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途徑上海時的相對論熱

2021-01-09 騰訊網

在愛因斯坦兩次途徑上海前後,很多報刊發表了相對論方面的文章。

愛因斯坦途徑上海時的相對論熱

施鬱

除了新聞報導,在愛因斯坦兩次途徑上海前後,很多報刊發表了相對論方面的文章。

1922年12月25日,商務印書館《東方雜誌》第19卷第24期 「愛因斯坦號」發表了10篇文章以及愛因斯坦小傳及著作目錄,以及愛因斯坦夫婦的合影。其中,李潤章的《相對論及其產生前後之科學狀況》,源自郎之萬的演講;鄭貞文(心南)的《能媒萬有引力和相對性原理》,取自石原純的演講;周昌壽的《相對性原理概觀》,分節介紹了相對論起源、特殊相對性原理(即狹義相對論)、普遍相對性原理(即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宇宙觀以及外爾(H. Weyl)的理論(註:外爾的電磁場規範理論,當時是錯誤的,1929年外爾將其修改正確)。另外還發表了鄭貞文的科學短劇《愛之光》,用人物石佩姒女士和泰漠先生代表空間和時間。

《申報》在歲末的星期增刊中刊登北大教授丁巽甫演講、劉元鬥記錄的《愛因斯坦以前之力學》,在年初的星期增刊中刊登諾德曼(Charles Nordman) 的《人類思想界之大革命》(陶孟和翻譯)。1922年《科學》第7卷第11期的「科學新聞」介紹當時世界各地在當年9月21日日全食期間再次檢驗相對論預言的光線彎曲,提到南印度的科代卡納爾(Kodiakanal)天文臺、英國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美國立克(Lick)天文臺、西澳洲的珀斯(Perth)天文臺,以及荷蘭-德國聯合遠徵隊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遠徵隊的情況。

1923年1月7日《大陸報》刊登利克天文臺臺長坎貝爾(W. B. Campbell)的文章《科學家拍攝日食照片證實相對論》,詳細介紹了他率領克羅克(Crocker)遠徵隊前往澳大利亞瓦拉爾觀測的情況。瓦拉爾的日食時間最長,達5分19秒,而且晴朗無雲。

商務印書館還於1923年元旦在《申報》刊登廣告,說明該館「備有幾本相對性原理的書籍」,包括周昌壽《相對律之概念及其由來》、周昌壽和餘祥森合譯《康德和愛因斯坦的時空觀》、周昌壽和餘祥森合譯《愛因斯坦和相對性原理》,鄭貞文編譯《最近物理學概觀》、聞齋譯《相對性與宇宙》、費詳譯《通俗相對論大意》、張哲甫譯《相對論的根本思想》。

在北京大學, 從1922年11月24日到12月13日,丁巽普等7人作了7次相對論方面的演講,其中12月2日,夏元瑮講解愛因斯坦及其學術。他還應北京高校和報紙之邀,在歲末年初頻繁講演愛因斯坦、相對論和現代物理進展。

當時在中國,相對論不僅是作為一個物理理論,更是作為一個新思想在傳播,因此自然引起尋求思想解放的廣大知識分子的強烈興趣。參與推介工作也不僅有相關專業的工作者如許崇清、李芳柏、任鴻雋、文元模、張貽惠、夏元瑮、周昌壽、魏嗣鑾、鄭貞文、高魯、王崇植等等,還有其他知識分子,如張崧年(申府)、王光祈(若愚)、楊杏佛、徐志摩、陶孟和等等。周恩來曾將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馬克思主義相比擬,王光祈和李大釗等人一起成立了少年中國學會,並推薦了毛澤東和趙世炎。魏嗣鑾也加入並推薦了張聞天。

趙世炎

張聞天

引用本文的方式:施鬱,愛因斯坦訪華計劃為何流產?知識分子,2017年11月19日;愛因斯坦正式訪華的計劃為何流產,科學,2019,71(2):46-50.

排版丨刀刀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曾經兩次到中國 到上海時演講相對論
    首次中國之行  1922年10月,愛因斯坦接受日本「改造社」的邀請,偕夫人愛爾莎從柏林啟程,取道印度,於11月抵達香港後,改乘日本「北野丸」來到上海。11月13日上午,輪船駛進匯山碼頭,愛因斯坦夫婦受到中國學術界人士以及日本「改造社」代表、旅滬猶太人的熱烈歡迎。當天中午,主人在上海的「一品香」餐館設宴招待愛因斯坦夫婦。
  • 上海、愛因斯坦及其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乘日本船「 北野丸」於1922年11月13日上午10時到達上海,在上海當時的匯山碼頭登陸. 到碼頭迎接愛因斯坦的,有德國和瑞典駐上海總領事、中國學者、日本改造社代表、猶太人,還有一批中外新聞記者等.
  • 中科院戴念祖:上海、愛因斯坦及其諾貝爾獎
      第一次路過上海  愛因斯坦乘日本船「北野丸」於1922年11月13日上午10時到達上海,在上海當時的匯山碼頭登陸.到碼頭迎接愛因斯坦的,有德國和瑞典駐上海總領事、中國學者、日本改造社代表、猶太人,還有一批中外新聞記者等.進入市區後,有關團體在上海「一品香」餐廳設宴招待愛因斯坦夫婦,繼至上海「小世界」聽崑曲,以後又遊賞了城隍廟、豫園和主要街道1).據說,當愛因斯坦走進上海南京路時
  • 愛因斯坦兩次途徑中國,卻為何爽約沒有訪問北大呢?
    1922年11月13日,愛因斯坦所坐的輪船抵達上海,但遺憾的是,愛因斯坦只在上海停留了一天就啟程去了日本。11月29日,愛因斯坦離開日本,於第二天到達上海,他在上海停留了三天,但只是吃喝玩樂,沒有做一句學術演講。
  • 愛因斯坦的成績單:閱讀成功的唯一途徑永遠都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獎得主愛因斯坦,被傳高中數學成績不佳。為此,諾貝爾獎的官員在在瑞士阿勞中學學習時公布了他的成績單。在當時的評分標準中,6分是最高分,1分是最低分。根據成績單,愛因斯坦在代數、幾何學、射影幾何、物理和歷史方面得了6分,德語語言和文學,義大利語語言文學、自然歷史和化學得了5分,就連地理、繪畫、工業製圖也得4分,最差的是法語語言文學,僅得3分。總的來說,愛因斯坦在高中時成績很好,文理都很好,可以看出他從小就是學霸。後來,他進入了瑞士最高學府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愛因斯坦特展8月來滬,講述愛因斯坦與上海的故事
    哈諾赫透露,他們計劃於今年8月在上海展出數量可觀的愛因斯坦相關物件,這也是愛因斯坦展覽項目首次落地中國大陸。哈諾赫·古特弗羅因德做客上海交通大學,講述愛因斯坦的故事。愛因斯坦的諾貝爾獎章愛因斯坦與上海第一次到訪上海的哈諾赫表示,從科學力量、經濟力量、國際關係的角度考量,中國都是他們巡展地點的重要選擇之一,此前他們曾在日本、美國辦過相關展覽。而之所以中國大陸展的首站選擇上海,是因為愛因斯坦來過上海兩次,他和上海之間有過不少傳聞與故事。
  • "燈光接力"紀念愛因斯坦 "智慧之光"穿越百年到上海
    「5,4,3,2,1」,伴隨著大屏幕上的倒計時數字,昨晚19時,一束髮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光信號,通過海底光纜經韓國準確送抵上海崇明。   從17時30分左右,100名來自上海各中學的學生們就陸陸續續到達電信大樓的電視電話會議室,靜靜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對於同齡人來說,他們是幸運的,通過上網報名爭取到了在現場親眼目睹的機會。
  • 直播錄像丨愛因斯坦特展在上海舉行,聚焦愛因斯坦的世界意義
    愛因斯坦誕辰
  • 攜程CEO孫潔:愛因斯坦上海特展的助力者
    8月1日,「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全球巡展首次抵達中國大陸,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拉開序幕。作為本次展覽的官方合作夥伴和贊助商,攜程旅行網CEO孫潔應邀出席了開幕儀式,並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希伯來大學前校長哈諾赫暢談科技與教育如何改變未來。
  •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133件愛因斯坦藏品登陸上海
    2019年8月1日,「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開幕典禮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WE劇場舉行。本次愛因斯坦特展由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授權,解放報業(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上海UDN主辦,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協辦,上觀新聞作為全程媒體支持。
  • 【物理闢謠】「愛因斯坦數學不好」?諾貝爾獎官方公布了愛因斯坦高中時的成績單.
    近日,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網絡上卻有傳言稱「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高中時數學不好」。
  • 【樂悠遊】還原真實的愛因斯坦 ——記「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
    著名的廣義相對論論文手稿原件、愛因斯坦1905奇蹟年的四篇論文,以及愛因斯坦與羅素最後的書信等科技史上的珍貴文物首次來到上海與觀眾見面
  • 愛因斯坦曾來上海,隨後在日記中寫下對國人評價,讓人難以接受!
    愛因斯坦作為著名科學家之一,目前人類仍然研究他生前提到的理論,愛因斯坦的出現引領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甚至有科學家猜測,如果不是愛因斯坦的出現,或許人類的科技至少要倒退100年時間,愛因斯坦不僅僅提出了各種理論,同時他預言了未來即將要發生的事情,當科學家在研究愛因斯坦提出的預言時,竟然意外發現了一本日記
  • 愛因斯坦到上海卻不正式訪問,直接轉道去日本,怪日本趁火打劫?
    擦肩而過愛因斯坦生活的年份是1879—1955,這段日子,中國基本上處在戰亂貧苦之中,愛因斯坦不來,似乎也符合常理。可若僅僅是不來,還不至於叫後人這般可惜,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愛因斯坦收到過當時中國高校的邀請,甚至有一次人都已經到了上海,可是身在上海的愛因斯坦連活動都沒有出席,就被日本方面的邀請函請走了。
  • 許良英與《愛因斯坦文集》命運曲折 折射中國發展
    美聯社在報導許良英去世的消息時提到他獲得的榮譽,包括紐約科學院的海因茨·R·帕格爾斯獎和2008年美國物理學會頒發的安德烈·薩哈洛夫獎。  2006年,《紐約時報》在介紹許良英時曾將他稱為「北京的愛因斯坦傳人」。的確,許良英在科學史和科學文化領域的突出貢獻之一,就是在中國最先全面地研究愛因斯坦,並將愛因斯坦的科學貢獻和學術思想介紹給國人。
  • 「將來中國科學必能發達」,愛因斯坦訪滬時親筆書寫的留言本公開...
    上世紀二十年代,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兩次造訪上海,在近期舉行的紀念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特展上,一件留有愛因斯坦親筆墨跡的留言本首次公開亮相,這也是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件愛因斯坦當年訪問上海時書寫的墨跡。在今天舉行的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這件珍貴的愛因斯坦實物文獻的發現,為研究當年愛因斯坦上海、中國之行提供了極為難得的實物證據。
  • 愛因斯坦日記對中國評價,國人為何憤怒?
    1905年,年僅26歲的愛因斯坦就提出了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同年創立狹義相對論。因此他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但這個獎不是在當年頒布的而是在1923年追發的。所以愛因斯坦是在1923年獲得獎。愛因斯坦因為他傑出的科學貢獻,在世界範圍內學者圈內名氣極大,即便在新文化運動沒多久的中國學生中愛因斯坦也是富有名氣。
  • 愛因斯坦特展上海開展 廣義相對論手稿原件首次中國大陸展示
    在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之際,8月2日,「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廣義相對論論文手稿原件、愛因斯坦1905奇蹟年的四篇論文,以及愛因斯坦與羅素最後的書信等科學史上的頂級文物首次來到中國大陸與觀眾見面。
  • 愛因斯坦在中國
    13日上午10時40分,愛因斯坦偕第二任夫人愛爾莎搭乘的「北野丸」號郵輪在上海匯山碼頭靠岸。日本的改造社代表稻垣夫婦、德國公使、上海醫生斐司德夫婦等上船迎接。  在甲板上,14名日本記者和幾位美國記者圍住了愛因斯坦,七嘴八舌地提問:「全世界只有12個人懂相對論,是這樣嗎?」「你覺得中國有幾人能理解相對論?」
  • 去上海看相對論手稿,「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今日開幕
    愛因斯坦親筆書寫的E=mc公式手稿。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攝在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之際,「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8月1日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開幕。展覽呈現的是來自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愛因斯坦檔案庫的133件/組權威性珍貴展品,其中包含相對論手稿、諾貝爾獎章、愛因斯坦親筆書寫的E=mc公式手稿及愛因斯坦生前最後的筆記本等真跡展品。楊振寧回憶愛因斯坦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在開幕式上回憶了他與愛因斯坦的見面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