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被要求改名 美國的黑人生命權運動將走向何方?

2020-12-06 湘湘帶你看社會

張志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近期,源於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殺」的新一輪「黑人的生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正在不斷發酵。最初是遍及全美的大規模遊行示威,然後是清除與支持販奴、蓄奴相關的歷史人物雕像運動。在美國首位總統華盛頓和第3任總統傑斐遜的雕像相繼被示威者推倒後,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雕像也成為示威者的下一個目標。而最新的消息則稱,由於常春藤名校耶魯大學以「奴隸販子」伊利胡耶魯命名,該校最近被要求更名。顯然,美國的黑人生命權運動已經近乎失控,它反映出美國社會分裂的加劇,也為今年美國的總統選舉帶來更多變數。

「黑人生命權」運動再次爆發的導火索是弗洛伊德之死,其背後揭示的卻是美國司法體系長期針對黑人等少數族裔的系統性、歧視性執法。據美國「警察暴力地圖」網站統計,2019年全美有1099人死於暴力執法,平均每天有3人死在警察手裡,其中24%為黑人。究其原因,一方面,教育欠缺與高貧困率導致黑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有研究顯示,美國非洲裔男性的高貧困率導致其結婚數量下降、家庭極度不穩定,以及黑人單親家庭的現象非常突出。另據美國司法部估計,有1/3的黑人男性會在一生中某個時刻入獄——這比白人男性的概率要高出5倍。另一方面,則是美國警察受教育水平低與警察裝備「軍事化」導致的暴力執法泛濫。有研究稱,接受過大學教育的警察比沒有大學學歷的警察使用武力的可能性要低,分別為56%和68%。但目前美國警察的最低學歷要求是高中畢業,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警察動用武力的可能性。此外,1990年國會通過的《國防授權法》規定,軍方出于禁毒的目的,可將剩餘的武器裝備分配給地方警察。然而1997年後,國會允許地方警察使用武器的範圍擴展至所有執法領域。此次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美國多地爆發警民衝突,甚至有地方要求取消給警察的預算,以及廢除警察部門,這是長期以來黑白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

黑人生命權運動升級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新冠疫情凸顯了黑人等少數族裔與白人在經濟與社會地位上的極度不平等。顯然,在經濟上遭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嚴重的當是失業的普通民眾,而長期處於社會最底層的非洲裔和拉美裔美國人更是首當其衝。數據顯示,此次疫情導致的黑人死亡率是該種族在美國總人口中的比例的兩倍。《華盛頓郵報》報導,在密西根州,只佔當地居民14%的非洲裔美國人患病人數卻佔總數的40%。而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以往宣揚人權至上的美國,在對窮人和富人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時完全「認錢不認人」。當有記者質疑富人優先得到檢測時,川普竟然回答說:「生活就是如此。」(That's life!)此外,就在美國的疫情尚未達到頂峰的時候,川普出於儘快恢復經濟、給自己連任搏業績的考量,竟不顧專家反對,堅決要求各州復工復產。事實上,多數維持生產與生活運行的基礎工種都是由處於社會底層的黑人與拉美裔美國人承擔的,而他們無論是防護意識還是防護措施都比較薄弱,迫於生計所需不得不回到工作崗位。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黑人生命權運動的升級一方面是在聲討長期以來白人警察對黑人的歧視性執法,另一方面則是對自身所處的經濟與社會地位嚴重不公的抗議。

然而,目前來看,從推倒雕像到要求更名,黑人生命權運動已經近乎失控。這種歇斯底裡追求政治正確的做法被美國媒體冠以「雅各賓時刻」,因為它「具有革命思想的高度熱情和任意評判的特點」。這一運動在搗毀歷史名人雕塑的同時,也在摧毀美國人對自己歷史的認同。而且,該運動以「正名」的名義實際上剝奪了別人發聲的權利。媒體報導,麻省理工學院一名牧師因在郵件中指出弗洛伊德實際上也有違法行為而被迫離職。而類似的報導事實上在民眾中會形成寒蟬效應,導致許多人因此噤聲,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目前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彌補美國社會的裂痕,反而進一步加深了裂痕。比如,川普將騷亂歸罪於所謂的左翼激進勢力,並指責民主黨在煽動民眾。顯然,黑人的生命權並不能因此次運動得到明顯的維護。但是,美國社會愈分裂,川普所期望的民粹主義就愈加流行,也為他操縱輿論、誤導民意提供了更大的空間。由此,2020年美國大選或將出現更多的變數。(責任編輯:唐華)

【來源:中國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世界名校耶魯大學被要求改名,是鬧劇嗎?
    比如白宮被要求改名、帝國理工改校訓,波士頓的林肯雕像面臨被拆除的境遇,中國市場的黑人牙膏,被母公司高露潔醞釀改名。我們熟悉的常青藤名校耶魯大學也被捲入其中,它的校名是否要改,正在社交媒體上熱烈討論。一、世界著名的耶魯大學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是坐落在康乃狄克州紐哈芬的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學。這所大學是世界著名大學,在美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三所大學。它還是美國大學協會的14所創始院校之一,常春藤聯盟成員。
  • 美國人「找不到北」了!
    隨著美國示威運動不斷升級,「清算」狂潮席捲而來,全美淪陷在無盡的自我審查當中。曾享譽盛名的美國名人雕像被悉數推倒,不僅多位前美國總統被波及,連「國父」也無法倖免。6月18日,美國波特蘭市的示威者推倒了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的雕像。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相反,排名相對較低的非亞裔學生卻成功被包括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在內的常青藤大學錄取。這些大學真的在歧視亞裔嗎?02 ////從被保護到被歧視美國高校在錄取大學生時對多種族的考量,跟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有關。
  • 一九六八|六十年代的遲到者:黑人運動,美國的出走與帶回
    就像在二戰中的表現一樣,美國對於全球六十年代也是一個遲到者。作為既有世界秩序的主要製造及掌控者,帝國的六十年代始於內部的黑人解放運動(後逐漸被改稱為「民權運動」)。儘管種族主義本身和殖民歷史密不可分,但前者已經被內化為美國自己的問題,其運動之初的世界意義尚不明顯。
  • 美國教授「歧視黑人」被停職後,幾萬華人站出來為他撐腰
    戈登·克萊因,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會計學教授,因為拒絕給黑人學生提供特殊待遇,他先被扣上了「種族歧視」的帽子,接著又被校方停職。為什麼華人要給克萊因教授撐腰?原因也很簡單,美國高等教育平權運動已經完全脫離了目標,平權正在變成特權,而華裔亞裔人群卻因為特權受到了越來越不公正的對待。
  • 耶魯大學有座無窗的3層樓,裡面藏著美國188年權力金字塔的「秘密...
    一些人相信骷髏會長期控制著美國,並擁有不可告人的動機;然而也有許多記者調查後認為該組織與普通的大學學生社團並無不同,而且類似的秘密精英組織也存在於幾乎所有的一流大學。 社團地點 在美麗的耶魯大學校園內,有一幢希臘神廟式的小樓,風格類似希臘神廟的褐巖建築。
  • 許田放棄美國耶魯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加盟西湖大學
    中青在線杭州4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今天,據西湖大學有關負責人介紹,曾擔任過15年美國耶魯大學遺傳系副系主任以及11年耶魯大學校長特別顧問的許田教授已全職加入西湖大學。近日,他放棄耶魯大學終身C.N.H. Long講席教授、霍華德·休斯研究員以及羅斯伯格兒童疾病研究所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等職,來到杭州工作。    許田說:「西湖大學作為一所新型大學,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回國加入西湖大學主要是想實現心中的兩個目標:教育和創新。西湖大學必然會從當下的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
  • 剛剛,為了黑人,革命老區改名了|地球知識局
    為什麼要改名呢?1787年,羅得島對華盛頓召開的制憲會議予以抵制,沒有籤署和批准《美國憲法(1787)》。 然而,小小的羅得島還是扭不過其他12個州。在其他州施加關稅懲罰的威脅下,它最終通過了《美國憲法》。不過羅得島也有自己的要求,通過可以,但必須確保《人權法案》成為憲法的一部分。
  • 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的觀察與思考
    涉及種族歧視的電影《亂世佳人》被迫暫時下線、美劇《老友記》的製片人因演員缺乏種族多樣性而道歉、南方白人將領雕像被推翻等事件也標誌著運動進入到了新的階段。近日,高露潔公司表示,出於種族因素,公司考慮給「黑人牙膏」改名。這些事件也顯示出了「政治正確」的大擴張引發的各種爭議。「政治正確」是否正確?
  • 牛津KCL紛紛改名?
    大家眾望所歸的果然還是這個吧不過,與帝國理工積極迅速地響應群眾需求的反應略有不同,同樣受到BLM浪潮被要求拆除校內殖民者雕塑的牛津大學則有不一樣的想法。牛津大學校長:不要「隱藏我們的歷史」牛津大學的奧利爾學院門口擠滿了遊行示威的人群。他們要求大學將非洲殖民的「成就偉業者」塞西爾•羅茲的雕像從學院的大樓上拆下來。
  • 黑人奴隸在美國歷史上的悖論
    自從16世紀初開始,歐洲殖民列強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等先後將1200多萬非洲黑人擄掠到了美洲。以1619年第一批黑人奴隸輸入維吉尼亞殖民地為開端,先後有大約60萬黑人被販賣到了13個英屬北美殖民地,以解決當時北美的勞動力奇缺問題。
  • 趙丁琪:階級問題變成種族問題,難怪美國黑人找不到出路——與林垚...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趙丁琪】 2020年6月22日晚,華東師範大學ECNU-UBC現代中國與世界聯合研究中心組織了許紀霖、劉擎、白彤東、吳冠軍四位老師的線上對談,圍繞美國當前的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在這場討論結束後,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林垚在澎湃新聞連續發表了兩篇文章,對這場討論進行回應。
  • 三年一次的美國黑人運動,此次為何鬧得這麼大?主要原因有三點!
    在美國,平均三年就會發生一次黑人運動。從20世紀算起,美國因為種族矛盾而引起的黑人運動高達四十多次,其中有四次都對美國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和打擊。特別是這次因為非裔黑人之死引起的黑人運動更是燃爆了世界。
  • 在富人區敲門收房子讓屋主搬走,這群人堅信黑人創造了天地,美國...
    他宣稱「摩爾人」才是美國的原始居民,因此有權享有自治地位,可以拒絕遵守美國法律和政府規章制度。而所有黑人都是摩爾人後裔,但是被奴隸制和種族隔離剝奪了他們的穆斯林身份。他主張黑人們應該「回歸」到他們的摩爾人祖先的伊斯蘭教,通過奪回他們的歷史遺產來擺脫種族壓迫。
  • 這部黑人平權電影,折射出美國深刻裂痕
    從明尼蘇達到紐約,從芝加哥到亞特蘭大,全美幾乎所有大城市,都在發生抗議種族歧視的運動,而George Floyd臨死前喊的「I can't breath.」也能成了示威者的主流口號。「I can't breathe.」大概是總結美國長久壓抑的種族情緒最貼切的話語,也不禁讓小邦想起了去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綠皮書》。
  • 美國社運版圖,與黑人組織鬥爭的前世今生
    7月4日,在紐約文化沙龍和灣區文化沙龍主辦的「種族問題和撕裂的美國社會」線上系列沙龍的第四期中,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夕岸以《種族與美國的社會運動版圖》為題,對美國黑人運動進行了歷史脈絡梳理。講座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談及為什麼特定的社會抗爭和國家暴力的歷史被淡化甚至抹除,以及民權運動衰落後黑人權力運動對民權運動意識形態的挑戰和超越。
  • Anthony Koleske:耶魯大學生物和生物醫學博士項目介紹
  • 美國著名華裔建築師林瓔入選耶魯大學校董
    中新網紐約6月2日消息:美國耶魯大學30日表示,該校校友以壓倒性多數推選著名華裔建築師林瓔,出任耶魯大學新任校董。  據美國華文媒體報導,林瓔贏得近5萬名校友超過80%的選票,躋身耶魯大學19名校董之列。耶魯表示,世界各地10萬名校友有超過40%在這次校董選舉投票,投票率比平常的選舉高出二倍半。
  • 寫百遍「黑人命也是命」上斯坦福,他是美國張鐵生?
    要知道,史丹福大學2016年的錄取率為4.69%,是全美本科生錄取率最低的大學,卻被這樣一份劍走偏鋒的申請書打動,難不成美國人也愛「白卷英雄」?要點速讀:齊亞德不是「美國張鐵生」,除了史丹福大學,還接到了耶魯和普林斯頓的錄取通知書。
  • 美國開始大清洗,數位哈佛華人科學家被辭退,遭殃的還是美國
    而一向自視不凡的美國自然是看不得如此,中美關係一直以來都十分的微妙,不能說是敵人,但是,也絕對不是朋友。自從川普上任總統以來,對中國的態度一直都是非常不友好,大大小小的動作也是一直不斷。之前,美國甚至針對華人科學家們進行了一場「大清洗」,光哈佛大學研究所就有將近40多名華裔科學家被研究機構清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