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一座城中的詩意——讀陳惠芳詩集《長沙詩歌地圖》

2020-12-05 新湖南

楊靖雯

長沙這座星城,曾被稱作蠻荒之地,不少歷史文化名人曾被貶謫至此,但也正是因為這些歷史文化名人的增色與湖湘文化的滋養,才讓長沙孕育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詩人陳惠芳在長沙生活工作了30餘年,早已將長沙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作為新鄉土詩派的代表詩人,他用詩歌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立傳。在他的詩集《長沙詩歌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記者與遊人的三重身份在陳惠芳的身上融合得恰到好處,他用詩歌的藝術處理、記者的敏銳細緻以及遊人的閒然自得揭開了歷史的幕布,帶我們穿過冰冷的城牆,悠然自在地感受長沙城中每一處風景的生機,發現藏在這座城中的詩意。

陳惠芳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詩人對文字的敏感,他在《荷花池》中流露出了凝練文字、營造詩意的自覺意識,表達了對純然詩境的不懈追求。「荷花池填平了/一些樓房長在上面/荷花離天空很近/樓房離天空很遠//我常常走過荷花池/去看別處的風景/如果有那麼一處荷花/突然從擁擠的車流中/漂過來/我會製成標本/珍藏在歲月的夾縫中」(《荷花池》)。「荷花池」與「樓房」是往時與今日,是古典生活與現代生活的象徵符號,從表面來看,我們不可否認古典生活比現代生活更富有詩意。因此,面對潔淨而高遠的「天空」,面對至真、至純的詩歌境界,身在高處的「樓房」距離「天空」很遠,被高樓遮擋了的「荷花」卻離「天空」很近。同時「荷花」也是詩意的文字,陳惠芳捕捉著這些像荷花一樣純淨的文字,然後用詩歌的組合方式將其製成標本,等待著時間來檢驗這些「標本」的真正價值。《學宮街》是陳惠芳在長沙開福區學宮街的居所所作,也是他為長沙的詩歌版圖寫作的第一首詩,自然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但從詩人的寫作意識上來說,將《荷花池》作為走進長沙詩歌版圖的起始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正如他在《荷花池》的結尾寫道:「我正在零點」,敲響了長沙城的詩歌觀光旅程開啟的鐘鈴。

《長沙詩歌地圖》是陳惠芳用文字的「荷花」為長沙城重新設置的地標,用蘊含歷史人文情懷的詩歌鑄起了一個屬於陳惠芳與長沙的「荷花池」。我們生活在缺少詩意的鋼筋水泥之中,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會削減對詩歌的熱愛和對詩意的嚮往。反而,如何找到現代生活與詩歌的契合點成為了詩人們自覺承擔的職責與義務。陳惠芳以一個成熟詩人的經驗,將厚重的歷史與現代生活聯繫起來,激發了古典文明與現代文明的碰撞。在長沙城的中心有兩條古老的街道,即太平街和坡子街,因為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的建築格局以及極具特色的湖湘美食等,吸引了各地的遊客在此集聚,讓這裡成為了長沙最熱鬧繁華的路段。陳惠芳卻在喧鬧之中看見了靜穆的哀傷,在書寫這番場景時保持了詩人的警惕,如「坡子街路口/一根長長的吊臂懸在空中/如果上面站著一隻受傷的蒼鷹/整個天空不會崩坍//我徒勞地張望詩歌書屋/那些幾角錢一冊的詩集/已經被花樣百出的小吃所代替/年輕人穿行在小攤之間/品嘗著與詩歌不一樣的味道//臭豆腐豐富了/詩歌貧窮了/我兩手空空,走出坡子街/小心翼翼地盯著那根吊臂」(《坡子街》)。懸在坡子街上空的鋼鐵吊臂已經入侵了人們的精神領域,讓陳惠芳不得不發出「我要將留芳嶺通俗為牛坊嶺/牽著一頭壯實的水牛/在虛擬的牛市,與時光交易/換取牧笛與古琴的交響」(《留芳嶺》)這樣迫切的心聲。

在《長沙詩歌地圖》中,我們有時會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有時又會沉浸於清新的詩意。一部《長沙詩歌地圖》也是一部長沙史,陳惠芳花了7年時間,探究了長沙城大小地方的歷史淵源,將歷史因素融進詩歌中,豐富了詩歌的歷史文化背景,增加了詩集的文化重量。譬如,他如此描繪讓長沙人感到驕傲的營盤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辛棄疾鐵打的營盤/也成了流水//湘綺樓仿佛傳來,王闓運著名的咳嗽/左手牽右手,右手牽楊度//群蝦與皇帝皆為過眼煙雲/張仲景手執《傷寒雜病論》/長沙太守診治黎民百姓/大清貢院鄉試之後/響起程潛陳明仁和平的聲音」(《營盤路》)。詩人不僅寫出了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相伴而來的還有一種具有深意的人文思考。而他對愛晚亭的描寫又呈現出另一種清新的風格,「愛晚亭是一枚紐扣/維繫了一山的風度/愛晚亭是一個圖釘/按住了一山的枯榮」(《愛晚亭》)。陳惠芳對詩意的凝聚多表現在動詞的使用上,「維」與「按」道出了愛晚亭在嶽麓山的標誌性地位,愛晚亭如今也成為了人們遊玩長沙時打卡必去之地。對於愛晚亭他還寫道:「枯枝發芽的時候/我要餵飽生澀的眼睛/酷暑難當的時候/我要解開燥熱的心情/楓葉飄紅的時候/我要旋動深藍的天空/大雪紛飛的時候/我要喚醒封存的足印」(《愛晚亭》)。這是標準的排比句式構成了整飭的形式,但他並沒有將這種固定的句式應用於全篇,而是鑲嵌在自由變化的句式結構之中,呈現出一種對立與和諧的張力效應,這樣的布局在《老照壁》《司門口》《平地一聲雷》《六堆子》等詩中都能見到。成為了現代都市的長沙,無論從城市的外觀還是從人們的生活方式上都有了顛覆性的變化,我們似乎能從陳惠芳的詩中看到他在詩的內容與形式上對這種變化所作出的回應,有古典意象與現代意象的對立,有整飭句式與自由句式的相互穿插,化入詩中皆成為了自然和諧的韻律。

陳惠芳的詩歌語言始終秉持著鄉土詩人的一貫特色,質樸而凝練,他也因此將自己稱作是「行吟詩人」,將行至每一處的地方語言與地方民俗等地方文化因素恰如其分地融於詩中。從陳惠芳對長沙城的詩性解讀中,我們可以看到詩意不再是鄉村田園的專屬,正如陳惠芳所說:「我在踐行新鄉土詩派『傳承民族血脈,塑造精神家園』的宗旨,我在實現『城市也是鄉土,也是家園』的觀點。」捧著《長沙詩歌地圖》再一次重遊長沙城,用生命的真誠去化解城市的冰冷,何愁生活會缺少詩意呢?

[責編:徐凱琦]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當詩歌可以種植,詩意生生不息
    薄薄的詩集,藍白相間,平鋪開來,印在8個信封正面的8首植物詩映入眼帘,背面是種植方法,裡面藏有相應的植物種子,搖一搖信封會發出清脆聲響。美國「垮掉派」詩人理察·布勞提根《請你種下這本詩集》中譯本日前在國內出版,有意思的是,這部附帶金盞花、小南瓜等8袋種子的詩集真的可以又讀又種,完全遵從原版內涵再現了詩集形態、設計理念,並依照布勞提根的要求依然是免費贈閱。線下能在方所、先鋒書店、單向街書店等實體空間免費獲得,線上「附錄文藝」App上也可領取。
  • 天府書評•品讀|讓個體經驗成為人類情感的歸宿——評賈淺淺詩集...
    閱讀她的詩集,讀者會發現她的「氣脈」與時代始終是相通的,她的詩歌寫作,基於縱深的歷史厚重感之上,絕不是脫離現實的蒼白歌吟。賈淺淺筆下的「時間」,讀下去,有種空間的宏大感,造物主播弄了一次次摧枯拉朽的變幻,空間位移,時間衝瀉,兩者彼此糾結又獨立,互相浸滲又自持,顯示了無與倫比的魅力。
  • 《陽光失了玻璃窗》:機器人出詩集是對詩歌的鞭策
    就在幾天前,「小冰」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出版方宣稱,這是歷史上第一部由機器人寫的詩集。當下人工智慧風頭正勁,借著機器人「小冰」的詩集出版之機,式微已久的「詩歌」又回到了輿論舞臺的中央。對此,真的很難界定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正如我們很難界定,「小冰」寫下的文字到底能不能算是詩;一個工程師、數據學家、程式設計師打造出來的程序,可不可以說是「詩人」。
  • 近百位中外詩人齊聚成都國際詩歌周 暢談詩意成都
    原標題: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今晚開幕 詩人談詩意成都  城市,讓我們詩意地棲居;詩歌,讓城市有了斑斕的色彩。而成都,正是詩歌與光明湧現的城池!  昨日(9月12日),參加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的近百位中外詩人陸續抵達「詩歌之城」成都。
  • 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今晚開幕 詩人談詩意成都
    城市,讓我們詩意地棲居;詩歌,讓城市有了斑斕的色彩。而成都,正是詩歌與光明湧現的城池!  昨日,參加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的近百位中外詩人陸續抵達「詩歌之城」成都。  未來幾天裡,成都絕對會詩意盎然。詩人們將參加詩意成都主題座談(主題:現實和想像中的城市與詩)、城市與詩歌的邂逅——草堂讀詩、青春的詩篇——世界的語言詩歌進校園以及行走成都創作採風等多個詩歌活動。  在詩人們敏銳的眼裡,成都哪些人哪些景哪些物最打動人?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專訪了前來成都參加本次詩歌盛會的詩人們,詮釋他們心中的「詩意成都」。
  • "為你讀詩"等微信公眾號走紅 詩歌開始"流行"了嗎
    從「詩人的詩」及其場域來看,我們現在一方面有的是「繁榮」而喧囂的詩歌現場——詩集(包括各種民間出版物)、詩選、詩歌類報刊的出版,詩歌朗誦會、大型詩歌節、小團體沙龍、跨界詩歌的公益活動以及採風、研討、頒獎等形形色色活動的頻繁舉辦,另一方面卻是詩歌刊物的銷量不斷走低,大眾對詩歌的「圈子化」「精英化」「小眾化」「自我窄化」的諸多不滿以及「詩歌正在離我們遠去」的質疑之聲猶在耳邊。
  • 藍花詩人胡桑:布羅茨基的詩歌地圖|葉芝|詩選|茨維塔耶娃|劉文飛...
    其代表作品有詩集《詩選》、《詞類》、《致烏拉尼亞》,散文集《小於一》、《悲傷與理智》等。    布羅茨基的詩歌地圖   在這本書裡,我發現了一張布羅茨基詩歌藏寶圖。這張地圖夾在文章《怎樣閱讀一本書》(劉文飛譯)的中間,上面畫著世界上的詩歌礦藏,按母語進行地質勘探與劃分,當我在詩歌荒野行走的時候,我經常想起這張地圖:  如果你的母語是英語,我可以向你推薦羅伯特弗羅斯特、託馬斯哈代、W.B.葉芝、T.S.艾略特、W.H.奧登、瑪麗安娜穆爾和伊麗莎由畢曉普。
  • 讀睡詩歌|我在城牆上飲酒,給自己續杯
    想 不久的將來惶恐的昨天憂悶的今朝所有居家不出的日子都會成為過去式《深夜》文/浪少此刻,以為是一座空城城門洞開.我在城牆上飲酒給自己續杯。嗡嗡的耳鳴聲之外是骨頭,魚刺.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讀睡詩歌#
  • 柳向陽:「斜槓青年」的詩歌翻譯之旅
    2006年,柳向陽開始翻譯格麗克的詩作;2016年格麗克第一本詩集的中文譯本出版。將近15年,譯者柳向陽成為一座橋梁——將格麗克詩歌中最幽微精深的情感傳達給中國讀者。「我算半個專業翻譯」2005年的一天,柳向陽打開了「詩生活」網站的翻譯論壇,和同好們交流討論。
  • 詩意德令哈
    自從很多年前讀了海子的小詩「今夜我在德令哈」,去見一見那座「荒涼的城」,便成為我的夢想。  8月中旬,正是領略「大美青海」的最佳時節。那天一早,我們離開西寧一路西行。
  • 廣安邱秋:在徐君兒童詩集《月亮裡的城市》新書發布會上的發言
    徐君是我們廣安市的一位多產作家,曾經寫過不少作品,有詩歌、散文、小說等。出版過《銘記》《城市裡的石頭》等詩集,在全國的報刊上諸如上海的《少年文藝》北京的《少年詩歌》和《四川文學》等文學雜誌發表了不少有一定影響的作品。近年來徐君將自己的創作方向轉向兒童詩的寫作,推出了一系列讓人耳目一新的兒童詩,得到了專家和出版界的認可,逐漸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
  • 朦朧詩集《腳趾上的下弦月》序:21世紀90年代最具深度的朦朧詩集
    文化在線2018年12月23日訊: 《腳趾上的下弦月》是一本21世紀90年代最具深度的朦朧詩集,該書籍是中國知名作家詩人洪紹乾(筆若)2015年12月15日首部出版發行的朦朧詩集,由讀書文化出版社出版(ISBN 978-988-77829-4-0 / I.3.20)350頁,大32k,定價68RMB,其內容聚集了作家洪紹乾自創作詩歌以來截止2015年11月19
  • "80後"留美詩人洪安推出雙語詩集《文字的願望》
    在會上,西南詩歌界李海洲、何房子、歐陽斌、劉東靈等近100名中青年詩人均對洪安的雙語詩集《文字的願望》進行了點評,並給予了肯定。而這位擁有「80後」、「留美」、「重慶帥哥」等眾多標籤的詩人洪安則被醒目地推到了大眾的視線內。
  • 樂山詩歌 星光閃爍
    不得不說,兩本詩集的問世,為讀者和作者送出了一份最好的文學禮物。滾熱詩行真情寄語家鄉山水記者看到,在《樂山百年新詩選》中,按時代劃分,以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樂山籍詩人郭沫若的詩歌《地球,我的母親》開篇。隨後收錄了曹葆華、陳敬容等著名詩人的詩歌。
  • 旅遊+文化:「詩意」張家界相約全世界
    日前,「仙境張家界 詩約全世界」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如約舉行,300多位國內外知名詩人、詩歌愛好者、全國詩歌節組委會成員齊聚張家界,在張家界的奇山秀水之中談詩論道。
  • ACM MM最佳論文全文:通過多對抗訓練,從圖像生成詩歌
    從圖像生成詩歌的一種直觀方法是先從圖像中提煉關鍵詞或說明文字,然後以這些關鍵詞或說明文字為種子,生成詩歌,正如從主題生成詩歌那樣。但是,關鍵詞或說明文字會丟失許多圖像信息,更不用說對詩歌生成十分重要的詩歌線索了[7, 37]。其
  • 讀睡詩歌|等著,前方依然有熟悉的鳥鳴
    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讀睡詩歌#
  • 等你,我不怕燃盡芳華——讀魏春媛詩集《秋天深處》
    《秋天深處》對生活的愛戀,對生活的感激,對生活的憧憬,時時刻刻地展露在字裡行間,貫穿整個詩歌中。不論過去的生活是給了詩人痛苦、還是歡樂,最終在詩裡表達出來的或讓人看到的都是對生活的感激和對快樂的憧憬。這種豁然的好心態,激發著讓詩人發現和寫出或是痛苦、或是平淡生活中不平淡的美麗來,給讀者以積極向上的啟迪和激勵。
  • 芯尼:心靈深處綻放的生命之花一 賞析陸萍詩集《玫瑰兀自綻放》
    這本詩集《玫瑰兀自綻放》共分五輯,猶如「生命不朽」為主題的交響詩的五個樂章。即:詩神在場 、刻在一塊河石上的詩、生命降臨懸念、青春不朽的題記、初音回放。讓我們展開詩歌長卷,細細品讀她無法重返的歲月記憶。