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洞察號傷痕累累,為了完成任務只能繼續工作,比人類靠譜

2020-12-03 阿秦說充電

中國發射的衛星洞察號已經登陸火星有一段時間了,距離地球146000000公裡,即便如此,洞察號還是輕輕鬆鬆的實現了跟地球上的通訊,前端時間,洞察號還經常傳回來多張照片,向地球上的科學家匯報火星的工作情況。但是近日洞察號傳回來的一張照片,讓科學家大吃一驚,此次的照片跟前幾次的不大一樣。

經過長時間的工作,洞察號乾淨整潔的外表,已經布滿了灰塵。再加上火星地表的沙塵比較多,有時候還會遭遇小型的沙塵暴。攝像頭拍攝也會受到影響,拍的圖片有一點模糊。目前洞察號的主要目的還是了解火星的環境,為以後人類前往火星積累一下資料和數據。大概還需要近2年的時間,洞察號才能逐步的完成測試工作。

科學家通過傳回照片看到,洞察號的面積很大一部分,都被灰塵掩蓋了,說明火星上的經常颳大風,而且有很多灰塵。洞察號還有還幾個機械手臂,目的就是方便在火星上面操作。火星上擺放了很多的攝像頭,都是洞察號通過機械手臂固定好的。而這些攝像頭也把洞察號的工作情況給拍攝了下來,科學家看過圖片之後,發現洞察號還是有一點點損傷的。比如在突破火星大氣層的時候,發生了劇烈的碰撞,產生的高溫讓洞察號的外殼有燒黑的痕跡。

目前科學家是沒有時間來整理洞察號的外觀的,而且火星也不具備維修條件。洞察號只能據需行走在火星的地表,來完成自己的探測任務。說實話,火星經過這麼多年人類的探測,人類始終無法對火星有更深入的了解。儘管人類已經做了很多的假設和想像,比如科幻電影裡面經常演的一樣。但是由於現在的科學技術限制,加上火星上的氣候環境惡劣且沒有規律,始終阻礙了向人類向火星前進的腳步。

洞察號能在火星上工作這麼長時間,不知辛苦,不怕環境惡劣,而且沒有任何埋怨。如果換成我們人類,我想沒有人能勝任這份工作。先不說火星的工作環境,單說受傷後工作這麼長時間就是我們人類所不能比擬的。這也許就是機器和人類的唯一區別吧

相關焦點

  • 美「洞察號」完成人類史上第八次登陸火星任務 傳回著陸後首張照片
    美「洞察號」完成人類史上第八次登陸火星任務 傳回著陸後首張照片(圖片來源:美媒)中國日報網11月27日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經歷了長達7個月的飛行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
  •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的任務是什麼?
    人類的未來必然要面對移民外星球的機會,而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新地球則是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任務之一,可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能源還無法獲得重大突破,飛船的速度也無法提高到亞光速或光速,因此我們尋找能夠移民的星球只能先在太陽系內尋找。
  • 美國洞察號火星熱探測器上的自動錘鑽頭有望恢復鑽探工作
    但事實證明,該設備是洞察號(InSight)任務中最令人沮喪的方面,該任務始於2018年11月著陸器抵達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那個時刻。直到目前為止,這個16英寸長(40釐米)的探針幾乎無法再往火星地表內前進一步,在一個特別令人困擾的時刻(大約一年前的這個時候),火星拒絕了洞察號(InSight)自動錘鑽鑽頭鑽探,將其吐回到表面上。
  • 有驚無險成功著陸火星!你好 洞察號!
    洞察號在火星上的工作示意圖。 從1960年人類第一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以來,到洞察號之前,一共有14次火星著陸任務成功進入了火星大氣層,但只有7次任務成功著陸並順利開展探測工作——成功率只有50%。
  • 火星上的洞察號終於動了!鼴鼠裝置成功鑽入地下!
    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自2018年發射到火星以來已經有數個年頭,洞察號是人類首個火星內部探測器。因此,想要了解火星內部,我們必須打入其內部。然而,遺憾的是,洞察號的鑽探裝置「鼴鼠」在鑽探過程中遇到阻礙,卡了數月之久,導致任務一直停滯不前。不過,近日,在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著陸器的推動下,火星上的「鼴鼠」終於進入了地下!
  • 一年前的今天,洞察號是如何成功著陸火星的?
    從1960年人類第一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以來,到洞察號之前,一共有14次火星著陸任務成功進入了火星大氣層,但只有7次任務成功著陸並順利開展探測工作——成功率只有50%。從進入火星大氣層到著陸火星表面,洞察號的這一著陸過程大約會持續6分45秒(比花了7分12秒的好奇號要短一點點,除了著陸策略的差異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好奇號的著陸點的地勢比洞察號要低上近2000米[2])——這也是傳說中的「恐怖7分鐘」(7 Minutes of Terror)[3],因為這一過程的上千個複雜操作都只能在預先設置好參數之後完全由探測器自主完成
  • 洞察號登陸火星:開始為期兩年的星地質勘探
    ,並開始人類歷史上首次、為期一個火星年(地球上 687 天)的火星地質勘探。在NASA的精密控制下,洞察號度過了危險的「恐怖7分鐘」,儘管此前NASA已經積累了多次火星登陸的經驗,但此前約有三分之一被派往火星執行任務的機器人都沒能成功著陸,他們也沒有100%把握保證洞察號的安全。不過最終洞察號安全穿越火星大氣層,並成功著陸。
  • 洞察號:「我到火星啦!」
    北京時間今天(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NASA的新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順利著陸火星。【前情提要連結】洞察號順利完成了預定的著陸計劃。/ NASA至此,從1960年人類第一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以來,一共有15次火星著陸任務成功進入了火星大氣層,8次任務成功著陸並順利開展探測工作——8次任務全部都是NASA的。
  • 關於洞察號火星任務不為人知的十個秘密!
    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和「機遇號」(Opportunity)探測器在地面上拍攝過周圍環境的照片;有時,「好奇號」會收集樣本進行進一步分析,「好奇號」也可以鑽孔,但它只能在火星表層土上鑽孔。與此同時,這顆紅色行星一直受到上方太空飛行器的監視,軌道飛行器對其表面或大氣進行高解析度拍攝。
  • NASA「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開啟首次火星內部探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今年5月發射的無人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再次向紅色星球發起挑戰。這個造價9.93億萬美元的無人探測器於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抵達火星登陸點,並順利傳回首張照片。「洞察號」正在開啟歷史上首次勘探火星內部的探索任務。
  • NASA「洞察號」 火星探測器,10 件事出乎我們的意料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據Space北京時間5月5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洞察號」將「深入火星內部」,探究火星震、火星「地核」的秘密。「洞察號」並非人類著陸火星的首個太空飛行器,但卻是「深入火星內部」的首個太空飛行器。
  • 在火星上的洞察號開始向地下「前進」!
    來自美國航天局NASA的工作人員已經工作了幾個月,計劃讓火星洞察號的儀器鼴鼠工作。但是火星實在太遠了,地球和火星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2.25億公裡,他們已經嘗試了很多方法把鼴鼠帶到地面上,但是幾乎都失敗了,幸運的是,近日,NASA宣布洞察號成功了!
  • NASA:洞察號探測器準備將其「錘」進火星地下
    為了確認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也為了探索火星成為我們人類第二家園的潛力,科學家發射了一些探測器對火星進行探索。目前,既有環繞火星飛行的軌道飛行器,也有登陸到火星表面進行搜尋的火星車。這些探測器的到來,將火星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曝光在我們人類面前。當然,從這些探測器所發回的數據及照片中,我們看到的只是火星表面極為荒涼的景象,暫時還沒發現火星生命的跡象。
  • 在火星上打了兩年洞的洞察號,兩年時間裡,到底發現了什麼?
    一直以來,全世界的科學家們對火星的研究探測都未停止過,為了尋找人類適合宜居的第二大星球,科學家們把目光都集中在了「火星」身上,即便這顆星球已經變成「沙球」失去了磁場,但對於火星的研究科學家們始終都未放棄過。
  • 美國宇航局「霸王硬上弓」,洞察號的地熱探頭,被釘入火星土壤中
    【ALENG 自媒體】6月7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在經過長達一年半的無效努力之後,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著陸器的一個地熱探頭,終於被「霸王硬上弓」,硬生生被著陸器自帶的一個機械臂釘入了火星土壤中,日前,「洞察號」項目團隊通過官方社交帳號宣布了該消息,並且發布了一段將該地熱探頭釘入火星土壤中的視頻
  • 人類歷史上火星探測任務大盤點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人類火星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實施了44次探火活動,其中美國21次,蘇俄19次,日本1次,歐洲2次,印度1次。「火星探測取得的成果最為豐富,特別是水的發現,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熱情,成為近期國際深空探測的熱點。」龐之浩說。
  • 洞察號:火星,我來了!你的名字即將登陸火星
    又是一次火星探測之旅!   火星,是地球的「近鄰」,它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對人類來說充滿著神奇。整個太陽系除月球之外,人類展開最多任務的星球就是火星。從飛掠星球拍照、到進入火星軌道再到登陸器著陸,火星探索經歷了漫長的歷程,但是,對試圖拜訪自己的人類,火星一直不太「友好」,一半的行動都失敗了。
  • 洞察號到火星距離那麼遠,人類如何操控它?這是什麼原理
    其它行星的表面環境,以現在人類的科技都難以實現登陸,所以火星成為了科學家探索的重點,最新的洞察號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在今年5月發射,歷經半年左右的航行,目前已經成功登陸火星,並將在未來對火星地下環境進行一系列探測。除了最新的洞察號探測器,火星上還有其它的陸地探測器,比如好奇號,機遇號等。
  • 6個月從地球飛到了火星,洞察號成功登陸,這次將執行什麼任務?
    在火星探測這個領域,美國的NASA宇航局一直都是走在最前沿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一點,最近NASA又有了一次大動作,那就是發射的洞察號探測器已經在火星登陸了,經過了6個月的飛行,從地球飛上火星,這次它將執行什麼任務呢?
  • 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傳來最新畫面,看完照片,科學家興奮不已
    【ALENG 自媒體】10月15日晚間自媒體專稿,自從今年2月份開始,由於一個用於探測火星地下溫度的儀器在部署時出現問題,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不得不停止該項工作,等待科學家的拯救方案,根據最新的消息,在重新設置了部署方案後,洞察號的儀器部署工作再次開始,而根據剛剛傳來的畫面,科學家已經確認,在新的方案指導下,洞察號的地熱探針部署工作已經取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