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中國科學必能發達」,愛因斯坦訪滬時親筆書寫的留言本公開...

2020-11-23 騰訊網

上世紀二十年代,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兩次造訪上海,在近期舉行的紀念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特展上,一件留有愛因斯坦親筆墨跡的留言本首次公開亮相,這也是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件愛因斯坦當年訪問上海時書寫的墨跡。在今天舉行的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這件珍貴的愛因斯坦實物文獻的發現,為研究當年愛因斯坦上海、中國之行提供了極為難得的實物證據。

「人類智慧花朵的綻放的確受到了嚴重限制。貧窮導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而富有又導致人民內心空虛:嚴寒的天氣使人沉鬱,而炎炎烈日又會使人驕奢淫逸、昏昏欲睡。這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不能使知識的花朵始終保持盛開的根本原因……」

1922年除夕,愛因斯坦短暫登陸上海之際,曾在一對長期旅居上海的猶太人特裡薩·倫納(Theresa Renner ,1890-1987)夫婦家中小駐並留下前述文字。周到君今天在展覽現場看到,這本首頁就是愛因斯坦留言的珍貴留言冊,共包含了79頁的名人籤名、題詞、中國畫、水彩畫,甚至樂譜。

愛因斯坦只是其中群星熠熠的名字中的一個,泰戈爾、尤金·奧尼爾、趙少昂、符鐵年、鋼琴家Mischa Levitzki、海軍上將託馬斯·哈特、德國作家伯恩哈德·凱勒曼等數十名中西方著名人士都在其中親筆留言。留言冊隨著倫納夫婦的行程被帶往歐洲和美國,直至上世紀80年代倫納夫人逝世後才被後人拍賣出來,幾經輾轉,它如今的收藏者,正是一位上海藏家顏明。

今天的研討會現場,顏明表示,「我主要是從中國傳統的古代書畫收藏,後來逐漸轉向對世界名人的興趣,尤其是對西方的名人和中國,和上海有關聯這些人的手跡、手稿,具有濃厚的興趣,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收集,收藏了一定的數量。我了解下來,愛因斯坦曾經兩次到上海,但沒有留下任何的手稿,留下任何的墨跡,而這一件恰恰是目前發展唯一一件在上海留下的墨跡。對上海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我把它收藏了下來。這次能夠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我感到非常高興。」

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愛因斯坦著作《我的世界觀》中文譯者方在慶表示,從留言冊的內容可以看出,愛因斯坦雖然在中國的時間只有短短幾日,但他對中國是有希望的。當時的大公報記者也報導,愛因斯坦曾說將來中國科學必能發達。「這本留言冊意義非常大,可以說是無價之寶。不僅僅體現在愛因斯坦的這頁留言,它還反映了當時中西方整體的交流」。

不僅如此,上海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上海猶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也認為,這個記事本披露了上海各方面的生活,不僅是猶太人,「所以這本留言冊最有意義的是,對上海整個當時的猶太人以及上海當時的上流社會各方面的交流,各方面的生活情景都有著非常詳細的記述,對上海整個歷史,特別是上海外僑史的研究非常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訪滬留下的唯一親筆墨跡首次公開亮相
    今年是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上世紀20年代,愛因斯坦曾兩次造訪上海,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言論和有關他的報導,展現了他與上海之間饒有趣味的關係。近日,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舉行的「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上,一件留有愛因斯坦親筆墨跡的留言本首次公開亮相。
  • 留下愛因斯坦、泰戈爾在滬字跡的留言本,激活城市歷史記憶
    而翻看這本旅滬猶太人留下的留言冊,其中包含有79頁的名人題詞,以及中國畫、水彩畫,樂譜等,留言者除了愛因斯坦外,還有泰戈爾、尤金·奧尼爾、趙少昂、符鐵年、胡蘭成、鋼琴家米沙·萊維茨基、海軍上將託馬斯·哈特等數十位中西方著名人士,可見該留言冊主人在當時的中外籍人士中擁有較高的聲譽。這也引發出一個問題,留言冊的主人特裡薩·倫納是誰?緣何能匯聚各領域的名人題詞於一冊?
  • 紀念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特展閉幕
    最近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舉行的紀念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特展上,一件留有愛因斯坦親筆墨跡的留言本首次公開亮相。這也是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件愛因斯坦當年訪問上海時書寫的墨跡。在10月22日特展即將閉幕之際,「愛因斯坦在上海——從倫納留言本說起暨愛因斯坦特展閉幕研討會」今天在滬舉行。 「人類智慧花朵的綻放的確受到了嚴重限制。
  • 愛因斯坦書寫的質能守恆方程式將拍賣
    愛因斯坦書寫的質能守恆方程式將拍賣/5) "← →"翻頁 11月17日,愛因斯坦親筆書寫的質能方程式現身北京中國嘉德秋拍現場
  • 愛因斯坦在中國
    1922年3月,蔡元培接到中國駐德公使魏宸組的電報:「日本政府擬請愛因斯坦於秋間往東京講演,該博士願同時來華講演半月,問條件如何?」  日本承擔路費,中國卻可以沾光,這本是好事,但朱家驊從使館得知消息後,馬上寫信給愛因斯坦,勸他先訪中國再訪日本,因為「凡屬對東方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認為東方文化的根是在中國,日本是受中國文化影響。」
  • 一線航天人親筆書寫:記錄人類首次登錄月球背面全過程 新書《月背...
    一線航天人親筆書寫,記錄人類首次登錄月球背面全過程新書《月背徵途》於「嫦五」凱旋日首發2020年11月24日4點30分,我國的「嫦娥五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從此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而今,它終於「挖土」成功,攜帶珍貴的月壤順利返回。
  • 【嘉德秋拍】愛因斯坦親筆籤名信函
    Lot 6199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親筆籤名信函1通1頁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引力波預言在百年後的今天被實驗驗證,其實他除了作為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可以說他集科學、文藝和哲學於一身。這三者彼此協調,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創造了一種和諧的力與美的結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此信是1937年7月27日在亨廷頓長島用德語寫給露絲·洪登小姐,信的主要內容是愛因斯坦問她是否願意幫助某位博士。
  • 青少兒藝術科普展上看愛因斯坦親筆籤名,體驗科技與藝術的美
    圖說:愛因斯坦籤名傳記 官方圖愛因斯坦親筆籤名的傳記、被譽為中國「天學入門第一書」的明代古籍珍本《革象新書》、藝術與科學技術完美結合的「安徒生童話插畫師」的精美金屬版畫……這些珍貴的展品,昨天起在上海藝術品博物館舉辦的第三屆國際青少兒藝術科普展上展出
  • 愛因斯坦日記公開:日本人正派有吸引力,中國人像機器,麻木遲鈍
    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遊記》這本私人日記被公開之前,人們對愛因斯坦的印象一直是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1922年10月至1923年3月,愛因斯坦曾經到亞洲遊歷,在公開場合,愛因斯坦對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以及中國的文化都表現出了極高的讚揚態度。
  • 愛因斯坦最傑出的特點不是他的科學成就,而是他偉大的人格
    當某個客人真的獲得接見時,她又要設法使訪問的時間不要拖太久。因為愛因斯坦為人和善,一旦有客人進入他的書房,就不好意思趕他走。有一天,一位學生獲得接見。最後該離開的時候,他站起來但看來並不願意走,愛因斯坦友善地問他:「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不妨告訴我。」那位年輕人有點躊躇:「您太好了,抽出寶貴的半個小時來接見我。我不敢有什麼奢求,只希望您能送我一張您的籤名照片,我會把它放在書桌上。
  • 100年前愛因斯坦到訪中國,將見聞寫成日記,如今公開後字字扎心
    愛因斯坦也因此第一次來到了中國,雖然只在上海逗留三天,但他受到了上海青年的熱烈歡迎。他離開上海之後,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都詳細地記錄到了日記裡。他的這本隨身日記在後來被普林斯頓大學公開出版。
  • 親筆遺囑無效依法分割財產是什麼意思,為何親筆遺囑被判無效?
    但是,親筆遺囑無效依法分割財產是什麼意思,為何親筆遺囑被判無效?網友諮詢:為什麼親筆遺囑會被判無效?浙江欣泰律師事務所高仁剛律師解答:親筆遺囑無效依法分割財產的意思是,由於缺乏法律知識,導致遺囑不符合法律規定導致遺囑無效,此時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對遺產進行分割。
  • 張藝興最新宣傳照公開,還有藝興親筆籤名咖啡保溫杯在等你!
    張藝興最新宣傳照公開,還有藝興親筆籤名咖啡保溫杯在等你! 近日,漢堡王中國官方公開了張藝興相關消息一則,「KING COFFEE限量咖啡大禮包全新上市!買咖啡杯就可享連續30天1元咖啡~得勁兒!關注+轉發抽張藝興親筆籤名咖啡保溫杯(2份。」
  • 愛因斯坦在中國時寫了幾篇日記引爭議,到底寫了啥?
    於是很多人覺得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看法也充滿了歧視,那麼事實到底如何?這個說來話長,清朝末年朝廷腐敗無能,尤其是從鴉片戰爭爆發以後,清政府對外軟弱的形象暴露無遺,於是當時世界對中國的評價一時下降到了讓人不堪的程度,閉關鎖國的政策更是讓清朝徹底落後於世界之林。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手稿原件來滬展出,楊振寧也來參觀了
    此次展出的手稿原件可總結愛因斯坦通往廣義相對論的知識冒險旅程,它於1916年5月發表在當代重要的物理學期刊《物理學紀事》中,標題是《廣義相對論基礎》。據悉,希伯來大學自1925年4月1日創校以來就一直保留廣義相對論的原稿,這是該校的愛因斯坦檔案庫最珍貴的資產之一。愛因斯坦親筆手寫的E=mc公式愛因斯坦親筆手寫的E=mc公式也是格外吸引目光的。
  • 臺南中學生訪滬體驗「海派文化」魅力
    臺南中學生訪滬體驗「海派文化」魅力 2010年08月24日 13:37:00來源:中國新聞社   「緣聚浦江·相約世博——2010年滬臺青年夏令營」23日在此間舉行開營儀式。
  • 韓正訪臺銜接滬臺兩地發展戰略
    華廣網4月8日訊 題:韓正訪臺銜接滬臺兩地發展戰略——韓正市長訪臺隨感之二     作者 楊劍     上海與臺灣的經濟合作是雙方利益互補、合作意願協調的結果。臺灣和上海在各自的發展戰略中的都有對方的地位,這構成了雙方合作的基礎。
  • 【樂悠遊】還原真實的愛因斯坦 ——記「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
    1916廣義相對論的手稿  「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愛因斯坦親筆書寫的E=mc2公式手稿以及他和中國友人的通信。」希伯來大學副校長Oron Shagrir介紹,這兩件手稿最具有代表性,一個代表愛因斯坦的科學思想,一個代表他與中國的關聯。」他介紹,目前希伯來大學收藏有8.3萬份愛因斯坦的物件,包含手稿、信件、證書和獎章等,收藏數量為世界之最,在此次展覽上亮相的部分手稿,均是首次遠渡重洋與中國觀眾見面。
  • 愛因斯坦的1919:是科學不是狗血
    這些報導一方面突出這是一個重大科學革命,另一方面又顯示出,常人難以理解愛因斯坦的理論,包括愛因斯坦本人在內的很多科學家也有類似說法。《泰晤士報》報導還提到:「皇家學會會長說他們剛聆聽了人類思想的最重要的聲明,至少是之一。但是他承認沒人能用清楚的語言解釋愛因斯坦的理論。」
  • 愛因斯坦曾經兩次到中國 到上海時演講相對論
    愛因斯坦曾經兩次到中國  □孫聞浪  熱愛科學的人都歡迎愛因斯坦  20世紀20年代,德國出生的猶太裔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已經在狹義相對論的基礎上,創建了廣義相對論。他斷言,時空在大質量面前是彎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