯示Excelsius(每個單位花費超過100萬美元)要比外科醫生自己動手做得更好。
6、業界|智能製造: Rocket Lab再融資1.4億美元,但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11 月 15 日,小型運載火箭創業公司 Rocket Lab 宣布,該公司完成了 E 輪 1.4 億美元融資,到目前為止,Rocket Lab 公司已經籌集了超過 2.88 億美元的資金。根據 Rocket Lab 執行長 Peter Beck 的聲明,這筆資金將用於「電子號」火箭的生產,最終希望實現每周發射一次的目標,同時 Rocket Lab 公司還在新建發射場和 3 個新的研發項目。Rocket Lab 上一輪融資發生在 2017 年 3 月,當時該公司完成了7500 萬美元的 D 輪融資,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一舉成為「獨角獸」。就在幾天前的 11 月 11 日,Rocket Lab 完成了該公司的首次「商業發射」任務,這次發射完成之後,等待它的還有 12 月份的 NASA ELaNa XIX 項目,11 顆小型研究衛星的發射任務以及明年的 16 次發射任務。
7、業界|太空機器人: NASA將直播「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登陸
據CNET報導,NASA將於11月26號直播「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的登陸過程,直播渠道包括Twitter,Facebook,NASA TV和NASA官網。「洞察號」於2018年5月5日發射,其任務是研究火星的「內部結構」,幫助科學家了解巖石的形成。如果一切順利,它將於11月26日登陸火星。上一次NASA探測器登陸火星,還要追溯到六年前發射的「好奇號」。 NASA還為火星準備了另一個名為「ExoMars」的探測車,預計將於2020年登陸,其使命是尋找生命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