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太陽系的行星之間雖然距離遙遠,動輒相隔幾億公裡。但是,在它們之間,竟然會有物質的交換。
僅僅在我們的地球上,就有許多來自外太空的隕石。科學家分析後發現,其中竟然有極少數那麼幾顆,是來自於鄰居火星。1999年,科學家在阿曼發現了一塊火星隕石Sayh al Uhaymir 008(簡稱SaU 008)。在2002年,它被英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成為了人類收藏的火星隕石之一。
(圖片說明:同樣來自阿曼的火星隕石SaU 150,發現於2002年,目前收藏於北京天文館)
那麼,我們憑什麼說它是來自火星的隕石呢?
這是因為,科學家在對它進行分析的時候,發現其內部夾雜著一些微小的氣泡。經過對比發現,這些氣泡和火星大氣的成分完全吻合,所以科學家才給出了這樣的結論。
得到這樣的結果,科學家們自然十分興奮。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們斥資幾億、十幾億,才能從月球帶回來一塊巖石樣本。而這塊火星樣本,竟然自己送上了門。因此,對它進行研究時,科學家首先想知道的就是:它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是何時來的呢?
(圖片說明:SaU 008隕石碎片)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地球科學收藏負責人、首席隕石館長卡羅琳·史密斯在接受BBC採訪的時候介紹說:「這一小塊石頭的一生有著非常豐富的故事,它在距今大約4.5億年的時候形成,在60-70萬年前的時候被小行星或者是彗星炸出了火星,最終落在了地球表面。我們目前無法確定這個具體的時間,不過大約是在1000年前。」
尷尬的是,儘管經歷的重重險阻,儘管曾經乘風破浪、漂洋過海,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從火星「移民」到地球,但人類竟然決定:將它「遣返」!誰能想到,一顆隕石花了60萬年的時間,從火星來到地球,卻中了個大獎:火星免費遊……
你可能會想:科學家瘋了嗎?好不容易有一個免費的火星隕石被送到地球給我們研究,為何不好好地用來分析火星,卻要把它送回去呢?
實際上,科學家指出:這塊隕石回到火星,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要知道,儘管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和火星車,但對於火星的地表來說還僅有一些皮毛的了解,絕大部分地區的地質構成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個未知數。因此,如果攜帶一塊原本就屬於火星、並且已經被我們仔細研究過的石頭,那麼將會為我們提供一些參考。
因此,雖然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宣傳的噱頭,但攜帶SaU 008絕對包含著科學家們的深意。它可以幫助科學家校準毅力號火星車的一些儀器,在其穿行於火星表面的過程中提供對比和參考。
據介紹,SaU 008將會被放置在毅力號火星車的名為SHERLOC的光譜儀上。SHERLOC光譜儀指的是一種利用拉曼光譜及冷體輻射對火星表面宜居地區進行有機物和化學成分進行觀測的設備,這是為了尋找火星宜居性以及生命跡象的一個重要手段。
(圖片說明:毅力號火星車效果圖)
來自NASA詹森航天中心的地外材料館長、SHERLOC聯合研究員馬克·福萊斯介紹了這臺設備的重要性:「SHERLOC光譜儀為人類的太空旅行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也為火星表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基礎。它為我們檢測火星表面物質提供了一個簡便的渠道,讓我們的太空人在未來登陸火星時更加安全。」
因此,對SHERLOC光譜儀來說,有SaU 008這塊火星「土生土長」的隕石作為嚮導,將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當然,這也不是校準設備的唯一手段,但是就像我們上面說的,NASA還真的希望它能夠起到宣傳的效果。
實際上,將SaU 008的一個碎片送回火星並非臨時決定,至少在2年前就已經確定了。在去年舉辦的第50屆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上,他們就明確表示:希望它能夠發揮「獨一無二的教育以及公共宣傳作用」。
相信對天文感興趣的夥伴們,對於美國人在航天方面的宣傳能力已經並不新鮮了。不論是各種精彩的天文圖片,還是各種科普活動,都在拉近航天和民眾的距離。當然,最獨具特色的,就是馬斯克的SpaceX公司。他們始終醉心於送奇奇怪怪的東西上天的案例,比如用紫色恐龍當零重力指示劑,或者把特斯拉跑車送上太空。
只不過,這一次被送上天的是一塊原本就屬於太空的隕石而已。而且,這顆隕石也確實能夠發揮一些科學用途。
不僅如此,毅力號火星車還會攜帶一些更加重要的裝備,比如5個太空衣樣本。由於我們對火星表面環境了解還有限,尤其是稀薄的大氣層會讓地表接收到遠比地球更多的輻射,因此我們必須通過這樣的嘗試,來了解新的太空衣是否能夠真的在未來保護登陸火星的太空人的生命安全。
(圖片說明:耶澤洛隕石坑)
據介紹,毅力號火星車將會於7月30日發射升空,並將在明年的時候降落於火星的耶澤洛隕石坑
(Jezero crater)。該隕石坑長達30公裡,被科學家認為是一個史前火星三角洲的遺蹟,它很可能曾經被一個湖泊所覆蓋。鑑於火星表面的宜居環境,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裡可能是生命的家園,有可能會孕育一些微生物。
因此,通過這些強大的設備,毅力號火星車也將對這裡進行深入的探索,尋找生命的痕跡。如果發現了一些可能暗示生命痕跡的樣本,也會在未來送回到地球。
總之,雖然現在我們擁有的火星巖石樣本並不很多,但大家也不必因為SaU 008被送回火星而惋惜。早晚有一天,它們也會像地球的巖石一樣,隨手可得,如探囊取物。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藉助SaU 008來對火星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嗯,這麼看來,SaU 008大概就像是掛在魚鉤上的小魚,我們把它扔出去,就會收穫更多的「大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