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現】科學實驗證實我們的思想會影響物質-

2021-02-15 環球物理


一份發行在同儕審查制的《科學探索》期刊上的研究顯示,當處在不同群聚的環境之下,亂數產生器(REG)會有異常的表現。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亂數產生器採用電腦技術產生0跟1的隨機排列,這些數字會輸出在圖表上。隨機定律使得0跟1會以相同的機率產生,並以幾近水平的直線顯示在圖表上。任何偏差將以曲線或尖峰顯示出來。

測試結果


他們發現當全球性的巨變發生,眾多人口集體感受恐慌、焦慮或興奮時,極大的尖峰也相應產生。而當巨大的社會和政治事件發生時(像是總統大選、恐怖份子襲擊、國際法庭案件等等),在亂數產生器中也出現了原先設定不會產生的圖樣排序。「高度的關注、知識凝聚力、共享情感、或其他群體間相關聯的特質,從現場亂數產生器排列的理論預設值,趨向統計學上異常的偏差。若透過密集的實驗驗證,將會使得意識場(consciousness field)理論中,以「意識場」做為隨機物理過程中創設秩序的媒介的概念更值得取信。」

我們的集體意識實際上會影響電力的特性。這項研究在普林斯頓大學完成,並導出『或許最關鍵的是意識「場」的可能性,先前已被多門學科的學者在各種抽象形式中所假設,現在可能進入到嚴謹的科學論證,成為物理現實的開端』的結論。

如此一來,我們有了來自於世界級頂尖大學,並發布在同儕審查制期刊上的、科學的對照研究,透過經驗與觀察證明了我們的思想直接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那麼,什麼是意識呢?如果意識跟周遭環境間有因果效應,就證明意識無法僅透過大腦產生。這將不再被視為矯作的戲法,而正是一項來自於學術界最高水準的研究。原始研究資料請參考這裡。

雙子星大樓攻擊


另一項由普林斯頓大學機械暨航空太空工程系RDNelson博士部分主導的研究顯示,這項效應在2001年9月11日的雙子星大樓攻擊中非常明顯。「我們認為這項實質的相關性,應該會在未來被重複驗證。這項研究意味著某種形式的意識存在,並與隨機物理系統中的異常有關。」

實質上,圍繞特定亂數產生器位置的周圍人群的意識狀態,在設定並不會偶然出現任何圖樣的裝置中,創造出了圖樣及排列。意識是一個包含所有物質的場域嗎?人類的思想是否被禁錮在由物質所組成的大腦肉身之中呢?或是,意識能夠超越並延伸到身體顱骨以外呢?

Nelson博士繼續說道:「脈絡分析指出,這並不能歸因於可識別的物理相互作用,而是透過一些與人類意識有關但仍未知的相互作用。」關於911關聯性的延伸分析請參考這裡。

這代表著什麼?

在決定性的證據支持下,我們的意識也能夠影響電流的流動,我們應著手探索思想的可能性,而不只是大腦。何況,如果我們的意識僅不過是大腦中神經活動與化學過程,怎麼會跟外在世界有因果效應呢?這個問題的唯一解套是,如果我們能接受我們的大腦和意識是不同的(然而彼此間相互連結)這個概念。


透過觀察一個電子引起的電子波函數,並塌縮成穩定態,我們看到了思想對於量子物體所產生的影響。透過Emoto博士重複操作並證實的水結晶實驗,我們也看到了思想對於物質的影響。我們也看到了,當一大群人在周遭城市集體凝思降低犯罪率、自殺、暴力、傷亡時,我們的思想對於其他人的行為產生的影響。

是時候讓目前的科學範例接受關於意識的最新認知,並視之為不可與外界切割之物。或許意識是我們用以延伸並與世界接觸的工具,而不只是內在的過程。


相關焦點

  • 科學實驗證實我們的思想會影響物質!
    【2017】佛法是更高的科學,而不是迷信【3024】1943年費城實驗真相:差點毀了地球【5009】現代科學十大未解之謎(徹底顛覆你的世界觀)若透過密集的實驗驗證,將會使得意識場(consciousness field)理論中,以「意識場」做為隨機物理過程中創設秩序的媒介的概念更值得取信。」我們的集體意識實際上會影響電力的特性。
  • 【科學實證】科學實驗證實神佛等多維空間的存在
    一、李嗣涔教授科學實驗《證實神佛等多維空間》的存在臺灣大學校長、美國斯坦福機電工程博士李嗣涔教授用現代科學儀器和雙盲科學實驗等方法,聯合諸多單位和學者,經千百次嚴謹、科學的反覆試驗,最後證實了佛、神、耶穌等的存在,值得一看。
  • 思想、邏輯、數學、實驗是人類科學進步的四大基石
    前4世紀,還是古希臘,歐幾裡德將前人零碎的幾何學知識,收集整理,從五條幾何公設出發,利用邏輯推理,寫出了《幾何原本》,自成體系,影響歐洲人的思想和行為習慣二千多年。3、但數字與實驗的結合,才產生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 白春禮:物質科學變革性突破對科學發展的影響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辯證唯物主義是指導物質科學研究的思想基礎,同時物質科學研究也為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式提供科學實證的載體。 絕大多數科學知識是累進式向前發展的,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發起新研究項目或對長久以來的猜想及理論加以驗證,這種進步是進化性的,即進化的科學觀。世界上絕大多數科學研究以這種形式的創新性推動科學進步。
  • 實驗證實:接觸科學能夠提升道德感
    接觸科學可以提升道德感嗎?思想中有科學的意識,道德感會隨之增強。毫無疑問,科學研究承載著價值。雖然對某種理論和意識形態的推崇會導致科學假設與方法的偏離,但這是錯在方法的應用,而不是方法本身。換句話說,個別科學家的偏見和錯誤一般不會影響到公眾對科學研究的看法。
  • 科學之源(反思思想實驗的虛妄)
    科學是對於自然事物的研判,邏輯思維是對於來自自然事物信息的後期處理。一切科學思想的源頭在自然事物本身,科學要接近真相,必須反覆研判,反覆對比,反覆實驗,多角度,多時空條件下,進行反反覆覆的觀察,測量,校驗和總結。脫離自然樣本的思想實驗,從本本出發,執拗於管窺之見,和科學精神格格不入。當推導出一系列驚世駭俗的結果時,不提高警覺,反倒沾沾自喜,沉迷其中。
  • 李嗣涔.教授科學實驗《證實佛神等多維空間》的存在!
    因此,李嗣涔有了穩定的實驗對象來源。1999年8月的一次手指識字實驗,是李嗣涔多年來研究特異功能的轉捩點。在實驗中,用「佛」字測試時,具特異功能的小孩看到的是千變萬化的意象,包括發光的人、宏亮的笑聲、寺廟、和尚等等。透過這類「特殊字」的測試,李嗣涔證實了我們所處的時空之外,還有所謂「信息場」的存在,也就是俗稱的「靈界」。
  • 科學實驗證實「阿彌陀佛」會放光【視頻】
    科學實驗證實「阿彌陀佛」會放光>「佛」字的玄秘《探索》頻道專訪臺灣大學校長恩師淨空老法師篆刻的 「南無阿彌陀佛」 水結晶學佛的同修要利用好現代化工具,人人家裡都應該放兩個機,一個播經機,晝夜不斷播放師父講經,一個念佛機,晝夜不斷播放佛號,自利利他,一般連續播放幾年之後,家中的磁場氣氛都超級好,非常清徹三時繫念法會,
  • 科學驚人發現:惡念會在血液中形成毒素!
    美國研究人員在以「社會關係如何影響人的死亡率」為課題的研究中發現,一個樂於助人且和別人和睦相處的人,其預期壽命顯著延長,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懷惡意,損人利己,和他人相處不融洽的人,其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至2倍。不同種族、收入高低、體育鍛練以及生活作風都不能影響這個具有普遍性的結論。
  • 科學家用實驗證明了時間膨脹,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愛因斯坦的偉大
    當然不是,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開始研究探索時空的奧秘,這個時候科學家發現,時間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和神秘。時間這個概念十分的抽象,愛因斯坦曾經猜測,時間有可能根本不存在,它只是人類潛意識的一種錯覺。可是當愛因斯提出相對論之後,對於時間,空間,物質又有了新的解釋。愛因斯坦曾指出,時間、空間、物質這三者緊密聯繫在一起。
  • 科學發現推進思想觀念大變革
    儘管康德—拉普拉斯假說仍有許多具體問題不能解決,但其形成和演化的思想逐漸被天文學發展所證實。尤其是1859年德國物理學家吉爾霍夫和德國化學家本生創造出光譜分析法以後,可以對恆星上存在的元素進行分析了。分析證明,各種不同的天體構成元素相同。而且通過光譜分析還可以比較出它們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天體形成和演化的觀點從而被確立下來了。
  • 念力的科學實驗:負面意念對人的影響!
    任何大小的密閉箱子都可以充當積聚器,重點是箱壁要用金屬物質與非金屬物質(如棉布或毛皮)交替包覆。賴希認為,金屬物質可以吸引大氣中的能量 ,繼而又會排斥這種能量 ,讓它被非金屬材料吸收。由於箱子分成好幾層,能量 便能像氣流般向內流淌,被「積聚」起來。
  • 什麼是科學,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學(大白話10.3)
    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因為在我個人的思想分析體系裡,科學的精神是佔據比較重要的地位。我從小就喜歡看各種天文物理的科普讀物,10歲的時候就經常一有時間就泡在各種圖書館和書店裡,坐在地上看漫畫以及科普讀物。因此,我從小就建立起比較理性的科學分析事物的態度,這對我一生來說是影響比較大的。
  • 雙縫幹涉實驗的另類解釋,科學的拓展
    雙縫幹涉實驗以其奇特性而吸引了眾多的物理學愛好者,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物理實驗,它能揭開物質與反物質之間的奧秘,能使現代科學得到拓展。雙縫幹涉實驗證實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這其中要加入觀察者的因素,涉及物質與反物質範疇。
  • 愛因斯坦思想上的巔峰實驗,探索物質與能量的關係
    顯然是距離運動平行而不是垂直,於是隨著加速前進愛因斯坦兄弟會變得越來越近。假使他們頭朝前分別跑,也許這個怪誕的結論比時間流失的差異更不能讓人信服。同時同一年愛因斯坦用另一個思想實驗來探索了物質與能量的關係。蘇格蘭物理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在19世紀50年代證明了被稱為光子的光威力,雖然不具備質量,但仍具備動量,它有一個名為克魯克斯輻射計的裝置。
  • 科學思想引領下的新科學時代:X射線、鐳、電子等新發現
    電子的發現,揭示出了電的本質,打破了幾千年來人們認為原子不可再分的陳舊觀念,證實了原子還有其自身的結構,揭開了人類向原子世界進軍的序幕,也為以後的科學研究開闢了新的道路。世紀之交的另一革命理論電子力學就是在原子物理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 用科學實驗證明靈魂存在?託馬斯·愛迪生的秘密實驗
    幾十年來,不僅沒有人知道這個實驗的結果,連這個實驗的存在也僅有當年在場的人知道。愛迪生不敢將迷信破滅的發現透露給當時那個迷信的世界:相信鬼的人不會停止相信它們,他們會認為發明家犯了錯誤,並很可能會與他抗爭。直到他去世那天,愛迪生一直相信,每個人和動物的生命都是無數微小個體運動的結果,他稱之為「不朽的單位」。這些單位為生命提供了指導。
  • 逆轉因果的科學實驗,如果意識能回到過去,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對於人來說,意識是一個和我們關係緊密但同時也充滿未知的領域。上世紀興起的新紀元思想普遍認為,意識能夠創造現實。意識真的有這麼大的力量嗎?經過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我們至少可以斷定,意識絕不僅僅是大腦裡的生物現象那麼簡單,它的力量甚至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以色列內科教授萊昂納德·萊博維奇曾做過一個禱告效力的實驗。
  • 科學家驚人發現:善有善報觀點被科學證實
    科學家統計發現,一個人心存善念時,免疫細胞也更加活躍,如果長期保持這樣的狀態,人就不容易得病,壽命也會更長;而心存惡念和負面思想時,身體狀態則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長期下去使人容易疾病纏身。更多類似的實驗都得出了同樣的結論,長期保持善良、純淨的心態有利於健康和長壽,而太多的惡念會讓人容易得病。這是現代科學中的發現,而中國幾千年前的古人早已發現了這些規律,孔子就曾說過「仁者壽」,意思是具有仁愛之心、和寬廣胸懷的人容易長壽。所以要想有個健康的身體,就必須要有健康的心理。
  • 科學家驚人發現:善惡有報是真正的科學
    科學家在神經化學領域的研究中發現了這樣一種現象:當人心懷善念、積極思考時,人體內會分泌出令細胞健康的神經傳導物質,免疫細胞也變的活躍,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念常存,人的免疫系統就強健;而當心存惡意、負面思考時,走的是相反的神經系統:即負向系統被激發啟動,而正向系統被抑制住,身體機能的良性迴圈會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