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聞網】大醫精誠 同濟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百年誕辰

2020-11-28 同濟大學新聞網

本網訊(記者 王蘊瑋)從醫80載,他始終保有對中醫事業的赤誠。84歲走上非典一線,他是中醫的傳承人,更是中醫創新的拓荒者。11月21日,同濟大學舉辦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百年誕辰活動,深切緬懷他為我國中醫學事業作出的貢獻和高尚的醫德風範,並激勵後學更好地繼承並發揚他的學術思想,為推動我國中醫藥事業創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顏德馨是顏氏內科第二代傳人,也是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上世紀80年代初,顏德馨提出「人體衰老的主要機制在於氣血失調」「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等理論觀點,創立「衡法」治則,把傳統氣血學說發展到一個新高度。這一法則在上世紀80年代被顏老應用於「瘀血與衰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揭示了人體衰老奧秘,為養生長壽做出新的貢獻,被業界稱為「衡法之父」。

2003年非典流行期間,84歲的顏德馨教授奔走第一線,作為華東地區防治非典首席科學家,參與在上海、廣東、香港等地的治療,並總結出「熱、溼、瘀、痰、虛」五字非典病機要點。在他的帶領下,中醫療法有效控制病情發展,中醫抗非典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

1999年,在顏德馨行醫60年之際,他捐出自己多年積蓄的稿酬和學術成果獎金共20餘萬元,設立「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此後又追加資金,在2005年將基金擴展為「上海顏德馨中醫藥基金會」,成為全國首家以弘揚中醫藥事業為特色的非公募基金會。基金會定期舉辦中青年優秀論文交流及評獎活動,堅持免費義診贈藥活動等,造福患者,嘉惠後學。

2008年,在顏德馨的疾呼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同濟大學率先啟動「中醫大師傳承人才培養項目」, 成為創新中醫師承教育模式的一大舉措。項目由顏德馨、鄧鐵濤、朱良春、路志正、張琪、周仲瑛六位國醫大師擔任導師,以傳承名老中醫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診療技能專長,培養高層次中醫臨床人才。

中醫大師班成功舉辦了兩屆,共培養了學員18名。經過5年的實踐,探索了一種全新的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相結合的名中醫傳承人才培養模式,為進一步建立名中醫人才培養規範、推廣名中醫傳承創新模式奠定了基礎。

憑藉高尚的醫德醫術,顏德馨接連獲得上海市名中醫、全國名老中醫、上海市醫學榮譽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中國醫師協會首屆「中國醫師獎」等榮譽。2007年,顏德馨獲文化部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項目傳承人之一,2009年5月,他當選國家首屆「國醫大師」。

2017年4月17日,顏德馨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8歲。

據了解,同濟大學中醫研究所正是由顏德馨一手創辦起來。成立於2004年的中醫研究所致力於弘揚與發展中醫藥學術思想,將臨床研究與實驗研究相結合,繼承與發揚相結合,傳統與創新相結合。

多年來,研究所已承擔國家973、「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關項目及省部、市局級科研項目30餘項。2012年,同濟大學中醫研究所申報成立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名中醫傳承模式重點研究室,研究室致力於系統開展名中醫成才要素和成才規律的研究,同時開展名中醫傳承培養創新模式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客觀評價名中醫傳承培養模式的效果,探索形成名中醫培養的規範並建立相應的長效機制,為國家和有關主管部門制定名中醫培養的相關政策、構建和完善名中醫傳承培養的創新體系提供參考。

紀念活動中,現場播放了顏德馨追思紀錄片《百年守望》,重溫了顏老的音容笑貌和醫德風範,同時《歲月如歌——國醫大師顏德馨百年誕辰100周年紀念冊》正式發布。《紀念冊》收錄了來自顏德馨朋友、同事、學生、親人的數十篇懷念文章,以感人故事和生動細節,追懷了一代國醫大師為人、為醫、為師的崇高風範和學識人格魅力,表達了對顏老的深切緬懷和崇敬之情。

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殷一璀在書面致辭中表示,顏老離開我們已有三年多了,但他留給後人豐富而寶貴的中醫之術仍在造福人類。他獨到的診治思維、診治經驗,對於提高中醫診治水平、推進中醫理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原黨組書記劉雲耕在書面致辭中表示,顏老不僅在學術上有著卓越貢獻,還為中醫後學的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希望顏老的學術思想能夠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從而促進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為全民健康事業不斷作出不負時代的貢獻。

同濟大學中醫研究所副所長、顏德馨的兒子顏乾麟表示,父親也是自己的老師,總結父親為中醫事業所作的貢獻,重溫他的教育和學術思想,也是從中汲取營養,激勵自己今後為中醫藥事業發展盡責盡力。

連結:http://m.shedunews.com/msite_1/con/2020-11/23/c4462.html




相關焦點

  • 山東中醫藥大學舉辦國醫大師張志遠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
    11月27日,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史文獻分會第二十二次學術年會暨國醫大師張志遠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在山東中醫藥大學長清校區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
  • ...國醫大師何任誕辰一百周年紀念畫冊首發,浙中醫大兩所新研究院...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金聰偉何任(1921年-2012年)1月15日,首屆國醫大師何任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在浙江中醫藥大學舉行。今年適逢何任先生百年誕辰。作為我國著名的中醫教育家、理論家、臨床家,何任一生博採眾術,懸壺濟世,理論建樹豐碩,學術影響深遠。
  • 國醫節|濱醫30名博士領誦「大醫精誠」 開啟國醫傳承新徵程
    中國山東網煙臺3月16日訊 (通訊員 高森 呂海波)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國醫節開幕式在榮祥樓報告廳舉行3月15日下午,在90個「中國國醫節」到來之際,濱州醫學院榮祥樓一樓報告廳,30名中醫博士與500餘名師生身著白衣,規整站立,齊聲誦讀唐代孫思邈的中醫名著《備急千金要方》的第一卷「大醫精誠」,重溫藥王孫思邈懸壺濟世的仁心仁德與大愛情懷,正式拉開了濱州醫學院第五屆
  • 一周觀展指南|陳從周百年同濟推大展,紀念鄭振鐸故宮展文物
    在上海,除了上海博物館的歷代漆器展,同濟大學紀念園林大家陳從周先生誕辰百年11月25日正式開始,其中包括同濟大學博物館舉辦的陳從周先生百年誕辰展覽與「陳從周《說園》與文人意境——紀念陳從周先生百年畫展」等。在杭州,浙江省博物館則有「佛影靈奇——十六國至五代佛教金銅造像」特展」。
  • 走進電影大師的光影世界,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長沙影...
    近日,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長沙影展活動在保利影城富興店正式啟動。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孫向輝出席活動並講話,義大利共和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戴偉德發言,中共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剛同志致歡迎辭。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劉力峰主持活動。
  • 上海長徵醫院嶽小強:妙手治頑疾 仁心待病人
    翻開嶽小強履歷:1999年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系本科,2002年獲該校中醫方劑學碩士學位,2005年在第二軍醫大學獲中西醫結合臨床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任中醫系經典著作教研室副主任、長海醫院中醫內科教研室主任。
  • 岐黃中醫 大醫精誠
    通過與南華大學附一醫聯體協作,現坐診中醫科醫師有:主任醫師劉鑫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碩導全國中醫優秀臨床人才師從國醫大師熊繼柏教授、伍炳彩教授。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呼吸病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結合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中醫藥中西結合學會委員,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醫內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醫經典與臨床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擅長肺系病,腫瘤,婦科及兒科,不孕不育等。
  • 上海遠程醫療醫教研「援建」升級 吳孟超獎學金在同濟醫院啟動
    今天,同濟醫院發展管理論壇暨同濟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大師論壇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學術報告廳舉行。記者了解到,上海同濟醫院醫療集團成立一周年,包括全國33家醫療機構,以醫療集團為依託,同濟品牌的上海遠程醫療的發展不僅使外地患者異地問診疑難雜症的需求得到了實現,利用網際網路+「授人以漁」,也使得醫療集團內的學科聯盟建設和學科規範化發展得到了全面升級。
  • 氣象學界紀念 葉篤正百年誕辰
    紀念葉篤正先生百年誕辰學術思想研討會23日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舉行。葉先生當年的同事、學生,家人,國內氣象學界的專家、學者130多人共同追思了葉先生的科學功績和愛國情懷。  在研討會上,中科院院士黃榮輝首先回顧了葉先生的學術生涯及對我國地球科學事業的貢獻。葉篤正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大師,我國現代氣象學的奠基人之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 太倉紀念吳健雄誕辰100周年
    今年是著名華裔女物理學家吳健雄百年誕辰。5月30日,江蘇太倉隆重舉行吳健雄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部分兩院院士,國內外高校知名教授學者,吳健雄的母校東南大學、南京大學代表,以及吳健雄的親屬代表近500人出席了紀念大會。  1912年5月31日,吳健雄出生在太倉瀏河鎮。1929年吳健雄以蘇州女師第一名的成績獲準保送國立中央大學。
  • 嶽陽醫院國醫大師朱南孫教授當選首批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我院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朱南孫當選首批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是中國中醫科學院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首批學部委員共93人,包括46名院士和47名國醫大師,他們是對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聲譽卓著,為國家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提供戰略意見的高級專家。
  • 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暨南開百年有機磷化學學術研討會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馬超 攝影 宗琪琪)9月20日至22日,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暨南開百年有機磷化學學術研討會舉行。  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於9月21日在八裡臺校區石先樓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出席大會並致辭。
  • 蔡尚思故鄉辦展紀念其110周年誕辰
    蔡尚思故鄉辦展紀念其110周年誕辰 2016-01-08 00:22: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泉州
  • 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研討會在上虞舉行
    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之際,11月7日,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研討會在上虞舉行。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紀念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百年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19日是中國現代氣象事業開拓者之一、大氣物理領域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當天舉行「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校等學界代表相聚一堂,研討傳承顧震潮先生卓越的學術成就與貢獻、崇高的人格品德和家國情懷。
  • 走進喬木的「百鳥園」,上海中國畫院紀念其誕辰百年
    今年是畫家喬木(1920-2002)誕辰百年,喬木師從海上花鳥畫名家江寒汀,曾以花鳥作品聞名於上海。澎湃新聞獲悉,9月18日在上海中國畫院開幕的「百年喬木——喬木作品回顧展」,以百餘幅喬木作品,呈現了他跨度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讓觀眾第一次完整地走進了他的「百鳥園」。秋涼之際,走進嶽陽路上的上海中國畫院展廳,如同來到「百鳥園」。
  • 【同濟•新聞】紀念寶隆創辦同濟醫院120周年暨第四屆同濟醫院...
    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馮身洪、同濟大學醫學和生命科學部黨委書記,兼醫管處處長姜成華、同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鄭加麟、醫藥衛生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施強華、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辦主任劉隨意、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李永奎、上藥控股有限公司新藥部總經理兼上海業務總部總經理顧斌、國藥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醫院銷售部總經理王堯舜以及醫院的領導、職工代表們出席本次論壇。
  • "國醫大師"劉嘉湘:扭轉"攻殺"為主的治癌方向
    原標題:劉嘉湘:「扶正法」開創中醫藥治癌新思路  潛心學習研究中醫60餘載、診治腫瘤患者50餘萬例,上海中醫大附屬龍華醫院教授劉嘉湘以「中醫扶正法治癌」的卓越學術成就,榮膺第三屆「國醫大師」。喜訊傳來,劉老說,「中醫藥學是個偉大寶庫,目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時機。
  • 武大紀念李國平院士誕辰百年 函數論學科主要奠基人之一
  • 紀念汪曾祺誕辰百年 斯人已逝,斯文長存
    9月29日,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楊振宇應邀主講「欣然自得——汪曾祺筆下的人間草木與花鳥精神」;月初赴浙江美術館參觀「嶺上多白雲」——紀念汪曾祺誕辰百年書畫展。本以為是一場尋常之旅,然而越是了解,越自覺陷入了一潭深淵。 憑誰問,汪曾祺何許人也?時至今日,「汪曾祺熱」早已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