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悠久的文化和歷史,為何科學革命誕生在西方?原因在這裡

2021-01-09 仁青讀歷史

每每談到影響近代科學的歷史,我們腦海中往往想起這些人:阿基米德、亞里斯多德、哥白尼、牛頓……而很少有東方人,中國人就更少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很多人會說,因為地理因素。因為歐洲國家在地理上來說很零散,而且山脈和島嶼都很多。他們之所以喜歡不斷地對外擴張,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地盤太狹小了。他們又彼此徵服不了對方,所以才不得不抱團取暖的,這種各自為政的環境容易醞釀出不同的思想。加上彼此通婚頻道,在大交流中,能夠彼此受益。原因真的只是這些嗎?我們不妨來對比一下看看。

談到地理因素,喜歡歷史和地理的同學都知道,我國的山川河流,比歐洲那些國家多得多了,為什麼中國能夠實現大統一,然而他們卻打了幾千年,最終誰也沒有制服誰。即使是今天搞了一個歐盟體,不也是一個不倫不類、各懷鬼胎的搞笑機構嗎?而再看看我國古代有多少國家?展開唐、宋、元、明、清的地圖進行對比一下,你就會發現怎麼差距那麼大呢。所以說,說地理因素影響的科學,真的是太不靠譜了。

那就從人文上來說。在宋代以前,中國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除了那個短暫而有被埋沒的古希臘文明之外,在宋之前,歐洲哪個國家的科技水平能與中國相比呢?那時的中國對衣食住行已經相當考究了。而再看看那時的歐洲國家,他們有什麼啊。從十字軍東徵到歐洲黑暗時期的教皇年代,簡直就是亂得難以想像。我們雖然也經歷了五胡亂中華,戰國時期,三國時代……但是最終還是實現了大統一。為何在宋朝之後就不行了呢?難道是基因發生了變化了嗎?還是西方國家突然得到了一本像葵花寶典一樣的武功秘籍?答案是否定的。

還有人說西方之所以能夠誕生科學革命,是因為他們的奴隸制度。看看那些所謂的哲學家,他們都是一群吃飽了沒事幹的傢伙。如果他們天天忙著掙錢養家,他們還有機會和時間去思考那些無聊的哲學問題嗎?所以西方的哲學家都是貴族。而同一時期,中國也出現了孔子、墨子、老子、孫子……為何在後來的PK中,明明墨家更具科學性,更有實戰作用,反而敗給了儒家了呢?

而再看看西方那些人,他們沒有去讀四經五書。而是把精力都花在了研究一堆沒用的鐵傢伙上。從蒸汽機到汽車,從大航海時代到瓜分殖民地……西方人可沒少幹壞事,然而他們卻在歷史的改革中賺得盆滿缽滿。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難道我們不應該從自身找一找原因嗎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四大發明,為什麼很多人卻說現代科學誕生於西方?
    筆者-小文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源遠流長,中國四大發明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中國研發出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印刷術之前。其它西方國家還處於相對落後的階段,那麼,為什麼總有人說科學起源於西方國家,而不是歷史悠久,發明享譽世界的中國呢?關於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去回答,其一是中國古代的科學有沒有經過實踐去證明,其二則是古代的發明有沒有一種清晰的邏輯思維可以解釋。
  • 近代科學的誕生為什麼在歐洲而不是中國?(2)
    中國在20世紀開始參與世界現代科學的發展,並且貢獻度也越來越高,但是,中國對於近代科學的直接貢獻,卻為「零」。近代科學的誕生為什麼在歐洲而不是中國這個問題,近百年來,有無數人在腦海裡盤旋,也有無數的答案。中國的科技發展歷史悠久,無論數學、物理、天文、地理等等,查一查歷史,都比歐洲早很多年。但是,近代科學卻誕生於歐洲而不是古代中國,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它能讓人很輕易就得出中國文化不如西方文化的謬論。如果不是在這次疫情中,亞洲國家優異的抗疫表現,我們都很難找到理由去反駁它。客觀地講,現代科學,的確沒有誕生在中國,中國甚至不具備誕生現代科學的土壤:即使沒有西方的入侵,中國出現現代科學的可能性依然十分渺茫。因為,中國文化土壤中孕育的是科技,而不是科學。
  • 工業革命為什麼誕生在西方?工業革命的未來將是終結
    全球工業革命歷史沿革 然而,在全球工業革命歷史長河中,工業革命為什麼誕生在西方?工業革命優先發生在西方,與科學革命有關,科學革命優先發生在西方與航海有關,而航海與地形地貌密切相關,從這個角度講,地理位置導致工業革命誕生在西方是歷史的必然。 工業革命率先發生在西方,與科學革命有關 工業革命的本質是新科技的大規模應用,科學革命先於工業革命,自然科學的發展引發新技術,新技術大規模應用推動形成工業革命。
  • 東方玄學和西方科學
    有人問:「老師,東方玄學很厲害,為何近代沒有偉大的科學發明?現代我們用的手機、高鐵、飛機無不依賴高科技的創造,但是東方玄學沒有做出什麼傑出的貢獻吧!」答:「這個問題很有深度,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近代科學高度發展的根源,來自於信息技術的革命,而發明信息技術的源頭是什麼?
  • 為什麼科學誕生於西方而不是中國
    在如今資訊時代,網際網路,計算機,網絡傳輸協議,作業系統,資料庫等等都是都是美國人的發明,當然在吧這些東西應用方面中國現在做的很好,但是為什麼這種從無到有的發明中國做不到呢?在書籍《改變世界的1001項發明》中羅列了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1001項發明,中國人在其中有30項之多,但是在30多項發明全部出現在公元1500年之前。而這1001項發明中有800多項都是公元1500年以後的。
  • 科學革命是什麼?這13本書告訴你
    與此同時,作者還梳理了西方思想的歷史淵源。他非常客觀地介紹了東方思想對西方思想的滲透,指出基督教的許多核心觀念其實來源於東方,而這些觀念對西方人的哲學和科學思考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對世界的科學解釋根本上是無神論的,但科學為什麼偏偏從基督教籠罩的歐洲誕生?科學發展與宗教和道德原來千絲萬縷地編織在一起。——陳嘉映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西方人就嘗試系統地描述世界,理解自然現象背後的基本原理,為宇宙中運作的原因提供自然主義解釋,但我們將會看到,這些過去的做法與現代科學之間的相似性微乎其微。
  • 「無神論」的中國文化(文明)的實質是什麼?與西方的差異在哪?
    『無神論』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質是什麼?它與西方的一神論文化傳統的同異?在正題開始之前要先提一下2016年法國高考哲學作文中一道論文題:『道德倫理觀是經驗的嗎?』換句話說,道德是單單由家庭社會教育養成的習慣?還是人先天性的本來就有道德心?
  • 馮天瑜:我為何倡導研究「歷史文化語義學」
    新概念、新名詞、新術語的語義學研究與歷史學、文化學研究的融合,仍顯不足   科學認識的成果,有待形成各種概念和術語來加以總結與概括,故各概念群的形成是諸學科建立的前提,有了「價值、資本、利潤、勞動」等概念的釐定,現代經濟學方得以運行;當「歷史、古代、近代、現代」等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明晰起來,新史學才獲得確切的表述。
  • 《解讀中國經濟》:為什麼科學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
    儘管感覺其情懷上不及吳敬璉、溫鐵軍等經濟學家,但其觀點和見解仍值得大家一讀。從今天起《峰雲讀書會》幾篇文章介紹,林毅夫先生的《解讀中國經濟》,內容讓我們感覺眼前一亮或眼前一黑,顛覆我們傳統認知的內容。今天首先介紹一個有意思的題目:為什麼科學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選這個題目是因為在讀這本書之前,我還從來沒從這個角度想過這個問題。
  • 西方人不解,中國有幾千年的王朝歷史,為何卻沒有保留王室?
    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迅速建立起來,由於改革的不徹底性,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最終結果建立起來的是與眾不同的君主立憲制,在這樣的制度下國王作為虛君仍然存在於英國社會之下。除了英國之外資本主義世界同樣也有很多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
  • 古代中國科技領先於西方,到最後落寞,我們缺少了什麼?
    然而,從17世紀開始,西方國家開始迅猛發展,我們在各方面被西方國家迅速超越,造成了近代中國一個多世紀&34;的局面。西方國家迅速崛起與其先進位度、工業革命、技術革新等重要因是分不開的,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科學的誕生和發展。那麼,科學是為何會在西方國家中產生?如何在西方國家獲得長足發展的?
  • 萊布尼茨的中國情結:這位大智者,為何如此推崇中華文化?
    說起萊布尼茨這個名字,學過高等數學的人,對他都不會陌生,因為他和牛頓獨立地發現了微積分。萊布尼茨(1646-1716)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數學家、科學家,在諸多領域都有傑出成就,被人們譽為「 千古絕倫的大智者」。作為一位西方的科學與哲學巨匠,他卻一輩子對中國文化懷有濃厚的興趣。
  • 羅思義:西方經濟學界的「哥白尼革命」對中國大有裨益
    有兩個重要問題一直貫穿我的職業生涯:第一是我長期關注的中國經濟——我已密切關注中國經濟三十多年,撰寫中國經濟的文章24年;其次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相關研究。 拙著《一盤大棋? ——中國新命運解析》(以下簡稱「一盤大棋」)對兩者均有詳細論述。拙文《我為什麼對中國經濟如此痴迷?》則講述了我與中國經濟之間的關係。
  •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古代中國為何沒有科學?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中國,四大文明古國都沒有誕生科學,科學起源於浪漫的古希臘,最主要原因只有一個,他們想種地,但是土地太貧瘠,只能靠貿易,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而這個文化就是科學的根基,它就是對自由人性的追求。
  •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
    「五四」以後的新文化,是新民主主義性質的文化,屬於世界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文化革命的一部分。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而這個反帝反封建文化新軍的「盟長」的資格,落到了無產階級文化思想的肩上。這裡的「無產階級文化思想」,就是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共產主義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和社會革命論。
  • 為何中國不是現代科學的發源地?西方究竟贏在哪裡?
    ,對於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進程,所起到的影響都意義深遠。真正將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奠基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中國人已經可以熟練地使用鐵器,而且還可以冶煉鋼鐵,當時,中國很多大規模的水利工程也都開始興建起來,包括最著名的都江堰、鄭國渠,中醫也在這個時候有了理論發展,數學也發明了十進位制。
  • 中國金剛石歷史悠久 古人巧遇「寶石之王」(組圖)
    人類尋找、勘探和利用金剛石的歷史究竟有多悠久呢……   愛動腦筋讀者的這些問題,只有「愛鑽珠寶歷史牛角尖」的中國科學院王春雲博士能回答,因為這些話題和他的研究成果——夜明珠有著密切的關係。王博士認為:金剛石在中國古代被視為「寶玉」或者「美玉」,因而也是廣義的玉的一種。於是,我們的對話自然而然地從金剛石的詞源一直談到人類金剛石的發現歷史。
  • 科學是一種現代觀念,哲學家以獨特的思想,建立了西方的科學
    提到宗教文化,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文化中的科學。根據一種極為常見的理解,科學史有三個迥然不同的階段。據說科學起源於古希臘,當時哲學家第一次擺脫了祖先的神話,尋求自然現象的理性解釋。隨後,基督教的出現使科學遭遇了挫折在中世紀顯著衰落。但是隨著17世紀的科學革命,科學勝利地出現了,此時它終於擺脫了宗教,沿著進步的道路走到現在。
  • 東方的殭屍,西方的木乃伊吸血鬼喪屍,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大家好,這裡是智讀歷史。提到妖魔鬼怪,世界各地都有不一樣的風格。關於這些內容的傳奇故事也是不可勝數,同樣是意想出來的「人形鬼怪」,它們的經歷卻大相逕庭。本篇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它們是如何產生以及他們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