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理工教授對話長沙中學生!品讀文化盛宴,肩負時代使命

2020-12-05 華聲在線

三湘都市報10月12日訊 (記者 黃京 通訊員 王劍 王子煊) 很多人以為,理工科教授走進學校做分享,一定是科普科技前沿知識吧?昨日,當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國家工業設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西北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餘隋懷教授來到長沙市長郡中學,領著4000餘名師生在一段又一段輝煌的記憶、綻放的歷史中「穿越」之後,大家忍不住驚嘆:「這真是一位充滿『詩意』的理工教授!」這是餘隋懷第二次在長郡大講壇開講,這場「文化盛宴」還通過湖南長郡衛星遠程學校全程同步直播。

「體驗幸福,是需要感性素質的。」古典清韻緩緩奏起,餘隋懷以《詩經》為引入,提出「感性素質」這一概念。「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隨著他款款訴說,一幅又一幅溫暖的畫面輕輕鋪陳開來。在談到文字時,餘隋懷還以精美的演示和豐富的史實,向同學們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髓,讓大家從源遠流長的文化中捕捉體驗幸福的感性素質。「作為中學生不妨多學校中國傳統文化,多寫寫詩,提升自己的感性素養。」

伴隨著婉婉怡人的音樂,全場師生隨著餘隋懷的講述,不斷「穿越」。行至秦漢,文化的統一令人心神陶醉,雁魚銅燈的環保理念超越時代,早期九九乘法表的出現讓人連連驚嘆;穿越盛唐,一場文化盛宴降臨,鳳鳴煌煌,霓裳煬煬,日本畫家跪於中國壁畫前痛哭流涕,慨嘆中國文化的驚豔;耳畔是清澈的阮音,民樂與流行樂的融合令世界震驚,傳承人以器為命的經歷讓學子們為之讚嘆,感受到傳承之重。特別是盛唐時開放的風氣,讓男人向上、女人自信的國韻時時相伴,《長安十二時辰》中仿古的服飾、妝容、建築、禮儀鼓勵著人們關注、繼承與創新中國傳統文化。

「對歷史最深的敬重是開創歷史。」餘隋懷的分享,不僅僅讓大家感受到時光沉澱出的幽幽魅力,更感受到作為中華兒女對民族未來最深沉的責任與使命。他提到,美國學者李約瑟曾這樣評價中華文化:「一個多麼光彩奪目的寶庫打開了!」中華文化的精妙絕倫,在於「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開放與包容,在於「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更在於「薪旺萬代家業隆,火留子孫沐春風」的不斷創新與發展。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詩意」理工教授沉穩的聲音在偌大的體育館內迴響,深深震撼著每一位學子的心靈。「只有喚醒古老中國蘊藏的能量,在現代語境下復甦,才能帶動起整個東方文明。我們要呈現於世的不是甜品,而是盛宴。」餘隋懷勉勵同學們勇接時代火炬,從先輩的手中接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在批判中繼承,在繼承中發展,盡己之力點燃文化之火。願以素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

講座結束,許多中學生已變身為餘隋懷的「忠粉」。「如果一個國家,一手託著深邃的文化之玉,一手秉握靈動的科學之劍,國家定能擁有持續發展的內在力量。」高三學生周暢說,自己在餘教授的講述中,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熱愛,也立志在文化寶庫中不斷挖掘創新,做一名傲立於世界文化之巔的新青年。

相關焦點

  • 把語文課搬到永慶坊 品讀行家國情懷教學顯自信
    把語文課搬到永慶坊 品讀行家國情懷教學顯自信金羊網  作者:何寧  2019-11-18 從創辦到現在,品讀行一直堅持教育的初心,肩負著家國情懷的教育使命,致力於把最好的語文教給孩子。
  • 藏在一座城中的詩意——讀陳惠芳詩集《長沙詩歌地圖》
    楊靖雯長沙這座星城,曾被稱作蠻荒之地,不少歷史文化名人曾被貶謫至此,但也正是因為這些歷史文化名人的增色與湖湘文化的滋養,才讓長沙孕育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詩人陳惠芳在長沙生活工作了30餘年,早已將長沙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 品畫,讀詩,過詩意人生!
    品畫,讀詩,過詩意人生! 郭傳璋 黃山雲海 《品畫》 清 袁枚 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
  • 國家首個人工智慧實驗室成立 百度肩負國家AI使命
    中新網3月2日電  兩年前李彥宏在兩會上提出建設「中國大腦」的倡議,兩年後中國正在跑步進入人工智慧時代。3月2日,「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儀式在百度大廈舉行,這被認為是當初 「中國大腦」概念的最終落地,也被認為是中國將人工智慧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重要標誌。
  • 何止嶽麓山馬欄山,長沙文化高地還有書堂山
    11月22日,「老長沙·新味道」第二屆書堂山當代文人書法周在這裡開幕。書堂山下,「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眾多當代著名作家、書法家齊聚楷聖故裡,感慨時代變遷,感嘆望城發展,現場揮毫,激揚文字,文氣繚繞,再現跨越千年的「曲水流觴」。▲歐陽詢在書法上成就裴然,唐「開元通寶」四個字就是由歐陽詢採用八分體書寫。
  • 四位科學家暢談如何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
    11月17日,國新辦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圍繞如何理解、踐行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怎樣推動科技創新發揮更大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等4位科學家代表與媒體展開對話。
  • 2019年第36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蔣鋒,中國物理學會辦公室副主任胡興華,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浙江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教授許祝安,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名譽主任、北京大學教授林純鎮,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主任、武漢大學教授劉覺平,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陳曉林,浙江省物理學會副秘書長、浙江大學教授潘正權,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委、南開大學教授宋峰,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委員兼辦公室主任
  • 肩負起新時代中國特色商會職責使命
    本期大講堂以「使命、責任與挑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特色商會」為主題。 崔根良在發言中表示,近代愛國企業家張謇開商會風氣之先河,江蘇是張謇愛國精神的發祥地,新時代蘇商要對商會責任使命進行新探索。他分享了四點體會:商與商集合而成商會,商會是成員企業交流拓展的賦能平臺;商會工作要助力會員企業開拓新思維、激發新動能、找到新方向;要成為質量品牌的看護人、守夜人,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夯實壓艙石;要維護好行業健康、維護好中國製造的國家形象。
  • 詩意般的浪漫,也能出自「呆呆」的理工男
    就當她正在想明明一個理工男,為什麼突然說了一句這麼有詩意的話時。男朋友補充地說到「是時候換5G了。」不知道這是段子還是真的,但在很多女生印象,理工男是很少有浪漫的詩意,感性與理性似乎總是相衝突的,世間不會總是有像鮑羅丁那樣的人,雖然已經是化學家,但在音樂作曲上的造詣仍然相當高。物理中有一個理論叫「楞次定律」。
  • 攜點點墨香 品淡淡詩意,第五屆全球少年書畫藝術大會總決賽圓滿收官
    書畫大會進宣城,翰墨丹青品詩意頒獎典禮現場,宣城市人民政府市長孔曉宏致辭,他表示全球少年書畫藝術大會總決賽連續兩屆落戶宣城,源自於宣城獨特的文化底蘊。宣城作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文房四寶之城,以宣紙宣筆為代表的文房四寶,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重要載體,承載並續寫著中華民族的不朽文明。
  • 麻省理工教授:別把申請寫成自傳
    原標題:麻省理工教授:別把申請寫成自傳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簡稱MIT)建築學教授Joel Lamere帶領兩名助教及11名建築專業研究生來到重慶二外,與該校學子展開了一場關於MIT學習生活的對話。
  • 文明對話,一場美的發現之旅
    原標題:文明對話,一場美的發現之旅 看電影、品美食、逛博物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豐富多彩的文化和民間交流活動在多地舉行,帶來一場文化盛宴,也開啟一場美的發現之旅。 這場文明對話,既包括國家外交行動的宏大篇章,也深入百姓生活的細微肌理,更激蕩起思想的共振和鳴,凝聚起命運與共的強烈共識。
  • 一周文化講座|聽伊莎貝爾·於佩爾讀杜拉斯
    細品之,可見宗教的紛爭與國家的碰撞、科學的革命與哲學的思辨;再品之,又可見東方與西方的競爭和交流、大航海時代的財富與血淚。本場講座將幫助您觸摸到不一樣的全球性視角中的文藝復興全景。)、肖櫻(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助理教授)等本周末,由復旦大學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周斌,美國佛羅裡達大學語言文學文化系、電影傳媒中心、女性與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肖櫻,共同召集的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工作坊,將邀請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共同探討世界中的上海與上海歷史發展中的世界影像與媒介傳播。
  • 《有機體》:「織品」與舞蹈對話
    在《有機體》中,舞者也將穿上臺灣設計師古又文特別開發的立體針織服飾,讓織品與舞蹈對話,打造出跨界閃亮的舞蹈新語言。穆哈更是親選五位臺灣現代舞舞者,與五位法國「新街舞」舞者參與《有機體》的演出。穆哈·莫蘇奇於2008年在與四川和北京的舞者們的合作下已經因為他的演出《獨奏》而被中國觀眾認識。這一次,他再次讓人們著迷,與臺灣當代舞者的相遇使他獲得靈感編排了《有機體》。
  • 飛向深空 飛向未來 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在金昌開拍
    》在市人民文化廣場舉行開機儀式。影片《火星使命》以我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大背景,以中國載人航天昂首步入空間站時代為主基調,以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大型試驗項目「綠航星際」為創作藍本,在以人類為地外生存做準備為主題的「火星1號」基地和市內十多處景地取景拍攝,向公眾介紹中國航天員在選拔、培養、訓練和執行任務過程中的精彩故事、感人事跡,展示我國航天科技成果,弘揚科學家精神,彰顯我國航天工作者偉大的航天精神和愛國情懷,對激勵公眾樹立中國夢
  • 旅遊+文化:「詩意」張家界相約全世界
    本屆詩歌節共有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開幕式、旅遊詩歌主旨演講、張家界與鶴壁文化旅遊對話交流等主題活動,旨在將傳統的詩歌文化與張家界的秀美山水相結合,以詩歌為切入點,展示張家界的詩意山水,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持續提升張家界旅遊文化品位和審美能力,拉動張家界旅遊業回暖復甦。
  • 西影視頻聯合極光新聞 打造優質視聽盛宴
    今天,西影視頻與極光新聞客戶端聯合推出近千部優秀經典電影,讓用戶隨時隨地享受視聽盛宴,感受中國電影的輝煌榮耀。西影視頻將始終與全國網絡媒體積極探索合作,與主流平臺並肩,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傳播優秀視聽內容,弘揚正能量和主旋律。西影視頻與極光新聞客戶端的內容合作是雙方共同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響應視聽新媒體趨勢的重大戰略。
  • 盛霖苗木:品讀楸樹文化
    根據研究,在地質時代的四季冰川之前,楸樹分布在華北及始新世其他地區。它是在我國史前地質和地貌結構變化中倖存下來的少數古代活化石樹種之一。 。談起楸樹,一股濃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襲來。由於楸樹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歷代古籍中關於楸樹的記載很多,一些文人墨客也多以楸樹為題賦詞作詩,流傳下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華麗篇章,以致形成了植物界獨樹一幟的楸樹文化。
  • 【展覽預告】藝術長沙的第十個年頭 迎一場藝術的盛宴
    【編者按】暌違兩年之久,2017年12月16日將迎來第六屆「藝術長沙」開幕,本屆藝術長沙由譚國斌先生策展,受邀藝術家為安東尼·葛姆雷、何多苓、龐茂琨、蕭昱、袁武。自2007年9月以來,「藝術長沙」已走過十年的歷程,既成的五屆「藝術長沙」還贏得了國際藝術界的矚目。本屆藝術長沙有何亮點?五位藝術家將要帶來哪些作品?讓我們先睹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