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les披頭四樂隊編年史(完結)

2021-01-11 網易

  

  一個偉大時代的落幕 Beatles披頭四從何時開始隊內人心渙散直至解散? 答案眾說紛紜。 有的人說是從經理人布萊恩·愛普斯坦(Brian epstein)於1967年8月27日逝世開始的。

  

  也有的人說是從列儂和 小野洋子熱戀開始的。

  

  但其實在1965年的時候,就有了徵兆。

  1965年2月11日,林戈和Maureen Cox結婚。同時這段時間也是披頭四最火熱的時期,但這給了林戈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他甚至收到過電話死亡威脅,在蒙特婁演出的時候,林戈把鑔片垂直放在自己的面前,以防自己被暗殺。持續的壓力影響到了披頭四所有人的表現,林戈評論道:「我們變成了糟糕的樂手...音樂中壓根沒律動」。

  

  林戈基本在披頭四每張專輯中都作為主唱獻唱一首歌。大多數時候,列儂和麥卡特尼會特意根據林戈的音域為他寫詞和譜曲,然後林戈演唱,比如《Revolver》專輯中的《Yellow Submarine》,《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專輯中的《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 。林戈還演唱了自己單獨創作的歌曲《Don't Pass Me By 》《Octopus's Garden》。

  雖然《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這張專輯無論在商業上還是評論上都達到了巔峰,但林戈卻更加的感到了和樂隊成員的疏離感。他自己評論道:「這張專輯對於樂隊其他成員來說是最佳專輯,但對我來說並不是,我感覺自己對這張專輯的貢獻只是伴奏而已,因為容我發揮的餘地太小了。」

  而樂隊經理愛普斯坦的逝世,則讓樂隊處於無人管理狀態。

  

  從1967年之後發行的專輯雖然依然大獲成功,但其實樂隊內部已經開始逐步四分五裂了。

  1967年12月電視電影的原聲帶《Magical Mystery Tour》發行。

  

  1968年11月,披頭四發布了專輯《The Beatles》,也就是後人熟知的因其空白封面而聞名的白色專輯(White Album)。這張專輯部分影響來自「Maharishi Mahesh Yogi」(印度宗教大師)。

  

  在錄製這張專輯的時候,樂隊成員關係開始進一步惡化。樂隊錄製歌曲時不像原來一樣全員參加,而是只有一兩個人參加。列儂說:「每首歌都是個人歌曲;這上面沒有任何披頭四音樂。而是約翰和樂隊,保羅和樂隊,喬治和樂隊。」麥卡特尼回憶該專輯「製作過程並不太愉快」。他和列儂兩人都認為這次錄音期是樂隊分裂的開始。林戈也越來越受不了盛氣凌人的麥卡特尼和充滿了負面情緒的列儂,尤其看不慣列儂當時的戀人小野洋子。以至於林戈退出了樂隊兩周,後來返回樂隊時發現他的鼓上擺滿了哈裡森放的鮮花。

  

  儘管林戈回歸了樂隊,並錄製完成了白色專輯和樂隊的第四部電影《Let it Be》,但樂隊的解散已無法避免。

  

  馬丁形容《Let it Be》的錄製「完全不是一個愉快的錄製過程。當時是披頭四成員間關係的最低點。」列儂把這些大多是即興的錄音期描述為「世界上……最痛苦的……地獄[注 3]」,而哈裡森稱之為「最低潮的時候」1969年8月20日,披頭四樂隊成員最後一次一起錄製曲目《I Want You》,在9月20日,列儂宣布退出樂隊,在列儂決定退出樂隊的六天後,專輯《Abbey Road》發行。

  

  而外界一直到1970年4月10日麥卡特尼也宣布退出樂隊,才知道披頭四其實已經解散了。

  

  再來總結一下Beatles 到底屬於什麼流派 Beatles的流派

  作為一支以噪音爵士樂風格出道的樂隊,披頭四很快接受了1950年代搖滾(rock and roll)和莫西節拍樂風格(並成為後者類型的先驅),最後他們的作品庫拓展到包含了各種流行音樂類型。關於他們探索的音樂類型,列儂在評論專輯《Beatles for Sale》時說:「你可以把它稱作一張披頭四鄉村和西部風格的專輯」,而古爾德評論《Rubber Soul》為「把民謠愛好者誘拐進流行樂領域的作品」。

  

  1965年的歌曲《Yesterday》使用了弦樂四重奏,雖然它不是流行作品中的第一例,但這是披頭四第一次使用古典音樂元素。古爾德觀察道:「更傳統的弦樂使他們的作曲才華得以被那些反感於架子鼓和電吉他的嘈雜聲的聽眾賞識。」 他們繼續試驗弦樂編曲的各種效果:例如《Sgt. Pepper》中的歌曲《She's Leaving Home》,古爾德寫道「是維多利亞時代謠曲風格的感傷歌曲,它的歌詞和旋律充滿了音樂情節劇的老套內容。」

  

  1966年單曲《Paperback Writer》的B面曲《Rain》見證了樂隊在風格上的進一步拓展。馬丁·斯特朗稱這首歌為「披頭四第一首明顯的迷幻歌曲」。其他迷幻搖滾風格的歌曲有《Tomorrow Never Knows》、《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和《I Am the Walrus》等。哈裡森的《The Inner Light》、《Love You To》和《Within You Without You》受到印度傳統音樂的影響,古爾德認為後兩首是「想要重現印度拉加形式的縮小版」。

  

  創新是他們風格演變中最顯著的特徵。音樂歷史學家和鋼琴家麥可·坎普貝爾(Michael Campbell)說:「《A Day in the Life》像其他任何一首歌一樣,濃縮體現了披頭四的藝術和成就。它突出了他們作品的關鍵特點:強大的想像力、持久的悅耳旋律、詞和曲之間的緊密協調。它代表了一種新的歌曲類型……比流行樂更複雜深刻……而且有獨創性。之前真的沒有任何歌曲,無論是古典還是通俗的,如此有想像力地糅合了那麼多迥然不同的元素。」哲學教授布魯斯·艾利斯·本森(Bruce Ellis Benson)贊同道:「披頭四樂隊……給了我們一個極好的例子,如何把差別那麼大的多種影響因素如凱爾特音樂、節奏布魯斯、鄉村音樂和西部音樂用新的方式結合在一起。」

  

  作家多米尼克·佩德勒(Dominic Pedler)描述他們跨越了各種音樂風格:「樂隊完全不是線性地從一種音樂類型過渡到下一種(有時為便利而聲稱如此),而是在精通於創作傳統的、朗朗上口的打榜歌的同時,涉足一些外圍的影響,從鄉村音樂到歌舞雜耍表演。其中之一是他們對民謠音樂的接觸,為他們後來與印度音樂和哲學產生碰撞打下了基礎。」隨著樂隊成員間私下關係的緊張,他們個人音樂口味的區分變得更明顯。「白色專輯」中音樂的多樣性和複雜性與它極簡主義的唱片封面正好相反。其中包含了列儂的《Revolution 9》,受到了小野洋子的具體音樂風格影響;斯塔爾的鄉村歌曲《Don't Pass Me By》;哈裡森的搖滾謠曲《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和麥卡特尼的重金屬雛形之作《Helter Skelter》。

  

  
短短五篇推送文章 對於Beatles的種種傳奇 只能道出鳳毛麟角

  

  Beatles對音樂 文化的影響
至今仍隨處可見

  

  想要更全面的去感受Beatles
那就多去聽他們的音樂
看他們的現場視頻吧

  

  今天小編帶來了Beatles 後期的四首 經典曲目 希望大家喜歡

  Are U Ready?

  It's Drum Time!

  《Come Together》

  

  

  

  《Abbey Road》中的曲目 六連音過鼓讓人印象很深刻
《Hey Jude》

  

  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歌曲之一 還用多解釋嗎

  《Let It Be》

  

  《The End》

  

  《Come Togehter》完全免費 其餘三首《Hey Jude》配伴奏《Let It Be》
《The End》已在知識店鋪上架 歡迎選購 請點擊下面小程序進入知識店鋪
蘋果IOS端請長按此碼購買
購買後也可在小程序觀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披頭四樂隊的成員:約翰·列儂
    著名的歌手兼作曲家約翰·列儂創立了披頭四樂隊,這支樂隊對流行音樂界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約翰·列儂是誰?列儂於1969年離開披頭四樂隊,後來他與妻子小野洋子等人發行了專輯。1980年12月8日,他被一個名叫馬克·大衛·查普曼的瘋狂粉絲殺死。
  • 披頭四樂隊未公開照紐約展出 四人狀態是這樣的
    展出的披頭四照片網易娛樂5月22日報導 據外媒報導,1963年攝影師大衛·瑪格努斯(David Magnus)被派去英格蘭北部的一所學校,為嶄露頭角的披頭四樂隊拍照時,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些照片會在54年後成為美國兩岸藝術展的主要展品
  • 盤點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十大樂隊,披頭四無懸念第一,槍花上榜!
    披頭四甲殼蟲是一支成立於1960年的英國利物浦搖滾樂隊,樂隊在流行音樂史的商業和藝術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樂隊最著名的成員為John Lennon,Paul McCartney,George Harrison,以及Ringo Starr。
  • 打造的披頭四樂隊經紀人傳記片MIDAS MAN開拍!
    據有關報導,耳東影業集團近日與知名瑞典電影製片人、導演Jonas Åkerlund達成合作,作為協助製片方,參與到披頭四樂隊經紀人傳記電影MIDAS MAN中,並負責其在大中華區的獨家發行。據悉,MIDAS MAN目前已經完成緊張地籌備工作,已經於9月份在倫敦Twickenham攝製廠開機。
  • 披頭四成員約翰·列儂星光大道獎章遭惡意破壞
    昨日是一代搖滾樂巨匠、披頭四樂隊成員約翰·列儂73歲誕辰,就在歌迷們準備像往年一樣聚集好萊塢星光大道等地集體緬懷偶像前夕,列儂在星光大道上的專屬星形獎章卻被發現遭人惡意塗鴉破壞。幸好工作人員及時進行了修復,歌迷們為偶像舉行的緬懷活動才得以順利舉行。
  • 披頭四主唱為什麼被殺 列儂真實死因到底是怎樣
    披頭四樂隊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一支樂隊,其中主唱約翰·列儂更是功不可沒,但是在1980年的時候,約翰列儂當時被槍殺的事件也是震驚了全世界,那麼披頭四主唱為什麼被殺?約翰列儂真實的死因又是什麼呢?
  • 披頭四重聚首,麥卡特尼與林戈·斯塔爾同臺演出愛意滿滿
    林戈·斯塔爾與保羅·麥卡特尼 7月13日星期六,一場小型披頭四重組演出讓歌迷們為之瘋狂上個周末,老版搖滾樂隊披頭四碩果僅存的兩位成員——保羅·麥卡特尼和林戈·斯塔爾在洛杉磯道奇體育場同臺獻藝,當晚是麥卡特尼北美巡迴演唱會的最後一站,他邀請斯塔爾作為特別嘉賓和他一起演出。 77歲的麥卡特尼告訴狂熱的粉絲:「我們給自己、給你們、給所有人準備了一個驚喜:女士們先生們,有請偉大而唯一的林戈·斯塔爾。」
  • 《挪威的森林》主題歌曝光 選自披頭四同名歌曲
    披頭四樂隊首張先行劇照 菊地凜子、松山健一  【來源:電影網】松山健一主演的電影《挪威的森林》主題歌敲定,選自英國老牌樂團披頭四的同名歌曲《挪威的森林》,這是披頭四歌曲有史以來,首次作為日本電影主題歌。
  • 披頭四英倫搖滾狂潮再度來襲 騰訊音樂娛樂帶你暢聽傳奇經典
    「如果我的唱片失火了,而我只能救起一張,我會選擇披頭四。」斯蒂夫·賈伯斯和無數歌迷一樣,都被披頭四的音樂所深深折服。近日,這支被譽為流行音樂界最偉大、最具影響力且最成功的音樂藝術家——英國搖滾樂隊The Beatles(披頭四樂隊)正式登陸中國。
  • 「披頭四」主唱約翰列儂第一任妻子辛西婭去世 享年75歲
    辛西婭家人宣布:辛西婭·列儂,披頭四約翰·列儂的第一任妻子,死於西班牙的家中。   A message on her son Julian's website said she died "following a short but brave battle with cancer".
  • 地球編年史(全7冊)
    他通過來自古代的隱秘線索,向人們展示現存的埃及考古學是建立在一個偉大的贗品之上的,並帶領讀者去往遠古諸神阿努納奇在地球上的太空站和著陸區……《完結日:審判與回歸的預言》:從開山之作《第十二個天體》開始,《地球編年史》喚醒了人們對蘇美爾文明和它所記錄的外星人阿努納奇來到地球並創造人類的記憶
  • 本以為JoJo只是致敬《教父》和披頭四,沒想到竟預言了911事件
    90後很少有人不知道哆啦A夢在埃及九榮神部分,波因哥漫畫一直都是粉絲津津樂道的部分:1.關于波因哥的漫畫畫風:作者說參考了《黃色潛水艇》,這首《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是披頭四樂隊在
  • 來看看《樂隊的夏天2》片頭裡都藏了什麼秘密!(全網最全)
    這串字母是「The Correct Use of Soap」,致敬的是Magazine樂隊的專輯。繼續看白色箭頭,指向的是披頭四出道的位於利物浦市的洞穴酒吧。披頭四雙殺!00:27 大張偉衣服動畫大張偉衣服上閃動著披頭四的大熱歌曲《Love Me Do》。披頭四三殺!之後大老師衣服又閃了一下,寫著27 Classical No.1 Singles Remastered字樣,可以推測出這是披頭四著名精選集《1》的封面。披頭四四殺!
  • 老照片;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萬李馬王」
    (」披頭四「專輯封面。)隨著改革開發,搖滾在中國開始出現。1979年冬天,萬星(鼓手)、李世超(貝司)、馬曉藝(主唱)和王昕波(隊長)四名年輕人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了他們的樂隊「萬李馬王」.「萬李馬王」是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萬李馬王」和好友們的合影。)早在1971年,王昕波偶爾聽到披頭四,立刻被吸引,並產生了巨大的興趣。(1971年北京街頭賣蟈蟈的小販。)
  • 約翰·列儂第一任妻子去世,一生未走出「披頭四」陰影
    列儂的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Yoko Ono)說:「她有如此強的求生欲望,我很自豪我們兩個女人曾並肩站在『披頭四』的家族中。我對她的死訊感到非常傷心,她是一個很好的人,是朱利安很好很好的母親。」       1962-1968年,辛西婭和約翰結婚的七年是她一生最好的時光,卻也為她之後的人生帶來巨大的陰影,即便此後她仍有過幾次婚姻。
  • 披頭四家族秘事!約翰·列儂將大兒子踢出遺囑,原因耐人尋味
    披頭四樂隊主唱約翰.列儂生前育有兩子,但為什麼他的長子「被排除在遺囑外」?繼約翰.列儂與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Yoko Ono)共同發行實驗性專輯,此後便徹底拋棄了他的披頭四形象。而且疏遠了他與前妻和兒子們的距離,但列儂在離世後仍留給他們極大打擊。
  • 《地球編年史》顛覆性觀點超乎想像
    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地球編年史》系列叢書近日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套書一共七冊,分別為第一部《第十二個天體》,第二部《通往天國的階梯》,第三部《眾神與人類的戰爭》,第四部《失落的國度》,第五部《當時間開始》,第六部《宇宙密碼》,第七部《完結日:審判與回歸的預言》。《地球編年史》最早於1976在美國出版,影響力持續40年,被譯成30種文字,全球銷量2000萬冊。
  • 刺客信條編年史俄羅斯圖文攻略 全劇情流程+收集
    由Climax Studios與育碧蒙特婁合作開發的2.5D橫板風格遊戲《刺客信條編年史三部曲》完結篇——《刺客信條編年史:俄羅斯(Assassin's Creed Chronicles: Russia)》已經在假期正式與大家見面,如題所示,終曲我們的戰場將在戰鬥民族的廣大土地上,激烈的戰鬥和驚險的冒險也將在這裡展開。
  • 中國的最早誕生的十大搖滾樂隊,不說你可能都不知道
    1、萬李馬王樂隊   中國大陸較早的一支演繹西方搖滾樂的樂隊,1980年成立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由萬星、李世超、馬曉藝和王昕波組成,解散前主要是翻唱「披頭四」、「滾石」等西方老搖滾的作品。3、不倒翁樂隊   1984年——1985年間,由臧天朔、王勇、嚴鋼、李力、王迪、秦齊、孫國慶、丁武、李季等組成,解散前以演唱日本歌曲為主,是大陸第一支用電聲樂器演繹現代音樂的流行樂隊,其樂手歌手,後皆成為中國搖滾的中堅人物。
  • 少女編年史
    《少女編年史》是一款精心打造的放置卡牌二次元遊戲,多位畫師,知名CV傾力加盟,為你打造出一個唯美唯幻的二次元世界。眾多可愛超萌的人物角色等你認領,遊戲玩法獨特,畫面細緻精美。快來帶著你的少女來開啟充滿未知的冒險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