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發布三項「海綿」導則 「十四五」期間繼續深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2020-12-04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繞城公路北側小遊園不僅景觀美,還解決了路面上的積淹水問題。 

鼓樓創新廣場內部的旱溪。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要求。目前南京已基本實現這個目標,之後,南京將向「至2030年80%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目標邁進。

  為更好指導各區海綿辦及相關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在工程建設中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近日,市建委印發了三項導則:《南京市透水鋪裝建設與運行維護指南》、《南京市建築住區海綿城市技術應用導則》和《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 

  人行道透水功能

  將更明顯、品種更豐富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十三五」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部分項目因設計、施工無專項海綿城市建設導則指導,影響海綿城市建設效果。在海綿城市建設常態化背景下,為增強南京市海綿城市建設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提高設計、施工水平,故出臺此三項導則。目前市建委正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專項驗收工作,這三項導則為相關領域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設計、施工、工程驗收與效果評估、運行維護與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支撐,有利於專項驗收工作的順利落地。 

  以鋪裝施工為例,目前工程中對再生骨料、鋼渣集料等綠色材料運用得很少,本次《南京市透水鋪裝建設與運行維護指南》相對於以往規範標準,增加再生骨料、鋼渣集料等材料的應用指標要求,對推進南京市建設工程綠色生態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此外,目前實踐中對透水鋪裝的運行和維護方面還沒有完善的體系,本次《南京市透水鋪裝建設與運行維護指南》對透水鋪裝的運行和維護提出了相對更加規範的運行和養護方法及要求,對今後透水鋪裝工程在使用壽命及功能上將有很大的提升,透水人行道的透水功能作用將更加明顯,透水鋪裝人行道的種類也更加豐富,除了目前常用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外,透水瀝青混凝土、透水膠粘石等透水鋪裝路面也會更多進入慢行空間中。 

  河道治理減輕排水壓力、提升水環境質量

  城市河道作為海綿城市建設「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系統方案的轉輸通道和末端收納系統,兼具防洪排澇、提升水質、改善生態環境、滿足景觀人文需求的重要功能。《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的印發,將把海綿城市的理念融入河道治理之中,避免以往河道建設目標簡單化、單一化問題,為從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和水資源等方面全面提升南京市河道水功能提供技術應用指引。 

  將海綿城市的理念融入河道治理中,既是河道治理的發展方向,也是海綿城市建設的客觀需求。現階段,許多城市在河道海綿建設方面存在規劃落地難、設計碎片化等問題。《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的印發,提供了從問題和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到方案校核的河道海綿技術應用總體思路,制定了具有科學性和指導性的河道海綿技術應用總體路線,逐步細化落實相關要求,從而保障了規劃與設計之間的承接關係。這不僅可以指導南京市河道海綿建設,也可為其他城市的河道治理提供參考。 

  《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的頒發,將通過有針對性的指導,構建南京河道水系連通系統,充分發揮河道水系的調蓄功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市政排水壓力、降低城市內澇風險,提高暴雨洪澇來臨時的人身安全保障。同時,《導則》還將加強工程建設中利用生物滯留池、雨水溼地等設施對部分初期雨水進行截留、過濾、淨化、削減初期雨水面源汙染的要求,有效保護和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 

  構建人水和諧環境,增強居民幸福感。《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要求保護原有的水生態敏感區和水文特徵,通過建設雨水溼地、生態護岸等具有雨水調蓄淨化等功能的海綿設施,打造具有雨水調節功能的生態河道,提升南京市城市水生態綜合效益。此外,《導則》的頒發還將有利於拉動地方財政和社會投資,提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增強南京市的城市承載力和居民幸福感。 

  繞城公路北側建成具有「海綿」特色小遊園

  蜿蜒的綠道、靜謐的銀杏林,即使是深秋,也煥發出春秋交融之際特有的魅力。在雨花臺區鳳信路與華為路交叉口,繞城公路北側輔道處,這裡原先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去年11月起,軟體谷規劃建設部對這裡進行環境提升及景觀打造,給周邊居民塑造了一處家門口的遊園。 

  這處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的遊園「暗藏玄機」。往遊園裡面走,綠坡下「別有洞天」,有一條300米長的旱溪,宛如蛟龍。軟體谷規劃建設部副部長李良喜介紹,這裡原來是一條臭水溝,是長時間以來雨水自然衝刷形成的,比較窄且無法蓄洪。利用環境整治契機,參建單位結合地形特點,對水溝進行場地整平、岸坡修葺,同時將岸坡進行了自然調整,讓雨水能夠順暢往下流,水溝兩側用景觀石加以點綴,種上水杉、櫻花,形成一條旱溪,平時是景觀,雨季可行洪。 

  李良喜告訴記者,安德門大街與鳳信路交叉口原來有一處內澇點,往年每到雨季必然積淹水,造成車輛無法通行。旱溪啟用後,該處內澇點的雨水匯入旱溪內,今年夏天,在無需佔用道路維修整治的情況下,安德門大街與鳳信路的積淹水情況得到了自然解決。記者在遊園裡看到,這處遊園的硬質鋪裝很少,大片的綠地形成自然的「海綿體」,健身步道用透水混凝土鋪設,道路下方用碎石鋪墊,埋設軟管,下雨時,雨水從軟管裡匯入旱溪,整個公園的建設都體現出「海綿」理念。 

  離這處公園不遠的寧雙路和科才路也都踐行海綿建設理念,採用透水混凝土鋪設,避免了下雨天行人一踩一腳水的現象。據悉,從華為路往文竹路段將繼續推進綠地遊園建設,同樣建成具有「海綿」特色的遊園,不僅將為周邊居民提供綠色、休閒空間,也是打造「生態、綠色」軟體谷的恢弘一筆。 

  鼓樓創新廣場打造生態型海綿建築

  鼓樓創新廣場位於鼓樓區清江路東側,項目優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統與低影響開發設施,實現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和可持續水循環,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維護地塊綠化良好的生態功能,並結合易澇點、景觀方案、排水管線以及道路兩側地塊現狀,因地制宜布置海綿設施,成為鼓樓區海綿城市的示範亮點項目。 

  進入鼓樓創新廣場的中庭,沿著中庭,有一條面積為1150平方米的旱溪,兩側用鵝卵石點綴,岸上種植著美人蕉等耐水耐溼的植物。鼓樓高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和安全監管部副部長陳慶華介紹,旱溪具有滯留、滲透、轉輸、淨化雨水的作用,雨水匯集量在30毫米以內,可自然滲透、蒸發,如遇暴雨,多餘的雨水通過地下管道進入雨水收集池;平時,旱溪又是一道獨有的景觀。 

  從中庭往北走,有一大片斜坡形綠地。這片綠地其實是地下停車場的屋頂,佔地面積3300平方米。之所以打造成斜坡形,是為了起到自然滲透作用。雨水經過旱溪和綠地等海綿設施,對面源汙染的削減率達到76%。 

  經過旱溪和綠地的雨水,通過地下管網匯集到一個容積為250噸的雨水收集池,通過初雨棄流、混凝、過濾、紫外消毒等步驟處理後,用於綠化澆灌及地面衝洗。「這個雨水回用系統不僅可以有效削減城市洪峰流量,減少水澇災害風險,還可以節約利用水資源。」陳慶華說。

  中間廣場的鋪裝主要採用陶瓷透水磚,停車場使用植草磚,且廣場周邊的市政人行道也新鋪設了透水混凝土。據了解,透水鋪裝被譽為「會呼吸的」地面鋪裝,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並以特有的柔性鋪裝構造為地面的檢修、維護和改造都帶來便捷。 

  (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汪璐)

相關焦點

  • 說說海綿城市那些事兒 全國各地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作為城市發展理念和建設方式轉型的重要標誌,雲南海綿城市建設「時間表」已經明確:2016年編制完成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海綿城市建設3年滾動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在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全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全面啟動。
  • 深圳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海綿城市」作為新型城市發展方式,對於系統解決城市發展中的水問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筆者從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繼今年3月我市成立海綿城市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起有關工作機制後,《深圳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日前也經過深圳市政府批准正式發布。
  • 密雲區2020年度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已達標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京政辦發【2017】49號)提出的要求,2020年底前建成區內具備海綿功能的面積佔比不小於20%,2025年不小於50%,2030年不小於80%。
  • 美麗中國先鋒榜(6)|江西萍鄉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探索並提煉出了以「踐行三項理念、堅持一條主線、夯實六個支撐」為核心的江南丘陵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萍鄉模式。海綿城市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與單一工程項目相比,在目標設定、方案設計、工程實施、建設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複雜性。為充分發揮海綿城市建設綜合效益,必須樹立系統建設觀,始終堅持全面、系統、平衡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
  • 江西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本報訊 (記者楊碧玉) 海綿城市建設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修復城市水生態、改善城市水環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的重要途徑。近日,省住建廳、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城鎮建設項目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通知》,明確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全面加以推進。
  • 媒體五問「海綿城市」建設 如何讓城市不再看海
    媒體五問「海綿城市」建設 如何讓城市不再看海 原標題:   距離7·21特大暴雨過去已有四年,北京在此次的7·20強降水過程中有驚無險。
  • 蘇州市推進海綿城市改造項目建設
    昨天(7月23日),市政府召開我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海綿改造項目推進工作會議。會議要求各項目單位高度重視,保證20個試點區海綿改造項目在年底全面完成建設。副市長吳曉東參加會議並率隊實地查看草橋中學海綿改造施工現場。    會議通報了我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進展情況。
  • 海綿城市:一條光明的中國特色城市發展之路
    ,在此基礎上出臺和更新了同海綿城市建設相關的一批標準、規範、圖集和導則,為規範我國今後的海綿城市建設奠定了基礎。比如江蘇省分兩批確定了南京、常州、連雲港市等共14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覆蓋江蘇省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城市。7.記者:您如何看待海綿城市建設的發展趨勢及其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將會起到的具體作用?
  • 3年磨一劍 國家標準《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獲得標準科技創新...
    >國際水協會發布的英文版標準● 我國首部海綿城市建設領域的國家標準,填補了海綿城市國家標準的空白;● 我國首部由國際水協會(IWA)發布的英文版城市排水領域國家標準,成為國家標準走出去的典範之一;● 我國首次科學、系統地提出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技術體系、技術方法及效果評價標準,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 海綿城市能解決「城市看海」嗎?
    在流域上,處理好城市水系統與流域水循環的關係,重視「擬自然設計」「十四五」期間 海綿城市如何建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學及水資源學家 王浩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亞飛入汛以來,我國長江、淮河等流域發生超警戒汛情。受降雨範圍廣、局部雨量大影響,廣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多個城市又出現「城市看海」。
  • 海綿城市是什麼意思 臨沂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是什麼
    臨沂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有了時間表。近日,我市下發《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我市將制定相關規劃,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
  • 政策解讀:《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國家、省關於海綿城市建設的工作部署,全面推進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結合廣州市實際情況,現就《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解讀如下:一、起草過程原《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穗建規字〔2017〕6號)已到期,需進行修編。
  • 海綿城市與黑臭水體 市場機會在哪裡?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正式提出要建設海綿城市,2014年10月建設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2015年「水十條」發布,明確了黑臭水體治理的目標。海綿城市和黑臭水體治理進展如何?二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產業的未來在哪裡?
  • 程曉陶:海綿城市建設應從流域尺度統籌規劃
    我國「城市看海」是基礎設施欠帳太多的結果,海綿城市建設要打持久戰,當前的建設思路和指標體系有待調整。
  • 生態城政企聯合 共築海綿城市
    自2016年生態城入選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以來,歷經10年生態理念實踐,6年海綿城市建設探索,3年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生態城在不斷探索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海綿城市建設模式,取得了「小雨不溼鞋、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建設成效。
  • 基於問題導向的老城區海綿城市建設怎麼做?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老城區海綿城市建設應基於問題導向,從全流域系統的角度,統籌源頭-過程-系統的項目體系。為推進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落地,優化具體項目設計,保障海綿城市建設的整體實施效果,編制海綿城市系統化方案十分必要。
  • 2025年青島一半建成區面積將變身「海綿城市」
    近期暴雨不斷,「海綿城市」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7月23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海綿城市建設推進處處長辛克剛做客網絡在線問政,就「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等相關問題與網友展開交流。2019年底,順利通過國家試點驗收考核,在第二批14個試點城市中位居第2名,將再獲中央財政獎勵資金1.2億元。通過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青島市建立了長效的海綿城市建設推進機制,總結形成了「三級分層規劃、多維協調、多元系統建設、綜合保障、專業支撐、長效推進」的青島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經驗,實現了試點示範和全域建設「雙推進」。
  • 中國的海綿城市建設:整體思路與政策建議
    正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5號)指出的「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 大雨拷問 海綿城市為何難成吸水海綿?
    在被確立為海綿城市試點後,武漢市水務局曾發布《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根據該方案,開展青山和四新兩個示範區試點工作,計劃三年投資162.9億元,實施項目455個。計劃到2017年,兩大示範區內澇防治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
  • 廣州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怎麼做?五部門聯合出臺指引
    廣州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怎麼做?近日,經市政府同意,廣州市水務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林業和園林局等五個部門聯合出臺了《廣州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管控指標分類指引(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