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二十年代,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兩次造訪上海,在近期舉行的紀念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特展上,一件留有愛因斯坦親筆墨跡的留言本首次公開亮相,這也是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件愛因斯坦當年訪問上海時書寫的墨跡。在今天舉行的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這件珍貴的愛因斯坦實物文獻的發現,為研究當年愛因斯坦上海、中國之行提供了極為難得的實物證據。
「人類智慧花朵的綻放的確受到了嚴重限制。貧窮導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而富有又導致人民內心空虛:嚴寒的天氣使人沉鬱,而炎炎烈日又會使人驕奢淫逸、昏昏欲睡。這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不能使知識的花朵始終保持盛開的根本原因……」
1922年除夕,愛因斯坦短暫登陸上海之際,曾在一對長期旅居上海的猶太人特裡薩·倫納(Theresa Renner ,1890-1987)夫婦家中小駐並留下前述文字。周到君今天在展覽現場看到,這本首頁就是愛因斯坦留言的珍貴留言冊,共包含了79頁的名人籤名、題詞、中國畫、水彩畫,甚至樂譜。
愛因斯坦只是其中群星熠熠的名字中的一個,泰戈爾、尤金·奧尼爾、趙少昂、符鐵年、鋼琴家Mischa Levitzki、海軍上將託馬斯·哈特、德國作家伯恩哈德·凱勒曼等數十名中西方著名人士都在其中親筆留言。留言冊隨著倫納夫婦的行程被帶往歐洲和美國,直至上世紀80年代倫納夫人逝世後才被後人拍賣出來,幾經輾轉,它如今的收藏者,正是一位上海藏家顏明。
今天的研討會現場,顏明表示,「我主要是從中國傳統的古代書畫收藏,後來逐漸轉向對世界名人的興趣,尤其是對西方的名人和中國,和上海有關聯這些人的手跡、手稿,具有濃厚的興趣,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收集,收藏了一定的數量。我了解下來,愛因斯坦曾經兩次到上海,但沒有留下任何的手稿,留下任何的墨跡,而這一件恰恰是目前發展唯一一件在上海留下的墨跡。對上海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我把它收藏了下來。這次能夠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我感到非常高興。」
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愛因斯坦著作《我的世界觀》中文譯者方在慶表示,從留言冊的內容可以看出,愛因斯坦雖然在中國的時間只有短短幾日,但他對中國是有希望的。當時的大公報記者也報導,愛因斯坦曾說將來中國科學必能發達。「這本留言冊意義非常大,可以說是無價之寶。不僅僅體現在愛因斯坦的這頁留言,它還反映了當時中西方整體的交流」。
不僅如此,上海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上海猶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也認為,這個記事本披露了上海各方面的生活,不僅是猶太人,「所以這本留言冊最有意義的是,對上海整個當時的猶太人以及上海當時的上流社會各方面的交流,各方面的生活情景都有著非常詳細的記述,對上海整個歷史,特別是上海外僑史的研究非常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