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兩次途徑中國,卻為何爽約沒有訪問北大呢?

2020-09-20 英雄悲歌

愛因斯坦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他也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後最知名的科學巨匠。他在1915年提出了廣義相對論,震驚了世界,他提出了黑洞和蟲洞兩個概念,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但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黑洞已經被證實存在。他說蟲洞是連接兩個時空的隧道,現在蟲洞也正在被科學家研究和探索中,相信不久的將來,蟲洞肯定也會得到證實。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經提出,在中國也引起了轟動,引領知識青年掀起一股探索科學的熱潮,愛因斯坦也成為了許多大學生的偶像。1920年9月11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原觀瀾訪問德國,代表北大校長蔡元培邀請愛因斯坦到中國訪問講學,但愛因斯坦沒有同意。1921年1月,蔡元培訪問德國,見到了愛因斯坦,他邀請愛因斯坦訪問中國,並且在北京大學作學術演講。愛因斯坦表示,自己願意訪問中國,但行程已經排滿,短期內無法去中國。但他表示,可以再等一段時間,一旦有空,他就會去中國訪問。這一等就是一年,1922年3月,事情終於有了回音,愛因斯坦表示,他將於11月10日應邀訪問日本,為期一個月,他願意途中在中國停留半個月做學術演講,並且愛因斯坦還就此事諮詢了中國駐德國領事館,詢問了訪問中國有關事宜和該辦的手續。當然,他來中國也不是白來的,當時愛因斯坦開價1000美元(不包括衣食住行參觀旅行等費用,1000美元只是演講費),這對於他來說,1000美元半個月不算多,但對於北大來說,這也是筆不小的費用,但蔡元培立刻答應了,且在短時間內籌齊了這筆錢。

1922年11月13日,愛因斯坦所坐的輪船抵達上海,但遺憾的是,愛因斯坦只在上海停留了一天就啟程去了日本。然而在日本,愛因斯坦卻足足呆了43天之久,遠遠超過預定的一個月的時間。日本方面付了他2000英鎊講課費,另外在日本的衣食住行等開銷都由日本承擔,還有他出版的論文和書稿等按千字10英鎊另付,當然,超過的近半個月時間,日本再另付費用。日本的慷慨,讓愛因斯坦在日本多呆了13天,日本雖然花了錢,但收穫頗豐,日本青年學生掀起了一股學習科學的熱潮。當時,中國學生想聽愛因斯坦的演講,只能不遠千裡的去日本,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

11月29日,愛因斯坦離開日本,於第二天到達上海,他在上海停留了三天,但只是吃喝玩樂,沒有做一句學術演講。愛因斯坦在上海受到上海人民的熱烈歡迎,青年學生萬人空巷,夾道歡迎這位科學家。愛因斯坦遊玩了上海的景點,品嘗了上海的小吃,聽了崑曲,也看了滬劇。當然,陪同的是德國駐上海領事館領事悌爾、瑞典駐中國公使稻垣守克夫婦以及同濟大學內科學講師斐司德和夫人。愛因斯坦在上海停留了三天,全程沒有一個中國方面的官方或學術界人士陪同。三天後,愛因斯坦啟程去新加坡。結束了他在上海的三天旅程。愛因斯坦在上海停留的三天內,沒有人提訪問北大的事情,他自己也沒有提出來約定的事情,中國方面尤其是北京大學,沒有人過來陪同愛因斯坦,或者與他進一步商談去北大講學的事情,所以三天一過,愛因斯坦就啟程去了新加坡,取消了訪問中國的計劃。

那麼,究竟是北大不重視愛因斯坦的中國之旅還是愛因斯坦爽約了呢?現在已經很難弄清楚這個問題,綜合分析,兩者皆有之。愛因斯坦回國的途中,曾經做了一個說明,解釋了他為何沒有訪問北大的原因,大意是他在日本停留了六周之久,沒有收到北大方面的任何的具體邀請和詳細說明。他認為中國對他的訪問不積極、不重視,說自己誤認為中國爽約了。而北大則聲稱,早已經就愛因斯坦訪華之事做好了安排,也商定好了具體的細節,沒必要在愛因斯坦訪問日本期間再次邀請他,是愛因斯坦爽約了。雙方各執一詞,孰是孰非已經很難搞清楚了。但愛因斯坦懷疑他的費用問題,這應該是成立的!畢竟他之前就懷疑北大能否支付的起1000美元,所以他把時間留給了日本,在日本多待了13天,畢竟日本付給了他幾倍的酬勞。

客觀的講,愛因斯坦當時不看好中國,從他回國後的日記裡就可以看出來,他對中國及中國人的評價都很差,有些詞還充滿輕視、蔑視和看不起。這讓中國人很是憤怒。他在日本停留期間,明顯感覺到了中日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包括對他的到訪的重視程度和支付的酬金等方面。而中國方面,正是軍閥混戰的時期,國內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貧困,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有太多的苦難,老百姓都被軍閥、地主、資本家等剝削的體無完膚、麻木不仁了,又有幾個人會關注科學,關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呢?畢竟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當不得吃,當不得喝呀。而東道主北京大學方面,具體不知道蔡元培在幹什麼,既然知道了愛因斯坦已經到達了上海,為什麼不派人過來邀請呢?愛因斯坦後來說,他與北大所講的1000美元酬金只是大概說了一下,北大沒有進一步具體的說明怎麼支付,何時支付,北大方面不積極,所以他取消了對中國的訪問,這也是有道理的。

總之,愛因斯坦兩次路過中國且在上海逗留了一共四天,卻沒能對中國進行學術訪問,更沒有到北大進行商量好的講學,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歷史性遺憾。最後再說一句:我想,最大的原因歸根結底是當時的中國太貧窮了,太落後了,沒有重視愛因斯坦的中國之旅,政府方面,中國只是形式上的統一,各軍閥混戰不止,國家千瘡百孔,老百姓民不聊生,從上到下,又有誰會去關心中國的科學發展呢?畢竟老百姓肚子都吃不飽,你讓他(她)去關注相對論,關注愛因斯坦,這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途徑上海時的相對論熱
    在愛因斯坦兩次途徑上海前後,很多報刊發表了相對論方面的文章。 愛因斯坦途徑上海時的相對論熱 施鬱 除了新聞報導,在愛因斯坦兩次途徑上海前後,很多報刊發表了相對論方面的文章。
  • 愛因斯坦日記對中國評價,國人為何憤怒?
    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後,為了讓學生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就計劃多邀請世界範圍內的名學者到北大演講。其中杜威 ,羅素等外國學者都曾到過北大演講。1921年蔡元培出差德國,藉此機會,他向愛因斯坦提出了,來北大演講的邀請函,並向他訴說北大的學子,乃至於中國的學子都十分崇拜他,對於他所提出的的學術更是熱愛不已。當時愛因斯坦並未準確答覆,但也沒有拒絕。
  • 愛因斯坦曾經兩次到中國 到上海時演講相對論
    愛因斯坦曾經兩次到中國  □孫聞浪  熱愛科學的人都歡迎愛因斯坦  20世紀20年代,德國出生的猶太裔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已經在狹義相對論的基礎上,創建了廣義相對論。他斷言,時空在大質量面前是彎曲的。
  • 100年前,愛因斯坦曾大膽預言黑洞,還預言了中國,如今字字應驗
    第二年,愛因斯坦受邀來中國進行訪問,上海名流還為他特地舉行了歡迎會,在晚宴上,于右任對愛因斯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現代人類之誇耀,不僅在科學界有偉大之貢獻與發明。」愛因斯坦對此作出了回應,他表示中國是個非常具有潛力的國家,雖然那時的中國並沒有太多的科技力量和知識分子,但是在未來的某一天,憑藉著中國人對於科技的熱愛,他們定會成功的。
  • 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中國的?多年後日記內容揭秘,讓國人心灰意冷
    不過在愛因斯坦的眼裡,中國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中國?多年後日記的揭秘,讓很多中國人很失望。第二年愛因斯坦受日本邀請到日本講學,同時他也表示願意,去過日本講學之後就來中國。因為我國方面往復洽談會是,致使愛因斯坦在日本等了五個星期,也未接受到中方正式的邀請函,愛因斯坦本以為北大爽約,於是就延長了在日本訪問的時間,直到後來才發現是誤解,不過愛因斯坦的行程已經無法變動。因此愛因斯坦也並未訪華,雖然誤會解開了,但是這樣一段不愉快的閱歷愛因斯坦還是比較介意。
  • 愛因斯坦到上海卻不正式訪問,直接轉道去日本,怪日本趁火打劫?
    愛因斯坦,被譽為近現代最卓越的物理學家,人們相信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天才,美國、猶太民族乃至全人類,每一個能夠和他扯上關係的群體,都以他為榮。在中國,愛因斯坦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覷,只是令人甚為遺憾的是,愛因斯坦一生踏足過許多國家,卻沒有正式訪問過中國。
  • 愛因斯坦在中國
    鮮為人知的是,愛因斯坦曾準備在北大講學,但是由於種種誤會,最終擦肩而過。  「這是一個充滿遺憾的故事。」中科院研究員方在慶說,中方比日方更早向愛因斯坦發出邀請,但愛因斯坦只在訪日途中,在上海來回停留了總共三天時間。沒有正式訪問中國,這成了愛因斯坦的「莫大痛苦」和蔡元培的「最大遺憾」。
  • 東亞之旅,愛因斯坦為何選擇日本拋棄中國?一個關鍵人物成謎
    愛因斯坦當年,愛因斯坦已經聞名全球,有一個科技強國夢的蔡元培決定邀請愛因斯坦來中國訪問,並且去北大演講,寄希望於此事來提升國人對科技的認知,從此愛因斯坦再也沒有來過中國!二、也有人說是因為愛因斯坦對當時的中國有偏見,這一點不必避諱,當時的中國的確沒有發展科技的條件。三、也有的說法是,日本人從中作梗把愛因斯坦訪問的中國的事兒給攪黃了,因為事後在雙方溝通的時候,很多問題都對不上號。
  • 愛因斯坦:你這麼愛錢,中國人都知道嗎?
    本來,愛因斯坦是要來北京大學講學的,最後陰差陽錯沒有成行。1919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已經傳播到中國,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多次與愛因斯坦接觸,希望他可以到北京大學講學。最後,愛因斯坦終於答應1922年去日本講學之後,順便來北京(請注意,還是順便)。
  • 為什麼中國沒有比肩牛頓達文西特斯拉和愛因斯坦的科學巨匠呢?
    牛頓,愛因斯坦,特斯拉確實是偉大的科學巨匠,但是達文西就顯得有些「另類」了:一個畫家怎麼成為了科學巨匠?問題的嚴謹性先不說,但仔細想想,莫要說中國,人類歷史上比肩牛頓,特斯拉和愛因斯坦的科學巨匠又有多少呢?為何總是盯著中國不放呢?
  • 愛因斯坦嫌錢少沒來中國
    愛因斯坦嫌錢少沒來中國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1.01 星期五     1919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已經傳播到中國,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多次與愛因斯坦接觸,希望他可以到北京大學講學
  • 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
    「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這是著名的科學史專家李約瑟提出的「李約瑟難題」。其實我對這個問題也非常疑惑,我們明明是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發展速度還沒有幾個成立不過幾百年的西方國家快,而現代科學的起源,也是起源於西方呢?
  • 愛因斯坦與中國科學家擦肩而過:一個遺憾的故事
    明白按:1922年11月13日,愛因斯坦在上海收到瑞典領事館正式通知,他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可惜的是,愛因斯坦的這次旅行,只是途徑上海,他的最終目的地是日本。愛因斯坦與中國擦肩而過,與中國科學和中國科學家擦肩而過,這背後,是一個充滿遺憾的故事。
  • 中國為何沒有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真相太直接
    文/行走天涯中國為何沒有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真相有點殘酷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很多為偉大的科學家。比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等等,這些科學家幾乎都是世界皆知的。還有一些科學家可能在史書上沒有過多的記載,但是追崇者也是無數的,比如說尼古拉斯特斯拉。這些科學家都在各自的領域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比如說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質量守恆定律等等。愛因斯坦對於後世人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哪怕愛因斯坦已經離開人世多年。
  • 愛因斯坦憑什麼說中國沒有科學?
    眾所周知,在20世紀愛因斯坦被評為最偉大的理論學家沒有之一,縱觀整個物理學史,也只有牛頓、麥克斯韋可以與他相比較,但也是同等的比較。」的來信,想諮詢一下愛因斯坦的意見,畢竟愛因斯坦在當時的言論是非常具有意義性的,愛因斯坦的確是回復了這封信,並且還把它公開了。
  • 愛因斯坦日本之行後,取消了訪華講學,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愛因斯坦有多厲害,不用小編多說。1922年,愛因斯坦到日本講學之前,蔡元培就成事前邀請他,完成日本行程之後,到北京大學進行兩周的講學。事實上,愛因斯坦也答應了邀請。與此同時,愛因斯坦到日本講學期間,曾經兩次路過上海,卻沒有實現在中國講學的計劃。甚至最後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沒有在中國講學,是一種莫大的痛苦」。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計劃失敗。
  • 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
    「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這是著名的科學史專家李約瑟提出的「李約瑟難題」。其實我對這個問題也非常疑惑,我們明明是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發展速度還沒有幾個成立不過幾百年的西方國家快,而現代科學的起源,也是起源於西方呢?
  • 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科學無國界
    美國商務部更是採取實際行動,不斷擴充制裁清單的成員名額,這種行為完全是以損人又害己的方式去幹預中國的強大之路。同時很多人看到名單後不免發出疑問: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也給出了答案:科學無國界。
  • 為什麼愛因斯坦說中國沒有科學?是在貶低中國嗎?
    愛因斯坦的一生為科學界做出無數的貢獻,所以受到世人的尊重。但愛因斯坦曾言:中國先哲們沒有產生科學是必然的,不必感到任何的驚訝!愛因斯坦為什麼這樣評價中國呢?是在貶低中國嗎?而在他看來,中國的賢哲並沒有走上這兩步,那是用不著驚奇的。
  • 相對論為何沒讓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
    不過,有個問題至今讓很多人困惑不已,既然相對論如此的偉大,為何愛因斯坦沒有憑藉相對論獲得諾貝爾獎呢?其實,愛因斯坦並不是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相反的,在1921年,愛因斯坦就因為光電效應,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還因此訪問了很多國家,順便還拜謁了牛頓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