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降重|從韓春雨到翟天臨,學術不端層出不窮,應該如何避免?

2020-12-03 贏在志願

近年來,學術不端的事件層出不窮,有些著名學者也難以倖免,這些人敗壞了學術的風氣,阻礙了學術的發展,給我國的科教事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這些事件,希望從中我們能得到一些啟示。

一、何為學術不端?

我們總說某人學術不端,那學術不端到底是什麼呢?學術不端的行為一般包括捏造數據、篡改數據和剽竊,2016年教育部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了界定:

第二十七條 經調查, 確認被舉報人在科學研究及相關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應當認定為構成學術不端行為:(一)剽竊、抄襲、侵佔他人學術成果;(二)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三)偽造科研數據、資料、文獻、注釋,或者捏造事實、編造虛假研究成果;(四)未參加研究或創作而在研究成果、學術論文上署名,未經他人許可而不當使用他人署名,虛構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註明他人工作、貢獻;(五)在申報課題、成果、獎勵和職務評審評定、申請學位等過程中提供虛假學術信息;(六)買賣論文、由他人代寫或者為他人代寫論文;(七)其他根據高等學校或者有關學術組織、相關科研管理機構制定的規則,屬於學術不端的行為。

這就很清楚了,如果違反以上七條內容,那就是學術不端,就應該接收應有的懲罰。

二、學術不端事件回顧

這些年我國學術不端事件眾多,不一而足,以下挑選幾起影響比較大的事件進行闡述。

1.韓春雨論文「沒有主觀造假」

這個事件鬧得就大了,當時全世界都知道了。2016年5月,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副教授《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韓春雨團隊發明的一項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這篇論文一經發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轟動,紛紛誇獎韓春雨這項發明是「諾獎」級別的,但是隨後國內外科學家試圖重複該實驗結果,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大家都要求韓春雨公布實驗數據,以正視聽。2017年8月3日,韓春雨悄悄撤回這篇論文。2018年8月,河北科技大學公布了韓春雨事件的調查結果,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

2.南京大學教授梁瑩

不可思議,南京大學作為國內頂尖大學,也出現了學術不端事件。2018年10月,中國青年報刊發《青年長江學者與她「404」的論文》,矛頭直指南京大學教授梁瑩,指出在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資料庫已經檢索不到她的任何論文,她甚至把碩士和博士畢業論文都刪了。南京大學經調查,對梁瑩做出了7項嚴厲的處罰,包括取消梁瑩的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建議撤銷梁瑩的教師資格證、調離教學科研崗位等。

3.華中師大鄧大才

有學生質疑華中師範大學鄧大才教授有論文重複、一稿多投、抄襲等學術不端問題,並指出通過在中國知網查詢,鄧大才教授總共發了415篇論文,其中有幾十篇是一稿多投,有些論文甚至自我重複、自我抄襲。隨後,華中師範大學成立調查組,處理結果是行政警告處分、終止相關項目申報。

4.不知知網為何物的翟天臨

2019年2月,翟天臨在直播回答網友提問的時候,說「知網是什麼」,作為一個博士竟然不知道知網是什麼?引起廣大網友質疑。於是,網友開始深扒翟天臨之前寫過的論文,他所寫論文《談電視劇〈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在知網檢測後,結果顯示文字複製比率達39.4%,涉嫌抄襲。

網友又對翟天臨碩士畢業論文進行了知網檢測,他的碩士畢業論文《「英雄」本是「普通人」——試論表演創作中的英雄形象與人性》知網查重結果是36.2%,同樣涉嫌抄襲。

那個時候,翟天臨剛收到被北京大學錄用為博士後研究人員的通知,是一個十足的「學霸」,學術不端事件出現後,長期經營的學霸人設立即崩塌。

三、如何避免學術不端?

造成學術不端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主觀的,有些是客觀的,但是通過梳理以上這些事件來看,個人主管的原因佔主導,由此造成的後果都是非常嚴重的,那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呢?

1.數據必須是真實的

數據造假的問題由來已久,在現在的學術界也是個頑疾。不可否認,無論是自然學科,還是社會科學,研究數據的獲取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資金支持還要精力投入,於是有些人就會想到捷徑,出現了最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之一——編造數據,研究出的結論當然是無用的,甚至是有危害的。所以,研究數據必須是真實的,不能有絲毫的虛假行為。

2.論文發表要慎重

有些學者為了讓自己寫出的論文儘快發表,同時投給了多家雜誌社,結果幾家都錄用了,造成了一稿多投的情況。一篇論文只能投給一家雜誌社,只有等這家雜誌社拒稿了,你才能投給下一家雜誌社,這樣就可以避免一稿多投的問題。同時,在論文署名方面也要注意,第一作者是論文最主要的貢獻者,通訊作者一般是課題的負責人,通常是第一作者的導師或者上司,但導師或上司必須要對論文有實質貢獻,其他對論文沒有實質貢獻的人不易署名。

3.杜絕抄襲

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可以參考別人的觀點和行文結構,但是不能直接抄襲,比如在引言或者寫文獻綜述的時候,不能照抄人家的觀點,我們要用自己的話重新表述,這就需要論文降重了。如果照抄別人的語句,必須要把抄的部分加引號,並且註明出處。這裡,修改寶提醒各位畢業生,引用不易過多,一些學校只會看總的重複率,不會扣除引用重複率,如果引用過多,畢業論文總的重複率就上去了。

我是「習與智長」,專注降重和查重,分享有價值的高考及考研信息,讓同學們少走一點彎路,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翟天臨學術不端調查:碩士論文被指抄襲陳坤本科論文
    翟天臨被學術打假事件持續發酵,2月16日,北大發布對此事的調查結果,確認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學校同意光華學院2月13日對翟天臨作出退出該院博士後流動站的處理。 不過,上述調查結果並未提及翟天臨學術不端的細節。此前,作為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的翟天臨在微博上曬出北大博士後錄用通知書,但其被曝出曾在直播互動中表示不知「什麼是知網」。
  • 河北科大讓韓春雨事件謎團加深:未定學術不端,但有疑似處理—新聞...
    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低調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下稱「《調查和處理結果》」),試圖以不足600字的一份結論結束關於韓春雨是否造假長達2年多的質疑。   韓春雨事件的結論究竟是什麼?這目前仍是「懸案」, 河北科技大學在結論中對韓春雨是否「學術不端」並沒有明確認定。
  • 北大確認翟天臨學術不端 一篇貨真價實的博士論文要過幾關?
    &nbsp&nbsp&nbsp&nbsp一篇貨真價實的博士論文要過幾關&nbsp&nbsp&nbsp&nbsp北大確認翟天臨學術不端,對其作出退站處理;其博士論文審查環節為何失守?
  • 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再起質疑,其碩士論文被指重複字數過萬
    近日,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演員翟天臨涉學術不端備受關注。繼翟天臨博士期間論文涉嫌抄襲之後,其碩士論文也難逃質疑。目前,界面新聞於知網尚未搜索到翟天臨的碩士論文,但在國家圖書館官網檢索到翟天臨發表於2013年5月的碩士學位論文《「英雄」本是「普通人」——試論表演創作中的英雄形象與人性》,由於單冊狀態為「初訂」,該文獻不能閱覽。
  • 告訴你,是誰害了翟天臨?用NLP心理學來解讀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
    是誰害了翟天臨?娛樂圈的前「學霸」翟天臨,因為一句「知網是什麼」而被指學術不端。翟天臨的博士學位以及相關的論文備受質疑,有好事網友自費給翟天臨的論文做了查重,發現重複率竟高達40%多,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北大和北電都成立了調查組來調查翟天臨,翟天臨自己也發了道歉聲明。
  • 韓春雨論文實驗結果「無法重複」
    【科研風波再起:方舟子公開叫板韓春雨】 劉方舟:方舟子在6月30日發表文章,聲稱韓春雨的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複複製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韓春雨在公開場合的言論與他在論文裡的描述存在諸多矛盾,韓春雨曾在北大的演講中提出他的實驗NgAgo是初級版、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而方舟子認為韓春雨描述的只是個並不複雜的轉染實驗,是現成的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按照其提供的步驟應該是不難被重複出來的才對,而不應該出現「沒法重複該實驗」 的情況。
  • 翟天臨論文原文作者黃立華發聲 翟天臨論文學術造假事件始末
    翟天臨論文抄襲證據對比翟天臨論文學術造假事件始末  近日,翟天臨在直播中回答網友問題時,表示自己並不知道「知網」是什麼,隨後此話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翟天臨作為博士學歷,並且日前已被北大錄為博士後,此時說不知道「知網」很不合邏輯,並表示「知網」沒有收錄翟天臨博士論文。
  • 韓春雨論文被撤銷並非塵埃落地
    例如,2017年4月20日,世界最大學術出版機構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中國研究人員107篇發表於2012年至2015年的論文,給出的原因是同行評議造假。  既然沒有涉及造假,而是論文的結論不可重複,就直指如何看待科研論文的結果。顯然,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認知有著明顯的差異。
  • 如何讓賀建奎、韓春雨事件不再重演?清華教授呼籲「三管齊下」
    如何讓賀建奎、韓春雨事件不再重演?在昨天舉行的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專家講壇」上,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李正風教授做了題為《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問題》的報告。在他看來,近年來我國科技界發生的這幾起事件都與科研誠信缺失有關,我們一定要讓科學共同體成為學術評價的真正主體,同時政府部門要加強對科學共同體的監管,完善公共治理體系,「三管齊下」才能有效提高國內科技界的誠信指數。 韓春雨犯了「誠實的錯誤」?
  • 翟天臨不識知網?學術不端被四川大學當做案例寫入官網
    在一次直播中,翟天臨在直播中被網友問道,在哪裡可以看他在知網上的論文。剛成為北大博士後的翟天臨反而問道,知網是什麼東西?知網是什麼東西?隨後網友在微博曬出翟天臨論文查重結果,論文重複率高達40%再度引發熱議。
  • 又見抄襲,又是學術不端的教授!95%的論文抄襲,如何教導學生?
    開啟的學術調查網絡舉報的反饋2019年7月6日,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發布《關於啟動對「徐承彬涉嫌抄襲他人論文」問題調查的說明》,主要是國內某知名媒體記者接到網絡舉報,發現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副教授徐承彬涉嫌嚴重的學術不端
  • 媒體:韓春雨事件,學術界能否自證清白?
    學術界呼籲韓春雨公開更多的實驗數據。作為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條件之一,作者須將材料、數據、代碼和相關的實驗流程及時向讀者提供,不可加以不當限制。8月8日,韓春雨曾向非營利性質粒共享信息庫Addgene提交了一份更詳細的實驗步驟,與其論文裡的實驗步驟大同小異,在試劑配方上有所差別。
  • 科技日報頭版評論:「韓春雨事件」折射實證精神缺位
    科技日報頭版評論:「韓春雨事件」折射實證精神缺位 每次討論科技界的學術不端問題,韓春雨事件總被反覆提及。
  • 校方讓韓春雨事件謎團加深:不提學術不端但疑似按其標準處理
    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低調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下稱「《調查和處理結果》」),試圖以不足600字的一份結論結束關於韓春雨是否造假長達2年多的質疑。韓春雨事件的結論究竟是什麼?這目前仍是「懸案」, 河北科技大學在結論中對韓春雨是否「學術不端」並沒有明確認定。
  • 媒體:韓春雨事件 學術界能否自證清白
    「難道他的實驗室窮到連實驗記錄本、照相機都買不起?」科普作家方舟子表示,記錄、保存實驗數據是對科研的基本要求,是實驗真實性的基本保證。他認為,由於韓春雨有關該技術的論文插圖存在明顯的造假,而且韓在遭到質疑後,拒絕按照學術規範公布實驗原始數據,他判斷是屬於有意的造假。 在整個質疑的過程中,被置於火中煎熬的韓春雨,數次給出了同一個理由:別人重複不了實驗,細胞被汙染的可能性最大。
  • 韓春雨論文的可重複性問題,要怎麼「科學解決」?
    這一切,都源自韓春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的關於「新一代基因編輯系統」NgAgo的研究結果[1]。論文中那引起眾多同行、媒體乃至公眾關注的成果,被多國研究者反映「無法重複」。針對此事,果殼網科學人聯繫到了分享重複失敗數據的遺傳學家蓋坦·布爾焦(Gaetan Burgio)和呼籲韓春雨公開原始實驗數據的路易斯·蒙託柳(Lluís Montoliu)。
  • 翟天臨「學術造假」坐實了?原文作者:論文被整段抄襲
    讀博期間,翟天臨公開發表的一篇題為 《談電視劇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遭論文作者黃立華譴責,「我十幾年前(發表的論文),被其整段整段抄襲,事實勝於雄辯」。翟天臨的《談電視劇《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發表於2018年08期,《廣電時評》。
  • 翟天臨同期博士答辯名單20人,除翟天臨外19人知網都能搜到論文
    有網友曝光翟天臨博士期間的一篇論文的知網查重結果,重複率高達40.4%,翟天臨所在的那一屆博士答辯名單,共20人,除翟天臨外19人知網都能搜到論文。四川大學官網將翟天臨列入了學術不端案例。能讀到大學已經是過五關斬六將,還有千萬考研的學生。普通家庭的孩子,讀書有多他媽心酸,今天錘翟天臨這樣明目張胆學術造假走後門的人就有多執著。
  • 翟天臨博士論文曾通過"雙盲審" 審查環節為何失守
    教育部回應絕不姑息北京大學確認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行為15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在被問到此問題時表示,教育部對此高度重視,不光是涉及到本人是否涉嫌學術不端,也涉及到工作的其他各個環節是否有問題,教育部絕不允許出現無視學術規矩、破壞學術規範,損害教育公平的行為。
  • 開題、調研、審查、盲審、答辯……翟天臨論文一路綠燈,誰開的?
    15日,教育部回應稱,絕不允許出現無視學術規矩行為。16日,北京大學發布通告,確認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行為,決定對其作出退站處理。不論是博士畢業,還是博士後錄取,要想跨入和走出高等院校的大門,都理應通過層層考核與篩選。然而,這些讓普通人望而卻步的「難關」,卻讓網友們在短短幾天找出了諸多「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