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的科技史,相信很多朋友首先都會想到的是「四大發明」,它們也是古代中國科技發展史中,對於全世界都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發明之一,勤勞智慧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雙手發明了印刷術、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不僅對當時中國的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而且現代研究也表明,中國的四大發明,對於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進程,所起到的影響都意義深遠。
其實,經過現代考古研究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中國作為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早就已經開始了科技萌芽,而至今尚未在國際上被承認的夏朝,也可以看做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雛形開端,很多中國考古學家都認為,青銅器在夏朝就已經被冶煉出來了,夏朝其實就已經進入到了青銅時代,而且最原始的瓷器,也在夏朝出現。
真正將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奠基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中國人已經可以熟練地使用鐵器,而且還可以冶煉鋼鐵,當時,中國很多大規模的水利工程也都開始興建起來,包括最著名的都江堰、鄭國渠,中醫也在這個時候有了理論發展,數學也發明了十進位制。
研究表示,在明朝,中國的科技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儼然成為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當時舉國上下,幾乎稍微有點學識的人,都對科技有很大的興趣,而且,因為明朝歷代統治者對於科技發展的支持,也讓明朝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
不過,在進入清朝後,中國的科技發展卻沒有延續下來,特別是在清朝雍正當朝後,更是開始了閉關鎖國,而那個時候,長期接受中國科技薰陶的西方國家,卻都開始崛起了,在延續中國科技的基礎上,迎來了現代科學的開端,並且科技發展也進入到突飛猛進的時代,而這個時候的中國,卻仍然故步自封,當辛亥革命之後進步分子開始想要挽回,早已經晚了,我們已經足足落後了西方上百年的歷史。
其實,之所以現代科學誕生於西方,而不是來自於中國,是因為科學最早誕生的地方,就不是中國,而是古希臘,當時的古希臘的公民因為商品貿易,而過上了非常富庶的生活,他們不擔心吃不飽、穿不暖,因此,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談論、用來研究一切新奇玩意。此後,古希臘雖然覆滅了,但是他們的知識卻仍然被很好的延續了下倆,特別是歐洲進入到文藝復興,古希臘的科學也開始進一步發揚光大,因此,現代科學才會在歐洲奠定基礎。
而古代的中國雖然科技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但是因為地理環境和複雜的社會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水平相差懸殊,所以,數千年來,雖然科技也在發展,但是卻仍然是少部分人,而且還要衡量當時的大環境(帝王是否支持等等),所以,現代科學才無法在中國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