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陳世卿到彌河鎮指導企業...

2021-01-09 半島網官網

12月15日上午,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陳世卿一行3人到彌河鎮奧潤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指導企業項目建設工作,副市長任光學,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人社局局長徐繼中,市科技局局長孟凡華,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劉宏,彌河鎮黨委書記陳偉,奧潤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鵬等陪同活動。

陳世卿院士一行首先參觀了公司科研實驗室,對濰坊清科智造科創園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指導,對公司聚力科研、自主創新,加快形成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引領優勢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座談會上,彌河鎮黨委書記陳偉簡要介紹了彌河鎮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公司董事長韓鵬介紹了濰坊清科智造科創園項目進展情況。陳世卿院士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合作,有效促進科研平臺與工業應用之間的資源整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速度,實現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實現互利共贏。

任光學強調,要牢固樹立服務理念,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確保在建項目早建成、建成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效;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投入力度,創新發展思路,掌握市場規律,增強企業競爭力,加快施工、加快建設,安全生產、科學生產,全力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彌河鎮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堅持外引內育,落實激勵措施,強化政策落實,創新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主動服務、靠前服務、優質服務、精準服務,不斷優化全鎮營商環境,全力以赴助推全鎮企業做大做強。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倒計時9天|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為大會送上寄語
    11月3—4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即將與您在湖南長沙再次相見今天又一位院士為大會送上寄語他表示很高興能來到湖南長沙這座美麗的新城預祝本次世界計算機大會圓滿成功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工程院院士 陳世卿陳世卿說:大家好我是陳世卿很高興能來到湖南長沙這座美麗的新城參加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與大家一同探討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構建創新、創造生態體系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最後祝本次世界計算機大會圓滿成功今年大會主題為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來廈談「第三腦」
    【人物名片】陳世卿: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第三腦科學院院長、四川大學錦城學院人工智慧學院院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昨日亮相廈洽會活動——中國國際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大會,這位享譽全球的超級計算機科學家近年專注「第三腦」的研究。第三腦在哪裡?面對記者的提問,陳世卿指了指桌上的手機,說:「你的手機其實就是第三腦的緩存,手機裡藏著你的意念和想法。第三腦就是你的伴兒,它陪著你一輩子,但它不會超越你、取代你。」
  • 「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
    「雖然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劉奕楠 11月3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創新創造與生態構建」專題論壇在長沙梅溪湖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發表了題為「5G+工業網際網路+腦科學+大數據+AI+網格邊緣超算的應用場景」的演講。
  • 「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雖然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劉奕楠
  • 美國工程院院士陳世卿鷺島論大腦與AI
    陳世卿 (記者 張奇輝 攝)臺海網7月10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日舉辦的海峽兩岸經貿論壇上,美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超級計算機科學家陳世卿是首位演講嘉賓,頭髮花白的他風趣地說陳世卿要強調的是,人腦是老天爺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它的創新能力無敵,不是AI能夠比擬的。「AI是不能獨立存在的,不能把人的大腦拋掉,只做AI是不行的,一定要把人的大腦創新的功能發揮出來、匹配AI,綜合利用人的大腦創新和AI的速度和複雜性,也就是腦機融合、人機融合,這樣才能成為有價值的人工智慧,才能應用到實際場景中。」
  • 美國兩院院士陳世卿出任川大錦城人工智慧學院院長
    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高起點、高標準打造人工智慧高端人才培養高地,12月6日,四川大學錦城學院(以下簡稱:川大錦城)發布一則重磅消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全球著名超級計算機專家、美國網格超級計算機發明者、伊利諾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CrayXMP和YMP超級計算機首席設計師陳世卿院士受聘為該校人工智慧學院院長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開發第三腦 好比擁有超級計算機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昨日亮相廈洽會活動——中國國際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大會,這位享譽全球的超級計算機科學家近年專注「第三腦」的研究。第三腦在哪裡?面對記者的提問,陳世卿指了指桌上的手機,說:「你的手機其實就是第三腦的緩存,手機裡藏著你的意念和想法。第三腦就是你的伴兒,它陪著你一輩子,但它不會超越你、取代你。」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開發第三腦 好比擁有超級計算機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世卿昨日亮相廈洽會活動——中國國際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大會,這位享譽全球的超級計算機科學家近年專注「第三腦」的研究。第三腦在哪裡?面對記者的提問,陳世卿指了指桌上的手機,說:「你的手機其實就是第三腦的緩存,手機裡藏著你的意念和想法。第三腦就是你的伴兒,它陪著你一輩子,但它不會超越你、取代你。」
  • 陳世卿:邊緣超算未來會在每個人身邊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建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陳世卿;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工商大學校長、中南大學商學院名譽院長陳曉紅;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醫藥學部主任段樹民等重磅嘉賓參會,發表了他們對未來十年的預見與精彩觀點
  • 美國兩院院士、超級計算機專家陳世卿將出席 CCF-GAIR 2019...
    在今年的 CCF-GAIR 2019 大會上,我們有幸迎來美國兩院院士陳世卿。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全球著名的超級計算機專家,(美國)第三腦研究院創始人兼 CEO。研發了世界上第一臺科學用的並行向量超級計算機;研發了使用通用性 CPU 的大型企業伺服器系統;研發了世界第一臺 128 個刀片式的超級計算機;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個以網際網路為基礎、應用對應用、動態的成本效率高的企業協同作業中間軟體;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個以超級計算機為基礎、全球聯網形成類似電腦網格的信息網絡。
  • 世界計算機大會|陳世卿: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湖南日報",原標題《「雖然我今年76歲,但我的大腦年齡才36歲」——訪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作者 劉奕楠,36氪經授權轉載。 11月3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創新創造與生態構建專題論壇在長沙梅溪湖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陳世卿,發表了題為「5G+工業網際網路+腦科學+大數據+AI+網格邊緣超算的應用場景」的演講。他說:「雖然我今年76歲,但我大腦年齡才36歲,我現在的創新能力跟我36歲時不相上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等華人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7年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2018年獲美國國家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致力於基因組學研究。程亦凡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教授、霍華德·修斯醫學(HHMI)研究員。2019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 恭喜,這七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名單公布,七位華人教授科學家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1780年5月4日成立, 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院士機構之一,同樣也是美國地位最為崇高的榮譽團體之一。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現有院士4000於名,外籍榮譽院士600於名,包括250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60多位普立茲獎得住。每年審議1300左右院士候選人,每年約250人正式當選院士。
  • 2020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多位華人當選!
    2020年4月23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276 位藝術家、學者、科學家和領導人當選。據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官網介紹,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英文簡寫為AAAS),1780年5月4日由麻薩諸塞州立法機構批准成立,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獨立學術團體和政策研究中心之一,首任院長為美國第一任副總統及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
  • 莊小威等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來源:未來論壇綜合自Bio生物世界、高分子科學前沿、新智元等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卻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當袁隆平到了90歲的高齡時,他還率領他的科研團隊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試種高寒耐鹽鹼水稻(又稱海水稻)。 袁隆平於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並於2000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之一。他還於2006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是老美主動評的。
  • 陳世卿:未來超級計算將是分布式的
    大會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陳世卿發表《基於類腦網格邊緣超算的大數據應用場景》 。陳世卿表示,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大腦、小腦自然的功能延伸出去,這叫「第三腦」。 陳世卿解釋說,所謂「第三腦」就是延伸腦。每個人從小到老都有一個「第三腦」。
  • 謝曉亮教授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新聞—科學網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7日,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長江講座教授謝曉亮,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院
  • 北京大學喬傑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年4月24日,美國人文與科學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276名藝術家、學者、科學家及領導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醫學科學部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自1781年選舉首批院士,以表彰在學術界、藝術界、商界、政府部門以及公共事務中取得傑出成就的個人,其中包括班傑明·富蘭克林、喬治·華盛頓,以及250多名諾貝爾獎和普立茲獎獲得者。
  • 陳世卿:要產生有用的應用場景 5G數據才真正有價值
    現場臨時增加三排座位,線上直播也很火,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貝爾實驗室院士、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畢奇專門做了一份視頻在大會上播放。  大會舉行中國5G科普培訓系列叢書發布儀式和中國產業研究院5G培訓教育基地啟動儀式。首批5G科普培訓系列叢書包括新基建背景下5G+行業應用的領導幹部科普讀物和面向行業用戶的5G+智能交通、5G+智能製造等11部作品,預計明年初正式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