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7年故宮的特別展覽《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將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引入大眾視野,再加上同年《國家寶藏》的推波助瀾,這幅配色絕豔的山水圖捲風靡一時,以此為主題的二次創作層出不窮。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於同年發行的特種郵票
在討論「為什麼會很喜歡《千裡江山圖》?」這樣的問題時,多數觀眾都一定會提到一點:用色。《千裡江山圖》能夠在一眾精妙絕倫的書畫中脫穎而出,擁有獨一無二的記憶點,正是在於其讓人眼前一亮的選色和出彩的配色方案。
視頻網站「嗶哩嗶哩彈幕網」的創作者
@野生凍物wildpudding
製作的果凍版《千裡江山圖》
我們在《千裡江山圖》中選取了五種顏色,製作成色卡之後越看越覺得下一秒就能拿這套配色去做一套絕美ppt模板!(註:本推文的所有色卡顏色模型以HEX為標準)
優秀的作品經得起時間的沉澱,在當時飽受讚譽,在百年後的今天也能夠依然充滿吸引力——微博用戶@芊眠小楓就在設計製作繞線滴膠髮飾時參考了《千裡江山圖》的配色,最後的成品讓人驚豔。
微博用戶@芊眠小楓的繞線滴膠作品
這樣看來,感覺文物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又增加了呢~跟隨《千裡江山圖》這樣的優秀先例,小編選取了部分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它們之間析出了幾款色卡,如此一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不會配色啦!
一、書畫配色
讓我們跟著《千裡江山圖》,先從最直白的書畫配色開始吧~
範廷鎮花卉圖冊其一
青與白的相稱就像是初夏與梔子的匹配度
清新的配色在低飽和度的影響下
更增添了幾分穩重
齊璜倭瓜圖軸局部
本幅水墨潑墨畫倭瓜,藤葉茂盛款「杏子塢老民」帶著灰調的南瓜色作為主色配以水墨的灰黑這套配色很有秋天的感覺
任頤花鳥屏局部
任頤作為海派的代表畫家
文人畫的書卷氣已不是他追求的主要目標
他的目標是展現出文人與民間共有的審美
雅俗共賞的格調
從此圖中可見一斑
紅與藍的撞色毫不突兀
相配之後反而更和諧
點綴灰綠色的枝葉
透出一股古樸的春意
徐悲鴻秋喜圖軸局部1
樹幹的用筆雄健有力
表現出枝幹特有的質感
樹枝間填入橘紅、黃色
青墨橘黃的色調點綴出清秋美豔的意境
趙之謙花卉冊-紫藤頁
趙之謙也是海派著名畫家,以花卉見長
行筆快捷活潑,強調「寫」而非「描」
設色生動,水、墨、色相交融
同為紅色系,紅與紫的深淺搭配錯落有致
徐悲鴻秋喜圖軸局部2
靈動的喜鵲為蕭索的秋日平添了幾分溫情
也為大自然景觀增添了幾許浪漫的情調
喜鵲羽毛的翠藍色與枝幹樹葉的橘紅淺橙相碰
生命的更迭交錯在顏色的碰撞中顯現出來
範廷鎮花卉圖冊其二
範廷鎮的畫筆將生機點進了圖紙
石榴花的層層疊疊與繁鬱豔麗躍然紙上
主角是濃烈的紅,伴以暖調的棕綠、黃
主次分明,馥鬱濃豔
金農山水人物冊第十開
筆法生拙奇奧
設色清秀淡雅,意境幽深
大片的藍綠中綴上星星點點的淡粉
每一種顏色都很有存在感
但又彼此不衝突,相互交融
二、器物配色
除去傳統的紙本、絹本,陶器瓷器的表面也是作畫的好地方。這一部分,選取了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幾件配色較為矚目的陶瓷器,來和大家一起感受器物配色的奇妙。
琺花鏤空孔雀花卉紋繡墩
該器腹上下各飾凸起鼓釘紋
腹中部鏤雕有鳳來儀圖
朵朵牡丹競相怒放,枝葉縱橫交錯
洞石交疊,山影重重,祥鳳翩翩起舞
大面積的孔雀藍中繪有黃色的牡丹與鳳凰
以黃藍為基調的深淺變化
使得配色充滿層次感
鮮紅釉描金雲龍紋碗
清乾隆帝曾於丁酉年作詩讚此宣德紅釉碗:
雨過腳雲婪尾垂,夕陽孤鶩照飛時。
沼澄鐵旋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
略深的鏽紅色作底
白金的騰龍嬉戲於祥雲
此等配色氣度堪稱富麗堂皇
灑藍描金小棒槌瓶
此瓶施灑藍釉為地,描金為飾
配色頗有皇家風範,富貴氣派
此套色卡堪稱皇家專用配色
成化款鬥彩靈雲紋杯
此杯紋飾新穎別致,構圖疏朗
由於團形靈芝遠看似一團祥雲
故名「靈雲杯」
以紅、黃、綠等釉上彩裝飾
色彩搭配鮮豔協調
白地黑花折枝花紋梅瓶
此瓶紋飾構圖簡練
寥寥數筆,神採飛揚
經典穩重的大地色配色
簡約之餘不乏幹練
三、莫蘭迪色系
在看完華麗富貴的皇家配色後,還有一系列素淨淡雅的文物用色,這種帶著灰調的配色,分明就是莫蘭迪色系!
鈞窯玫瑰紫釉葵花式三足花盆託
花盆通體滿釉,裡施天藍色釉
外施玫瑰紫色釉
口沿、底邊釉薄處呈醬色
敦厚古樸的造型配上玫瑰紫的釉色
充滿了神秘感
鮮紅釉高足碗
碗外壁及足滿施鮮豔的寶石紅釉亮麗勻淨
色卡以鮮紅為基底,從漸深的紅棕開始
到逐淺的肉紅,過渡十分流暢
雍正款蔥綠釉白裡碗
碗內壁施白釉
外壁從口沿到足部通施蔥綠釉
淡淡的蔥綠給人一種早春初醒的印象
與內裡的淺灰、白色相配
佐以稍暗的深綠
整條色卡充滿著春雪初融、
萬物復甦的味道
雍正款天藍釉細頸瓶
細頸瓶通體施天藍釉
細長的瓶頸猶如天鵝
整件器物從造型到配色
都瀰漫著一股高貴淡泊的味道
冷調的藍色,加上低飽和的灰調
這種配色簡直就是「高級感」的代名詞
雍正款祭紅釉梅瓶
不同於霽紅
祭紅色要更為隆重、明豔
往淺處過渡能夠得到一種像野生莓果般的粉色
整體配色在莊重豔麗之餘
還多了一絲活潑與生動
成化款黃釉盤
該盤從內裡到外壁再到足部,通施黃釉
不同於明亮晃眼的鮮黃色
這種更淡一些的嫩黃更具親和感
甚至讓人想到了精緻的檸檬甜點料理……
四、宇宙原宿系
日本某品牌當季熱賣款原宿系配色連衣裙
窯變釉是清代雍正時期仿宋代鈞窯而創燒的一種高溫顏色釉。燒造出的釉色千變萬化,好像有銀河星雲在器物上流動變幻。這種豔麗又多變的配色,讓人難免聯想到一種現代日本的藝術配色風格,「原宿風」。百年前的配色方案,放到今天也依然可以引領時尚潮流。
雍正款窯變釉螭耳瓶
上面那條連衣裙的配色,是不是似曾相識?
仔細看看這件窯變釉螭耳瓶的配色
明豔的梅粉與玫瑰紫隨機地融合在一起
邊緣處還有些微的藍色波紋在湧動
在瓶身上看到了星河翻滾
三彩燭臺
這件唐三彩燭臺造型實用古樸
施釉均勻,色彩深沉雅致
可謂是三彩器的上乘之作
在三彩中點以藍彩,增添了器物的華貴韻致
這次的藍黃配色
同之前的灑藍描金小棒槌瓶相比
較高的飽和度讓色卡在貴氣之上多了幾分靈動
雍正款窯變釉弦紋瓶
此器造型端莊規整,色釉卻變化豐富
絢麗明快的色澤與端正的器型形成鮮明的對比
像是幽幽螢火的藍,與深沉神秘的紫色相融
讓人聯想到科幻片中會閃光的高智慧生命體
五、甜蜜馬卡龍系
夏天總是會給人留下「輕快」「明亮」的印象,而文物中也不乏這樣的用色,那種鮮豔、甜蜜的色澤,就好像馬卡龍一樣,看一眼就會讓人心情好起來。
孔雀綠釉碗
碗內壁及圈足內施青白色釉
外壁施孔雀綠釉
帶著藍調的孔雀綠十分鮮亮
這樣的配色就好像在炎炎夏日偶遇的冰飲店
讓人看一眼就感受到了清涼與歡欣
淡黃釉瓶
淡黃釉瓷器創燒於雍正時期
因其釉色淡雅似蛋黃色
故又稱「蛋黃釉」
這種淺淡又跳動的黃釉
看一眼就覺得心口一軟
像嘰嘰叫著到處跑得小雞仔
又像夏天女孩子耳邊鮮豔的發卡
用這種配色的時候
心情都會變得輕快幾分呢
茄皮紫釉缽缸
茄皮紫釉創燒於明代早期
其釉色有深、淺之別
深者如熟透的黑紫色茄皮
常施於尊、罐、大盤、大碗等器上;
淺者則似未熟的茄皮呈淡紫色
多施於小件盤、碗之上
這種濃鬱又鮮亮的紫色
總能在一瞬間就抓住觀眾的眼球
雍正款灑藍釉菊瓣盤
大家看到這條色卡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不是下意識就跟「Tiffany藍」匹配上了
這款釉色介於Tiffany藍與孔雀綠之間
既有清涼的薄荷感
又帶有孔雀綠特有的古樸神秘感
看到這裡,有沒有一點心動?
有沒有想立刻把這些色卡
運用到自己的ppt模板裡面去?
百年傳承的配色
值得擁有
來源 國家人文歷史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