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位於經線零度的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實行「平均太陽時」,即太陽直照在該天文臺子午儀中心子午在線的時間,計算一天的始終。自1972年以來,科學家留意到地球自轉減慢,影響到太陽直照落點時間,天文臺要三番五次添加「閏秒」,以保持國際公認的「標準時間」地位。
專家促棄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一些科學家便認為,格林威治時間應由位於法國巴黎外的「國際原子時間」(InternationalAtomicTime)所取代,因為後者採用先進技術運算,可準確顯示到小至納秒,何況閏秒添加往往很混亂,有時像去年是12月31日除夕結束時添加,但有時卻是在6月30日結束時插入。此外,從衛星導航、供電到流動通訊等,凡事都可能因為疏忽那1秒,或未能及時在不同時區加閏,引發程序系統問題。
GMT見證榮耀 英人盼保留
但反對者稱,原子時間「太精確」也會帶來問題,因為人類早已習慣以「日居正中」作為中午的標準,但若改用原子鐘計時,在地球越轉越慢下,千年後的人類將發現,「日居正中」將是下午1時。另外,GMT計時是大英帝國昔日稱雄世界的見證,事關民族榮耀,英國人顯然不願改用法國計時作為國際標準。但國際計量局科學家阿里亞斯已在努力遊說廢棄閏秒的做法,「格林威治計時方法已經過時了」。她呼籲以原子鐘取代,並稱已獲相當多支持,「國際電信聯盟」已考慮最快在明年投票修正時間計量方式,希望可在2018年前落實。
據《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