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最新政策,不知道這個你可能就學術不端了

2020-12-04 職稱論文查重

今天剛接到的通知,知網太……(不敢說話了),看圖吧!

上面的這個信息,你可能看不大懂,不過沒關係,簡單來說就是——以後千萬別隨便檢測文章,不然就可能學術不端了!

從2019年10月開始,知網的大動作就沒有停過:

2019-10 知網分批次整改所收錄的期刊,凡是頁碼多、1P起發的期刊都要下架重整,直至符合要求才可以繼續收錄;(直接結果:期刊版面費上漲,要求提高,多本刊物不再被知網收錄)2020-01 疫情期間,知網聲稱免費開放通道,在家也可以輕鬆下載學術論文。其實,並沒有免費,或者說只是一部分免費,賺夠了名聲,卻沒有做實事;(直接結果:知網被JUBAO,請去喝茶)2020-04 知網檢測系統開始整改,大量碩論、期刊論文、本科論文系統被封停;(直接結果:檢測難,難檢測)2020-05 知網整改學術論文檢測系統(直接結果:一不小心就會被學術不端)

學術論文檢測系統的整改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知網被請去喝茶以後,開始轉過來整改自己的產品,在學術不端檢測系統上,要求檢測時必須要提供論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三項基本信息。

很多作者可能會說,讓提供就提供唄,也不是見不得人,這有什麼好說的。

只能說你想的太簡單,在宮鬥劇裡都活不過一集。

知網是專業做學術不端的,我們發的論文、專著大部分都是知網收錄的,就連檢測論文都是知網一家獨大的,它要真的想查你學術不端,那不是小case嗎?!

01

學術不端的第一種可能

場景:小明在某寶上買了一篇檢測,根據要求需要提供姓名和單位,小明為了不洩露自己的真實信息,確定編造一個單位和姓名。

論文檢測重複率只有12%,小明興高採烈地去投稿了,結果被告知學術不端,差點鬧到學校去。

分析:新政策出臺了,別搞小聰明,只要你的文章上知網,規規矩矩的寫真實姓名吧,不然你投稿的時候,編輯已上傳文章,系統就會檢測到同一篇署名不同的論文,前面的論文是原創,你的肯定就是假的,抄襲的,甚至是交易得來的。

02

學術不端的第二種可能

場景:小紅、小藍、小紫合作了一篇文章,原定小紅是第一作者,於是查重、投稿的事要小紅負責。小紅檢測的時候為了方便,沒有提供小藍和小紫的姓名。

於是投稿的時候,系統自動檢測到文章多加了兩個作者,被判定為學術不端,半年內不得發表論文。

分析:有幾個作者就要寫幾個作者,不然後續發文章加作者就是學術不端的行為。為什麼你初稿的時候沒有小藍、小紫,發稿的時候卻多了兩個人,這你能說的清楚嗎?就算你說清楚了,誰會相信呢?

03

學術不端的第三種可能

場景:小黑在某寶上買了一個檢測,店家說自己用的是雜誌社剩餘的次數,小黑很放心的發給他檢測了。結果發文的時候被提示學術不端,小黑很苦惱,咋回事呢?

分析:某寶上很多測期刊論文的,都是雜誌社內部開的,反正知網有贈送系統,自己用不完,就掙個外快唄。這樣恰恰就犯忌了。

假設你找的店家,拿的是《音樂研究》(*舉例,非針對,以下同)的系統,那知網默認的就是只能測音樂美聲方面的文章;突然店家測了一篇建築方向的文章,雖然不是你的文章,還是要連坐的。

N.

學術不端的第N種可能

場景:小白是建築專業的,找的商家用的正好是建築專業期刊的系統,假如說是《北方建築》的系統吧。

小白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北方建築》的系統,他測完之後就投了《百年建築》。編輯告訴他,「您一稿多投,恕不錄用。」

分析:知網分給雜誌社的系統,默認只能檢測自己的稿子,現在《百年建築》和《北方建築》雜誌社都查了同樣一篇稿子,系統才不會管那麼多呢,兩個同樣性質的雜誌社查了同一個作者的同一篇文章,不好意思,您就是一稿多投,學術不端了,小白拜拜吧!

想想真是可怕,檢測不對,不知不覺就被學術不端了,這以後發文章好難啊。

那麼,以後文章就不能自己預檢嗎,那不是更加發不出論文了?

相關焦點

  • 學術不端論文檢測選擇知網的理由有哪些
    對於論文寫作的過程中,不少作者為了投機取巧,會做一些學術不端的行為,認為運用軟體也不會檢測出來的。目前,不少論文檢測平臺當中,對於在學術不端方面的行為都可以得到了精準的檢測要求,在其檢測的標準上是越來越高的。
  • 知網學術不端系統是否會檢測自己的論文重複率
    2、在發表過的論文是否是同一個作者,當然這個可能性較小但也不能排除。知網學術不端的查重系統對論文重複除了計算連續13字的重複之外,還有根據語言模糊算法,不是靠簡單的同義詞替換就可以糊弄過去的。
  • 中國知網查重多少錢?知網學術不端有哪些子系統?
    當前我國大部分的高校都會選擇使用知網查重檢測系統,利用知網來對同學們的畢業論文進行論文查重檢測。大部分同學也許是第一次接觸知網論文查重,所以對於知網查重一般需要多少錢不太清楚。這次,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哪些情況下論文會被知網判定為學術不端?
    在此期間,有些同學已經在努力撰寫學術論文了,那麼我們很有必要注意自己的論文在什麼情況下會被知網查重檢測系統判定為學術不端。以中國知網的AMLC系統為例,在用該系統(數據來自:www.cnkiorg.cn)在線檢測論文時,可以發現不端文獻主要有重複發表、文獻複製比過高和一稿多投。
  • 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有哪些版本,都有什麼區別?
    在學術界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的影響力是最大的,成為了國內幾乎90%的高校和學術機構首選的論文查重檢測系統。與其它論文檢測系統相比,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的發展是較早的,而且擁有國內最為全面的學術論文資源庫以及技術領先的檢測算法,具有多語種、圖文OCR識別等特點,使得論文檢測的結果更具權威、準確性。
  • 中國知網論文檢測系統為預防學術不端保駕護航
    CNKI科研誠信管理系統研究中心擁有旗下的大學生論文管理系統(PMLC)、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AMLC)、社科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SMLC)、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VIP5.3、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TMLC2)等系統進行測試。用戶可登錄中國知網官網進行詳細了解。不同的子系統對應不同的服務目標。
  • 翟天臨不識知網?學術不端被四川大學當做案例寫入官網
    還有網友曾曝出在知網上找不到翟天臨的博士畢業論文,隨後發現他以往發布過的論文存在抄襲現象,文章原作者黃立華教授也在朋友圈表態疑似證實了抄襲2月8日,翟天臨工作室發表聲明,闢謠「學術不端」等傳言,稱學位完全符合校方要求。翟天臨論文由校方統一上傳,預計將於2019年上半年公開,並表示翟天臨願承擔違背論文原創性的法律後果。
  • 維普論文查重和知網學術不端區別在哪裡?各自的優勢有哪些?
    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維普論文查重系統是國內高校使用得最多的論文檢測系統,對於畢業生來說,一般是學校指定使用哪個論文查重系統就要以哪個論文查重系統的檢測結果為基準。但是對於指定使用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的高校的畢業生來說,更多的無奈就是能夠費用使用的機會太少,只有一兩次,完全不能滿足於完成一篇論文的需求。遺憾的是,市場上知網學術不端pmlc檢測系統的價格是所有論文檢測系統中價格最貴的,普遍檢測一篇論文的費用需要300元/篇。
  • 從不知知網到學術不端,打假學霸涉嫌學術造假
    既是小鮮肉又是剛被北京大學錄取為博士後的翟天臨可謂是十分優秀,但是造化弄人,最近翟博士卻被四川大學官網作為學術不端案例。,說不知道「什麼是知網」。中國知網是面向海內外讀者提供中國學術文獻、外文文獻、學位論文、報紙、會議、年鑑、工具書等各類資源統一檢索、統一導航、在線閱讀和下載服務的知識發現網絡平臺。是大學生寫論文的必備工具!
  • 學術不端、學術造假的事件也越來越多
    所有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由各個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具體把關,首選知網,畢業之家網今天為大家介紹大學生和研究生兩個系統的區別:對於畢業論文查重。圖片在畢業論文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維普檢測系統查重之後。
  • 學術不端論文查重為什麼一定要選CNKI知網?
    目前,市面上查重系統種類繁多,除了比較常用的知網、維普、萬方三種查重系統以外,還有十幾種P開頭系列的小查重系統,以及筆桿、大雅、copycheck、WriteCheck等等小查重系統,不少用戶都是會直接選擇知網系統進行查重的,那麼具體什麼原因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析一下。
  • 知網查重系統的學術論文聯合比對庫中的內容是什麼?
    用於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的知網查重系統近年來不斷升級改進,算法日趨嚴謹,其比對庫的內容也在不斷的增加。用於碩士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檢測的知網VIP系統,從版本4.0升級到5.0,然後再升級到最新的5.1,比對庫內容越來越豐富,目標是儘可能打盡所有的學術剽竊行為。最新版本的知網VIP5.1系統是2016年下半年開始上線使用的,跟知網VIP5.0的主要大的區別是多了兩個強大的比對庫,一個是CNKI大成編客原創作品庫,另外一個就是大家聞聲色變的學術論文聯合比對庫。
  • 在什麼情況下,一位中國博士會不知道知網?
    作者:咖喱編輯:Yuki近來,演員翟天臨在直播中的一句「不知道知網是什麼東西」,點燃了一場春節之後的學術打假烈火:從論文涉嫌抄襲到博士資格遭質疑……這位「學霸演員」的學術不端問題被大家扒了個底朝天,甚至連續多日佔據熱搜榜。
  • 你需要知道的中國知網查重網址有哪些?
    即將面臨畢業的畢業生小夥伴們,在校園的最後一點時光裡,除了有很多未完的事情去完成,畢業論文是重中之重需要去寫作完成的,只有論文在中國知網查重合格了,學校才允許畢業,才會頒發學位證和畢業證。那麼,小編給大家聊聊「你需要知道的中國知網查重網址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順利畢業!
  • 論文降重|從韓春雨到翟天臨,學術不端層出不窮,應該如何避免?
    近年來,學術不端的事件層出不窮,有些著名學者也難以倖免,這些人敗壞了學術的風氣,阻礙了學術的發展,給我國的科教事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這些事件,希望從中我們能得到一些啟示。一、何為學術不端?我們總說某人學術不端,那學術不端到底是什麼呢?
  • 最新版中國知網VIP論文檢測系統介紹
    中國知網官方的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簡稱「中國知網查重」)已經在2019年10月由原來的知網VIP5.2更新升級到知網vip5.3,最新知網VIP5.3版本添加了新的對比庫,檢測更加嚴格、更加準確。那麼相對於老版本新增的兩個功能是什麼意思?論文庫更新到什麼時候了?
  • 網曝中超裁判沈寅豪論文知網查重率25% 涉嫌學術不端
    沈寅豪先生碩士學位論文《上海市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以楊浦、徐匯和閘北區普通中學為例》知網查重率25%,涉嫌學術不端。論文存在大量複製宣海德先生2007年的論文《安徽省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
  • 所謂的學術不端檢測系統是什麼呢?
    雖然很多學生對論文創作而感到苦惱,但是這件事情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主要是論文的重複率可能無法達到學校要求的標準。所謂的學術不端檢測系統是什麼呢?對於定稿查重系統,大多數的學校都是使用知網來檢測,重複部分會使用紅色進行標記,我們可以根據檢測報告來對自己的論文進行針對性的修改。中國知網的學術不端其實就是知網的一個可以檢測論文重複率的工具,是國內專業人士都覺得最為豐富和專業的論文工具。在知網官網可以閱讀到很多其他人寫的優秀論文,涉及到的論文方向也是多種多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絕大多數人對於論文的要求。
  • 網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涉嫌學術不端,本人回應
    日前,網上突然曝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涉嫌剽竊學術論文等學術不端問題。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和知乎等處發帖稱,自己是一名醫療工作者,在撰寫論文搜索資料時發現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發表的論文,涉嫌剽竊浙江大學和山西醫科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文章,並有多篇文章涉嫌剽竊、抄襲、一稿多投、重複發表等學術不端問題。7月1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李兆申院士,他表示事情通過組織在處理,「論文絕對沒問題。」
  • 論文查重須知,學術不端行為主要有哪幾種?
    ,知網的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在做論文查重檢測時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效率很高。當前知網在國內比如學術、科技期刊等使用十分廣泛,有賴於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的幫助,能快速查出在學術研究中存在的抄襲、學術造假等不端行為。根據檢測結果,有關的編輯出版部門會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制止。那麼在初審環節,存在的學術不端行為主要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