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遠程醫療醫教研「援建」升級 吳孟超獎學金在同濟醫院啟動

2020-11-26 東方網

  東方網通訊員陳海濱、記者劉軼琳5月18日報導:網際網路+智慧醫院不僅使上海市民受惠,也正使上海與外地醫療機構的醫教研扶貧與交流全面升級。今天,同濟醫院發展管理論壇暨同濟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大師論壇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學術報告廳舉行。記者了解到,上海同濟醫院醫療集團成立一周年,包括全國33家醫療機構,以醫療集團為依託,同濟品牌的上海遠程醫療的發展不僅使外地患者異地問診疑難雜症的需求得到了實現,利用網際網路+「授人以漁」,也使得醫療集團內的學科聯盟建設和學科規範化發展得到了全面升級。

  醫教研「一個都不能少」

  「1900年,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來到上海,創立了當時的同濟醫院,1907年創立德文醫學堂,是為同濟大學前身。作為同濟大學的附屬醫院,我們始終不忘『同舟共濟,博醫精誠』的理念,一方面作為普陀東部醫聯體牽頭單位發揮區域引領作用,帶動醫療實力整體提升,服務上海百姓;同時,去年成立的上海同濟醫療集團建設,同樣也是秉承這一初心和理念,既解決外地患者遠程異地問診上海專家的需求,同時更加注重幫助外地醫療機構尤其是醫療能力相對薄弱的醫療機構全面提升其醫教研的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院長程黎明教授說。

  據悉,「上海同濟醫院醫療集團」成立於去年5月18日,成立之初就有全國33家醫療機構加盟。「事實上,一年間,不斷有新的醫療機構申請加入,但是我們認為醫療集團不是『圈地運動』,重在實效和集團內所有成員單位真正地實現同舟共濟,攜手合作,著力打通了5個環節,實現了醫教研的全面對接。」程黎明院長說。他介紹,目前上海同濟醫療集團內已經建立了8大學科聯盟、遠程專家會診、精準合作、雙向轉診和學術交流等。據統計,以雙向轉診的綠色通道和疑難病例院際會診制度為基礎,實現了轉診1017人次,檢驗病例影響檢查855人次。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推進遠程醫療覆蓋

  根據《關於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重點提出醫院要建立遠程醫療等五項制度,要求推進遠程醫療覆蓋全國所有醫聯體和縣級醫院。「但是傳統遠程醫療平臺存在跨省多點卡頓、患者數據不完整、專網專業設備不易用、缺少有效技術服務以及中心式會診籌備會診時間長等問題。這些實際的問題導致了時間的浪費,因而上級醫院參與積極性不高。」程黎明院長說,「而同時傳統的遠程醫療平臺對於下級醫院來說,也存在及時性不高,有效性不足,醫療和教學分離等問題,因此下級醫療單位也不熱衷參與」。

  針對傳統的遠程醫療模式存在的問題,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探索在醫聯體單位和醫療集團成員單位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圍繞醫、教、病、管,基於移動化協作網絡和專業化數據網絡,建立同濟醫院「醫教一體、即時響應、可持續發展的遠程醫療高效創新平臺」,創新性地推出了醫教互動系統服務,通過手機就可以進行醫療互動;通過掌上遠程會診服務,使會診準備效率提升90%以上;通過綠色轉診服務實現了雙向轉診的規範和高效;同時高清實時的手術協作系統和「微信化」+「全景化」病例研討服務也讓異地患者真正享受到了上海品質醫療服務。

  同濟醫院「吳孟超獎學金」啟動

  「勇闖禁區、勇於創新、永不滿足、永遠爭先」,我國知名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是同濟校友。吳老十分關心同濟醫學的發展與振興。吳孟超院士也是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名譽院長。在今天論壇上,同濟醫院「吳孟超獎學金」正式啟動與頒獎。弘揚吳孟超院士「勇闖禁區、勇於創新、永不滿足、永遠爭先」的「四勇(永)精神」,服務上海和全國,也成為同濟醫學在新時代的新使命。

  醫院文化推動著醫教研的發展。兩年來,同濟醫院在醫、教、研、精神文明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較快發展,新獲批兩個上海市重中之重重點學科,四個上海市重點薄弱學科,形成了五大優勢學科群,並建立起創傷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三個國家級診治預防中心,成為滬西北地區急危重症綜合診治中心。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重大專項」、「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重點項目20餘項,成果發表在《Science》、《Nature》、《Cell》等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相關焦點

  • 【同濟•新聞】紀念寶隆創辦同濟醫院120周年暨第四屆同濟醫院...
    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馮身洪、同濟大學醫學和生命科學部黨委書記,兼醫管處處長姜成華、同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鄭加麟、醫藥衛生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施強華、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辦主任劉隨意、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李永奎、上藥控股有限公司新藥部總經理兼上海業務總部總經理顧斌、國藥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醫院銷售部總經理王堯舜以及醫院的領導、職工代表們出席本次論壇。
  • 【同濟•新聞】熱烈祝賀吳孟超院士館開館
    >10月18日,在「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同濟醫學傑出代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名譽院長吳孟超院士的家鄉福州市閩清縣,「吳孟超院士館」正式揭牌開館,同濟醫院程黎明院長出席開館儀式在開館儀式上,程院長代表醫院贈送了陳百先老教授親筆字畫「蒼松青翠志不老,桃李豔紅滿園春」,帶去了全院員工對院士館開館的祝賀和對吳老的崇敬之情。開館前,程黎明院長等專家與來自東方肝膽醫院、廣州中山第三醫院、福建孟超肝膽醫院和閩清縣總醫院的專家聯合舉辦了一場題為「軍地醫院聯合支援院士家鄉醫療結對攜手助力健康福建」的大型義診活動,為群眾現場義診,回饋吳老家鄉的父老鄉親。
  • 吳孟超院士館開館,傳遞東方肝膽醫院救死扶傷精神
    醫者仁心,但凡有大愛者必受人民擁護。多年來,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因在醫療行業做出了傑出貢獻,為全國無數患者帶來專業細緻的治療,受到了患者認可,更受到了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上海市級...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上海市級醫院大型醫用設備集中採購籤約儀式 2020-11-10 15: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附屬同濟醫院赴貴州省黔西縣人民醫院開展義診,雙方籤署醫院協作...
    附屬同濟醫院赴貴州省黔西縣人民醫院開展義診,雙方籤署醫院協作共建備忘錄 來源:附屬同濟醫院   時間:2020-08-26  瀏覽:
  • 吳孟超的原名你絕對想不到!
    吳孟超,1922年8月31日出生於福建省閩清縣,馬來西亞歸僑,1940年進入同濟附中,194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醫學院,獲學士學位。
  • 記我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
    新華社上海11月10日電題:無影燈下70年——記我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    新華社記者黎雲    吳孟超再一次回到了他再熟悉不過的醫院。    回國、學醫、參軍、入黨,吳孟超的一生猶如一曲壯美的樂章,將青春和生命融於祖國的山河。    1949年同濟大學醫學院畢業,2019年從院士崗位上正式退休,吳孟超70年鞠躬盡瘁,成為我國醫療和科研戰線上一盞永不熄滅的無影燈。
  • 探索大健康整合模式 上海同濟醫院醫療集團正式成立
    上海同濟醫院醫療集團正式宣布成立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5月18日報導:「紀念寶隆」同濟醫院發展國際論壇今天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舉行,上海同濟醫院醫療集團正式宣布成立,首批成員單位遍布全國10多個省市地區,共34家醫院。
  • 努力打造同濟化同質化醫院 為百姓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四川新聞網宜賓5月19日訊(吳麗娟 記者 周瑜原)5月18日,「紀念寶隆創辦同濟醫院120年」—— 第四屆同濟醫院發展國際論壇在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舉行,李莊同濟醫院作為本次論壇的分會場,該院幹部職工共計100餘人參加了在線會議。
  • 武漢同濟醫院用責任與堅守書寫醫者使命
    醫院迅速改造,將5層樓的病房變為5000多平米的診室,啟動三級預檢分診機制。  1月25日,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放床位550張,並被指定為「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病人救治定點醫院」。2月5日,中法新城院區床位數又擴充至1100張,全部用於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重症患者。
  • 吳孟超院士: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
    新華社上海8月31日電題: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記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    張鵬、丁汀、吳登峰    他忠誠於職業,醫生一做就是70多年。    他忠誠於選擇,當兵一當就是一輩子。
  • 無影燈下70年——記我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
    70年——記我國肝臟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新華社記者黎雲吳孟超再一次回到了他再熟悉不過的醫院。回國、學醫、參軍、入黨,吳孟超的一生猶如一曲壯美的樂章,將青春和生命融於祖國的山河。1949年同濟大學醫學院畢業,2019年從院士崗位上正式退休,吳孟超70年鞠躬盡瘁,成為我國醫療和科研戰線上一盞永不熄滅的無影燈。人民軍醫的精神血脈又有肝病患者敲開了吳孟超的家門,他白天沒能掛上吳老的號。
  • 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
    光明學人【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吳孟超,1922年生於福建閩清。1949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肝膽外科主任、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等職。他創立創建了我國肝臟外科的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被譽為「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先後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六次。199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2005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名院周報 | 同濟、湘雅等多家醫院科研工作結碩果
    科技⊙ 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完成骨科機器人多中心5G手術,系全球首次6月2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在北京積水潭醫院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通過遠程系統控制平臺與嘉興市第二醫院和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同時連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程手術
  • 鄭州同濟醫院怎麼樣?口碑好嗎?
    鄭州同濟醫院成立於2005年,經國家衛生部門批准成立專業醫療機構,作為亞洲醫院·臨床醫院管理協會設立的亞洲應用技術中心,是一所集中科研、臨床應用為一體的專業不孕不育醫院,承擔國家多項不孕不育科研攻關項目,並擔負國際不孕不育先進診療技術在國內臨床推廣責任。
  •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為保衛武漢,我們打好遭遇戰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醫療副院長柯賢軍表示。泰康同濟團最開始的計劃是組建醫療突擊隊,到其他醫院去支援。「去年12月底到今年一月初的時候,我們醫院就按照總部的要求,組建了一支30名醫生和100名護士組成的突擊隊,在內部做了反覆的演練。」同時,泰康同濟團隊也積極向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請纓,「希望能夠出徵,把我們的隊伍派去支援其他醫療機構。
  • 申城醫院攜手斐濟醫院探索醫療合作新模式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與斐濟醫療機構共同啟動了「『一帶一路』,最美心絲路」項目。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4月9日電 (陳靜 陳海濱)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9日披露,在「『一帶一路』中國·斐濟冠脈介入國際戰略合作交流會」上,該院與斐濟醫療機構共同啟動了「『一帶一路』,最美心絲路」項目。據此,中國專家將「走出去」傳授醫療技術,同時也把斐濟醫生「請進來」學習。
  • 央視紀錄片系列採訪之 李強:引進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一流醫療資源
    打造醫療平臺  引進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一流醫療資源  據了解,作為湖州市民生重點項目的浙江鑫達醫院佔地面積達138畝,擁有1400個床位,是一所按照三級醫院標準投資建設的綜合性醫院,總投資預計達28億元。
  • 華西廣安醫院合作辦醫夯實服務群眾健康能力
    四川新聞網消息(黃鴻)2020年,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忘醫者初心,牢記健康使命,深入開展「人民閱卷·廣安行動」工作,借力與華西醫院合作,經受住疫情大考,做到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兩手抓兩不誤,致力打造學科品牌,積極推進技術創新,著力提升服務品質,不斷夯實服務百姓健康能力。合作辦醫開啟新徵程。
  • 蒼生大醫——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教授吳孟超
    吳孟超卻說:「我不怕手術失敗,更不怕晚節不保。想方設法為病人解決問題才是我的『晚節』。」「為醫之道,德為先。」吳孟超常說,「從醫這麼多年,我時時記著老師裘法祖教授講過的一句話,『醫術有高有低,醫德最是要緊』。」很多患者為了感謝吳孟超的救命之恩,要請他吃飯,給他送來土特產、紅包、金戒指,都被他婉言謝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