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號登陸火星 火星被稱為「探測器墳場」

2020-12-08 上海熱線

  

    經過逾6個月的飛行,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終於在北京時間2018年11月27日03:56在火星安全著陸。洞察號是2018年5月5日由宇宙神5號火箭發射升空的。這是美國首次從西海岸的范登堡空軍基由西向東發射空間探測器,原因是宇宙神5號的推力足夠大,發射窗也更為適宜。

  整個任務分為發射、巡航、進入下降和著陸(EDL)、表面操作等四個階段。它是第一個探測火星深層的太空飛行器,將通過傾聽火星地震和測量它的熱量輸出來研究火星的內部結構,揭示巖質行星的形成,填補火星地球物理空白,更好地了解其他巖石行星(包括地球)是如何誕生的。

  1、探測火星不容易

  至今,人類已發射了40多個火星探測器,成功率約50%,所以火星被稱為「探測器墳場」或「死亡星球」。其主要原因是火星距地球遙遠,探測器要飛幾億千米才能到達火星,所以對軌道、控制、通信和電源等技術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例如,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的難度被比喻為從巴黎打一個高爾夫球,正好落到東京的某個球洞裡。這是由於通信延時很長,所有數據都要提前注入。在探測器切入火星軌道過程中,如果切入點離火星過遠,則不能被火星的引力捕獲而掠過火星;如果切入點離火星太近,則可能墜毀於火星大氣層。

  火星環境複雜、惡劣也是造成火星探測器經常「陣亡」的主要原因。火星大氣密度只有地球大氣密度的1%,因而輻射嚴重。火星上的沙塵暴也很大,有時是地球上12級颱風的6倍,時間可達半年,今年機遇號就是因沙塵暴而「犧牲」(最新消息:還有可能復活)。

  今年因沙塵暴而停止工作的美國機遇號火星車

  2、在火星著陸更難

  探測器在火星表面著陸的難度更大。因為在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時離地球很遠,遙測和遙控信號比較微弱;另外,當探測器運動到火星背面時,地球上無法準確地確定其軌道參數,這就給再入高度的選擇帶來困難。

  進入火星大氣層後,探測器防熱措施如何?降落傘、氣囊和緩衝火箭能否按程序工作,都至關重要,必須非常精確,整個過程要經歷所謂的「恐怖7分鐘」。一名美國科學家曾形容火星探測器著陸時的心情,就好像丈夫在產房外等待妻子分娩一樣。所以,探測器在火星著陸的技術十分複雜,每個環節都不能有閃失。許多探測器都因此功虧一簣。

  例如,1999年9月23日,美國「火星氣候軌道器」在即將進入預定軌道前燒毀後,原因是在軌道切入操作中,由於英制和公制單位的混淆而造成導航誤差,使其飛離火星太近而燒毀。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騰訊科技 作者:龐之浩 責任編輯:顧銘

相關焦點

  •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的任務是什麼?
    想要改造火星,必須要對火星有足夠的了解,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往火星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有火星外太空軌道衛星探測器,也有登陸探測器,想要足夠了解火星,自然還是登陸探測器更有優勢,科學家也通過這些火星陸地探測器的探索,對火星有了很多的了解。
  •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展開探測
    火星剛剛接收了最新的機器人居民「洞察號」。美國宇航局裝備了地震調查,大地測量和熱傳輸著陸器的探測器「洞察號」在距離地球近7個月,3億英裡(4.58億公裡)的旅程中成功降落在紅色星球上。「洞察號」的為期兩年的任務將是研究火星的內部深處,學習如何與巖石表面,包括地球和月球以及所有的天體形成。 「洞察號」於5月5日從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
  •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原標題:「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 NASA「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開啟首次火星內部探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今年5月發射的無人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再次向紅色星球發起挑戰。這個造價9.93億萬美元的無人探測器於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抵達火星登陸點,並順利傳回首張照片。「洞察號」正在開啟歷史上首次勘探火星內部的探索任務。
  • NASA將直播「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登陸
    這個被稱為Gita的機器人是由Piaggio Fast Forward建造的。公司高管說,雖然機器人還沒有銷售,但它將在明年初的某個時候出售。它的價格尚未最終確定。7、業界|太空機器人: NASA將直播「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登陸據CNET報導,NASA將於11月26號直播「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的登陸過程,直播渠道包括Twitter,Facebook,NASA TV和NASA官網。
  • 美國「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搭載26萬中國人名字
    首頁 > 外聞 > 關鍵詞 > 洞察號最新資訊 > 正文 美國「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搭載26萬中國人名字
  • NASA洞察號探測器將在北京時間27日清晨登陸火星
    經過6個月4.8億多公裡的飛行之後,NASA最新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已經抵達火星,將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26日下午2點54分左右進入火星大氣層(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03:54),降落在火星赤道北方的: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距離好奇號探測車目前所在的位置不遠。。
  • 火星上的「洞察號」探測器成功鑽入土壤,登陸一年終於正常運作了
    NASA於2018年發射到的「洞察號」探測器(InSight)已經在火星上運行了一年多時間,這輛不能移動的探測器是專門為偵測火星內部活動而打造的,科學家希望通過探測器上的設備檢測出火星內部是否還存在活動,然而「洞察號」在登陸以後本應開展的工作卻並不順利,火星上地表的堅硬程度超過了探測器的鑽探能力
  • 你好火星,我們將進入你的身體內部!美國NASA洞察號登陸火星
    美國宇航局(NASA)一個名為洞察號(InSight)的新機器人已成功在火星登陸。這款探測器旨在研究火星的深層內部,並使其成為除了地球之外唯一一個以這種方式進行檢測的星球。洞察號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019年11月26日19:53確認著陸成功,此後向地球發送了一系列關於其著陸後的更新信息。
  • 洞察號登陸火星 為期2年,深入研究火星內部
    洞察號登陸火星 為期2年,深入研究火星內部2018-11-27 22:11出處/作者:站長之家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經歷半年時間飛行4. 8 億公裡終於成功登陸火星。
  • 洞察號:火星,我來了!你的名字即將登陸火星
    ,如果一切順利,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洞察號就要登陸火星啦!   經過六個多月的旅程,洞察號探測器將於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4時許在火星北半球的艾利希平原(Elysium Planitia)著陸。   不同於之前火星車的是,洞察號探測器不會在火星表面「巡視」。
  • 洞察號已經登陸火星數天了,怎麼沒有動靜?說好的帶來火星新視野
    文/行走天涯洞察號已經登陸火星數天了,怎麼沒有動靜?說好的帶來火星新視野就在前幾天美國宇航局所發射的洞察號探測器終於衝破了大氣層的阻礙,並且成功的登陸到了火星地表了,相信這條新聞早就已經刷爆了整個航天業,本身美國之所以發射洞察號探測器的原因就是為了給人類帶來一個全新的火星新的事業,這是完全不同於之前所發射的探測器的,洞察號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探索火星地表下大約在五米範圍內的火星具體環境,不僅僅只是為了讓人們直觀的看到火星上的不同,而是可以通過分析一些有關於火星上的數據
  • 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 傳回首張照片遭吐槽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在經歷了近7個月的飛行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InSight)」號探測器在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登陸火星。包括26萬名中國人在內的200萬名「太空粉絲」的信息,也存在微晶片中隨「洞察號」一起上了火星。
  • 洞察號登陸火星,好奇號也不閒著,在火星有了新發現
    當美國火星探測器連續飛向這顆紅色的行星時,老一代的火星探測器「大衛號」正迎來新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這個月,火星探測器上又有了新的發現,科學家對火星上的一塊特殊巖石感興趣。從2012年8月登陸火星起,好奇號就一直在努力,多年來,好奇號在火星上工作,給科學家們提供了許多重要的科學發現,當然,有時也會出差錯,常常讓科學家一驚一乍。例如,有時一個不知名的碎片會出現在周圍,科學家們會忙上半天,看著不是「長矛」的科學家掉落也會安心。當洞察號登上火星的時候,它已經在火星上辛勤地工作。
  • 洞察號登陸火星 有什麼意義對人類有何影響?
    火星一直是人類探索的重要目標,因此每一次火星著陸都是一項極其困難而令人敬佩的偉大工程。今天凌晨 3 點,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經歷 6 個月時間飛行4. 8 億公裡終於成功登陸火星的消息著實讓人為之振奮。據悉,這是繼「好奇」號火星車之後,人類時隔 6 年再次成功登陸火星。
  • 洞察號登陸火星 川普又開吹:我的功勞
    洞察號登陸火星 川普又開吹:我的功勞  黃琨 • 2018-11-27 10:50:18
  • 洞察號登陸火星:開始為期兩年的星地質勘探
    【PConline資訊】北京時間 2018 年 11 月 27 日 3 點 53分,備受矚目的「洞察號」探測器在北京時間今年5月5日19:05從美國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升空,經過6個多月的漫長旅途後成功著陸火星,接下來,它將在 2019 年 3 月前完成所有儀器的配置
  • 美國洞察號登陸火星 勘測火星內部仍需幾個月時間
    美國洞察號登陸火星 勘測火星內部仍需幾個月時間 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 2018-11-28 14:42:52
  • 火星為何被稱為「探測器墳場」?探測就等於豪賭,西瓜視頻聊科技
    畢竟「探測器墳場」的稱號可不是白給的。那火星探索為什麼會如此困難呢?其實組成原因有許多,且聽小獸向大家娓娓道來。,而發射到宇宙空間的火星探測器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各種粒子流和隕石等物質隨時都能成為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最新數據顯示,火星的地震活動比預期更頻繁
    當然,美國在2008年發射了「「鳳凰號」探測器,登陸位置大約在火星的北極附近,這是一個固定的探測器,主要目的是探索火星北極永久凍土中,是否含有有機化合物的蹤跡。和之前的探測車不同,「鳳凰號」是一個蹲點式探測器,就是不移動探測位置的。此後,美國在2018年5月5日又發射了「洞察號」探測器,洞察號在太空中飛行了6個多月後,在當年11月26日登陸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