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國標準時間與國際標準時間相差在20納秒內

2021-01-08 中國軍網

近日,記者從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獲悉,近一年來,203所保持的標準時間通過與國際計量局進行遠程時間比對,與國際標準時間相差在20納秒以內。

國際標準時間是協調世界時,簡稱UTC,由國際計量局將分布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70多個實驗室近500臺各種類原子鐘數據融合計算產生。目前,中國境內參與國際時間比對的單位共有三家,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是其中之一。

據介紹,203所的標準時間是由氫原子鐘、銫原子鐘組成的鐘組聯合產生,鍾組的每台鐘都有自己的運行趨勢,互為備份,依靠鍾組來運行,時間將更加穩定可靠。

項目負責人楊帆說,我們通過理論算法推導出來一個紙面時間,最終融合成的綜合時間尺度,即使一台鐘出現異常,其他鍾還在正常運行,那麼標準時間就可以連續穩定地保持下去。

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責任編輯:於雅倩

相關焦點

  • 我國標準時間與國際標準相差不超20納秒
    記者從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獲悉,最近一年,由該所全國產化設備組成的守時系統產生的標準時間,與國際標準時間(簡稱UTC)的時差始終保持在僅20個納秒以內,一納秒相當於一秒的十億分之一。
  • 國產守時系統確保我國標準時間與國際相差不超20納秒 讓國防標準...
    本報訊 (記者王惜純)記者近日從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獲悉,近一年來,由該所全國產化設備組成的守時系統產生的標準時間,通過與國際計量局(BIPM)進行遠程時間比對,與國際標準時間相差在20納秒以內。國際標準時間是協調世界時,簡稱UTC,由國際計量局將分布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70多個實驗室近500臺各種類原子鐘數據融合計算產生。
  • 國產守時系統確保我國標準時間與國際相差不超20納秒
    記者從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獲悉,最近一年,由該所全國產化設備組成的守時系統產生的標準時間,與國際標準時間(簡稱UTC)的時差始終保持在僅20個納秒以內。國際標準時間,即協調世界時,是由國際計量局根據分布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70多個實驗室、近500臺各種類原子鐘的數據,通過融合計算產生的。目前,我國境內參與國際計量局國際時間比對的單位共有三家,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是其中之一。
  • 時間標準引發國際爭議
    據報導,位於經線零度的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實行「平均太陽時」,即太陽直照在該天文臺子午儀中心子午在線的時間,計算一天的始終。自1972年以來,科學家留意到地球自轉減慢,影響到太陽直照落點時間,天文臺要三番五次添加「閏秒」,以保持國際公認的「標準時間」地位。
  • 我國獲準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
    原標題:我國獲準參與駕馭國際標準時間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近日先後接到國際時間頻率諮詢委員會(CCTF)頻率基準工作組和國際計量局(BIPM)的通知,由該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鍾」(以下簡稱NIM5)通過評審,被接收為BIPM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
  • 中國標準時間
    這是20世紀初期物理學家們熱烈討論的問題。到了1953年,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率先利用銫原子躍遷振蕩運動做出了銫原子鐘。此後,其它類型原子鐘相繼問世。人們習慣上把原子鐘確定的時間稱為原子時。1967年10月,在印度新德裡召開的國際計量大會正式把由銫原子鐘確定的原子時定義為國際時間標準。現代國際時間標準現代國際時間的計量標準是國際原子時。它的基本單位是秒。
  • 標準時間
    標準時間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的制定,與英國一件爭執案有關。
  • 格林威治時間、英國標準時間、國際標準時間、北京時間裡的說道
    其實,我們現在稱謂的北京時間是臨潼時間。這話怎講呢?很多人都知道「世界大同」一詞。它是國際組織的政治術語,受中國的墨子與道教的影響而來。意思全人類是一個高度互助的社會形態,即「地球村」。既然是地球村,那時間應該要制定一個標準吧,於是國際天文組織把經度為零,即本初子午線穿過那個地方的時間設定為世界標準時間。
  • 國際標準時間日
    在136年前的今天,1884年10月13日(農曆1884年8月25日),格林尼治國際標準時間誕生。
  • 英國的格林威治時間,為什麼是國際標準時間?
    英國的格林威治時間,為什麼是國際標準時間?這得從航海時期說起,在大海裡航行的船,置身汪洋大海之中,一望無際,怎麼確定自己在海裡的方向和位置呢? 導航是人命關天的頭等大事,可是,古時候沒有GPS。於是,解決經度和統一時間成為當時的燃眉之急。1675年6月22日,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在倫敦的郊外,格林威治(Greenwich),建立了觀察和研究天文的瞭望臺 —— 皇家天文臺,英文名稱是 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
  • 我國銫原子噴泉鍾參與國際標準時間修正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並運行的「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評審,成為國際計量局認可的基準鍾之一,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 教授稱全球通用時間標準存誤差 極有可能被廢除
    「格林尼治時間」是否應該被「原子時」替代,明年全球將作出投票,極有可能被廢除。作為全球通用的時間參考標準,格林尼治時間已經使用120多年。自1958年人類啟動原子時以來,兩種時間以各自的速率向前奔跑,兩者的偏差也在不斷加大。從1958年至今,「世界時」和「原子時」一直在賽跑,「世界時」已經慢了34秒。
  • 年底國際標準時間將增加1秒 時間計量精度的意義何在?
    :國際標準時間-協調世界時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將在格林尼治時間2016年12月31日23時59分59秒實施一個正閏秒,即增加1秒。7月11日,國際計量局BIPM向全球70多家國際原子時TAI守時實驗室發布了閏秒調整預報。因為時區差別,我國將於北京時間2017年1月1日的7時59分59秒進行閏秒調整,屆時將出現7時59分60秒的特殊現象。上一次「閏秒」出現在北京時間2015年7月1日。
  • 為什麼格林尼治時間是世界標準時間?
    最終在1883年,經美國提議,41個國家參加了華盛頓的國際經度會議,通過了格林威治所在經線為本初子午線,180°經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格林威治天文臺時間為標準時,稱為GMT(Greenwich Mean Time,),建立全球時區的方案。
  • 為什麼格林尼治時間是世界標準時間
    不過,經度的另一個問題,確定標準時間,在此時變得突出:要以哪個天文臺觀測的時間為標準時間?哪個地方受得起本初子午線這一殊榮?  最早討論這個問題的,是1871年安特衛普的第一屆國際地理學會議。學者們最終推薦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 我國的標準時間從哪兒來?探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 王瑩)在很多公共場合,我們都會聽到整點報時,「現在是北京時間下午3點整」,對於這個看似簡單又熟悉的場景,估計很多人並不知道它背後的故事,國家這一標準統一的時間來自哪裡?如何產生?又如何保持精確?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彰顯著國家授時中心在國家戰略和民眾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新華網】我國的標準時間從哪兒來?探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在很多公共場合,我們都會聽到整點報時,「現在是北京時間下午3點整」,對於這個看似簡單又熟悉的場景,估計很多人並不知道它背後的故事,國家這一標準統一的時間來自哪裡?如何產生?又如何保持精確?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彰顯著國家授時中心在國家戰略和民眾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探秘「北京時間」---中國科學院
    北京時間和北京當地的時間並不一樣,杭州本地的時間才與北京時間最接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這要從什麼是「北京時間」說起。我國幅員遼闊,橫跨5個時區,為方便管理國家以及兼顧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定義一個全國(包括香港、澳門、臺灣)人民通用的標準時間。
  • 你可知標準時間的確定,也與列強殖民有關?
    但標準時間絕非自然的一部分。即使今日,世上仍有一些地方不遵行標準時間。領土橫跨數個時區的中國,統一使用北京時間。因此,當廣播電臺宣布天亮,而北京市裡已有人就著晨光做起健身操時,中國西部人民,例如烏魯木齊,卻是摸黑起床。1876年前,世上大部分地區沒有標準時區,也沒有以首都時間決定全國各地區的規定。
  • 「北京時間」是北京的時間嗎?
    世界時區圖(圖源:作者編制) 原則上,不同的地方可以依據所在時區,確定當地時間。但在實際標準時間確立中,各個國家依據自己需求,可採用多個時區時間(如美國、俄羅斯等),也可以採用一個統一的時間。 北京時間 我國幅員遼闊,從西到東橫跨5個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