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一生為科學界做出無數的貢獻,所以受到世人的尊重。但愛因斯坦曾言:中國先哲們沒有產生科學是必然的,不必感到任何的驚訝!愛因斯坦為什麼這樣評價中國呢?是在貶低中國嗎?
他認為,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成就為基礎的,這兩個偉大成就分別是:希臘哲學家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以及在文藝復興時期發現通過系統的實驗可能找出因果聯繫。而在他看來,中國的賢哲並沒有走上這兩步,那是用不著驚奇的。
有人會問:四大發明和勾股定理是科學嗎?它們其實都是技術。科學是一個有著嚴謹的邏輯體系、並需要大量實驗找出因果關係而建構起來的系統知識。但是中國古代領先的科技則是在實踐經驗上總結出來的。科學講究的是實證精神,你除了說出這個表達式之外,更重要的是你要證明這個表達式是對的。算得再多,也不如一個數學證明來得實在。這其實就是一個科學的基本範式。之前有一個非常火的黎曼猜想,實際上計算機已經驗證到了上萬億位,可是它還不算是被證明的定理,其實道理就在這裡。
至於為什麼中國不能像西方那樣通過大量的實驗而求取邏輯嚴謹的科學體系,有人認為是儒家文化太過強調仕途經濟的緣故,並把那些在科學技術上取得的成就稱之為「淫巧之術」而加以邊緣化。這就導致古代中國並不具備孵化科學的土壤。所以愛因斯坦很驚奇,一直站在世界文明前端的中國,在近代科學產生和發展時,為什麼卻沒有產生科學,而是讓近現代科學出現在西方呢?
愛因斯坦曾在1922年訪問中國,而迎接愛因斯坦訪華的學者中,偌大的中國居然沒有一位物理學工作者,主要是書畫界及報界的一些人士。愛因斯坦雖然沒有提這事,不過可以在他的日記中看得出他對中國的印象非常差。他在日記中對中國人的評價有骯髒遲鈍、無精打採、比起人類他們更像是機器等。
站在歷史的角度看,愛因斯坦當時看到的中國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時看到的情景幾乎是一樣的。西方列強當時徵服世界時,每到達一個新的地方,這個地方連文字都沒有那就直接劃歸自己;有文字沒科技則殖民化;有文字有科技那就是友軍。
中國在科學方面只是暫時的落後,但這並不代表永遠落後。近40多年,中國在科學方面在大幅度地提升,如今在暗物質、暗能量、引力波、量子通信等前沿領域都有巨大的投入,也有大量的科學家湧現。現代的中國不僅擁有科學,而且已經處於不錯的水平,甚至還有大幅度提升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