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共議「標準保護地球」呼籲建立「標準的標準」

2020-10-15 國際在線

中新網湖州10月14日電(記者 胡亦心)國際標準作為國際推薦的技術性制度工具,已經成為國際規則的重要表現形式。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電信聯盟(ITU)三大國際標準組織將2020年「國際標準日」主題確定為「標準保護地球」,呼籲人們使用標準來指導具體行動,保護地球這個人類共同的家園。

13日,浙江省「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暨地理信息標準創新論壇在浙江德清舉行,專家學者圍繞「標準保護地球」建言獻策。

標準成全球治理有效工具

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院長陳自力說,當前,國際標準已突破傳統的工業領域,拓展至氣候變化、公共安全、可持續發展和社會治理等領域,在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治理模式中越來越成為「優先工具」。

標準支撐地球可持續發展,已有國際經驗。

199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裡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號召要綜合協調處理環境與發展問題,共同推動建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夥伴關係。201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立了17項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和169項具體目標的綱領性文件。

在聯合國的號召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依託其730餘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項目組總結世界各國最佳規則和實踐,從技術解決方案、組織過程和程序系統,對應性、支持性地形成6500餘項ISO標準,給世界各國實踐提供指導和幫助。

「各國在治理體系、治理制度、治理方式上很難形成共識,而標準是利益相關方協商一致的產物,能較好的反映各方利益訴求,選用標準作為共同治理工具比較容易達成共識。」陳自力解釋說。

原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院長、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副理事長馬林聰表示,標準化有促進科學進步、規範社會治理、支撐產業發展、便利經貿往來的作用,當前全球產業格局正發生重大調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經濟轉型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高技術創新、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都需要標準支撐。

建立「標準的標準」

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認識的深入,各類相關支撐標準也在不斷增多。但標準過多,尤其是缺乏統一標準,增加了生產者和消費者分辨的難度,並且難以衡量其對可持續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全球可持續發展標準聯盟(ISEAL)應運而生,希望建立「標準的標準」。

「當前,產品標準和各國家標準比較多,彼此不統一、不互認,這在跨國貿易中容易出現問題。」馬林聰解釋說,如中國的口罩出口,需要他國進行產品檢測、政府審批,耽誤很多時間,如果在疫情之前,各國就有很好的產品標準互認體系,國際貿易就會很順暢,「標準的『標準化』能促進貿易的便利化。」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龔健雅以對地觀測與地理信息的標準化為例,遙感對地觀測有數據獲取、數據處理、數據管理和數據服務四個主要節點,其中每一個節點的各項具體操作都需要標準支撐。

「具有基礎性、共性特徵的內容和操作的標準化有助於保持內容上的一致性和操作過程的規範性,進而保障操作結果的質量和可重複性,提高內容和操作的共享程度。」龔健雅表示,關鍵節點和相關操作的標準化有助於加速數據從獲取到應用的效率,同時可有效保障數據質量。

馬林聰說,標準是「基礎」,我們需要完善標準體系裡面所涉及到的「標準」,不斷跟蹤國際動態,在企業標準層面下功夫,通過提高標準水平從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專家學者共議「標準保護地球」 呼籲建立「標準的標準」)

相關焦點

  •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專家呼籲制定標準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專家呼籲制定標準發布時間: 2016-02-23 13:40:52   |  來源: 新京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高乃雲說,其研究團隊曾在2006年對長江、黃浦江等水源地,以及市售瓶裝水、桶裝水展開抽檢顯示,「長江、黃浦江中的原水高氯酸鹽濃度遠低於歐美國家的標準限值。」而農夫山泉、娃哈哈、雀巢等市面在售瓶裝水和桶裝水高氯酸鹽含量為未檢出。  不過,也有學者通過更先進的離子色譜和質譜儀器監測國內自來水、河水、市售礦泉水,發現有高氯酸鹽,濃度在0.1~0.5μg/L。
  • 科學家呼籲重新界定千克標準
    據「每日科學」網站報導,包括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在內的許多國際學者們近日呼籲,鑑於千克質量有所下降,現今國際對千克的界定只是一個偽標準,應基於普適常量的標準來重新定義千克。
  • 阿里牽頭制定技術標準,或成全球首個安全多方計算國際標準
    該安全多方計算標準由阿里巴巴於2019年10月在全球最大的專業技術協會之一IEEE成功立項並主導推動,有望成為全球首個安全多方計算領域的國際標準。40國專家共議數據可用不可見技術標準制定數據可用不可見技術標準對大數據行業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所以早在2019年8月,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205名專家代表在日內瓦召開ITU-T SG17(國際電聯安全研究組)會議時,就通過了阿里巴巴主導的《Technical framework for Secure Multi-Party
  • 世界標準日:標準保護地球
    地球是浩瀚太陽系中僅有的生命之舟,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依賴於太陽的能量。然而,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現代文明活動中人類和大規模的工業活動使得地球的溫室氣體不斷增多,給全球氣候和人類生活帶來了負面影響。與此同時,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大規模的城市化則要求我們要更加負責任地利用有限的資源。為減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我們需要強有力的政治意願,切實具體的行動和正確的方式方法。國際標準就是一種正確的方法。
  • 22家維權單位呼籲國家出臺太陽能熱水器安全標準
    對此,南京消費者協會與北京、上海、成都、香港、澳門等21城市消協、消委會、消保委及中國消費者報社,共22家消費維權單位聯合發出消費警示:當心太陽能熱水器不禁風雨成隱患,同時呼籲國家儘快出臺強制性國家安全標準,以保護消費者利益,促進太陽能這一朝陽產業的健康發展。  太陽能熱水器弱不禁風?
  • 綠會發布《生物多樣性補償標準》(SBC)1.0團體標準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發布《生物多樣性補償標準》(T/ CGDF 00005-2020)團體標準,現予以公告。該標準自發布之日後5個工作日起實施。2020年6月12日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態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 關於建立光伏行業標準尺寸的聯合倡議
    關於建立光伏行業標準尺寸的聯合倡議  各位光伏同仁:  近年來,隨著產業技術和規模的不斷發展,光伏逐漸成為全球範圍內最具競爭力的電力能源之一。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眾多企業積極創新、探索提升光伏產品性能的多種途徑。
  • 拯救科研危機,59名科學家聯名呼籲鈣鈦礦測試標準!
    下面將捋一捋近年來鈣鈦礦穩定性測試標準建立的進展。不同層次對於不同的測試標準,考量不一樣的影響因素,因此不能將高層次的標準生搬硬套在較低層次。Ÿ 材料老化:不需要標準化條件,目的是研究鈣鈦礦材料的本徵穩定性。Ÿ 器件老化:需要標準化條件,目的是研究鈣鈦礦電池器件的操作穩定性。Ÿ 組件老化:需要按照IEC標準,目的是研究鈣鈦礦組件的環境穩定性和封裝材料穩定性。
  • 空心方樁行業標準被指太低 專家稱隱患極大
    在日前舉行的「空心方樁標準缺失與中國住房安全問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目前我國空心方樁行業標準落後,國家標準缺失,因方樁標準混亂而引發的住房安全問題亟需引起各方重視。專家呼籲呼籲儘快規範空心方樁標準。  空心方樁行業標準混亂 低於國家現行標準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 "五十年一遇"標準等級太低 專家:降雨設防標準該改了
    針對近期各地出現強降雨引發城市水澇的情況,九三學社社員、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吳價城近日通過市政協緊急提交「社情民意」呼籲:儘快啟動提高暴雨防災等級計劃,將特大型城市大暴雨防災設防級別提高至百年一遇。目前,大、中城市基本以「五十年一遇」的暴雨概率為設防依據。  「目前的設防標準仍然是上世紀設置的,這些年快速城市化帶來的負面效應仍不容小覷。」
  • 2020年世界標準日:標準保護地球
    地球是浩瀚太陽系中為數不多的生命之舟,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依賴於太陽的能量。然而,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現代文明活動中人類和大規模的工業活動使得地球的溫室氣體不斷增多,給全球氣候和人類生活帶來了負面影響。與此同時,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城市化的不斷擴張,地球上的有限資源應被負責任地使用。為減少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我們需要強有力的政治意願,採取具體行動並使用正確的方法。國際標準就是其中的正確方法。
  • 「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與「排放標準」關係之爭論何時休?
    一、市政汙水處理領域專家及相關人士對【排放標準要與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接軌】方面的表述建議或者呼籲「排放標準要與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接軌」的代表專家是中國人民大學王洪臣教授,產業界代表性觀點來自北京碧水源總經理戴日成。實際上,王教授對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與排放標準之間的矛盾問題,大概在2005年前就發出了質疑的聲音。
  • 時間標準引發國際爭議
    自1972年以來,科學家留意到地球自轉減慢,影響到太陽直照落點時間,天文臺要三番五次添加「閏秒」,以保持國際公認的「標準時間」地位。  專家促棄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一些科學家便認為,格林威治時間應由位於法國巴黎外的「國際原子時間」(InternationalAtomicTime)所取代,因為後者採用先進技術運算,可準確顯示到小至納秒,何況閏秒添加往往很混亂,有時像去年是12月31日除夕結束時添加,但有時卻是在6月30日結束時插入。
  • 「標準文獻網」非法銷售國內標準16722條,國外標準751條……
    執法人員發現該網站涉嫌侵權盜版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PDF電子版數量巨大,且下載PDF電子版後發現,這些PDF電子版均為原版掃描相關標準出版社出版的標準出版物,且帶有出版社的版權頁。  目前,涉案人員已被警方控制,專案組對獲取的31萬條侵權標準進行了分類整理後發現,該網站非法銷售國內標準16722條,國外標準751條,非法獲利20餘萬元。
  • 【熱點追蹤】答水處理專家對總氮水質標準質疑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國家城鎮汙水處理廠新排放標準的爭議中,水處理專家鄭興燦提出了「地表水標準中氮磷指標存在明顯的邏輯混亂」,並影響GB18918—2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排放標準制定。看來需要為水質標準正本清源。由於近30年來全國一直執行的三代地表水標準都是我主持編制的,當然更有答疑的責任。
  • 虎豹跨境保護《哈爾濱共識》發布 呼籲建立虎豹基因庫
    封面新聞記者從會議了解到,作為本次會議重要成果之一,《關於加強虎豹跨境保護合作哈爾濱共識》(《哈爾濱共識》)呼籲,在虎豹跨境分布區地域(景觀)層面對棲息地進行系統修復,並建立完善虎豹資料庫和基因庫。虎豹等亞洲大型貓科動物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在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中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也是生態文化的重要載體。
  • 臺灣環保團體呼籲當局採更嚴格PM10管制標準
    新華社臺北12月9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環保組織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9日呼籲臺當局採用更嚴格的PM10管制標準。 空汙問題受到臺灣社會高度關注。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臺灣現行PM10標準為年均值不超過每立方米65微克、日均值不超過每立方米125微克。
  • 人體器官捐獻與獲取標準流程和技術規範討論會舉行
    4月13日,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在長沙舉行人體器官捐獻與獲取標準流程和技術規範討論會。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以及來自國內外器官捐獻和移植的著名專家參加了會議。會上,黃潔夫呼籲建立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器官移植體系已是迫在眉睫。
  • 標準|ISO發布新國際標準
    本月發布的ISO/ASTM 52915《增材製造文件格式規範》(AMF)版本1.2是由ISO/TC 261[1]增材製造技術委員會的專家小組與美國試驗材料協會(ASTM)合作制定。聯合制定的新的ISO/ASTM標準規定了AMF的製備、顯示和傳輸要求。當以結構化的電子格式準備時,嚴格遵守可擴展標記語言(XML)格式支持符合標準的互操作性。標準中沒有規定任何確保數據完整性、電子籤名和加密的明確機制。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紡織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紡織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近日徵求意見。本標準規定了紡織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的水汙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監測要求、達標判定監督管理要求,適用於現有紡織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的水汙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紡織工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排汙許可證核發及其投產後的水汙染物排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