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號探測器即將著陸火星 面臨恐怖7分鐘

2020-12-05 人民網

「洞察」號降落火星的模擬圖

經過6個多月的飛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26日15時在這顆紅色星球降落。但對於「洞察」號而言,著陸階段將經歷「恐怖7分鐘」,而此前人類太空飛行器登陸火星的成功率不足50%。

「洞察」號是繼2012年「好奇」號登陸火星後,首個抵達火星的探測器。「洞察」號於今年5月5日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開始了超過6個月的太空旅程。

「登陸火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壯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6日報導稱,因為「洞察」號的著陸器必須以12度的姿態和每小時12300英裡(約合每小時19795公裡)的初始速度穿過火星的大氣層,而任何的偏差都會使「洞察」號變為一個燃燒的火球。

CNN稱,在著陸前的6分45秒,「洞察」號將開始接觸火星大氣層,由於重力不同,此時「洞察」號的加速度將是地球上的12倍。由於整個著陸過程需要約7分鐘,而從火星向地球傳輸無線電信號大約需要8分零7秒,因此在地球科學家發現「洞察」號是否成功降落前,整個著陸過程就已經完成,在火星著陸的全過程中,一切都要靠探測器自主進行。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像其他火星著陸器一樣,「洞察」號整個任務分為發射、巡航、進入下降和著陸(EDL)、表面操作等4個階段,其中風險最大的就是進入下降和著陸階段,不少火星探測器都是在這一階段「陣亡」的。CNN也表示,「火星是失敗探測器的墳場」,各國曾經44次試圖登陸火星,但只有18次成功。

龐之浩表示,探測器在火星著陸的技術十分複雜,比如探測器在進入火星大氣層後,探測器防熱措施如何,降落傘、氣囊和緩衝火箭等能否按程序工作,都至關重要,必須非常精確。

龐之浩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洞察」號有兩大科學任務:一是通過探測火星內部火震活動的規模、頻率和地理分布,以及隕石撞擊火星表面的頻率,來確定目前火星地質構造活動的級別;二是通過調查火星內部結構和活動過程,研究類地行星的形成和演化過程。「可以說是用CT掃描對火星進行『45億年來的第一次體檢』」。

(責編:趙苑旨(實習生)、羋金)

相關焦點

  • 外媒:「洞察」號安全度過「恐怖7分鐘」 成功登陸火星
    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導外媒稱,美國火星探測器「洞察」號於美國東部時間11月26日14時54分許(北京時間11月27日3時54分許)成功登陸火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控制室內一眾人員顯得格外興奮,更在「洞察」號的推特帳號形容探測器成功「回家」。
  • 美國毅力號7月30日發射,倒計時開啟,著陸火星被稱為恐怖7分鐘
    2020年7月真是一個讓人記憶深刻的月份,基本可以算是一個「航天月」,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已經有兩個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它們正在飛往火星的路上,一個是阿聯的希望號,一個是中國的天問一號。有消息稱,美國毅力號計劃美國東部時間7月30日發射,預計2月18日抵達紅色星球。美國毅力號造價約24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火箭發射費用,它是美國數千名航天航空工程師8年心血的最終結晶。
  • 著陸恐怖七分鐘,洞察號的使命是什麼,能否「洞察」火星內部奧秘
    安全著陸!火星洞察號從地球出發,歷經205天的旅程終於抵達火星。圖源:nasa/insight/image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製的科學探測器在火星安全著陸,上面的視頻是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任務控制中心,當人們收到了洞察號降落在火星表面的消息時那一激動沸騰的一幕。
  • 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中新社休斯敦11月26日電 歷經6個多月的飛行,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於26日成功登陸火星。美國宇航局消息,無人火星探測器「洞察」號於美國東部時間11月26日下午2時52分59秒,成功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登陸,成為美國第八個在火星登陸的太空飛行器。著陸過程用時六分半鐘。著陸後,「洞察」號拍下第一張火星照片:一個平坦、光滑而廣闊的地表。
  • 歷史成功率僅五成,火星探測「恐怖7分鐘」有多難?
    那麼,著陸器著陸到火星表面的短短幾分鐘時間,究竟是怎樣的「驚心動魄」?7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新華社發前浪「好奇號」現身說法 「一秒鐘誤差都不能有」在NASA的火星科學實驗室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探測器需要安全度過「恐怖7分鐘」,著陸火星地表,才能說計劃成功。
  • 好奇號登陸火星 面臨「恐怖7分鐘」考驗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去年年底發射升空的「好奇」號火星車定於美國東部時間6日登陸火星表面。航天局4日說,「天氣預報」表明,火星車登陸點附近的天氣狀況良好,適宜登陸。  「火星的表現不錯,我們6日將得到好天氣的幫助,」火星車項目科學家阿斯溫 ·瓦薩瓦達在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 科學家模擬研究火星探測器著陸時面臨的湍流挑戰
    如我們所知,我國的天問一號,阿聯的「希望號」和美國的「毅力號」都在飛往火星的途中。探測器在接近火星軌道時,會面臨成敗在此一舉的,很關鍵的三個步驟。第一步,入軌,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會進行軌道修正,在近火點附近準備剎車,被火星俘獲,進入環繞火星軌道,這一系列操作不能出一點差錯,否則探測器可能會脫離控制飛向更遠的深空。第二步,分離。
  • 好奇號著陸「恐怖7分鐘」 難度係數高於10
    美國「好奇」號火星車於6日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在「好奇」號登陸火星的過程中,最驚險的歷程當屬進入火星大氣層、下降然後著陸。在短短7分鐘內,「好奇」號時速由約2萬公裡下降至零,由於難度高、風險大,美國航天局稱之為「恐怖7分鐘」。
  • 火星2020探測器完成第一輪「恐怖7分鐘」模擬測試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InSight著陸器去年11月經歷了所謂的「恐怖7分鐘」——即進入大氣層、下降和著陸之間的時間段。而對於NASA的「火星2020」探測器也即將迎來這一時刻。
  • 好奇號在火星上經歷的「恐怖7分鐘」,都發生了什麼?
    NASA是地球上第一個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的結構,在2012年8月,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從地球上發射,並且成功登陸火星,不過,好奇號火星探測器並不是一帆風順,在登陸火星的時候,它就經歷了非常恐怖的「火星7分鐘」。
  • 恐怖七分鐘
    對於「洞察」號而言,著陸階段經歷了「恐怖7分鐘」,而此前人類太空飛行器登陸火星的成功率不足50%。來源:環視頻/製作:胡適真▲這張美國航天局11月26日提供的畫面顯示「洞察」號無人探測器傳回的火星首張照片。
  • NASA洞察號登陸火星表面經歷「恐怖7分鐘」
    NASA洞察號登陸火星表面經歷「恐怖7分鐘」  Connor Feng • 2018-11-27 19:00:04 來源:前瞻網
  • 動科普 | 火星登陸「恐怖7分鐘」要經歷啥?
    從60年前,人類開啟火星探險之旅以來,40多個火星探測器被送往火星。然而,成功進入火星大氣層的只有15個,真正成功著陸火星並順利開展工作的則只有8個(海盜1號,海盜2號,火星探路者號&旅居者號,勇氣號、機遇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火星也因此被稱為探測器墳場。探測器進火星軌道有多難?
  • 動科普|火星登陸「恐怖7分鐘」要經歷啥?
    從60年前,人類開啟火星探險之旅以來,40多個火星探測器被送往火星。然而,成功進入火星大氣層的只有15個,真正成功著陸火星並順利開展工作的則只有8個(海盜1號,海盜2號,火星探路者號&旅居者號,勇氣號、機遇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火星也因此被稱為探測器墳場。
  • 動科普|火星登陸「恐怖7分鐘」要經歷啥?
    從60年前,人類開啟火星探險之旅以來,40多個火星探測器被送往火星。然而,成功進入火星大氣層的只有15個,真正成功著陸火星並順利開展工作的則只有8個(海盜1號,海盜2號,火星探路者號&旅居者號,勇氣號、機遇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火星也因此被稱為探測器墳場。
  • BBC視頻:登陸火星時的「恐怖7分鐘」
    繼20日阿聯「希望號」探測器順利升空後,23日,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也成功發射。在火星上著陸被稱為「恐怖的七分鐘」,其原因很多。英國廣播公司(BBC)科學通訊員蘿拉·福斯特(Laura Foster)在本視頻裡解釋了從地球到達火星需要的時間以及為什麼登陸火星如此困難。為什麼到達這顆紅色星球被稱為太空旅行中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呢?
  • 火星探測器洞察號今晚發射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IT之家5月5日消息 按照NASA最新公布的計劃,最新一顆火星探測器「洞察」(InSight)號最早將在北京時間今晚19:05發射升空,探測器將把一個地震儀帶到火星表面,去檢測「火震」。
  • 如何穿越「恐怖7分鐘」?新型熱防護材料這樣守護「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奔向火星的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在於「恐怖七分鐘」,即再入、下降與著陸過程中,要在7分鐘內,要將探測器時速從超過2萬千米/小時降至零。如何做好探測器的熱防護,關係著火星車能否安全到達火星表面開展相關工作,關係著「天問一號」探測任務的成敗。
  • 聚焦 | 火星,我們來啦!一起來看看火星登陸「恐怖7分鐘」要經歷啥?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然而,成功進入火星大氣層的只有15個,真正成功著陸火星並順利開展工作的則只有8個(海盜1號,海盜2號,火星探路者號&旅居者號,勇氣號、機遇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火星也因此被稱為探測器墳場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