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中學生訪滬體驗「海派文化」魅力

2021-01-14 中國臺灣網
臺南中學生訪滬體驗「海派文化」魅力

2010年08月24日 13:37:00來源:中國新聞社

  「緣聚浦江·相約世博——2010年滬臺青年夏令營」23日在此間舉行開營儀式。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副主席、臺盟上海市委主委楊健表示,希望臺南的師生回臺後,把大陸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底蘊深厚的中華文明與促進世界和諧發展的理念轉告給家人及所在學校的同學們,讓他們了解上海、了解大陸。

  據介紹,該夏令營由臺盟上海市委主辦,在為期4天的行程中,來自臺灣臺南縣鳳和中學及臺南市長榮中學的30餘位學生,將同在滬臺生一起參訪中國中學、上海交通大學,參觀世博園並遊覽朱家角。

  楊健說,希望臺南的師生們能利用此次夏令營的機會多走走、多看看,用心感悟、領略上海近年來的高速發展,感受上海國際大都市充滿活力的勃勃生機,並體驗上海海派文化的獨特魅力。

  第一次到上海的團員簡忠孝說,「以前對上海的印象就是大,但現在覺得上海更是一座非常繁華、先進的城市」。從小在上海長大的臺灣營員洪夏於郊說:「參加這次活動,可以面對面與臺灣的同齡人交流,而不只是從網絡上了解。之前覺得由於兩岸教育環境不同,大家在各方面會有差別,可接觸下來卻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的差距,大家非常合得來。」

  據了解,近年來,臺盟上海市委通過舉辦各類論壇和研討會、青少年互動交流活動與組織考察團入島交流等多種形式,不斷加強與島內臺胞的聯絡,加深與臺灣鄉親的情誼。

  夏令營總領隊、長榮中學教導室主任王良華稱,此番交流活動可讓學生開闊眼界,特別是世博會之行,將讓他們體驗到各個國家的特色。(李佳佳 葉藝勤)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責任編輯:薛白璐]

相關焦點

  • 上海藝術家「西行」採風展現海派戲曲魅力
    「走出熟悉的舞臺,走入更加廣闊的生活,不僅在大西北收穫了海派戲曲的知音,更拓寬了我們的眼界與創作理念。」臨行前,許多人意猶未盡,拍照發朋友圈。有人用這句話總結過去九天的收穫。他們用演出將海派戲曲的魅力展現給廣袤的大西北,同時也在實地考察中,了解當地的民俗與生活,學習各地同行的經驗。  九天的行程讓演員們收穫頗豐。除了走上劇場的舞臺,讓藝術家們印象深刻的是在寧夏當地企業的報告廳以及內蒙古大草原篝火晚會上的演出。在寧夏神華煤業集團的報告廳內,上海演員被企業員工團團圍住。「我在電視裡看過您演的《曹操與楊修》,您演的曹操讓人咬牙切齒。」
  • 上海的咖啡文化產業 折射海派時尚產業屬性的流變
    特別近五年,滬上咖啡館快速增長,隨著個性化需求潛入城市角角落落,門店總數已過萬家。上海的咖啡文化產業,折射出海派時尚產業屬性的流變。據《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顯示,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坐擁的茶館、咖啡館總數排名第一。從某種意義上講,咖啡經濟作為新興產業,被視作判定城市經濟發展程度的一項具體指標。
  • 復旦大學教授稱周立波無法代表海派文化
    周立波還為理財博覽會的專業人士量身定造專場海派清口劇《我為財狂》。 2009年4月,周立波推出海派清口劇DVD。周立波曾聲稱演出不出上海,不上電視,不上廣播,沒有免費戲票。他堅持用普通話夾帶上海方言演出,但並沒有影響他的海派清口劇在全國大江南北乃至海外華人圈中廣為流傳,迅速走紅。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劇多在上海蘭心大劇院、美琪大戲院演出。有不少周邊地區觀眾為看周立波的演出,專程赴滬。
  • 「克勒貓的憶想世界」,海派手工技藝傳習所開課!
    7月18日,田子坊守白藝術海派手工技藝傳習所開課啦! 「海派手工技藝傳習所」創立於2014年,旨在讓繁忙的都市人在周末時光裡慢下來,體驗珍貴海派手工技藝製作之美,感受海派藝術家的傳承與創新,體悟優秀海派手工技藝的魅力所在,將海派手工藝的精湛技藝發揚光大。
  • 第十五屆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探討「上海之源」
    第十五屆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探討「上海之源」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首席記者王蔚
  • 小三線時代寧國的海派文化
    其實,山城寧國的繁華遠不能與大都市相類比,「小上海」稱謂所要表達的內涵,準確地說,是指寧國文化多元、思想開放、工商活躍、生活時尚。也就是說,寧國城市氛圍帶有海派文化的品味。說來也不偶然,寧國人的開放與包容本來就有歷史底蘊。
  • 著漢服、賞刺繡、制香囊……仲夏夜,滬上這趟國風市集解鎖文化度假...
    加上端午節小長假每日16:30-20:30,國風市集解鎖了滬上文化度假新選項,不僅帶來「買買買」的快樂,也令人感受沉浸式文化體驗和科技交融的魅力。少府巷、翰林院、雲韶院、新三坊、光祿坊等古色古香的攤位對應特色主題,這些名稱取自唐朝一些地名或官府名稱,市集對其進行了現代化演繹。「掌柜」們身穿漢服,手持搖扇穿梭錯綜的寬窄巷道、穿越感撲面而來。
  • 社區文化嘉年華,帶你走進海派文化開端與起源的典藏之所!
    社區文化嘉年華,帶你走進海派文化開端與起源的典藏之所!為呼應今年市民文化節「我的小康我幸福·社區日嘉年華」的主題,徐家匯街道準備了豐富精彩的文化活動,邀請市民一起感受近在咫尺的小康生活嘉年華、體驗「家門口的幸福生活」。
  • 周瘦鵑海派文化的日常生態
    周瘦鵑(1895—1968)這一年的大量書寫本身與都市時尚潮流融為一體,這種海派文化的日常生態頗合乎「苟日新,日日新」的古訓,也與波特萊爾所說的「現代性」意涵息息相通。這與當時《新青年》諸公以各種「新」的名義展開旨在徹底改造中國的意識形態建構顯示出不同取向。
  • 九洞天:旅遊與文化深度融合 打造溶洞沉浸式互動體驗新模式
    為讓遊客體驗一場關於地質、生命、古彝的科探之旅、奇幻之旅,九洞天景區特別打造洞內聲光電主題文化演繹遊覽項目,目前正在封閉建設中,即將對外開放。  景區獨特的巖溶景觀,藉助聲光電高科技手段,打造成為了「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情景結合」的遊船觀賞體驗。
  • 韓正訪臺銜接滬臺兩地發展戰略
    華廣網4月8日訊 題:韓正訪臺銜接滬臺兩地發展戰略——韓正市長訪臺隨感之二     作者 楊劍     上海與臺灣的經濟合作是雙方利益互補、合作意願協調的結果。臺灣和上海在各自的發展戰略中的都有對方的地位,這構成了雙方合作的基礎。
  • 「詩意」理工教授對話長沙中學生!品讀文化盛宴,肩負時代使命
    這是餘隋懷第二次在長郡大講壇開講,這場「文化盛宴」還通過湖南長郡衛星遠程學校全程同步直播。 「體驗幸福,是需要感性素質的。」古典清韻緩緩奏起,餘隋懷以《詩經》為引入,提出「感性素質」這一概念。「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隨著他款款訴說,一幅又一幅溫暖的畫面輕輕鋪陳開來。
  • 微紀錄|AFS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在上海的23年
    微紀錄|AFS國際文化交流項目的上海故事
  • 臺南自由行,搭船遊臺灣袖珍版亞馬遜河
    導語:臺南自由行,搭船遊臺灣袖珍版亞馬遜河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曾看過許多人拍攝臺南四草的照片,綠色隧道與河面倒影形成如同置身熱帶雨林的景致,讓我驚呼這真的是臺南?
  • 兩岸同胞共訪郎靜山故裡 體驗「鏡頭下」的千年古埠風情
    兩岸同胞共訪郎靜山故裡 體驗「鏡頭下」的千年古埠風情 2020-10-21 17:01: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白嘉懿 責任編輯:白嘉懿
  • 【教育】「雲遊」滬上37所高校圖書館,你最愛哪家?
    一起來「雲遊」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滬上37所高校的圖書館吧↓復旦大學復旦大學圖書館醫科館集藏書、借閱、研究、討論、展覽、視聽、新技術體驗、講座與醫學人文素養教育等多功能於一體,並設有24小時開放的自修區及無人值守圖書館。整體布局風格既具有現代的簡約大氣,又具有古樸深厚的文化底蘊。
  • 滬諺:歷史活化石,文化土特產
    中國航空報訊:滬諺的源頭是上海浦江鎮陳行地區。當地人文歷史悠久,18世紀初至20世紀30年代,兩百多年間,陳行地區的文化空間相對封閉,形成了獨特的民俗社會和語言環境,產生了大量的諺語。這些諺語生動形象,鄉土氣息濃厚,又富有哲理。
  • 荷蘭、臺灣建築師聯手打造臺南圖書館,花窗意象化身光影百葉窗
    對於臺南的喜愛,如果你中毒已深,那麼臺南市立圖書館新館無疑只是增加你對臺南更加著迷的催化劑。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徵圖,從2015年開始進行,結果則於2016年2月初出爐!參加競圖的17組設計團隊競爭激烈、各有千秋,在歷經馬拉松式評選後,首獎終於出爐,由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MAYU Architects 與荷蘭Mecanoo Architecture 合作贏得此次競圖第一名!
  • 一例一休進入勞檢期 臺網友酸問:臺南高雄在比爛?
    日前高雄市長陳菊表示對實施一例一休有困難的企業會用柔性勸導,稱「懲罰不是我們的目的」;昨天台南市長賴清德則說市府會依臺當局計劃進行作持續輔導,但坦言「不會為裁罰而作檢查」。網友酸問「究竟是臺南比較幸福呢?還是高雄比較幸福?」另有網友表示「說實話,高雄比臺南幸福一點點,不過就是比爛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