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洞察號」完成人類史上第八次登陸火星任務 傳回著陸後首張照片

2020-12-03 中國日報網

美「洞察號」完成人類史上第八次登陸火星任務 傳回著陸後首張照片(圖片來源:美媒)

中國日報網11月27日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經歷了長達7個月的飛行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11月26日成功登陸火星。著陸後幾分鐘,「洞察號」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去「嘟嘟聲」報平安,同時還有一張其著陸的火星表面的照片。

確認「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後,設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航天地面指揮中心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也通過全球直播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分享,甚至在紐約時報廣場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的電子屏上進行同步轉播。

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隨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們打來電話表示祝賀,他們說看到「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的消息時「(激動得)起了雞皮疙瘩」。

「今天,我們成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八次火星登陸任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表示,「『洞察號』將對火星內部進行研究,在我們準備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和火星之際,它將為我們提供寶貴的科學知識。這一成功體現了美國以及我們的國際合作夥伴的聰明才智,也體現了我們團隊的奉獻精神和毅力。未來,NASA還會做得更棒。」

布裡登斯廷說,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也打來電話祝賀執行火星登陸任務的整個團隊。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利用地震勘探、地質測量以及熱傳輸技術對火星內部進行深層次探索的重大項目,旨在幫助人類進一步理解火星巖石地表的形成原因。它於今年5月5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

「洞察號」將利用三臺設備對火星進行全面「體檢」。「內部結構地震實驗儀」(SEIS)負責測「脈搏」,對火星地震和地質活動進行監視;「熱流和物理學特性探頭」(HP3)負責量「體溫」,將在約5米深的火星土壤深處測量內部熱量等;「自轉和內部結構實驗儀」(RISE)負責測量火星運動,利用火星與地球之間的無線電傳輸檢測火星自轉的晃動,進而為研究火星內核的大小提供線索。

(編輯:黨超峰 譯者:諶融)

相關焦點

  • 洞察號登陸火星,這是傳回的首張照片
    > 洞察號登陸火星
  • 來自外太空的聲音,「洞察號」傳回史上首條火星上的風聲
    當地時間11月26日14時54分許(北京時間27日3時54分許)美國航天局的「洞察號」無人探測器在火星成功著陸,執行人類首次探究火星「內心深處」奧秘的任務。他寫道:「緊急消息:在此之前人們從未聽過火星上的風聲!您聽一聽「洞察號」收錄的火星聲音,火星風吹過我們的探測器。最好戴耳機或者使用低音炮聽。」
  • 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 傳回首張照片遭吐槽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在經歷了近7個月的飛行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InSight)」號探測器在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登陸火星。包括26萬名中國人在內的200萬名「太空粉絲」的信息,也存在微晶片中隨「洞察號」一起上了火星。
  • 「洞察號」傳回登陸火星後首張高清照片 可見塵粒和火星地平線
    央廣網北京11月27日消息(記者韓萌)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53分左右,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抵達火星,執行人類首次探究火星內心深處奧秘的任務。此次「洞察號」經歷了六個多月的航行,跋涉了大約4.81公裡,終於抵達了最終目的地——火星,並發回了登陸後的首張高清照片。「洞察號」在火星的艾麗西平原著陸,全部過程在大約七分鐘內完成。
  •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原標題:「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 NASA「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開啟首次火星內部探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今年5月發射的無人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再次向紅色星球發起挑戰。這個造價9.93億萬美元的無人探測器於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抵達火星登陸點,並順利傳回首張照片。「洞察號」正在開啟歷史上首次勘探火星內部的探索任務。
  • 有驚無險成功著陸火星!你好 洞察號!
    從1960年人類第一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以來,到洞察號之前,一共有14次火星著陸任務成功進入了火星大氣層,但只有7次任務成功著陸並順利開展探測工作——成功率只有50%。 它們的使命是在洞察號著陸期間承擔洞察號和地球之間的通訊中繼工作,在第一時間向地球傳回洞察號的著陸狀況甚至洞察號著陸後拍攝的第一張照片。也就是說,如果順利的話,洞察號著陸10分鐘後,地球上的我們就可以收到第一張洞察號拍攝的照片了!
  • 一年前的今天,洞察號是如何成功著陸火星的?
    從1960年人類第一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以來,到洞察號之前,一共有14次火星著陸任務成功進入了火星大氣層,但只有7次任務成功著陸並順利開展探測工作——成功率只有50%。剛到火星,勤奮的洞察號就已經休整狀態——用它的ICC相機拍攝了它人生中第一次張限量版照片。而事實證明首次出場的瓦力和伊娃也非常給力——它們以近乎實時的速度(也就是只延遲了8分鐘左右的信號傳播時間)把這張照片傳回了地球。
  • 「火星的天空」曝光了! NASA洞察號傳回首張清晰照(圖)
    ▲洞察號登陸火星,傳回首張清晰照片。(圖/Twitter/@NASAInSight)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成功登陸火星,並開始向地球回傳照片和資料。洞察號所拍攝的第一張「清晰版」火星天空曝光。
  • 洞察號發來首張火星圖片:地面天空清晰可見
    隨後,NASA立即放出了洞察號在火星上拍攝的第一張照片。這張照片雖然還有一些灰塵遮蓋,但可以清晰看到火星的天空和地面。3:44分正式開始,NASA也在推特進行全程直播,最終洞察號於3:53分成功著陸在火星預定著陸點。
  • 火星上的洞察號傷痕累累,為了完成任務只能繼續工作,比人類靠譜
    中國發射的衛星洞察號已經登陸火星有一段時間了,距離地球146000000公裡,即便如此,洞察號還是輕輕鬆鬆的實現了跟地球上的通訊,前端時間,洞察號還經常傳回來多張照片,向地球上的科學家匯報火星的工作情況。
  • NASA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照片
    Credits: NASA/JPL-Caltech 圖片來源: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來自火星的最新消息
  • 人類歷史上火星探測任務大盤點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測總體部部長耿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梳理了人類的探火史,尤其是1996年以來,幾乎每個發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測器發射,按技術水平和任務內容來劃分,大體分為三個階段。1960-1970年為第一階段,彼時國際深空探測尚處研究初期,相關國家主要以火星飛越探測、傳送火星圖片與探測大氣參數為主,但探測任務成功率並不高,僅有一例成功完成任務。
  • 黑暗中航行六個月後,「洞察號」探終於登陸火星了!
    作為 NASA 發射到火星的第 8 個探測器,洞察號的使命比「前輩們」更加艱巨:它要做的不僅是拍拍照片,收集土壤樣本,觀測火星氣候這樣的「簡單工作」,更要鑽入火星的地層之下,探索火星的內部結構,讓人類了解真正的火星。洞察號將從本周起,在火星服役至少兩年,並用它傳回的數據,為我們揭示火星「內心深處」,甚至是整個太陽系行星演化的秘密。
  • NASA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之後下一步要做的是什麼?
    NASA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之後下一步要做的是什麼?來源: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美國宇航局的InSight著陸器已經成功登陸火星,但這臺機器人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開始它的科學工作。洞察號於11月26日下午抵達它的新家,在一個名為「極樂世界」(Elysium Planitia)的赤道平原上著陸。著陸器將會在幾個月後開始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探測這顆紅色行星的內部。
  • 洞察號:「我到火星啦!」
    北京時間今天(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NASA的新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順利著陸火星。【前情提要連結】洞察號順利完成了預定的著陸計劃。/ NASA至此,從1960年人類第一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以來,一共有15次火星著陸任務成功進入了火星大氣層,8次任務成功著陸並順利開展探測工作——8次任務全部都是NASA的。
  • 你好火星,我們將進入你的身體內部!美國NASA洞察號登陸火星
    美國宇航局(NASA)一個名為洞察號(InSight)的新機器人已成功在火星登陸。這款探測器旨在研究火星的深層內部,並使其成為除了地球之外唯一一個以這種方式進行檢測的星球。洞察號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019年11月26日19:53確認著陸成功,此後向地球發送了一系列關於其著陸後的更新信息。
  • 飛行200萬千米後,中國火星探測器傳回首張照片已實現彎道超車
    近日,天問一號在飛向太空一周,距離地球200萬千米之後,傳回首張照片,這一張照片專門對地球和月球進行了合影拍照,看來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已成功實現彎道超車,看到天問一號升空之後,美國也決定緊追不捨,成功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
  • 洞察號登陸火星 有什麼意義對人類有何影響?
    火星一直是人類探索的重要目標,因此每一次火星著陸都是一項極其困難而令人敬佩的偉大工程。今天凌晨 3 點,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經歷 6 個月時間飛行4. 8 億公裡終於成功登陸火星的消息著實讓人為之振奮。據悉,這是繼「好奇」號火星車之後,人類時隔 6 年再次成功登陸火星。
  • 解讀|「洞察號」首探火星內部,猶如45億年來首次「體檢」
    「離地面400米、300米、200米、80米……」當著陸成功傳回「嗶嗶」聲(表示探測器還「活著,身體健康」)的一剎那,美國宇航局指揮中心的科研人員振臂歡呼、擁抱、鼓掌……用不同方式慶祝人類時隔6年再次成功登陸火星——這個人類關注和探測了近60年的紅色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