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荒漠屬於亞-非荒漠區的一部分,荒漠構成複雜,多以灌木喬木為主。草原面積大,主要為山地草原、湖區草原和平原草原。這種環境導致分布在新疆的螳螂種類屈指可數,但都特點鮮明,具有適應乾旱荒漠環境的行為習性。薄翅螳,屬螳螂目下螳科、螳亞科的螳屬,是分布非常廣泛的種類,從歐洲、中亞乃至整個中國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換句話說,它們可謂最標準、最正宗的螳螂。雖然體型在螳螂中並不算非常壯碩的類群,但性格十分兇猛,尤其是捕食的時候非常強勁。薄翅螳通體呈綠色,但也有一些個體呈淺褐色或淺棕色,其翅面輕盈通透,而最為顯著的是前足斑紋。薄翅螳在威嚇時會將前足伸展,其前足基節具黑色邊框的大白斑、密布的白色小點以及股節處黃斑鮮豔的色彩更起到了警戒作用。
薄翅螳喜歡藏身於低矮灌木以及草地中,等待著那些大意的中小型昆蟲(多為直翅目,膜翅目和鱗翅目)上門,一旦落入它們鐮刀般的前足,那麼這獵物就沒命了。薄翅螳的兇猛不僅僅體現在捕獵之時,交配的時候如果附近沒有高蛋白且容易取得的食物,雄性一般都會被雌性吃掉,甚至發生在交配還沒結束的時候。更令人唏噓的是,即便雄性已經被雌性啃掉頭部以及大半個胸板,但神經機能卻依舊完備,繁殖的本能使得殘缺的雄性可以堅持到整個交配結束方才落入泥塵,成為大自然碳循環的一部分。而雌性補充了足夠多的營養之後,隨著秋季的落幕,腹部也鼓脹了起來,產下數枚受精的螵蛸之後也悄然逝去。待寒冬過去,開春天氣轉暖之時,下一代便競相從螵蛸中孵化。
雲芝虹螳屬螳螂目下麗豔螳科的虹螳屬,是該屬唯一分布在中國的種類,主要產自新疆、寧夏、甘肅和內蒙古。雲芝虹螳屬中小型螳螂,雌雄異型。雄性纖細且翅膀完全覆蓋住腹部且後翅寬大,整體較為柔弱,而雌性相對雄性來說要大很多,也粗壯很多,但翅膀短小且僅為腹部的一半左右,後翅呈團扇形。雲芝虹螳雖兩性體型差異很大,但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即後翅都有一枚呈現藍色金屬光澤的大黑斑,周圍還有細碎的黑色條紋點綴,部分發育充分的個體甚至還有一圈紅暈環繞。試想在荒地灌木中不小心驚擾一隻雲芝虹螳,其作出警戒姿態露出後翅鮮豔斑紋的那一刻該是何等引人注目!
雲芝虹螳喜棲於荒漠中的草甸以及沙地低矮灌木叢,雖然體型嬌小但性格異常兇猛。和大多數螳螂一樣,雄性雲芝虹螳的壽命要比雌性短很多,在發情期到來之時雄性略提前雌性一些時日羽化。進入秋季之後在野外見到的基本都是大腹便便的雌性了。野外的雲芝虹螳一般有兩個色型,這個與它們棲息的環境類型密切相關,如果是在荒漠草甸一帶尋找,會發現綠色系的雲芝虹螳相對較多,而如果在沙地低矮植被中找尋,會發現褐色系的佔了大多數。出現這種現象一般是由於周遭環境的影響使得發育過程乃至羽化之後成蟲的定色便於融入環境,一方面可以混淆天敵的視線,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騙過獵物的眼睛,這確實是一種非常聰明的生存之道。作為一種成蟲期不太長的螳螂,雲芝虹螳以螵蛸的形式度過新疆的嚴冬,待次年春暖之時再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