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火星地下50釐米處,洞察號被未知物體「襲擊」
可惜的是,目前只有NASA的探測器仍然在火星工作,能夠帶來的消息屈指可數,然而即使是這點消息,也讓科學家興奮不已當時美國宇航局 的洞察號正在進行一項火星地底的科研任務,科學家正在利用搭載在洞察號的地熱探頭對火星進行勘探工作,但是當探頭鑽探到地下50釐米處的時候,探頭卻被一種未知的堅硬物體襲擊,火星探頭被彈出了地下。
-
快跟隨洞察號著陸器看看火星上發生了什麼
穹頂氣流和隔熱罩覆蓋在美國國家宇航局的洞察號著陸器的地震儀上。 「這是我們正在探索的全新領域,」唐·班菲爾德87世說,他是「洞察號」上輔助載荷傳感器套件(APSS)項目的主要研究科學家和科學帶領者。康奈爾領導的這項研究已在2月24日的《自然地球科學》上出版。
-
洞察號成功抓到第一個火星娃娃,NASA鬆了一口氣!
就在幾天前,NASA在6000萬公裡之外的火星,上演了一場隔空抓娃娃的好戲!自從11月26日登陸火星以來,洞察號一直在養精蓄銳,為這一關鍵任務做準備。12月19日,工程師遙控著洞察號1.8米長的機械臂,準確地抓起著陸平臺上的地震儀,小心翼翼地放置到地面上。研究團隊之前曾經在加州的模擬火星場地反覆練習「抓娃娃」。如今一舉成功,大家異常興奮。
-
洞察號:「我到火星啦!」
北京時間今天(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NASA的新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順利著陸火星。【前情提要連結】洞察號順利完成了預定的著陸計劃。NASA的火星著陸器/巡視器大家族。 / NASA火星著陸器版圖也更新了~下面就期待Mars 2020啦~
-
NASA洞察號著陸器的「鼴鼠」鑽頭終於深入火星土壤
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在火星上進行了一次相當成功的運行,調查火星上的「地震」並聆聽紅色星球上的怪異聲音。不過,有一個問題是: 該著陸器的 "鼴鼠"熱探測器在火星的任務進展得並不順利。
-
NASA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傳回照片
Credits: NASA/JPL-Caltech 圖片來源: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來自火星的最新消息
-
NASA宣布著陸器洞察號的「鼴鼠」已經結束其火星之旅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宣布,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的「鼴鼠」已經結束了其在火星上的旅程。「鼴鼠」是著陸器熱流和物理特性包(HP3)的鑽探部分,該儀器旨在深入挖掘並測量火星內部溫度。
-
NASA衛星拍攝到火星表面的「洞察號」和「好奇號」探測器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效果圖)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上HiRISE相機從太空中拍攝到的火星「洞察號」著陸器和「好奇號」漫遊車的最新照片,其中,「洞察號」新照片是NASA迄今為止對該探測器拍攝到的最佳照片
-
黑暗中航行六個月後,「洞察號」探終於登陸火星了!
作為 NASA 發射到火星的第 8 個探測器,洞察號的使命比「前輩們」更加艱巨:它要做的不僅是拍拍照片,收集土壤樣本,觀測火星氣候這樣的「簡單工作」,更要鑽入火星的地層之下,探索火星的內部結構,讓人類了解真正的火星。洞察號將從本周起,在火星服役至少兩年,並用它傳回的數據,為我們揭示火星「內心深處」,甚至是整個太陽系行星演化的秘密。
-
一年前的今天,洞察號是如何成功著陸火星的?
不同於月球,火星有微弱的大氣層(不足地球的1%),這些大氣層雖然可以幫助著陸器緩衝減速,卻也會給著陸器帶來致命危險。剛到火星,勤奮的洞察號就已經休整狀態——用它的ICC相機拍攝了它人生中第一次張限量版照片。而事實證明首次出場的瓦力和伊娃也非常給力——它們以近乎實時的速度(也就是只延遲了8分鐘左右的信號傳播時間)把這張照片傳回了地球。
-
火星最新發現!洞察號周圍的磁場比科學家預期的強10倍!
2018年1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地震勘測、大地測量和熱傳輸(洞察號)著陸器在火星上著陸,開始了為期兩年的火星地震學和內部環境研究的主要任務。現在,僅僅一年半之後,著陸器在火星表面的頭十二個月的結果已經在一系列的研究中公布了。
-
有驚無險成功著陸火星!你好 洞察號!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haibaraemily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北京時間今天(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NASA的新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順利著陸火星
-
火星的地下有什麼?洞察號在地下50釐米,被未知物體襲擊
雖然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人類是如此的渺小,但是我們卻希望了解得更多,甚至是去發現外星生命,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火星的地下有什麼?洞察號在地下50釐米,被未知物體襲擊。但是可惜的是,在現在只有NASA的探測器仍然在火星上工作,雖然帶回來的消息很少,但是也足夠讓科學家興奮不已了。
-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將「溫柔」觸地
目前,工程師們正密切關注著「洞察號」的健康狀況和軌跡數據,並監測火星天氣報告,以確定其是否需要在準備著陸時做最終調整。InSight是「利用地震調查、大地測量和熱傳輸進行內部勘探」的英文縮寫。「洞察號」作為研究火星深處內部的第一個任務,在今年5月5日升空。
-
NASA洞察號著陸器將推動被卡住的火星「鼴鼠」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著陸器是堅韌不拔的寫照。該著陸器於2019年初部署了一個稱為「鼴鼠」探洞熱探針,其任務是深入火星以獲取行星的溫度。但任務進行得並不順利。NASA現在正在嘗試一種新方法來推動被卡住的「鼴鼠」移動。
-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困難,重回戰場
圖:洞察號著陸器 2019.09.23「洞察號」著陸器最初被送往到這顆「火紅星球」的目的無非是:在火星原有地形上打一個16英尺的孔,然後測量地表下的熱量。但是才鑽了14英寸之後就出現了個問題:內置熱探頭的鑽子——「鼴鼠」沒法再繼續鑽了。
-
各國火星著陸器匯總,成敗比如何?
之所以它重要,是因為「火星」3號的著陸器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的探測器,雖然它在下落過程中遇到上同一場塵暴,但還是於1971年12月2日成功著陸於火星表面,工作約14秒後,甚至沒能發回一張完整的照片就永遠與地球失去了通信聯繫,以失敗告終。
-
NASA「洞察號」著陸器現不明故障 傳感器系統進入安全模式
據外媒BGR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一直在提供來自紅色星球表面的最新天氣信息,但現在突然停止了運行。一個不明原因故障導致該著陸器的深層L傳感器系統進入安全模式,NASA仍在試圖找出原因。
-
洞察號到火星快1年了,都在忙啥?最近200天都在拯救「鼴鼠」!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最新發射的火星探測器,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搭載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宇宙神V型」火箭順利的從位於加州中部地區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執行人類首個探究火星內心的探測任務,通過半年的飛行後,它於11月26日14時54分在火星上成功著陸,展開工作後的洞察號,一年多以來它已經為人類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例如2019年聖誕節前夕
-
火星探測器傳來奇怪照片,令科學家們興奮,疑似未知生命體?
火星探測器傳來奇怪照片,令科學家們興奮,疑似未知生命體?我們居住在地球上,而這個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火星了,火星和地球一樣,都屬於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我們地球距離太陽系的距離是排名第三,而火星則排名第四,至於其他的星球要麼是離我們距離太遠,要麼就是離太陽的距離太近,以現在的科技無法輕易探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