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近期,源於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殺」的新一輪「黑人的生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正在不斷發酵。最初是遍及全美的大規模遊行示威,然後是清除與支持販奴、蓄奴相關的歷史人物雕像運動。在美國首位總統華盛頓和第3任總統傑斐遜的雕像相繼被示威者推倒後,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雕像也成為示威者的下一個目標。而最新的消息則稱,由於常春藤名校耶魯大學以「奴隸販子」伊利胡耶魯命名,該校最近被要求更名。顯然,美國的黑人生命權運動已經近乎失控,它反映出美國社會分裂的加劇,也為今年美國的總統選舉帶來更多變數。
「黑人生命權」運動再次爆發的導火索是弗洛伊德之死,其背後揭示的卻是美國司法體系長期針對黑人等少數族裔的系統性、歧視性執法。據美國「警察暴力地圖」網站統計,2019年全美有1099人死於暴力執法,平均每天有3人死在警察手裡,其中24%為黑人。究其原因,一方面,教育欠缺與高貧困率導致黑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有研究顯示,美國非洲裔男性的高貧困率導致其結婚數量下降、家庭極度不穩定,以及黑人單親家庭的現象非常突出。另據美國司法部估計,有1/3的黑人男性會在一生中某個時刻入獄——這比白人男性的概率要高出5倍。另一方面,則是美國警察受教育水平低與警察裝備「軍事化」導致的暴力執法泛濫。有研究稱,接受過大學教育的警察比沒有大學學歷的警察使用武力的可能性要低,分別為56%和68%。但目前美國警察的最低學歷要求是高中畢業,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警察動用武力的可能性。此外,1990年國會通過的《國防授權法》規定,軍方出于禁毒的目的,可將剩餘的武器裝備分配給地方警察。然而1997年後,國會允許地方警察使用武器的範圍擴展至所有執法領域。此次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美國多地爆發警民衝突,甚至有地方要求取消給警察的預算,以及廢除警察部門,這是長期以來黑白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
黑人生命權運動升級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新冠疫情凸顯了黑人等少數族裔與白人在經濟與社會地位上的極度不平等。顯然,在經濟上遭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嚴重的當是失業的普通民眾,而長期處於社會最底層的非洲裔和拉美裔美國人更是首當其衝。數據顯示,此次疫情導致的黑人死亡率是該種族在美國總人口中的比例的兩倍。《華盛頓郵報》報導,在密西根州,只佔當地居民14%的非洲裔美國人患病人數卻佔總數的40%。而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以往宣揚人權至上的美國,在對窮人和富人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時完全「認錢不認人」。當有記者質疑富人優先得到檢測時,川普竟然回答說:「生活就是如此。」(That's life!)此外,就在美國的疫情尚未達到頂峰的時候,川普出於儘快恢復經濟、給自己連任搏業績的考量,竟不顧專家反對,堅決要求各州復工復產。事實上,多數維持生產與生活運行的基礎工種都是由處於社會底層的黑人與拉美裔美國人承擔的,而他們無論是防護意識還是防護措施都比較薄弱,迫於生計所需不得不回到工作崗位。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黑人生命權運動的升級一方面是在聲討長期以來白人警察對黑人的歧視性執法,另一方面則是對自身所處的經濟與社會地位嚴重不公的抗議。
然而,目前來看,從推倒雕像到要求更名,黑人生命權運動已經近乎失控。這種歇斯底裡追求政治正確的做法被美國媒體冠以「雅各賓時刻」,因為它「具有革命思想的高度熱情和任意評判的特點」。這一運動在搗毀歷史名人雕塑的同時,也在摧毀美國人對自己歷史的認同。而且,該運動以「正名」的名義實際上剝奪了別人發聲的權利。媒體報導,麻省理工學院一名牧師因在郵件中指出弗洛伊德實際上也有違法行為而被迫離職。而類似的報導事實上在民眾中會形成寒蟬效應,導致許多人因此噤聲,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目前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彌補美國社會的裂痕,反而進一步加深了裂痕。比如,川普將騷亂歸罪於所謂的左翼激進勢力,並指責民主黨在煽動民眾。顯然,黑人的生命權並不能因此次運動得到明顯的維護。但是,美國社會愈分裂,川普所期望的民粹主義就愈加流行,也為他操縱輿論、誤導民意提供了更大的空間。由此,2020年美國大選或將出現更多的變數。(責任編輯:唐華)
【來源:中國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