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

2020-10-23 學什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它能讓人很輕易就得出中國文化不如西方文化的謬論。

如果不是在這次疫情中,亞洲國家優異的抗疫表現,我們都很難找到理由去反駁它。

客觀地講,現代科學,的確沒有誕生在中國,中國甚至不具備誕生現代科學的土壤:即使沒有西方的入侵,中國出現現代科學的可能性依然十分渺茫。

因為,中國文化土壤中孕育的是科技,而不是科學。

科技與科學不同,科學是一門理論學科,是回答「是什麼」「為什麼」的學科;而科技是一門應用學科,是解決「做什麼」「怎麼做」問題。

所以,中國的陶瓷、絲綢工藝很早就達到了技藝的巔峰;中醫至今都無法完全被現代醫學所解釋,但偏偏有效。尤其是在這次抗擊新冠疫情的表現上,出奇的好。

治療新冠的有效藥:瑞德西韋,中醫、牛糞;誰用誰知道。

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給我們帶來的創傷太深了,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對自己的民族文化非常不自信:西方的都是好的,東方的都是糟粕。

但是,如果我們將時間拉長一些去看東西方文明,你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倒退八百年,中華之外一片荒蠻——百萬人口、十萬人口的城市都只存在於中國;哪怕鴉片戰爭時,中國的GDP依然佔世界的三分之一。

如果將百年發展看做一次考試,那麼在過去幾千年中,中華民族次次拿第一,只是上一次沒拿到第一名,這一次看情況,可能又會拿第一。

人生不過百年,但文明的生命是以千年計,中華民族中的輝煌,縱有波折,也會一直延續下去。

回到現代科學的起源。

如果了解西方的現代科學史,你會發現,西方的現代科學是根植在基督教土壤中的:「現代科學是希臘文明與基督教文明相融合的產物」——《什麼是科學》。

世界三大宗教中,伊斯蘭教是貴族宗教,它是由統治階層建立的,依靠武力和戰爭進行傳播,因此它的教義極少受到外部力量衝擊;

基督教一開始是貧苦人民的宗教,因為缺少武力的支持,傳播速度緩慢,為了生存與發展,不得不與異教文化、世俗文化融合。

融合過程中,基督教逐漸信奉「耶穌的歸耶穌,凱撒的歸凱撒」,即神權與王權是相互獨立的。這造就了西方世界中,同時存在教會與國家,神權與王權兩種統治勢力並存的局面。

從11世紀開始,在神權與王權之外,出現了第三股力量——城市。這些城市由商人和手工業者組成,它們從國王那裡獲得了自治權,市民不再受封建主和封建法律的制約,同時也開始組建各種各樣的自治組織比如陶瓷協會、釀酒協會等。

由學生組成的學生聯合會,和由教師組成的教師聯合會,以及師生聯合會也在這個時期出現。

聯合會與城市當局訂立自我保護條約,捍衛自身權益;它們從教皇那裡獲得特許狀,向地方行政當局要享受教士的特權;同時藉助皇帝和國王的支持,向教會要求學術自由。這些聯合會,即是西方大學的前身。

因為,學生和教師均是知識的掌握者,因此他們的很多人既有教士的身份,也在王國擔任官員一職。他們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模糊了神權與王權,同時,大學又為這些人探索未知創造了相對自由的環境。

在中國,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皇權就處在了至高無上的位置,雖然以儒道為主的諸子百家的治國思想對皇權進行了一定的制約。但無論哪家思想,都是以「用」為目的的,都是要能夠解決問題的。

甚至近代遭受外國入侵後,我們對西方科學、民主的引入,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等等,都是在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最終目標,都是追求民族獨立、國泰民安。

這是中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區別。

但是,相對西方文明,中華文明最大的優勢在於學習、適應與包容。如果你對從西方資產階級革命到現在的世界各民族的歷史有所了解,你就會發現,300多年的時間裡,北美和澳大利亞的原住民族幾近消亡,非洲依舊貧困,中東戰火連天,印度社會發展停滯;真正意義上實現民族獨立、社會發展、科學進步的,只有中國。

現代科學,是西方文化土壤結出的果實,但依然可以嫁接到東方文化的土壤中,中國幾十年來的科學進步,尤其是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世界性領先即是明證;但東方文化結出的果實,能否為西方文化所吸收,還需時間的來驗證,尤其是美國總統至今仍認為新冠病毒不值一提時。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誕生在中國呢?
    如果翻開歷史來看,中國有好幾次是擁有實力,發展出工業革命誕生現代化的,但是每一次都擦肩而過,以至於李約瑟發出了一個著名的問號,為什麼現在科學技術沒有最先誕生在中國,以當時的條件來看,我們是最有優勢的。,人類已經了解機載活塞運動,以至於李約瑟夫比較奇怪,為什麼沒有發生現代科學呢?
  • 近代科學的誕生為什麼在歐洲而不是中國?(2)
    探索問題的新視角:非社會學角度大家都在沙灘上找貝殼,我一遊泳健將可以到近海裡試試近代科學是指16~19世紀的自然科學(又稱「近代實驗科學「),現代科學是指19世紀末~20世紀的自然科學。中國在20世紀開始參與世界現代科學的發展,並且貢獻度也越來越高,但是,中國對於近代科學的直接貢獻,卻為「零」。近代科學的誕生為什麼在歐洲而不是中國這個問題,近百年來,有無數人在腦海裡盤旋,也有無數的答案。中國的科技發展歷史悠久,無論數學、物理、天文、地理等等,查一查歷史,都比歐洲早很多年。但是,近代科學卻誕生於歐洲而不是古代中國,這是為什麼呢?
  • 貢獻幾乎為零,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
    科學的本質是「刨根問底」,中國古代以詭辯、自圓其說代替研究技術背後的規律,科學問題並沒有被嚴肅對待。即便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也只是技術而非科學。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呢?我主要是想介紹一下我理解的科學,應該說和吳國盛教授那本書裡面寫的基本觀點是一致的。我開頭從中國古代的文化和技術遠遠比西方發達,但是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這個所謂「李約瑟難題」開始。
  • 我們為什麼沒有誕生科學?
    ——吳國盛《科學的故事 起源篇》我一直對科普抱有稱讚和感恩的態度。知識曾一度是貴族、士族掌握的東西,進入近代以來,才漸漸向普通大眾張開了懷抱。21世紀,有了資訊時代的加成,知識終於成為了我們只要想要,就能得到的東西。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謝科學的進步。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感謝科學沒錯,但讀完吳國盛老師的這本《科學的故事》之後,我才明白自己混淆了一些東西。
  • 為什麼科學誕生於西方而不是中國
    在如今資訊時代,網際網路,計算機,網絡傳輸協議,作業系統,資料庫等等都是都是美國人的發明,當然在吧這些東西應用方面中國現在做的很好,但是為什麼這種從無到有的發明中國做不到呢?在書籍《改變世界的1001項發明》中羅列了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1001項發明,中國人在其中有30項之多,但是在30多項發明全部出現在公元1500年之前。而這1001項發明中有800多項都是公元1500年以後的。
  • 為什麼現代科學源於歐洲而不是中國?
    為什麼現代科學源於歐洲而不是中國?很多人用文化差異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們可以找到比文化更好的解釋,就是地理和生態差異形成的不同國家體制,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文化也曾被用於解釋為什麼科學起源於歐洲。但文化的解釋是不夠充分的。第一,中世紀歐洲也存在著仇視科學研究的思想觀念,有的還甚於孔學倫理。但它們並沒有阻止科學的出現。
  • 中國有四大發明,為什麼很多人卻說現代科學誕生於西方?
    筆者-小文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源遠流長,中國四大發明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中國研發出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印刷術之前。其它西方國家還處於相對落後的階段,那麼,為什麼總有人說科學起源於西方國家,而不是歷史悠久,發明享譽世界的中國呢?關於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去回答,其一是中國古代的科學有沒有經過實踐去證明,其二則是古代的發明有沒有一種清晰的邏輯思維可以解釋。
  • 華夏有五千年文明,為什麼沒有發展出體系化的現代科學?
    華夏文明五千年其實是有相對局限的科學體系的,並且在科學和技術上也是持續領先世界幾千年的。更準確地講,華夏文明有科學體系但沒有發展出像西方一樣的現代科學知識理論體系。其原因是錯綜複雜的,其實回答起來相當困難,了解西方現代科學體系的發展,大家就應該知道為什麼了!
  • 《解讀中國經濟》:為什麼科學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
    從今天起《峰雲讀書會》幾篇文章介紹,林毅夫先生的《解讀中國經濟》,內容讓我們感覺眼前一亮或眼前一黑,顛覆我們傳統認知的內容。今天首先介紹一個有意思的題目:為什麼科學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選這個題目是因為在讀這本書之前,我還從來沒從這個角度想過這個問題。我們古代的科學叫不叫科學?
  • 為什麼愛因斯坦說中國沒有科學?是在貶低中國嗎?
    但愛因斯坦曾言:中國先哲們沒有產生科學是必然的,不必感到任何的驚訝!愛因斯坦為什麼這樣評價中國呢?是在貶低中國嗎?而在他看來,中國的賢哲並沒有走上這兩步,那是用不著驚奇的。這就導致古代中國並不具備孵化科學的土壤。所以愛因斯坦很驚奇,一直站在世界文明前端的中國,在近代科學產生和發展時,為什麼卻沒有產生科學,而是讓近現代科學出現在西方呢?
  • 像牛頓、達文西、特斯拉、愛因斯坦科學巨匠中國歷史為什麼沒有呢
    一直到了列強用炮艦打開了中國大門,才意識到落後,有了第一次短暫的變革(洋務運動),但很快就失敗了。之後中國又陷入了戰爭,對科學的重視和打壓反反覆覆,一直到了現代改革開放以後,科學的春天才開始萌現。所以,近現代以來,中國現狀使基礎科學研究已經大大落後於世界,這樣一種狀況,也出現不了世界級的偉大科學家。
  • 如果沒有西方文明,中國本身的文明能否發展出現代的科技文明?
    即便沒有西方文明,中國本身的文明並不能獨立發展出現代科技文明,這是因為我們文化本身並不產生科學。要說到為什麼我們不能產生科學,我們就要首先搞清楚科學的概念是什麼。科學與技術其實科學是一種能夠用模型來解釋世界的系統,科學往往是現有理論,然後再用實踐去證明。
  • 為何中國不是現代科學的發源地?西方究竟贏在哪裡?
    提起中國的科技史,相信很多朋友首先都會想到的是「四大發明」,它們也是古代中國科技發展史中,對於全世界都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發明之一,勤勞智慧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雙手發明了印刷術、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不僅對當時中國的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而且現代研究也表明,中國的四大發明
  • 宇宙誕生大邏輯(科學)
    出處:本文原載《三聯生活周刊》在廣義相對論出現之後誕生了宇宙學,人類第一次能夠通過科學手段來研究宇宙誕生和發展的過程。現代宇宙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於大約137億年前的一次宇宙大爆炸,在宇宙誕生的10-36秒之後,嬰兒時期的宇宙經歷了一次急劇膨脹,在10-33秒的時間裡,宇宙的體積膨脹了1078倍,這次急劇膨脹也形成了我們現在居住的宇宙的基本架構,這個過程被稱為宇宙暴漲。
  • 中科大教授:馮友蘭曾發表英文文章,討論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科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石雲裡:到了民國初期一些留學歐美的留學生認為中國古代是沒有科學的,這種觀念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任鴻雋。他在1913年到康奈爾大學物理學專業學習,為了向中國全方位的傳播西方的科學,他參與成立了中國科學社,而且創辦了《科學》雜誌。
  • 為何中國未誕生過世界級科學家?中國的土壤培養不出頂級天才嗎?
    但是,這張圖片中出現的科學家是外國人,照片中沒有中國科學家。在人類歷史上,中國從未出現過過,世界一流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牛頓,霍金,伽利略和居裡夫人都是外國人。人民,問題來了,中國有五千年文明發展的歷史,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家呢?張衡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家,而並非完全是科學家這實際上與中國的國情有關我會。
  • 現代科學技術為什麼在歐洲誕生
    14世紀中葉至16世紀末的兩個半世紀,西方在意識形態文化(宗教)、地理知識和商業貿易三個領域開始佔據明顯的主導地位,推動了世界一體化進程,從16世紀中葉到第十八世紀,西方在政治制度的重要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的成就,現代科學技術的興起奠定了政治、經濟和文化基礎。。
  • 現代科學生物科技的誕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現代科學生物科技的誕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今天小編和你們說說生物科技的誕生,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科恩和博耶首次證實「重組」DNA技術的可行性,是通過表明可以把來自兩個不同質粒的DNA拼在一起,並在細菌中增殖這個構件。
  • 為什麼世界級科學家只誕生在西方國家?
    網上有人問:為什麼中國近代沒有世界級的科學大家?為什麼西方總能出現世界級的科學家?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李約瑟之問。李約瑟(Joseph Needham)在其編著的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一個問題,其主題是:「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197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稱之為李約瑟難題。
  • 四大發明為什麼不算科學,我們對科學有多少誤解?
    如果更為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還會舉出各種反例:「我們不是有張衡的地動儀嗎?不是有祖衝之的圓周率嗎?不是有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麼?……」是的,還可以舉出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以及他們做出的偉大貢獻。但是,這些都跟科學無關。為什麼古代中國沒有科學?答案是只有古代希臘有科學。希臘之外,其他地方都沒有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