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接力"紀念愛因斯坦 "智慧之光"穿越百年到上海

2020-12-04 東方網
 

  東方網4月20日消息: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5篇論文,特別是狹義相對論、光量子理論、光電效應這3篇文章,推動了整個物理學的革命。因此,這一年被稱為物理學的「奇蹟之年」。

  愛因斯坦工作和生活的最後地方———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將校園內的兩座塔率先點亮,隨後一座城市接一座城市、一個建築物接一個建築物點亮燈光。這種「燈光接力」使光環繞整個地球旅行一圈,象徵愛因斯坦最

著名的科學貢獻之一———光速不變。就我們而言,更願意把它看成一道穿越百年的「智慧之光」。

  迎接照亮世界的「物理之光」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近日在北京在出席「世界物理年」紀念大會時表示「因為愛因斯坦在我們小小的地球上生活過,我們這顆藍色的地球就比宇宙的其他部分有特色、有智慧、有人的道德。」

  「5,4,3,2,1」,伴隨著大屏幕上的倒計時數字,昨晚19時,一束髮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光信號,通過海底光纜經韓國準確送抵上海崇明。

  從17時30分左右,100名來自上海各中學的學生們就陸陸續續到達電信大樓的電視電話會議室,靜靜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對於同齡人來說,他們是幸運的,通過上網報名爭取到了在現場親眼目睹的機會。而「智慧之光」也選擇了一種現代的方式和孩子們打起了招呼,將看不見的光信號轉換成了一封圖文並茂的電子郵件。

  作為全球「物理照亮世界」光束傳遞中國區活動的始發站,上海崇明海纜登陸局是「燈光接力」在中國的第一個節點。19時04分,大屏幕上的紅色箭頭顯示,光信號在經過上海後兵分兩路向青島和杭州發送而去。上海市科協副主席楊廣生告訴記者,此後信號每隔5分鐘從一城市向另一個城市傳遞。在同時匯聚到北京後,再從中國傳送到俄羅斯和印度。

  下一個愛因斯坦要等多久

  科學不會止於愛因斯坦。「會不會再有一位愛因斯坦?」正是今年「世界物理年」的最大懸念。

  科學家認為,新的愛因斯坦終將誕生,但可能要等很久。畢竟,在牛頓之後,過了兩百多年才出現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年代,全球大約有數千位物理學家,其中夠格和他爭論的人,恐怕連一輛公車都坐不滿。

  21世紀的大學製造出數百萬名物理系畢業生,但研究職位有限,大多數人將分析能力貢獻給華爾街或矽谷,即便是留下來作研究的也不是單打獨鬥。

  教育背景也是關鍵,但常被忽略。愛因斯坦在青少年時期就研讀康德、叔本華、史賓諾莎等哲學巨匠的作品,哲學訓練讓他具備獨立抽象思索的能力。愛因斯坦的小提琴造詣也有口碑,學界都知道數學和音樂是密不可分的。正如有科學家說道,愛因斯坦對音樂的熱愛展現了他的直覺思維,這也為他日後創立一般人沒法想像的相對論建立了形象直覺的空間。

  從美國普林斯頓發出的電子郵件還有一個意義重大的使命———尋找「愛因斯坦第二」。郵件附件中包含一套10道與物理學相關的、適於中學生的研究性課題。198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萊德曼堅信,在全球60億人口中一定有一顆年輕的、與愛因斯坦同樣智慧的心等待被發掘。而這封電子郵件就是全球物理學界對他(或她)的邀請函。「影子都是黑的麼?如果不是,那它是什麼顏色的?我們平時看到的五彩繽紛的世界為什麼會有顏色?」這道看似簡單的題目其實回答起來可不容易呢。要知道這還是昨天上海學生們收到的整套題目中的第一題,他們被要求「設計出一個彩色的影子」。

  但畢竟「下一個愛因斯坦什麼時候出現」這樣的問題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正如萊德曼所說,「與其說我們是在期待『下一個愛因斯坦』出現,不如說我們是想用愛因斯坦給我們帶來的對科學的興趣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來點亮生活。」

  世界因他而不同

  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一個中產階級猶太人家庭。5歲時,父親給了他一個指南針,指針在磁力的無形作用下轉動的情景讓他驚訝。像牛頓看到掉落的蘋果一樣,愛因斯坦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感覺,認為自己看到的現象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愛因斯坦是位漫畫式的人物:他不會開車,喜歡從普林斯頓的辦公室走回家,他喜歡邊走邊拿雨傘在鐵籬圍牆上一格一格划過,錯過一格就從頭再來過。在這些孤寂的時刻,愛因斯坦沉浸在對宇宙「永恆之謎」的思考之中。

  愛因斯坦逝世50年後的今天,蓬鬆濃密的白髮和垂下的鬍鬚仍然是其獨有的天才標誌。愛因斯坦剝離現象世界的重重偽飾揭示了深埋其下的更為複雜的真實,他用於還以事物真相的思想和方法為電腦、衛星、電信、雷射、電視、核能和原子彈的問世作出了貢獻。因為愛因斯坦,我們成了與100年前的祖輩不同的一代,徹底、完全的不同。

  上世紀20年代

  南京路上被學生抬了起來

  「餘第一次至東方,極為歡喜,有許多驚異之聞見。此間理想之氣候,澄清之空氣,南方天空燦爛之星鬥,皆使餘之頭腦得一難以消滅之印象。」———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乘「北野丸」於1922年11月13日上午10時到達上海,在當時的匯山碼頭登陸。也是在這一天,來迎接的瑞典駐滬總領事代表瑞典皇家科學院正式通知他獲得了192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進入市區後,有關團體在「一品香」餐廳設宴招待愛因斯坦夫婦,繼至「小世界」聽崑曲,以後又遊賞了城隍廟、豫園和主要街道。據說,當愛因斯坦走進南京路時,青年學生看到這個剛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偉人,高興地把他抬了起來。

  據當時中國專門對西方發行的惟一的英文報刊《大陸報》報導,愛因斯坦就他到上海的感想時講道,「將永不忘之」。

  1922年12月27日,愛因斯坦乘「榛名丸」船離日回歐洲,於12月31日上午11時到達上海.很多人到碼頭迎接。這次,他住在當時上海的杜美路9號一位旅滬猶太人家裡,並應上海猶太青年會和學術研究會邀請,1923年1月1日下午3時,在福州路17號公共租界工部局禮堂講演相對論。

  2005年5月中旬

  「相對論」可到科技館去看

  一個男人和美女對坐1小時,會覺得似乎只過了1分鐘;但如果讓他坐在火爐上1分鐘,會覺得似乎過了不只1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愛因斯坦

  在掛著「天一閣」匾額的舊式大院裡,一個長袍馬褂的孩子讀著書,那是我爺爺的爺爺;接著走來了一對五四青年打扮的男女,噢,那已經是他的兒子媳婦了……一幕幕飛快掠過,一代代子孫傳承,這裡是上海科技館二期工程裡的「探索之光」區域,其中的「相對論劇場」被稱為「上海灘離相對論最接近的地方」。

  劇場裡,牛頓和愛因斯坦的頭像分列左右,一個工作人員擔當的角色變換著服裝在不同時空裡穿梭,在17分30秒的時間裡,通過虛擬成像技術,他和他的祖先們將相對論的真義演繹了出來。

  在傳統的牛頓絕對時空觀中,子孫後代是永遠不可能和幾百年前的「老祖宗」碰面。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則表明如果一個人能夠用與光同速的速度在空間中運行,就有希望和幾百年前的祖先見面。記者了解到,上海市民最快將在5月中旬欣賞到這有趣的一幕,一天裡將上演12場。

相關焦點

  • 紀念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特展閉幕
    人民網上海10月21日電 (記者 曹玲娟)上個世紀二十年,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兩次造訪上海,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言論和有關他的報導,展現了他與上海之間饒有趣味的關係。但是,除了愛氏的影像、言論和有關他訪問上海的報導,愛氏還給上海留下什麼我們至今尚未發現的「遺蹟」?
  • 上海、愛因斯坦及其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就他到上海的感想講道:「餘第一次至東方,極為歡喜,有許多驚異之聞見.  此間理想之氣候,澄清之空氣,南方天空燦爛之星鬥,皆使餘之頭腦得一難以消滅之印象.  此種印象,餘將永不忘之.  」從這段話看來,愛因斯坦對於從香港到上海這段航程是極為愉快的.
  • 關於量子計算:當愛因斯坦穿越到現代
    而與量子力學有著深深淵源的愛因斯坦老哥要是穿越到了現代會咋樣咧……我想,愛因斯坦應該是與時間旅行關係最密切的科學家之一了吧?根據廣義相對論,人們只能從他們所處的時代向後進行時間旅行,所以,如果愛因斯坦在100多年前將自己傳送到現在,他將親眼看到量子糾纏的照片:穿越之前的愛因斯坦:「我愛因斯坦就是死,從這裡跳下去,也不相信這幽靈般的遠距作用!
  • 百年前一場日食,推翻了牛頓,捍衛了愛因斯坦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新的替代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用它來推翻牛頓的理論,等一次日全食就可以了。百年後,愛因斯坦的理論被證明是正確的。接下來,我將給大家解釋這段傳奇。如果你可以以高於弧秒的精度探測到一個偏折過的位置,你就可以深深地了解到底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亦或兩人都沒有,得出正確的結論。
  • 為什麼愛因斯坦說時空穿越是真的,誰是穿越者呢?
    穿越一直是個熱門話題,而且這個話題貫穿古今。還有大量的未解之謎似乎都跟穿越有關,例如南極上空出現時空之門,消失20分鐘的義大利客機,集體消失的朝聖者等等,這些穿越劇情都帶著濃厚的神秘色彩,引人入勝。如果是這樣的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是穿越的法門。《相對論》分為狹義與廣義,其中狹義描述了高速運動可以使時間膨脹,廣義描述了強引力場中時間也會膨脹。速度時間膨脹19世紀麥克斯韋發表了描述電磁波的方程組,發現其中光(光波)在真空中的速度解是一個常數,也就是說光速是恆定不變的。
  • 愛因斯坦羅森橋是什麼?將來光錐和過去光錐的穿越的通道?
    愛因斯坦羅森橋是什麼?將來光錐和過去光錐的穿越的通道?早在1930年代,愛因斯坦在研究引力方程的時候就提出了一個設想,宇宙中可能存在連接兩個時空的通道,這時候以色列裔的美國物理學家羅森一同與愛因斯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並且給出了假設方程,這就是愛因斯坦羅森橋。1935年,愛因斯坦、羅森還有波多斯基還提出了EPR悖論。
  • 《集體智慧》05/特徵26:接力解決問題
    當然,這種在科學家之間發生的接力工作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如今,無論是進化論,還是遺傳學,都有科學家在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在地球科學和天文學方面,也像生物學那樣,需要依靠幾代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知道,在這兩個領域所做的研究,常常需要花費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可謂相當漫長。但是,在沒有獲得重大成果之前,科學家們不能半途而廢。
  • 愛因斯坦曾經兩次到中國 到上海時演講相對論
    8月間,駐德公使來信說,已將上述意見通知了愛因斯坦,他也明確表示願意在1923年新年來臨之際來華訪問。為歡迎愛因斯坦的到來,北京大學從1922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舉辦了一系列科學專題講座。  首次中國之行  1922年10月,愛因斯坦接受日本「改造社」的邀請,偕夫人愛爾莎從柏林啟程,取道印度,於11月抵達香港後,改乘日本「北野丸」來到上海。11月13日上午,輪船駛進匯山碼頭,愛因斯坦夫婦受到中國學術界人士以及日本「改造社」代表、旅滬猶太人的熱烈歡迎。當天中午,主人在上海的「一品香」餐館設宴招待愛因斯坦夫婦。
  • 紀念愛因斯坦點燈show名公式
    華夏經緯網4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紀念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百周年,全球同步在這位偉大科學家逝世五十周年的日子,以聯機「點燈」的方式紀念。昨晚七點一到,臺灣的活動在臺北101大樓秀出「相對論」著名公式E=mc2,達到最高潮。
  • 中科院戴念祖:上海、愛因斯坦及其諾貝爾獎
    據1922年11月14日和15日的The China Press(又稱《大陸報》,創刊於1911年8月29日,也是當時中國專門對西方發行的惟一的英文報刊,愛因斯坦還曾表示要去參觀某菸草公司,但後來由於時間不足未成.愛因斯坦就他到上海的感想講道:「餘第一次至東方,極為歡喜,有許多驚異之聞見.此間理想之氣候,澄清之空氣,南方天空燦爛之星鬥,皆使餘之頭腦得一難以消滅之印象.此種印象,餘將永不忘之
  • 南開大學燈光秀炫酷 中國景觀照明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中商情報網訊:今天是南開大學建校百年紀念日。昨晚,南開大學百年校慶主題樓體燈光秀開啟,此次燈光秀為3D投影表演異常炫酷,學子們在光影變幻中享受視覺盛宴。近幾年,美輪美奐的燈光秀輪番上演,直接推動了景觀照明產業的發展。
  • 從引力波到黑洞,愛因斯坦百年前預測終被證實,還有蟲洞等待發現
    愛因斯坦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唯二被公認的,憑藉自己的研究推動整個人類的認知跨越式發展的科學巨匠,而另一個當然是牛頓了。不過相對於牛頓對於經典力學的研究,顯然愛因斯坦的研究則更加抽象,人們一般熟知的質能方程E=mc,只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的研究。而愛因斯坦研究的還有關於對引力場的研究,也就是廣義相對論。
  • 尋找第二個愛因斯坦(圖)
    點擊進入>>>   2005世界物理年「物理照耀世界」光傳遞活動4月19日舉行,上海成為中國之行始發站在國際物理學界發起的「物理照耀世界」光傳遞活動行程表上,北京時間當晚7點至9點被定為「中國時間」,上海則是中國之行的始發站。  對人類而言,1905年是一個奇蹟年。這一年,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表了5篇論文,從根本上改變了物理學的面貌,為相對論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 如果生命被吸入到黑洞裡面,將經歷什麼?愛因斯坦百年前已給答案
    照片裡面的那顆黑洞是位於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的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經過科學家計算,這顆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56億倍,黑洞的事件視界直徑960億千米,相當於88.85光時(光時:光在一小時走過的距離),而該顆黑洞的吸積盤直徑則高達4300億公裡,約等於400光時,由此可見這顆黑洞有多大。
  • 【上海教育新聞網】大醫精誠 同濟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百年誕辰
    11月21日,同濟大學舉辦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百年誕辰活動,深切緬懷他為我國中醫學事業作出的貢獻和高尚的醫德風範,並激勵後學更好地繼承並發揚他的學術思想,為推動我國中醫藥事業創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顏德馨是顏氏內科第二代傳人,也是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 利爾達智慧教室恆照度光環境管理系統,給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
    6歲到18歲的城市學生近視發生率從低於10%激增至80%。 上海同濟大學發布的一項課題研究成果就毫不客氣地指出:孩子們的視力之所以下降,教室照明環境不良難辭其咎。 除了改善學生用眼習慣外,改善教室用光環境,科學合理地布置教室用光,已迫在眉睫。 作為國內智能物聯網的頭部企業,利爾達科技早已敏銳地察覺了這一問題,並研發了一套專業的管理系統——智慧教室恆照度光環境管理系統,它的到來將給教室用光帶來顛覆性變化。
  • 愛因斯坦的預言在百年後屢屢實現,他下一個預言什麼時候實現?
    從他所提出的理論及預言來看,他真的是一位極具智慧且具高度遠見的天才科學家。他曾提出大家十分熟悉的質能方程式——「e=mc^2」,此方程式描述了事物質量與其能量間的關係,為後人研究威力巨大的核物質奠定了思想基礎。除提出讓世人驚嘆的質能方程式以外,愛因斯坦還曾大膽提出了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
  • 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起源
    導語:2015年11月是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的百年紀念。本文介紹了廣義相對論的起源,從牛頓物理學與電磁學的矛盾到洛倫茲變換,從只適用於慣性系的狹義相對論到可適用於非慣性系的廣義相對論。
  • 華中科大、西安交大、東北大學接力講述奮進之路...
    華中大將致力於成為讓黨和國家放心,讓人民滿意,讓同行讚譽,讓師生自豪的「研究型、綜合性、開放式」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西安交通大學點亮信仰之光周格非,是仲英書院的本科生,四年裡,她參與過西遷精神的宣講,演唱過西遷主題曲,老一輩交大人的愛國與奉獻一直感動著她、激勵著她。
  • 「紀念錢之光誕辰115周年徵文活動」獲獎結果公示
    「紀念錢之光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