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四樂隊的成員:約翰·列儂

2020-12-07 英耀說史

著名的歌手兼作曲家約翰·列儂創立了披頭四樂隊,這支樂隊對流行音樂界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

約翰·列儂是誰?

約翰·列儂

約翰·列儂1940年10月9日出生於英國利物浦。1957年,他認識了保羅·麥卡特尼,並邀請麥卡特尼加入他的音樂組合。他們最終形成了音樂史上最成功的歌曲創作夥伴關係。列儂於1969年離開披頭四樂隊,後來他與妻子小野洋子等人發行了專輯。1980年12月8日,他被一個名叫馬克·大衛·查普曼的瘋狂粉絲殺死。

早年生活

約翰·列儂

1940年10月9日,德國二戰空襲英國默西塞德郡利物浦市,著名創作型歌手約翰·列儂出生。

當他四歲的時候,列儂的父母分居了,最後他和他的阿姨住在一起。列儂的父親是一名商船船員。他兒子出生時他不在場,小時候也沒怎麼見到他兒子。

列儂的母親朱莉婭再婚了,但她經常去看望他。她教列儂彈班卓琴和鋼琴,還買了第一把吉他。1958年7月,當茱莉亞被一名下班警察駕駛的汽車撞死時,列儂傷心欲絕。她的死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傷心的事件之一。

小時候,列儂是個愛惡作劇的人,他喜歡惹麻煩。作為一個男孩和年輕的成年人,他喜歡畫怪誕的人物和殘廢。列儂的校長認為他可以去藝術學校上大學,因為他在學校沒有取得好成績,但有藝術天賦。

組成披頭四樂隊

約翰·列儂

貓王在搖滾樂界的爆炸啟發了16歲的列儂創作了一個叫採石人的小船樂隊,以他的學校命名。列儂遇見保羅麥卡特尼在1957年7月6日的教堂慶祝會上說。不久,他邀請麥卡特尼加入這個團隊,他們兩人最終組成了音樂史上最成功的歌曲創作合作夥伴之一。

麥卡特尼於次年將喬治·哈裡森介紹給列儂,哈裡森和藝術學院好友斯圖爾特·薩克利夫也加入了列儂的樂隊。一直需要鼓手的這個團隊終於在1960年選定了皮特·貝斯特。

樂隊是由布萊恩·愛潑斯坦於1961年在利物浦的洞穴俱樂部發現的,他們經常在那裡演出。作為他們的新經理,愛潑斯坦獲得了與百代的唱片合同。1962年10月,隨著新的鼓手林戈·斯塔爾和喬治·馬丁發行了他們的第一支單曲。它在英國排行榜上達到頂峰,排在第17位。列儂創作了該樂隊的後續單曲《請讓我高興》,這主要是受羅伊·歐比的啟發,

1962年8月,列儂與辛西婭·鮑威爾結婚。這對夫婦有一個兒子,朱利安,是以列儂母親的名字命名的。辛西婭在披頭四熱期間被迫保持低調。她和列儂於1968年離婚。他於1969年3月20日與日本先鋒藝術家小野洋子再婚。小野洋子於1966年11月在印度美術館結識了他。

在1964年,披頭四樂隊成為第一個在美國爆發的英國樂隊,他們在1964年2月9日出現在電視的埃德沙利文節目。披頭四尼亞在美國發起了滾樂隊,其中也包括滾石樂隊和金克樂隊。披頭四在蘇利文的演出結束後,回到英國拍攝了他們的第一部電影《艱難的一天》,並為他們的第一次世界巡演做準備。

披頭四樂隊的第二張單曲於1965年發行。那年6月,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宣布,披頭四樂隊將被任命為大英帝國勳章的成員。1965年8月,這四人在紐約謝伊體育場為55600名歌迷表演,創造了音樂史上最大音樂會觀眾的新紀錄。當披頭四回到英國時,他們錄製了突破性的專輯《橡膠靈魂》,該專輯以超越了以前眾所周知的情歌和流行歌曲而著稱。

披頭四狂熱的魔力在1966年開始失去吸引力。當樂隊成員被指控在菲律賓冷落總統家庭時,他們的生命受到了威脅。然後,列儂說樂隊現在比耶穌更受歡迎,這引起了譴責,披頭四樂隊在1966年8月29日在舊金山燭臺公園的演唱會後放棄了巡迴演出。

樂隊解散

約翰·列儂

1967年8月27日,愛潑斯坦因服用過量安眠藥而死,從而使披頭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列儂於1969年9月離開披頭四樂隊。

悲劇死亡

約翰·列儂

1980年,約翰·列儂帶著專輯《雙重幻想》重返音樂界,專輯以熱播單曲為特色,就像重新開始。可悲的是,在這張專輯發行幾周後,瘋狂的粉絲馬克·戴維·查普曼在紐約市他的公寓大樓前向列儂開了幾槍。列儂於1980年12月8日在紐約市羅斯福醫院去世,享年40歲。

約翰·列儂的遇刺已經並將繼續對流行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悲劇性事件發生後,全世界數百萬歌迷為創紀錄的銷量大漲而哀悼。列儂的英年早逝至今仍在全球引起深深的悲痛,因為他繼續為新一代的歌迷所景仰。列儂在1987年被追封為歌曲創作名人堂,1994年進入搖滾名人堂。

相關焦點

  • 披頭四成員約翰·列儂星光大道獎章遭惡意破壞
    昨日是一代搖滾樂巨匠、披頭四樂隊成員約翰·列儂73歲誕辰,就在歌迷們準備像往年一樣聚集好萊塢星光大道等地集體緬懷偶像前夕,列儂在星光大道上的專屬星形獎章卻被發現遭人惡意塗鴉破壞。幸好工作人員及時進行了修復,歌迷們為偶像舉行的緬懷活動才得以順利舉行。
  • Beatles披頭四樂隊編年史(完結)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這張專輯無論在商業上還是評論上都達到了巔峰,但林戈卻更加的感到了和樂隊成員的疏離感。他自己評論道:「這張專輯對於樂隊其他成員來說是最佳專輯,但對我來說並不是,我感覺自己對這張專輯的貢獻只是伴奏而已,因為容我發揮的餘地太小了。」  而樂隊經理愛普斯坦的逝世,則讓樂隊處於無人管理狀態。
  • 披頭四主唱為什麼被殺 列儂真實死因到底是怎樣
    披頭四樂隊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一支樂隊,其中主唱約翰·列儂更是功不可沒,但是在1980年的時候,約翰列儂當時被槍殺的事件也是震驚了全世界,那麼披頭四主唱為什麼被殺?約翰列儂真實的死因又是什麼呢?
  • 《精品》:約翰·列儂 一個理想主義的織夢者
    當然,列儂的藝術影響力並不只有音樂而已,在所有與藝術相關的領域裡,人們幾乎都很難逃脫他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甚至說我們正在做的約翰·列儂都已做過,也一點兒不為過。  假如有人評選音樂史上最優秀的樂隊,如果披頭四樂隊位列第二的話,那麼,冠軍的名額一定是空缺的。而這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傳奇樂隊的靈魂人物,便是約翰·列儂。
  • 約翰-列儂前妻病逝 第三者小野洋子悼念
    約翰-列儂前妻病逝 第三者小野洋子悼念2015-04-03 09:15:22 來源:  新浪娛樂肖恩-列儂、小野洋子、辛西婭-列儂、朱利安-列儂    著名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已故成員約翰-列儂(John Lennon),其前妻辛西婭-列儂(Cynthia Lennon)昨日因癌症於西班牙家中病逝,享年75歲。
  • 約翰·列儂第一任妻子去世,一生未走出「披頭四」陰影
    約翰·列儂和他的第一任妻子辛西婭·列儂  網絡圖片       英國當地時間4月1日,約翰·列儂(John Lennon)的第一任妻子辛西婭·列儂(Cynthia Lennon)死於西班牙的家中,享年75歲。列儂的兒子朱利安在自己的網站上寫道:「母親在與癌症短暫而勇敢的搏鬥後走了」。
  • 約翰·列儂:倒在歌迷槍口下的藝術家
    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 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出生於英國利物浦,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成員,搖滾音樂家,詩人,社會活動家。至此,披頭四樂隊正式誕生。1962年,樂隊原始成員薩克利夫因病去世,年僅21歲。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 1940-)作為樂隊的新鼓手,披頭四的經典陣容因此固定下來。提起披頭四樂隊(又名甲殼蟲樂隊或披頭四樂隊),地球人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白日夢 約翰·列儂
    就在列儂與洋子的合作越來越多的同時他與披頭四樂隊其他成員間的合作卻日益減少1969年9月列儂通知其他成員說他準備離開樂隊答應暫不將這個消息公之於眾正式宣布披頭四樂隊解散,這一舉動讓列儂感到氣憤因為是他首先表示要解散樂隊而且他認為這一消息應該由自己宣布才對
  • 披頭四家族秘事!約翰·列儂將大兒子踢出遺囑,原因耐人尋味
    披頭四樂隊主唱約翰.列儂生前育有兩子,但為什麼他的長子「被排除在遺囑外」?繼約翰.列儂與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Yoko Ono)共同發行實驗性專輯,此後便徹底拋棄了他的披頭四形象。而且疏遠了他與前妻和兒子們的距離,但列儂在離世後仍留給他們極大打擊。
  • 約翰·列儂髮妻逝世 「第三者」小野洋子悼念
    「第三者」洋子悼念  「披頭四」樂隊前主唱約翰·列儂的第一任妻子辛西婭·列儂4月1日在西班牙的家中逝世,享年75歲。他的兒子朱利安·列儂在推特上宣布她的死訊。列儂的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特尼、林戈·斯塔爾等都對她的離世表示了悼念。
  • 約翰·列儂:四顆子彈帶走一代巨星
    ·溫斯頓·列儂 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 英國搖滾樂隊The Beatles「披頭四」成員,搖滾音樂家,詩人,社會活動家。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永不消失的理想國
    Beatlemania「披頭四狂熱」「我們將會成為『人上人』。」早在樂隊還只是一個勉強維持的酒吧樂隊之時,約翰·列儂便向其他隊員保證。的確,他們做到了。才華橫溢的約翰·列儂融合藍調、布魯斯、流行等音樂風格的精華,大量吸取不同文化中的民族樂器,改造已經死板的四四拍,寫出極具辨識度的搖滾曲風。再加上同樣天才的隊友保羅·麥特卡尼對音樂近乎完美的掌控,披頭四成為那個時代的封神樂隊。披頭四無疑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搖滾樂隊,其四個成員全部入選了搖滾名人堂。
  • 看完這個,也許你就能理解約翰•列儂為什麼要背叛家庭
    在兩人相遇之前,在他們各自所產生影響的文化領域裡,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都是發光發熱的人物,相比於披頭四時期並不直接參與政治的態度曖昧的列儂,小野洋子個人以及她的實驗藝術作品當中透露出的大膽和直接,更具備一種震懾力,這種震懾力在混亂的六十年代足夠平定其他人的狂躁盲目心氣,更是打開列儂緊閉心門的最有力鑰匙。
  • 曝約翰·列儂是雙性戀 妻子稱其想與男人共眠
    約翰·列儂與妻子網易娛樂10月14日報導 據外國媒體報導,已故傳奇搖滾樂隊「披頭四」成員約翰·列儂的遺孀小野洋子近日接受採訪時,談到了關於列儂生前性取向的爭議面對媒體,小野洋子坦言自己認為列儂曾有雙性戀的傾向,並且想與男人共眠。作為列儂生前的枕邊人,今年82歲的小野洋子表示列儂曾多次和自己探討關於「性取向」的話題:「他認為每個人都會有雙性戀的傾向,但很多卻因為社會道德習俗而被壓抑了」。小野洋子還講到了當年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列儂與披頭四經紀人有基情的傳聞。
  • 英國歷史人物介紹:約翰•列儂(雙語)
    人物介紹   約翰·列儂(John Lennon,1940-1980),英國搖滾音樂家,歌手,作曲家,藝術家,演員,和平主義者,曾獲大英帝國勳章(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他因為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的創始人之一而享譽世界。
  • 列儂華裔情人出書說往事 一起度過事業低潮(圖)
    列儂華裔情人出書說往事  本報特約記者 王銀泉  近日,一個名為龐鳳儀的美籍華裔女子出版了一本150張照片的圖冊,在其中披露了她與披頭四樂隊主創約翰·列儂之間的一段情愛歷程。在列儂陷入事業與情感低潮的「失落周末」中,如影相隨陪伴在這位歌壇巨星身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龐鳳儀。  在龐鳳儀拍攝的照片中:有列儂籤署文件正式宣布披頭四樂隊解散的珍貴鏡頭,有迄今為止已知的與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特尼的最後一張合影,也有列儂與四年未見的兒子朱利安(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合影。  龐鳳儀出生在美國一個華裔移民家庭,家裡除了父母外還有一個領養的弟弟。
  • 約翰·列儂:一個孩子,一個夢想家,一個搖滾音樂家!
    1960年初,樂隊成員相繼固定,並把樂隊名改為「披頭四」(The Beatles)。和很多搖滾音樂人一樣,那時的列儂開始接嗎啡,並漸漸開始使用安非他命,以作為演出時的興奮劑。1962年,布萊恩·艾普斯坦(Brian Epstein)作為披頭四的經紀人,也是在那一年,樂隊經過一次大換血後,確定了披頭四最經典的陣容。
  • 終身未婚 約翰-列儂明星情人阿爾瑪近日被揭
    日前,她的妹妹桑德拉·柯岡向英國媒體透露,阿爾瑪曾是甲殼蟲樂隊主唱及靈魂人物約翰·列儂的情人。  桑德拉·柯岡是姐姐自傳的作者。對於有人說阿爾瑪和約翰·列儂是一對戀人的傳聞,她近日才首次打破沉默:「我當然知道阿爾瑪和約翰間的關係。因為約翰是有婦之夫,所以沒有人承認那段戀情。我們是在非常嚴厲的猶太式教育中長大的,我媽媽絕對不會同意阿爾瑪和一個結過婚的男人在一起。」
  • 新世紀周刊:約翰-列儂的華裔情人(圖)
    在龐鳳儀的鏡頭裡,約翰·列儂不再是一個文化符號,而僅僅是一個真實的人,一個父親,一個她深愛的男人。  「披頭四」的靈魂人物約翰·列儂,是搖滾樂壇有史以來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在他被槍殺28年後。
  • 「披頭四」主唱約翰列儂第一任妻子辛西婭去世 享年75歲
    辛西婭家人宣布:辛西婭·列儂,披頭四約翰·列儂的第一任妻子,死於西班牙的家中。   A message on her son Julian's website said she died "following a short but brave battle with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