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健身鐵球上手工刻花每件都獨一無二
被譽為保定府三寶之首的保定鐵球,由明清時期興盛至今,特別在保定一帶,制球玩球更是廣為流傳。民國初期就有人把平板雕刻的工藝移植到球體雕刻之上,被稱為健身球系列產品中的一支奇葩,得到業內外人士的讚揚。
栩栩如生的豬八戒、富貴吉祥的龍鳳圖……11月12日,記者來到北市區鐵球刻花技藝市級傳承人楊俊青家中,只見其在工作檯上藉助燈光,用特製工具親手在鐵球上雕刻精美的圖案,「大概兩、三天出一對鐵球,自己喜歡也就不覺得累。」
健身球系列產品中的一支奇葩
「我8歲開始跟父親學習鐵球刻花技藝,據父親楊振邦講,清末民初就有老藝人在鐵板上或是銅板上雕刻一些工藝產品或吉祥圖案,那時就有人在鐵球中雕刻一些簡單的圖案。曾是八級鉗工的父親先是跟老藝人張國祥學習,後又經父親多方研發改進與名家探討,終於成就國內外受歡迎的『刻花健身球』」楊俊青說。
據楊俊青介紹,鐵球刻花技藝製作技術獨特,整個工藝流程主要為選球、上色、繪圖、刻印、細雕、拋光和電鍍七道工序。其中每道工序都有具體要求,否則會影響到作品的質量,甚至前功盡棄。其主要作品有三大類:人物、花草、動物,屬於凹浮雕,圖案精美、立體感強、品種多樣、耐磨損。
純手工雕刻,每件作品都是唯一的
目前保定鐵球刻花技藝主要分布於保定境內,集中在市中心街區。由於它是純手工雕刻,刀法具有隨心性,每樣作品都是唯一的,其藝術價值不言而喻。從保健上講,它對掌心穴位的刺激更加強烈一些,把玩起來也很方便,具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效,老少皆宜。可以說,健身球球體刻花既弘揚了民族文化,又傳承了民間技藝和地方名特產品。
現由於老一輩藝人的相繼去世,能在鐵球上雕刻圖案的人數極少。「如今會這種技法全市僅有我一人,長期熬夜製作眼睛也花了。由於沒有幫手,目前產品也只是專供我市一些工藝品店,收些手工費,勉強還能養家餬口。」今年44歲的楊俊青說,「以前曾招過學徒,由於學習這門技藝時間長,綜合的知識面又廣,短時間內見不到效益,很多人學不到一半便放棄了,再不及時搶救就有面臨失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