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生物科技的誕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2020-12-04 百家號

現代科學生物科技的誕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今天小編和你們說說生物科技的誕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科恩和博耶首次證實「重組」DNA技術的可行性,是通過表明可以把來自兩個不同質粒的DNA拼在一起,並在細菌中增殖這個構件。但若要證明這項技術的真正力量,是要用它創造出能生產有臨床價值的人類蛋白質的細菌。首次實現這一點的是博耶和羅伯特·斯萬森在1976年創立的美國基因泰克公司。當時,斯萬森是個28歲的失業銀行家,他意識到分子生物學已經發展到可以用來賺錢的時刻,而且能發家致富,所以他拜訪了博耶,提出合作的請求。博耶的一個同事回憶道,當時他們曾「站在走廊裡取笑這個穿著三件套西裝的人,因為從沒有這樣的人拜訪我們」。

然而,斯萬森的「10分鐘推銷」產生了巨大的說服力,使得生物學家和銀行家一起去酒吧詳談合作計劃。後來,生意談成了,但前方依舊障礙重重:這個襁褓中的公司需要創業資金,還有能推銷的商品。過了6個月惴惴不安、靠領失業補助和啃花生醬三明治為生的日子後,斯萬森終於想辦法找到了投資人。與此同時,博耶也發明出產品——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這是一種調節生長的激素,可以用來治療腫瘤和生長異常。生物科技產業自此誕生了。很快,其他的人類蛋白質也被生產出來,其中包括人們耳熟能詳的胰島素。

從前,糖尿病患者要依靠從豬的胰腺中提取的胰島素,但人和豬的胰島素分子略有差別,這就意味著豬的胰島素會引起一些人的免疫排斥反應。1978年,基因泰克公司與禮來公司合作,開始研發用細菌生產人類胰島素的方法。1982年,它們生產的人類胰島素成為第一件進入市場的生物科技產品。從大學實驗室到數十億美元的產業,生物科技的發展成為現代科學的一個成功案例。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人們曾以為生物科技可能永遠不會啟動了,因為存在對其安全性的擔憂。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政府官員、政治活動家或者宗教人士做的決定,而是科學家的決定。

他們認為,在生物技術的風險得到恰當的評估之前,應當停止對此技術的進一步開發。其中一位代表人物是保羅·伯格,他當時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在細菌中研究猴病毒40基因的功能特性,但他開始擔心,修飾過的細菌逃到實驗室外可能會帶來一些健康風險。這是一種合理的擔憂,因為這種病毒後來被表明可以致癌。伯格和其他分子生物學家,包括雪梨·布倫納、戴維·巴爾的摩、理察·羅布林、瑪克辛·辛格組織了一場會議來討論發展生物科技的風險,並設計了降低風險的辦法。那次會議於1975年2月在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叢林鎮的阿西洛馬會議中心舉行。

他們在會上討論道,雖然「新技術為遺傳學開闢了非凡的道路,最終還會給醫學、農業和工業帶來無與倫比的機遇……但是,如果毫無約束地追求這些目標,可能會給人類健康和地球生態系統帶來不可預見的危害性結果」。正是出於這樣的擔憂,在會議之前,人們提出自願暫停此類研究。面對新科技的商業潛力,生物科技產業界也像學術界一樣遵守了這項約定。公開重組生物科技的潛在風險所帶來的影響之一出現在會議的籌備階段,媒體「進行了一場狂歡,對於各種『如果』的想像紛至沓來」。

一些科學家擔心,這次會議會讓公眾站到基因工程的對立面,但正因為出席會議的不僅有科學家,還有律師、記者和政府官員,公眾才有機會知曉「其中的謹慎、爭吵、指責、搖擺不定和最終達成的共識」,以及如何實現生物科技潛力的最大化、風險的最小化。阿西洛馬會議決定,基因工程可以繼續發展,但需要嚴格遵守相關規範,安全處置轉基因菌株。會議上還推出了遺傳學上的保全措施,一旦細菌意外逃脫,它們在野外的存活能力也會受到限制。

重要的是,伯格說,這場會議提出了一項原則:「對於新生知識或早期技術所招致的擔憂,最好的回應方式是由來自公共資助機構的科學家與公眾一起尋找最好的監管方式,而且越早越好。」伯格尤其擔心,「等到來自企業的科學家開始主導這個研究領域時,一切就太晚了」。所以,雖然生物科技產業是從學術界發展起來的,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優先級和興趣已經發生分歧,這種分歧在今天仍然產生重要的影響。

好吧,今天的內容就到這了,歡迎在評論區下放留言,如果大家覺得小編說的對,可以點個讚支持一些,之後還會繼續更新一些科技文章,喜歡的可以點個關注,點個關注不迷路。本篇文章是小編自己的原創文章,目前只在百家號平臺獨家發布,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客觀地講,現代科學,的確沒有誕生在中國,中國甚至不具備誕生現代科學的土壤:即使沒有西方的入侵,中國出現現代科學的可能性依然十分渺茫。因為,中國文化土壤中孕育的是科技,而不是科學。科技與科學不同,科學是一門理論學科,是回答「是什麼」「為什麼」的學科;而科技是一門應用學科,是解決「做什麼」「怎麼做」問題。
  • 現代生物技術,告訴你克隆的故事
    人教選修三《現代生物技術》1999年環球影業製作並發行了《木乃伊》,這部影片當時票房慘澹,但後來出了《木乃伊歸來》創美國票房紀錄;到2018年《木乃伊3:龍帝之墓》創下27億美元票房。在影視作品中木乃伊以殭屍的形式復活了,那大家是否想過用現代生物技術復活木乃伊?
  • 細胞培養那些事:14個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從60多年前基礎培養基DMEM的誕生到今天細胞培養成為生物醫藥、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主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難以想像,如果沒有了細胞培養技術,生命科學研究將會是什麼樣子。讓我們通過下面14個冷事實為您展現細胞生物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1.
  • 《三體》,那些腦洞大開的事,你知道多少?
    《三體》,那些腦洞大開的事,你知道多少?對於《三體》的三部曲的三本書,相信對於很多喜歡科學,喜歡看科幻電影的朋友們來說,一定不陌生,劉慈欣的《三體》獲得了科幻借最具權威的雨果獎和星雲獎,由此可見,著作的實力是多麼地雄厚,但是如果自己去親自閱讀之後,你會發現,《三體》的三部曲除了是一部文學作品之外,同時也是一部科幻大片,閱讀的本身就仿佛置身於看科技大片的環境中。
  • 為啥生物不選擇永生這條進化方式?科學研究: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為啥生物不選擇永生這條進化方式?科學研究: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對於人類是由什麼進化而來,又是怎麼進化成如今這個樣子的問題已經被古今中外被討論的最多的問題了。雖然這兩個問題現在還沒有準確的答案,但是由此可以知道,人變成現如今這個樣子一定是由多次的進化演變而來的,所以在這個進化的過程中身體的某些器官有被棄用的也有被加強的,這不僅是我們人類這個物種,世界上的所有物種都是一直在進化的。眾所周知,如今現代人的平均壽命時間都已經長於古代人,這要得益於現代科學和醫學的不斷進步,很多曾經被認為是絕症的病都已經有有效的治療方式。
  • 支架誕生記:從選材到塗層,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但並非每個患者都如此幸運,早期單純球囊擴張的再狹窄率高的驚人,促使1986年冠脈支架的誕生。心內科醫生會冠脈介入的不少,但真正了解支架的人卻不多。 作者:費金韜 鄭博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齊名愛因斯坦,天才科學家特斯拉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特斯拉在他75歲的時候,接受了時代雜誌的訪問時提出了以下的看法:特斯拉說:我覺得能夠和宇宙間其它生物溝通是最重要的事。特斯拉曾說過:「如果你知道3、6和9的秘密,你就掌握了通向宇宙的鑰匙。」巧的是,如果你把數字3、6、9和12隨意組合,其數根結果無一例外都是3、6和9!這些數字似乎揭示出某種獨特的規律。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數學不是人為創造的,數學是被發現的。它是宇宙的語言和法則。
  • 張雙南:我是科學家,但我曾經不知道「科學是什麼」
    出國求學時,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對我的自信心打擊很大,我認為自己是個好學的人,數學、物理、化學等各門學科成績都還不錯,但是在和我的同學、導師們討論問題時,他們經常提到一句話『你談的這個問題裡的科學是什麼?』,每次我都一臉懵,我不知道科學是什麼,我只知道什麼是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從來沒有人告訴我什麼是科學。」
  • 關於馬的眼睛,那些你不知道的事!(一)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關於馬的眼睛,那些你不知道的事!作為人類,我們的視覺範圍是180度。而與其他被獵食動物一樣,馬的眼睛在頭兩側。馬的眼睛具有單目成像兼雙目成像的特點。單目成像即兩隻眼睛可以分開單獨工作,有各自不同的視野,同時分別處理兩個視野內的東西。每側的視覺範圍可以達到130-140度,而單目成像的視覺範圍總和可以達到260-280度。
  • 關於中國的馬類動物,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它不但是古代和近代人類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科學研究方面也做出重大貢獻。古生物學家辛普森在他的《分類原則和哺乳動物分類》一書中指出,馬類是化石數量最豐富、分布最廣的哺乳動物,在地層學上有著重大意義,並且也是動物器官進化的標準和證據。 中國是個愛馬的國家,自古以來就以馬為圖騰,民間亦流行著眾多以馬為主題的成語和吉祥話。而在馬類演化研究方面,中國亦有著極為豐富的資源。
  • 吳哥窟的神秘,不只是你知道的那些好嗎!
    除了世界七大遺蹟之一,《古墓麗影》之神秘莫測你還了解過什麼不一樣的吳哥嗎?這裡曾是「侏羅紀公園」?
  • 太空中的第一怪獸 你所不知道的異形那些事
    在美國,恐怖片這個獨特的電影類型由於投入少收益高,好萊塢每年都會批發一堆情節類似,手法拙劣的圈錢商品,比起上個世紀不斷湧現的那些讓人至今銘記的經典恐怖片,如今的好萊塢恐怖片就明顯刻意了許多。
  • 早稻田大學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終於迎來開學季隨著我國疫情的控制,我國給予國際的支持,現在很多國家的情況都在樂觀發展,當然包括日本,即將迎來新的開學季,你準備好了嗎?本期,我們一起說說早稻田大學那些你不知道的事!說起日本私立的名牌大學,那一定要提到早稻田大學了!這是日本極負盛名的世界頂尖綜合研究型學府,也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術機構之一。如今作為亞洲最著名的私立學府,早大兼容並包,在日本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領導先驅作用!
  • 半人馬座的那些事你知道嗎?
    星座那些事系列回顧:仙女座的那些事;仙后座的那些事;英仙座的那些事;天蠍座的那些事;飛馬座的那些事;仙王座的那些事;天龍座的那些事;南魚座的那些事;小馬座的那些事;三角座與南三角座;南十字的那些事;象限儀座的那些事
  • 量子科技那些事,量子科普課堂告訴你
    提到量子科技,你會想到什麼?是"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是量子糾纏,還是薛丁格的貓?又或者是高速運算?這些名詞將量子科技打上"神秘莫測"的印象烙印,常人似乎無法觸及,但實際上量子無處不在。近日,百度主辦"百度無限『量』,大咖聊量子"科普課堂,解開其神秘面紗,為大家科普量子科技發展的那些事兒。
  • 佛羅裡達奧蘭多迪士尼樂園,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或者之前你們已經去過迪士尼了,對那裡的一切已經很了解了,或者你覺得網上此類的攻略已經很多了,也玩不出什麼花樣,但是我今天想說的是一些對於絕大多數的遊客而言,迪士尼樂園裡那些還不太為人知的東西。要知道迪士尼,不只是一個普通的主題公園 ,更是一個充滿了神秘和驚喜的世界。
  • 若無中國等古文明,人類將仍然處於野蠻狀態,現代科技就無法產生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麼這些具有媚外思想的人就不應該生活在現代社會中,而應該到原始森林裡過蒙昧野蠻的部落土著生活,因為如果沒有中國等亞非產生的四大文明,人類將仍然生活於蒙昧野蠻狀態,就更不用說現代科技文明了。說到古文明,有人總是說西方的希臘文明也應該算一個,並認為正是古希臘的文明才孕育了現代科技文明,西方科技文明是獨自產生的,這同樣也是個強盜邏輯。
  • 關於食品添加劑,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工業化的生產中,有專業科技人員負責添加劑的用量、用法控制。生產也有標準流程,以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在生產過程中和進入市場前,還要根據國家標準,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所以,在工業化的生產流程下,添加劑的使用不僅沒有危險,還會讓食物有更好的色香味,更安全、更營養。
  • 下篇|考研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如何查閱文獻資料?
    欲閱覽上篇,請戳:上篇|考研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如何查閱文獻資料呢?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了文獻查看方法的下篇,一起來看看吧~ 記得收藏哦,說不定今後會在你的考研之路上派上大用場哦~11.常用於科研評價的國外資料庫有哪些?
  • 關於海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幾年前,「每舟海參」創始人方軍來到俄羅斯,為了深度了解海參,向當地的「水鬼」(俄羅斯野生海參捕撈者在當地被稱為「水鬼」)科普了很多海參常識,海參捕撈過程,捕撈條件,以及海參這個神奇的物種究竟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餐桌上的海參打撈起來非常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