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電池有天花板 氫氧和鋰氧各有熱捧者 誰才是動力電池終極目標

2020-11-27 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路線一直以來多有爭議。目前備受推崇的鋰電池,行業不少人士認為這一領域也存在天花板。在鋰電池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今,不少企業或研究機構也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發展方向,如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從目前來看,這兩種電池都有自己很明顯的優點,當然存在的短板也不少。於是,針對動力電池發展路線,業界人士展開了爭論: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6月14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動力電池分會成立大會暨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從會上各專家的觀點中或可窺見動力電池的未來發展方向。

  ♦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和成本平衡點出現在2020年

  分析動力電池的現狀必須考慮研發與使用情況,對此,企業和研究機構看法並不一樣。

  作為我國動力電池領先企業,寧德時代與科研機構對鋰電池的研發有較大不同,寧德時代更注重從工程化的角度入手。寧德時代副總裁、首席科學家吳凱介紹,電池企業進行研發注重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能量密度;二是成本平衡設計。這兩條曲線與經濟學的供需曲線相似,在某個位置形成平衡點。這個平衡點的時間節點是2020年,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價格為1元/Wh。在這個平衡點之下,三元/石墨體系的電池會成為流行趨勢,隨著能量密度提升,矽基負極體系、固態電池等會顯示出優勢。

  我國目前動力電池的研發主要考慮的是能量密度、成本、壽命三要素平衡設計,在考慮安全性、使用環境的廣泛性以及充電方面,系統設計成為引導電池設計方向的關鍵。在平衡點之下,高鎳化是提高能量密度的重要手段。「寧德時代近期會在高鎳應用方向深耕細作,長期來看,會加強固態鋰金屬電池開發。」吳凱說。

  此外,大數據監控也說明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現狀。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震坡介紹了動力電池大數據平臺的運行情況。他說,目前,我國形成了電動車輛安全運行國家、地方政府、整車企業三級監管技術體系,國家平臺已接入超過90萬輛產品,日在線近50萬輛,行駛1200萬公裡,充電16萬次。

  從監控數據來看,安全性成為動力電池的首要問題,在2010~2016年間,動力電池起火事故中有67%的原因來自動力電池,充電引起的起火佔14%,其他原因佔19%。

  ♦整車企業向左電池企業向右

  動力電池從磷酸鐵鋰轉向三元體系後,能量密度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瓶頸問題依然沒有解決。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被大家認為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為了搶佔未來的制高點,我國企業出現了較有代表性的現象:不少整車企業偏向燃料電池,動力電池企業偏向固態電池研發。

  長城汽車在電動汽車研發上步伐較慢,但一起步便瞄準了燃料電池,長城汽車宣布,2022年推出首款燃料電池車型。

  比亞迪曾是磷酸鐵鋰電池的龍頭企業,隨著技術迭代發展,比亞迪也投入到燃料電池的研發之中。前不久,比亞迪與美國混合動力公司(US Hybrid Corporation)合作研發氫燃料電池客車。該款客車將服務於美國火奴魯魯(檀香山,Honolulu)的Daniel K.Inouye國際機場。

  吉利汽車也積極投入到燃料電池的研發中,目前形成了純電、混動、氫燃料電池、替代燃料四條路線。當然,由於燃料電池的前景還不明朗,吉利在燃料電池上的投入還不多。

  上汽集團是我國最早從事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的企業,旗下上汽大通的燃料電池汽車已正式上市銷售。

  與整車企業熱衷燃料電池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動力電池企業大多數在研發固態電池。吳凱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寧德時代在固態電池上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此前,比克集團副總裁廖振波也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比克已布局凝膠態的電池,即俗稱的半固態電池,並組建成立了全固態電池研發團隊。

  據記者了解,我國動力電池排名前十的企業都涉足固態電池的研發之中,力神、國軒、微宏等企業都建立了研發團隊並進行了相關布局。

  與我國的情況不盡相同,國外整車企業並沒有一邊倒地選擇燃料電池。大眾汽車日本總裁兼CEO庄司茂曾稱,未來燃料電池車可能在日本以外遭遇困境,難以在全球範圍獲得光明前途。大眾汽車也表示正在研發續駛裡程超過1000公裡的固態電池,並將在2025年量產。

  6月13日,福特汽車表示,福特與戴姆勒正在逐步關閉一家開發汽車燃料電池技術的合資企業。雙方表示計劃在內部進行各自的燃料電池技術開發,顯然雙方的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受阻。

  研發出全球第一款量產燃料電池汽車的豐田,也並沒有把寶全押在燃料電池上,目前,其也在積極進行固態電池研發。前不久,豐田汽車高層人事調整似乎也預示著豐田將重心從燃料電池轉向純電動以及固態電池上。

  ♦終極電池爭論泛起

  目前來看,整車企業與電池企業對未來電池的看法產生了分歧,市場上關於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的爭論也不時傳出。尤其是最近李克強總理在日本參觀豐田工廠之後,似乎燃料電池更加引起人們的關注。有人甚至認為「即將進入氫時代」。

  不過,中國工程院院院士陳立泉並不贊成氫是終極汽車能源的說法。他說,燃料電池主要依靠氫氧化學反應,固態電池的種類較多,常見的聚合物固態電池有聚環氧乙烷(PEO)、聚環氧丙烷(PPO)、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偏氟乙烯(PVDF)等,這些聚合物固態電池主要進行的是鋰氧化學反應。氫氧的理論能量密度為3525Wh/Kg,鋰氧為5217Wh/Kg,兩者有較大差距。

  「氫氧電池只能稱為一次電池,鋰氧電池才是可充電池。從原子量的對比也可以看出,鋰是氫的7倍,鋰氧電池體積能量密度也好於氫氧電池,從使用環境來看,氫氧電池的限制因素比鋰氧電池多。」陳立泉說。

  會上,不少專家針對行業興起的燃料電池與固態電池終極能源目標之爭也發表了看法,有專家表示,他曾去日本考察了幾家汽車企業,看到他們更加注重固態電池,詢問原因,日本企業人士認為,燃料電池的商業化道路比固態電池還長。

  對於燃料電池與固態電池的終極之爭,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863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說:「我也不同意氫是終極能源以及氫燃料電池車是終極環保車的說法。」

  不過,儘管如此,對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歐陽明高還是提出了建議,他強調,目前,大家只關注燃料電池系統本身,與氫相關的技術和基礎設施發展並不理想。他認為,產業更應重視氫能技術,即前端的氫燃料,比如製取、運輸、儲存、壓縮等環節。

  編輯:孫煥玉

相關焦點

  • 三元電池有天花板,氫氧和鋰氧各有熱捧者,誰才是動力電池終極目標
    在鋰電池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今,不少企業或研究機構也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發展方向,如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從目前來看,這兩種電池都有自己很明顯的優點,當然存在的短板也不少。於是,針對動力電池發展路線,業界人士展開了爭論: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6月14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動力電池分會成立大會暨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從會上各專家的觀點中或可窺見動力電池的未來發展方向。
  • 三元、氫氧還是鋰氧,動力電池的終極目標會是誰?
    在鋰電池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今,不少企業或研究機構也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發展方向,如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從目前來看,這兩種電池都有自己很明顯的優點,當然存在的短板也不少。於是,針對動力電池發展路線,業界人士展開了爭論: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6 月 14 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動力電池分會成立大會暨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從會上各專家的觀點中或可窺見動力電池的未來發展方向。
  • 動力電池將何去何從?三元、氫氧還是鋰氧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路線一直以來多有爭議。目前備受推崇的鋰電池,行業不少人士認為這一領域也存在天花板。
  • 三元VS 磷酸鐵鋰,誰才是國內動力電池界的「一哥」?
    01什麼是「磷酸鐵鋰」和「三元」?兩款電池的的負極、電解液及隔膜等均類似,最大的區別在於正極材料,並以此取名。三元電池有NCM和NCA兩類。NCA鎳鈷鋁電池,主要應用於圓柱電池中,例如特斯拉。而國內絕大部分車型都採用NCM鎳鈷錳電池。
  • 鈉離子、氫氧燃料、固態電池……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自從發現了電以後,人類就一直在想方設法把電儲存起來,於是有了電池,而科技的進步,讓電池的蓄電能力越來越強。隨著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型動力電池的問世,電池技術已今非昔比。
  • 太陽能、鈉離子、氫氧燃料……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專家來解密了→
    本期提要:自從發現了電以後,人類就一直在想方設法把電儲存起來,於是有了電池,而科技的進步,讓電池的蓄電能力越來越強。隨著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型動力電池的問世,電池技術已今非昔比。儘管現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佔據著絕對優勢,但是有不少企業和研究機構已經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未來,鈉離子電池、氫氧燃料電池、固態電池等等新概念電池紛紛進入大眾視野,那麼,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 三元鋰PK磷酸鐵鋰 誰才是動力電池的最終贏家
    但近一段時間的兩條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一個是國產特斯拉Model 3改用磷酸鐵鋰電池,還有一個是比亞迪漢採用刀片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國內最火熱的兩大電動車製造商重新採用磷酸鐵鋰電池,似乎給人一種磷酸鐵鋰「回歸」的感覺,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的差異在哪。
  • 三元鋰動力電池為什麼更容易發生熱失控?
    電池熱失控從字面的意思上面來理解就是電池的內部溫度到達一定的溫度之後,就不可控了,溫度直線上升,然後就會燃燒爆炸。根據電動汽車電池的種類來說分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而哪種電池更容易發生熱失控?
  • 調研深度觀察Ⅲ:以小見大,從磷酸鐵鋰、三元電池看行業現狀
    比亞迪:目標是安全第一比亞迪是全球第二大和國內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商,一直堅持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路線,是全球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領導者。2017年,比亞迪在大巴、專用車方面,依然選擇磷酸鐵鋰電池;而在純電動方面,可能會是磷酸鐵鋰和三元同時並存。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E6目前續航裡程為400公裡,未來目標是做到500公裡以上。
  • 三元鋰「霸佔」逾七成動力電池市場,磷酸鐵鋰被逼到牆角?
    特斯拉先後捧出兩大全球動力電池冠軍,先是松下,後是LG化學。無論是松下、LG化學,還是剛被LG化學搶走全球第一的寧德時代,皆在三元鋰電池領域加速前進。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吳輝在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稱,今年以來,磷酸鐵鋰電池的電芯每瓦時六七毛錢,三元鋰電池的電芯在七八毛錢左右,而有的公司給戰略客戶供應的三元電芯甚至也就六毛多的。未來,誰將在新能源汽車之爭中勝出,作為新能源汽車「心臟」的動力電池將是關鍵因素之一,而動力電池的競爭力又與成本密不可分。
  • 陳立泉院士:「電動江湖」風生水起 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隨著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型動力電池的問世,電池技術已今非昔比。儘管現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佔據著絕對優勢,但是有不少企業和研究機構已經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未來,鈉離子電池、氫氧燃料電池、固態電池等等新概念電池紛紛進入大眾視野,那麼,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 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最近新引進的一位王雪峰博士,物理所把他引回來了,他把鋰離子電池和鋰氧電池混起來用硫化鉬作正極,二硫化鉬它可以插鋰進去,也可以插氧進去,形成一個新的化合物。混起來以後,它容量是相當高的。這個工作我們在物理所也申請了專利,所以這是新的一些思路,將來會對固態電池起作用。所以我希望通過固態電池的發展來使我們國家能從跟跑、並跑一直到領跑。一直保持世界市場佔有率第一位的位置。
  • 動力電池竟然還有區別?三元鋰是大趨勢
    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技術即為提供能量的電池,續航能力和充電速度則是電池技術發展到今天的瓶頸所在。經過多年發展,鋰電池的目前的類型有錳酸鋰、磷酸鐵鋰、鈦酸鋰、鈷酸鋰、三元材料等,因能量性能和稀有金屬成本的原因,錳酸鋰、鈦酸鋰和鈷酸鋰電池逐漸變為小眾選擇,而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則得到更廣泛的推廣應用。但是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 動力電池霸主之爭!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誰才是未來?
    磷酸鐵鋰電池(LFP)似乎很快將「夠斤兩」與三元鋰電池(NCM/NCA)形成市場霸主之爭。磷酸鐵鋰版本車型是否值得購買?磷酸鐵鋰電池需求能否長期保持旺盛,相關產業鏈受益?(1) 蠶食鯨吞,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又飆升「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裝車量方面,2020年11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10.6GWh,同比上升68.8%,環比上升80.9%,增長幅度較大。其中三元電池共計裝車5.9GWh,同比上升56.1%,環比上升71.6%;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4.7GWh,同比上升91.4%,環比上升95.5%。
  • 乾貨|陳立泉院士:「電動江湖」風生水起 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隨著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型動力電池的問世,電池技術已今非昔比。儘管現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佔據著絕對優勢,但是有不少企業和研究機構已經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未來,鈉離子電池、氫氧燃料電池、固態電池等等新概念電池紛紛進入大眾視野,那麼,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 動力電池還會很「錳」 看選擇錳酸鋰電池的邏輯
    談及動力電池,當紅的無疑是三元電池。磷酸鐵鋰稍遜風騷。至於錳酸鋰電池,似乎已是上古生物,再談就有點out了。不過,中國最老牌動力電池企業之一、成立於2003年的星恆電源,至今還在堅持以錳酸鋰為核心,錳系多元複合鋰動力電池技術路線。而且,他們幹得還不錯——2017年,星恆電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總出貨量約7億瓦時。
  • 三元和磷酸鐵鋰,誰才是鋰電池領域的最強王者
    打開APP 三元和磷酸鐵鋰,誰才是鋰電池領域的最強王者 微鋰電 發表於 2020-05-22 22:58:29 (文章來源:微鋰電)        電化學電池的應用推廣改變了當下的產業格局,其中,鋰電池在動力和儲能領域發展迅猛。
  • 唱衰三元電池的人原來都是磷酸鐵鋰的鋼粉……
    電車匯消息:「很多人說三元電池不安全,你們也認為它不安全嗎?我來給大家說一個事實,那就是現在說三元電池不安全的人都是做磷酸鐵鋰電池的,大肆向外界傳遞出三元電池不安全的輿論,做磷酸鐵鋰電池的人才會有生存空間。」這是一位動力電池企業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話。
  • 衝擊動力電池第一陣營,億緯鋰能有看頭!
    3、消費鋰電池領域,公司一直看好微型電池在萬物互聯中的應用,2013年已開始投入研發扣式電池,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手握48項專利,成功切入三星供應鏈,因此看好公司抓住TWS市場機遇水到渠成;4、動力技術布局全面,切入國際大客戶:公司自2014年起就開始布局動力電池,最早是三元圓柱+方形LFP,在行業轉變技術路線時,及時將三元路線從圓柱切換至方形與軟包,
  • 衝擊動力電池第一陣營,億緯鋰能有看頭
    就股權激勵目標來說,公司對今年的增長是有信心的,特別是收入目標實現的概率較大。3、公司業務梳理3.1 鋰原電池公司2001年成立之初紮根於鋰原電池,受益於智能安防、智能交通以及智能停車場的市場擴大和國際市場份額的提升。2009年於創業板上市,募投項目增加產能,2011年形成穩定年產1億隻鋰原電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