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解答丨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2021-01-15 丹媽講故事

黑洞是存在於宇宙空間內的,一種有著巨大引力的天體,簡單的說黑洞僅僅是恆星的一種特殊形式,就是我們常說的死亡後的殘骸。如果一顆恆星在「爆發」後的殘骸至少比太陽大2倍時,黑洞就形成了。

在恆星生命剩下的10%的歲月裡,它會逐漸變得更熱,並且釋放出更多的能量來。由於自身的質量過大,就會產生很大的引力。

因此恆星只有靠自身的核聚變來產生能量來平衡它自身的引力。但是在自身的能量用完後,自身的引力就成了主導的力量,沒有什麼力與它相抗衡。

於是就導致了這類恆星本身的崩潰,產生更為徹底的坍縮,從而變成一個重力和引力無限大的點。任何物質都將被吸進去。又由於本身引力很大,甚至連宇宙中最快的光都不逃脫不了。所以,光不被反射,我們就看不到了。因此,就叫做黑洞。

當你掉入黑洞,可能會由於時空扭曲的力把你變形,比如可能在某一方面將把你壓扁,又從另外的一些方向把你伸長,直到你看起來像一根義大利麵條。但是,在裡面到底會發生什麼。目前的物理界一無所知。

如果想要更簡單的是理解,我們可以把宇宙想像成一條床單,把恆星想像成一個保齡球,當有四個人拉緊床單的四個邊,再把保齡球放在床單上時,床單就會塌陷下來。

但這還不足以讓床單過分向下塌陷,緊接著你再想像一下,這個保齡球如果質量不變,但是體積縮小成一顆米粒大小,如果床單足夠結實,這顆小米粒就會向下塌陷的特別厲害,無論你在上面放任何東西,都會朝那顆米粒形成的塌陷窩運動,這就是為什麼黑洞會吸引住任何東西了。

按照愛因斯坦爺爺的說法,黑洞之所以會吸引任何東西,並不是因為它有很大的吸引力,而是黑洞周圍的空間塌陷的太厲害了。

相關焦點

  • 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在茫茫宇宙中,存在著很多很多令人費解的「東西」,比如太陽是如何形成的?黑洞又是怎麼形成的?等等等等,宇宙之大超乎我們的想像,小編還記得在一部電影(黑衣人)中,電影的結尾彩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結尾中誇張的畫面出現了,一個「怪獸」把地球裝入了布袋中。
  • 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銀河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這個問題可以擴展為"包括銀河系在內的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 關於大爆炸與黑洞,猶太神秘學早已給出了詩意解答
    這一猶太神秘學源於中世紀,它對宇宙起源所作的描述,跟當今科學家描述的現象相互對應,尤其是在大爆炸和黑洞方面。而且,它所探討的問題很多都是當今物理學家一心想要解答的命題,比如發展「大一統理論」。因此,有必要考慮物理學該如何聯手神秘主義,描繪出我們對宇宙的宏觀理解。
  • 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黑洞的產生過程類似於中子星的產生過程;恆星的核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
  • 黑洞究竟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連光都無法透過?講述黑洞形成過程
    那麼如此神秘又極具吞噬性的黑洞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在這裡,小編不會用到很多生澀的專業名詞進行解釋,儘量用接地氣的話把這個過程給大家講清楚,其中也會涉及到一些比喻,所以也希望大家在看這些比喻的時候不要太鑽牛角尖,有什麼和大家想法有出入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包涵。黑洞不是天體的墓穴,而是天體的遺體。
  • 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人類好像有線索了!
    但是黑洞有大有小,那些超大質量黑洞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雖然我們了解恆星質量黑洞背後的過程,以及它們是如何從恆星的引力坍縮中形成的過程。但是星系中心驚人的龐然大物呢?那些超大質量黑洞(SMBH)可以增長到比太陽大數十億倍的質量呢?他們是怎麼變得這麼大的呢?
  • 黑洞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要研究黑洞?
    說到宇宙中最神秘的,很多人腦子裡應該都是黑洞的景象。之前,人類只知道宇宙中存在著行星、恆星、星系,而關於黑洞是什麼,人類是不知道的,自從在宇宙中發現黑洞的存在,人類就特別感興趣,當我們了解黑洞之後,就感覺黑洞是神秘而又吸引人的。那麼黑洞到底是什麼?
  • 詳細解說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前一段時間兩個黑洞互相吞噬產生的引力波被科學家發現,各大媒體爭相報導,關於引力波的科普文章也是層出不窮。就是這些科普文章寫得再好,你可能也還是看不懂引力波到底是什麼。為啥?可能是因為你連黑洞是什麼都搞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下黑洞。
  • 數百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大家都知道,黑洞是大質量恆星晚年時的產物,但是恆星質量再大,也不會達到60億倍太陽質量,目前發現的無數顆恆星中,質量最大的是R136a1,質量為261倍太陽質量,它產生的黑洞質量最高也不超過這個值了,那麼這種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來的呢?經過科學研究分析,超大質量黑洞來源有幾種,最普遍的原因是宇宙之初形成的。
  • 百科解答 | 鯨魚為什麼會噴水?
    在這裡,我們每天花3分鐘,學習趣味百科小知識,
  • 國家地理 - 小探險家 雙語百科 分享 006 火烈鳥丨Flamingo
    小探險家雙語百科國家地理中文網是美國國家地理的中文官方網站,秉承著「讓孩子了解並不斷探索世界」的理念,精心打造了「「小探險家」雙語百科」節目,開啟國家地理璀璨而珍貴的知識寶庫,講給中國的孩子聽。國家地理 - 小探險家 雙語百科 分享 001 海洋丨Ocean國家地理 - 小探險家 雙語百科 分享 002 寬吻海豚丨Bottlenose Dolphin國家地理 - 小探險家
  •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原生黑洞和人造量子黑洞又是怎麼回事?
    通常認為,黑洞能夠吞噬一切事物,甚至包括速度每秒約30萬公裡的光。而正是由於黑洞這強大的引力,所以它才能夠在一個星系的中心去主導整個星系的運行。雖然迄今為止,我們只有一張黑洞的照片,但是我們知道在宇宙中,黑洞的數量何止千萬。它們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而目前已知的最大黑洞,據說質量可以達到太陽的600多億倍以上,這個黑洞就是Ton618。
  • 黑洞的性質,形成方式及歸宿
    首先是黑洞的形成。在我們的宇宙中由無數恆星,像我們的太陽就是其中之一。想要了解黑洞的形成,就要了解它的前身:恆星的形成(萬有引力:一切物體對任何物體都有引力,其引力的大小取決於物體的質量和距離。也就是說質量越大,引力越大。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站在地球上,為什麼地球繞著太陽轉。
  • 物理學家提出新理論:黑洞形成於宇宙早期,同時還帶來了重元素
    宇宙中最早的黑洞究竟是在大爆炸發生後 1 秒鐘內形成的,還是在大爆炸後的百萬年後早期恆星死亡時形成的,這是一個長期困擾著天體物理學界的問題。圖丨早期黑洞與中子星相撞後產生重元素的理論解釋了為何觀測到的銀河系中心區域中子星數量稀少UCLA 物理教授 Alexander Kusenko 和研究生 Eric Cotner 提出了一種新穎簡潔的理論,他們認為早期黑洞可能形成於大爆炸後不久
  • 黑洞的形成與宇宙大爆發
    天文學中最緊迫的問題之一與黑洞有關。我們知道超新星爆炸時產生的大質量恆星會留下恆星質量的黑洞作為殘留物。天體物理學家理解這個過程。但是,像人馬座A星(Sgr A*)這樣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SMBHs)又如何呢?
  • 揭秘超大質量黑洞快速形成:無吸積盤限制
    研究人員稱,宇宙形成之初,黑洞的增長速度令人難以置信。這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在宇宙早期就出現了超大質量黑洞。黑洞因其超高密度而擁有巨大的引力,即便是光也無法從中逃脫。對於黑洞的形成普遍認為是由於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末期發生了劇烈的超新星爆炸,爆炸將其核心擠壓成一個密集極高的星體——這就是黑洞。
  • 知道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是怎麼形成的嗎?
    黑洞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個很恐怖的天體,雖然黑洞的體積很小,它的直徑只有幾千米,但是引力非常大,它可以吸走靠近它的一切天體。甚至連光都不能逃脫,它漆黑無比,就連周圍的光芒也被掩蓋。我們完全不能去看清黑洞,更不了解黑洞上的任何情況。
  • 什麼是黑洞?黑洞又是如何形成的?
    帶有特殊工具的太空望遠鏡可以幫助發現黑洞,專用工具可以看到非常靠近黑洞的恆星與其他恆星的行為方式不同。黑洞有多大?黑洞可以大也可以小。科學家認為,最小的黑洞只有一個原子大小。這些黑洞很小,但是引力依然很大。另一種黑洞稱為「星狀」,它的質量可能是太陽質量的20倍。
  • 黑洞是什麼洞?黑洞照片怎麼拍的?這張圖全說清楚了
    啥是黑洞?給黑洞拍照難在哪?這張圖全說清楚了:北京時間4月10日21時,全球六地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首張黑洞照片。根據資料顯示,黑洞照片的「衝洗」用了約2年時間。在第一張黑洞照片即將面世之際,一起看看黑洞是個什麼「洞」吧!
  • 你了解的黑洞知識,百分之九十都是錯的丨一周考
    提起黑洞,我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那句「黑洞會吞噬一切,包括光」,這個結論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但霍金——沒錯,就是那位現存人類中最聰明的頭腦——在BBC的最新演講中已經推翻了這個結論:「黑洞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黑,事物可以從黑洞逃逸,信息可以某種方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